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Day 10
搬家後的第二天,她還是早早起來。
新屋子新床睡得很舒服,可她興奮啊,天色剛發白就醒了。
今天的工作多着呢!在沼澤裏找适合長居的營地,搬運造房子用的木炭、木頭,再用樹皮做些繩子——降落傘上的繩子很快怕是不夠用了,還要再編些魚籠、筐子、籃子——魚籠不能只下在一個地方,涸澤而漁聽說過麽?進到魚籠裏的魚只要不提出水就能一直活着,多找幾個下籠子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呗,還得做幾雙方便在沼澤泥地裏行走的雪板,嗯……水果什麽的其他食物也得找一找……
此外還得做一些日用必需品,比如,牙膏和牙刷。
她在石頭灘上找了幾塊合适的石頭,一個當磨盤,一個當杵臼,把一塊木炭敲成小碎塊放在石頭上研磨成粉,再混合一點海鹽,這就是“牙膏”了。暫時的,以後等有條件了找更好的材料做更高級的。
牙刷也容易做,找根柔嫩的小樹枝,剝掉樹皮,順着樹枝纖維的紋路把一端切開成許多小份,越細越好,很快樹枝一頭就變成粗糙的毛絨絨的了,能很好地吸收水分,蘸上水,再蘸一點磨好的碳粉,就能清潔牙齒了。這也是暫時的,以後有新材料了再升級!
牙線她也做好了!昨天用樹皮編繩子的時候她發現一種樹的樹皮格外柔韌,能分割成寬度不到一厘米的線,不僅能用來當牙線,以後用來縫制東西應該也很好用。
趁着現在日照時間充足,她應該多多準備這些東西。她昨晚臨睡前打開微電腦反複看了幾遍進入大氣層後錄制的視頻,認為這個島嶼位于星球北回歸線左右的位置,那麽,按照常理推測,此時應該是夏季。她得為冬天的到來做準備。如果楊度他們在冬天來臨之前找到這裏,當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沒有,到時她沒準備好充足的食物、禦寒的衣服和堅固的房子,可沒人替她挨餓受凍。
她昨晚躺在床上興奮得睡不着,每想到一項需要準備的事項就趕快用電腦記錄下來。
雖然前幾天也有用海鹽漱口擦牙,可是有了正經的“牙刷”“牙膏”之後那份儀式感可不一樣。
她洗漱完畢,又打開發辮,取出工具袋裏的小梳子蘸上溪水細細地梳了一次頭發。一邊梳她一邊搖頭吐槽自己,“天啊,這個味兒!絕了。比楊度他們的枕頭還像大叔味!我這種美貌小天使怎麽能散發大叔味呢?”
她撿了片大樹葉裝了許多碳粉,對着腦袋這兒灑一點,那兒灑一撮,再用梳子細細梳一遍,希望碳粉能把她頭上的“大叔味”給帶走。炭确實有除臭吸潮的作用,雖然頭皮這會兒肯定黑乎乎的了,但是氣味還真的好了不少。行吧,自己聞着不臭就成,這會兒也沒人扒着她頭皮看。
接下來她還要做肥皂——不,是香皂,美貌小天使不能有一雙黑乎乎的帶着魚腥味的爪子——不,是手,手!
吃完早餐,她拎着小俘虜一起出發了。
她決定了,小俘虜從今天起正式晉妃位,以後就是小寵物了,多虧它示警救了我一命呢,怎麽還能懷着吃人家的心呢?
當寵物肯定就得有寵物的待遇,得有個像樣的籠子,然後再慢慢搞點小玩具什麽的給它。說起來這小東西也奇怪,作為一個齧齒類動物,怎麽不知道咬籠子逃走呢?莫非,它太喜歡她了?覺得跟着她有肉吃?
