第21章
吃完午膳, 康熙半倚在軟榻上,嘲笑安如:“小十二,聽說你上次來乾清宮迷路了, 怎麽在自己家裏都搞不清楚方向?”
安如嘴角抽搐了一下:是哪個大嘴巴說的?這麽點小事還告訴康熙?且康熙自己不是日理萬機嗎?怎麽關注這點小事?
但她又不能說德妃不讓她到處跑,只能撅着嘴, 道:“皇阿瑪, 小十二每天忙得很,哪有時間到處跑?況且宮裏這麽大,搞不清楚不是很正常?”
康熙取笑她,道:“怎麽正常了?你問問你的哥哥姐姐們,他們有沒有像你一樣迷過路?”
安如皺皺秀氣的小鼻子, 道:“那皇阿瑪您說怎麽辦?小十二這兩天在宮裏到處走走看看?”
康熙起身, 道:“擇日不如撞日,朕領你去認認路吧, 免得下次讓外人笑話了。”
安如高興道:“謝謝皇阿瑪, 您真好。”
康熙看着她天真無邪的笑容,想起大阿哥和太子鬥得不可開交, 甚至在朝堂上都開始結黨營私了。
為什麽孩子們長大了就忘記了初衷、不可愛了呢?明明他們倆小時候也會說皇阿瑪真好, 以後長大了一定會聽皇阿瑪的話, 可現在呢, 學會了陰奉陽違, 私底下說他偏心。
想到這些事情,他感嘆道:“希望你長大了以後也覺得皇阿瑪很好。”
安如基本上能猜出康熙的煩心事,這些天為了出兵噶爾丹, 朝廷裏吵得不可開交, 尤其大阿哥和太子鬥争幾乎白熱化了, 都想把自己一派的人塞進軍營裏。
兩個兒子像仇人一樣相互使絆子, 康熙不心煩才怪呢。
不過奪嫡之事,她也無能為力,只能盡力安慰他,道:“皇阿瑪,小十二長大了想法也一定不會變的,皇阿瑪就是世上最好的阿瑪。”
看着小姑娘純真的笑容,康熙覺得心情好多了,牽着她的手樂呵呵的介紹各個宮殿。後來走累了,他還叫來禦攆,坐在上面進度快多了。
等看完了,康熙笑着問:“小十二,都記住了嗎?”
安如理直氣壯道:“宮裏的路都差不多,只走一次怎麽記得住?等多走幾次應該沒有問題。”
Advertisement
心裏卻在哀嚎:公主做不到啊,她前世就是路癡,穿越了也沒有長進,在她眼裏路都是一樣的,什麽東南西北一概分不清。
康熙一眼就看出她的本質:這孩子做什麽都聰明,怎麽就是不認路呢?
他無奈道:“不認識就算了,以後出門多帶幾個認路的下人,或者問問侍衛。”
安如笑嘻嘻道:“是,遵皇阿瑪旨。”
看她如此厚臉皮,康熙搖搖頭,突然不經意問:“小十二,你的唇語是誰教給你的?”
安如心中一驚:果然來了,皇帝就是這麽疑心的人。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沒有人教,小十二自己琢磨的。上法蘭西課的時候,白大人教我們說要想學好法蘭西語,可以看他的嘴型發音。”
“小十二覺得其他的語言應該也都能如此,就私底下有意觀察,漸漸就看得懂了。”
康熙摸摸她的頭,笑道:“不錯,朕的小十二真聰明,就是,”
然後故意頓了頓,看着小姑娘圓溜溜的眼睛,他捧腹大笑:“就是不認路。”
安如:………康熙皇帝,戳別人傷口很有成就感嗎?
她哼了一聲,着重強調道:“皇阿瑪,小十二總有一天一定會認路的。”
康熙又是一陣大笑,道:“好,朕等着。”
擺明不相信她!
安如氣成了河豚,可心裏也沒有底,因為她自己也覺得可能那一天不會到來。
在半路上,有太監過來請康熙,安如一看肯定是朝廷之事,她很乖巧道:“皇阿瑪,您去忙吧,小十二自己回宮。”
康熙的确有事,也不和她客套,點點頭,讓她下了馬車。她身邊有那麽多伺候的人,回永和宮應該沒有問題。
在回去的路上,安如終于記起來自己忘記什麽了,她竟然忘記了兩件事。
一件是她被康熙提溜回宮,還沒有告訴嚴嬷嬷三人,也不知道她們回宮沒有?如果沒有回宮,明天叫春分拿令牌去接她們回來。
二是她還沒有派人回去告訴德妃,且違背了德妃不往人多的地方湊、不看熱鬧的約定。
完蛋了,這條最重要,她的屁股要開花了!她能去九姐姐那裏躲一下嗎?
說幹就幹,她立馬轉身,誰知身後傳來一個冷淡的聲音:“這麽晚不回家,還想到哪裏去野?”
