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蕭景琰一回到靖王府,戰英就已經等在密道口了,明顯是也聽到了鐘聲。
“戰英,去把憶辰叫起來,我要馬上帶着他進宮。”
“是。”
趁戰英去叫憶辰的時間裏,蕭景琰匆匆的給自己換了一身素色的衣服。
“父王,是不是曾太奶奶走了?”
蕭憶辰一路上幾乎是從自己的房間裏跑過來的,其實當鐘聲敲響不久後他就被吵醒了。沒有細數鐘聲敲了多少下的他并不是很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沒過多久戰英過來找他,還讓他穿件素色衣服的時候,他心中隐隐約約的卻是有了這個不好的猜測。
此時見到蕭景琰,他終于可以小心的問出自己的疑惑了。
“唉……”
蕭景琰嘆了口氣,只見他摸了摸憶辰的腦袋說道:
“你說的沒有錯,太奶奶他向來是最疼孩子們的了,當年父王也沒少受她的庇護。接下來的一個月可能要有些辛苦,你盡力就好,受不住了也別撐着。”
“是……”
憶辰有些低落的應了聲,對于這個曾太奶奶他是很喜歡的。
他還記得每年過年了,對方都會包個大大的紅包給他。雖然曾太奶奶記憶力不大好,但每次見到他都喜歡抱着他不放手,誰能想到她居然就這樣不聲不響的走了。
蕭景琰牽着他的手向府外走去,等憶辰爬上馬車之後,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樣,轉頭朝跟在他身後的戰英吩咐道:
“戰英,太奶奶逝世的消息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傳到雲南,到時候霓凰郡主肯定會快馬加鞭趕來京城。到時候你幫我去穆王府傳個話,請她有空多去蘇宅看照一下蘇先生。”
“是。”
Advertisement
見他應下了,蕭景琰這才也爬上了馬車。駕車的侍衛一個吆喝,馬車便嘎吱嘎吱的駛向了皇宮的方向。
戰英在原地目送馬車遠去後才回了府中,并不知道梅長蘇真正身份的他其實心裏并不是很能理解剛剛殿下吩咐他的事情。
在他看來,這蘇先生終究是個外男吧,殿下為什麽要托付霓凰郡主看照蘇先生呢?
罷了,想不明白就別想了,方正他聽殿下的話就行了。太皇太後這一仙去,殿下怕是這一個月都無法回府了,他可得把這靖王府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看好了才行。
太皇太後薨逝,這其實并非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她年事已高,神智多年前便不太清醒,身體也時好時壞并不硬朗,禮部早就事先做過一些葬儀上的準備,一切又素有規程,所以喪禮事宜倒也安排得妥當,沒有因為年前才換過禮部尚書而顯得慌亂。
大喪音敲過之後,整個大梁便立即進入了國喪期。皇帝依梁禮綴朝守孝三十日,宗室随祭,諸臣三品以上入宮盡禮,全國禁樂宴三年。
同時,這一事件還帶來了幾個附加的後果。首先便是謝玉之案原定的斬刑,因國喪,不予處決,改判成了流徙至黔州,兩個月後啓程,謝氏宗族有爵者皆剝為庶人。
其次,之前定下的梁楚聯姻之事也随之暫停,只延遲了婚約,三年後方能迎娶送嫁。
大楚這次主動提出聯姻,原本就是為了結好大梁,騰出手去平定緬夷,現在對方國喪,依禮制除自衛外,原本就不可主動對外興兵,也算達到了目的,因此并無他言,準備吊唁後便回國。
原先如火如荼進行着的黨争在大喪音的鐘聲中也暫時停止了。三十天的守靈期,所有皇子都必須留于宮掖之內,不許回府,不許洗浴,困無床鋪,食無荦腥,每日叩靈跪經,晨昏哭祭。