不過現在沒空做什麽高級籠子,她拎着小俘虜是為了自己在專心工作的時候要是有可怕的野獸來了它會示警。
她在沼澤林地邊上找了個樹蔭,把小俘虜挂在樹梢,撿了些石頭堆在地上,再摞上一層樹枝,從地上挖了一塊苔藓鋪在上面,最後灑上一層碎碎的小炭塊和一層厚厚的落葉,這就是個沙發了。
挖苔藓的時候她吓了一跳,本來以為會一小塊一小塊地挖呢,誰知道抓着苔藓拉的時候,整片苔藓像一塊地毯一樣被掀起來了,這一拉就拉起了五十公分寬快一米長的一大塊,苔藓的側面看起來像夾心餅幹,最上面是一層鮮綠色的絨毛,絨毛尖端有的還有褐色的小顆粒種子,淡紫色的比針尖大不了多少的小花,下面是一層淺褐色的泥土,再下面一層是更深的褐色,下面盤着根系還有岩石的小顆粒。
這層“地毯”掀開後,露出了下面的岩石,石頭還有些潮濕。
這東西很好啊,建好木屋以後把它鋪在屋子上,不就隐蔽了?和周遭的環境融為一體了啊!
哎呀,我真是走運呀。
她心裏美滋滋的,做好了沙發,砍了一些細細的新生不久的小樹苗,還有一顆大約手臂粗的小樹,全都拖到沙發前面,開始工作!
她沒有斧頭、刨子之類的工具,但是便攜式鐳光槍用來砍伐樹木比斧子還好用,匕首和多功能軍刀也能完成大多數的工作。她需要擔心的只是鐳光槍能源耗盡後該怎麽蓄能。不過,虎式戰機上的能源核完好無損,經過一些小改裝後能給鐳光槍提供兩三百年的能量。
準備好材料後,她先做的是雪板。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一塊薄木板,趁着木頭剛砍伐,裏面水分還很足,可以用繩子綁住木板,讓它彎曲成某個弧度,或者放在火上烤也可以。
雪板就像短而粗的滑雪板,兩頭也是微向上翹的,綁在腳上,在多雪地區的冬天,出門穿上這個就不容易陷進積雪裏,她認為雪板對于到處是泥沼的沼澤也很有用。
昨天進出沼澤兩次,她從靴子底到小腿全是泥巴,有一次踩在泥坑裏,淤泥“叽咕”一聲把她的小腿吞沒了,幸好她還拄着兩支手杖,不然就可能ga over了。
雪板她做了兩副,一副就是普通的橢圓形,兩頭微翹,另一副她做成了熊掌型,掌心更寬更厚,腳掌前面挖出向下微微彎曲的五根爪子。沼澤的爛泥裏常有糾結在一起的樹根、爛葉子、枯枝,熊掌型的雪板可能走的時候會更有用些。
做雪板的木頭片切好形狀後用手勁慢慢掰彎,再用樹皮繩子和樹枝固定,然後放在空地晾曬。但願它們幹了之後不會變形,綁在腳上走着也很舒服。
接下來她就坐着剝樹皮,剝好的樹皮一根根挂在樹梢上,吹得半幹時編成繩子,盤成一卷,待會兒去收魚籠的時候串成一串扔進池子裏浸泡上幾天再拿出來晾幹。經過浸泡,繩子的柔韌性和彈性都會更好。
剝掉皮的樹枝和樹苗用來編各種容器。籃子在撿漿果和蘑菇的時候比布兜好用多了,漿果和果實放在布兜裏總會擠爛;用來搬運木炭和石頭的大筐子可以用較粗的樹枝,編的時候也不用編的那麽緊密,縫隙大點完全沒關系;還得再用樹枝編個盤子之類的東西,有了筷子了難道還要從火上夾了食物吃?這麽一想再做一把叉子一把勺子吧!可是勺子暫時用不着,唉,什麽時候才能有鍋啊!樹皮碗用過幾次之後就會破,那也做個木碗吧。木碗不難做,找塊木頭砍成正方形,然後在中心掏出個半球就成了!