安如心裏哭泣:跑不掉了,沒有想到德妃竟然出來親自逮她。
她回過頭調整好表情,沒事人一樣跑向德妃,抱住她的手臂,讨好道:“額娘,您專門等女兒嗎?外面風有點大,我們快進去吧,可別吹着額娘了。”
然後對嚴嬷嬷、白露笑了笑,她們回來就好。
德妃面無表情地轉身。
安如苦下臉:完蛋了,這次不好哄了,肯定是李嬷嬷派人說了酒樓的事情。
但她還想掙紮一下,于是腆着臉抓住德妃的手,問十四阿哥今天吃了什麽啊,又說德妃這幾天一直在畫畫,能不能欣賞一下,雲雲。一直說到正殿門口。
德妃坐下後,安如毫不猶豫跪下,老實道:“額娘,女兒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哦,錯在哪裏?”德妃平靜問道。
安如心裏咯噔一下,德妃是不是氣瘋了?
但還是老實地把錯處一一說明,尤其不遵守約定,非要去人多的地方看熱鬧的事。
德妃再也忍不住了,猛地起身,拿起桌上的戒尺,走過來,怒道:“伸出手!”
然後一戒尺抽到她的手心,安如嗷嗷一嗓子,真疼啊。
德妃惡狠狠道:“不許縮,今天必須讓你長記性!”
她又狠狠的抽了兩戒尺,看着安如淚汪汪的眼睛和紅腫的手,她一把扔下戒尺,抱住安如,哭道:“安如,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就是看熱鬧,一轉眼就被拍花子抱走了?你要是不見了,你讓額娘怎麽活?”
安如看她傷心欲絕的樣子,知道自己低估了德妃的慈母之心。即便她知道身邊有很多侍衛護着,還有嬷嬷宮女看着,可是作為一個母親,只要不在眼皮子底下,她們都會擔心。她應該換位思考一下的。
想到這裏,她也流下淚,哽咽道:“額娘,對不起,下次女兒再也不做了。”
等哭夠了,德妃才放開她,心疼的看着她的手,喊李嬷嬷:“快去匣子裏拿瓶消腫止痛的藥膏來。”
等李嬷嬷拿過來,她小心翼翼地給安如抹上,疼惜道:“安如,還疼不疼?”
安如搖搖頭,甜甜笑道:“額娘,不疼了。”
然後用完好的手給德妃輕輕擦拭眼淚,道:“是女兒錯了,額娘別生氣。”
又開玩笑道:“生氣容易變老,就不漂亮啦。”
德妃嘆口氣,道:“只要你們健健康康的,我即便醜如無鹽也無所謂。”
安如感動地靠在她懷裏,再次保證:“額娘,下次女兒一定不把自己置于危險之地了。”
然後嬉笑地把金銮殿發生的事告訴她。
德妃聽完後,冷笑道:“且看着吧,他們猖狂不了多久。”
按照她對康熙的了解,蒙古那麽一大片土地不在他的實際管轄之下,他能心安才怪!且從後宮也看得出他對蒙古的防備。先帝後宮大半都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現在後宮呢,除了皇太後和太妃,有一個蒙古後妃嗎?呵呵。
安如鼓掌,道:“額娘好厲害,女兒也覺得布和一定落不了好。”
不愧是笑到最後的女人,就這敏銳的政治判斷力,合該她是宮鬥贏家。
德妃看安如理解錯了,也不和她解釋,輕輕拍拍她的後背,道:“很晚了,快回去睡吧,明天早點起來,我帶你去拜見皇太後。”
安如驚訝地看着她:孝惠章皇太後一向不愛見人,她後宮最大,康熙又吩咐皇太後沒有發話不準去打擾她。所以她不主動召見人,後宮諸人也沒有誰敢去慈仁宮。而她穿越過來還一次都沒有被召見過。
沒有想到今天才想着什麽時候去拜見孝惠章,晚上就心想事成了?
德妃看出她的不解,解釋道:“今天下午,慈仁宮派人過來通知的。”
又安撫道:“別擔心,皇太後娘娘非常慈愛,估計是聽小九總說起你才想見見你。”
安如點點頭,眉眼彎彎道:“嗯,女兒也早就想向皇瑪嬷磕頭了。”
“那女兒去睡了,額娘也早點休息。”
等回到康意殿,安如看着自己剛剛腫得和豬頭一樣的手已經消腫一大半了,心裏贊嘆:皇宮的藥就是好。
沐浴完,躺在軟榻上白露給她擦頭發的時候,她才問起她們怎麽回宮的。
嚴嬷嬷邊遞棉巾邊回答道:“春風樓的事鬧得挺大的,奴婢們就得到消息,立刻去打聽了一下,就決定回宮。”
“宮門口的大人們人很好,派人去永和宮給娘娘傳了信,娘娘就着人來領我們了。”
安如閉着眼睛,舒服道:“嗯,有額娘在,什麽事都好辦。”
其實應該說有個位高權重的寵妃額娘才大樹底下好乘涼。
唔,還是得勸勸四大爺,和德妃對着幹比籠絡她得到的利益多得多,何必和自己過不去?
又問了鋪子的事情,安如就睡着了,她得早點睡,明天打足精神去見傳說中的孝惠章皇太後。
作者有話說:
明天還是三更,寶們繼續約啊,伸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