她不知疲倦地忙活了一個上午,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做好了兩副雪板,一個40x30厘米的烤魚盤——挂在烤架上今天捕獲的魚就能放在上面慢慢烤熟了,一個底部不甚平整的木碗,還有一個魚籠。
午飯是昨天捕獲的另一條魚。
她把大魚刺放在碗裏,準備今晚回家時洗幹淨做成針。
黑豆豆的午飯比她的還要豐盛點,它得到了一個魚頭和一段小樹枝。它啃完魚頭啃樹枝,開心地發出一陣陣低沉的咕咕聲,吃得嘴巴周圍還要脖子上的絨毛油兮兮的。
對了,小俘虜改名叫黑豆豆了。既然是寵物,就得有個正經名字。
雪板還沒有完全成型,她往腳上綁了兩片大木頭片,提着魚籠和裝着黑豆豆的籠子走進沼澤,走了幾步就覺得雪板這主意可能不太聰明,雪地踩下去有厚實的雪做緩沖,大多時候是平平的,可是森林沼澤的地面可一點也不平整。沒走多遠她就差點被樹根絆倒。
她只得解下雪板。
她先到了昨天投籠的池塘,魚籠不負所望,經過了一夜,裏面有四條大魚。她把魚籠拖到池邊,倒了兩條魚出來,照樣把籠子投進水裏,還丢進去一小塊黑豆豆吃剩的魚頭當誘餌。
丢在地上的兩條魚摳掉魚鰓,先扔到新做的魚籠裏拎着。
她在沼澤地裏探索了一會兒,又找到一個可以下籠捕魚的地方。那是一個略小的池子,也是不規則的多邊形,有一面的落差很大,池水漫過邊緣倒着的落木,像一道小小的瀑布嘩啦啦地帶着幾片落葉往下流,池子四周全是新生的樹木,已經有三四米高了,池底還有一塊凸起的岩石,上面生滿青苔和蕨類植物,池子裏的魚和昨天見到那些不大一樣,銀白色的身體上有橘色和金色的斑點,游動的姿态緩慢優美,顯得更加肥美可愛了。
她暗暗想着,這麽漂亮的魚,會不會味道更好啊?
下好魚籠,她又帶着黑豆豆在沼澤叢林中轉悠。
在落木林和石頭灘的邊緣,有很大一片高大的樹木,它們在十幾年前的災難發生時幸運地活了下來,在這片密林之後是一片幾乎被夷為平地的林地,有十幾米見方的樹木像被死神的鐮刀砍下的麥子,齊齊倒下,又燃燒過,最終被雨水和山溪長年累月的浸潤化為一灘污泥。到了這個地方,她的雪板終于派上用場了,穿上之後撐着兩根手杖,在泥塘中行走雖然稱不上如履平地,但絕不會陷入淤泥裏。
太好了。
有穩定的食物來源。有可靠的能源和水。
現在,建房子的地點也找到了。
她擡起手腕,把這四周的環境細細地拍攝下來,然後穿過樹林走回石頭灘。沒想到這片林子和她昨天在巨石之間搭建的小屋直線距離只有幾百米!太好了,太好了!這個地點又很隐秘!
她急不可待地背上裝炭的大筐子跑去炭林選了四根又直又長的木炭,每根都有兩米多長碗口粗。她把四根木炭擱在筐子口上,用繩子綁緊,背去林邊,這一路沒有比她腰更高的樹苗,當然走得快,可是到了沼澤邊緣,她把筐子轉來轉去,最後還是得卸下來兩根兩根擱在肩上扛到了污泥池旁邊。
四根木炭被捆成了一個簡易的木筏子。她将木筏扔在泥沼上,兩手撐着手杖,站到上面。木筏穩穩地浮在淤泥上。
她又握着手杖站在木筏上來回走動了幾次,雖然有泥漿從木炭之間的縫隙冒出來,但筏子依然很穩。
是要把這個平臺加大做個可以移動的船屋,還是要在泥沼裏打下木樁蓋房子?
這些可以今天晚上再想。
現在,趁着陽光還充足,趕緊搬建築材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