養尊處優的太子和譽王哪裏吃得了這份苦,開始還撐着,後來便漸漸撐不下去,只要梁帝一不在,臉上的悲容便多多少少減了些,手下人為了奉迎,也會做些違規的小動作來讨好主子。
譬如眼下,由于喪期中不可食葷腥,單單那些簡易的素食哪裏能頂飽,跪不了多久,太子和譽王兩人腹中便已經開始饑餓了。
譽王情不自禁的伸手摸了摸自己在隐隐抽動的肚子,難受的同時他也不忘瞥了就跪在他右邊的太子一眼。誰知這一瞥卻是讓他發現,不知何時太子居然從袖子中拿出了一些糕點開始偷吃。
太子剛吃了一口,就發現自己的動作被譽王發現了。本着有錯大家一起範,到時候出了問題也一起擔的想法,太子還把包着糕點的手絹往譽王面前遞了遞。
起初譽王還很有骨氣的別過了頭,誰知腹中饑餓确實難受,轉過頭後太子居然還在他面前舉着他那糕點。實在受不了誘惑的譽王無法,便也慢慢擡手拿了一塊,舉起袖子掩着放入了口中。
這孝禮确實有些嚴苛,若不想點辦法,只怕守靈期沒到,人的命先去了半條,所以還是自己的身子要緊。反正兩個人是一起違規,誰也告不着誰的狀,陪祭的大臣們更是沒人敢說他倆的不是。譽王這麽想着,便也不覺的心裏有什麽不舒服了。
他倆一開頭,其他皇子們雖較為收斂些,但也不免随之效仿。
“景琰,吃一點吧。”
跪在蕭景琰身邊的三皇子也遞了些食物到蕭景琰面前,嘴裏還勸着他。這這日子下來,對方的表現他都看在眼裏,他實是有些不忍。
“喪禮在心,我願意守。三哥,你身體不好,吃一些是應該的,太奶奶不會怪你的。”
沖三皇子說完這話,蕭景琰又偏過頭去看了跪在自己身後的憶辰一眼,見他無事,便又回過了頭。
小孩白着一張小臉也規規矩矩的跪着,這些天的守靈對于他一個孩子來說,終歸還是有些吃力。
“憶辰,要是撐不住就下去休息休息吧。”
說話的人還是三皇子,他現在總算是認識到了,憶辰這孩子的性格和他這七弟的簡直是一模一樣,對于自己認準的事情,那就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果然,對于三皇子的提議,憶辰只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後說道:
“謝三皇叔關心,憶辰沒事。”
比起他們大人來說,孩子們的規矩倒沒有那麽苛刻,除了一日三餐不落之外,他們若是累了,是可以随時去一旁的偏殿中休息的。只不過憶辰除了每天夜裏跟其他小皇子一起去休息之外,其他時間倒也是一絲不茍的跪在殿中。這份孝心,确是實屬難得。
見勸不動這對父子,三皇子也只能嘆了口氣,手中默默的收起了吃食,望着大堂最上方太皇太後的靈位,一時也出了神。
因為靖王的封位僅是郡王,所以他平時在隆重場合很少跟太子和譽王站在一起。此時大家連着三十天呆在同一個孝殿中,靖王軍人體魄,純孝肝膽,守靈時盡哀盡禮,一絲不茍,迥異于諸皇子的表現看在陪祭的高階大臣們眼裏,那還真是良莠立見。
甚至還有一些少數的大臣也注意到了憶辰這個孩子,一時之間心裏也是感慨萬分。
三十日的孝禮,梅長蘇是在自己房中盡的。晏大夫和藺晨都知這樣對他身體傷害極大,但若不讓他把心中的那股悲痛抒發出來,只怕積郁在心更加不好,所以也只能細心在旁調理。
期間霓凰郡主和蒙大統領在閑暇時刻,也都會過來看看梅長蘇,只勸他看開些。對于這些梅長蘇嘴上也一一應了,心中悲意随着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确實逐漸的開始有所緩解。
守靈期滿,全儀出大殡,這位歷經四朝,已近百歲,深得臣民子孫愛戴的高齡太後被送入衛陵,與先她而去四十多年的丈夫合葬。靈柩儀駕自宮城朱雀大道出,一路哀樂高奏,紙錢紛飛。
與主道隔了一個街坊的蘇宅內也可清楚地聽到那高昂哀婉的樂音,梅長蘇跪于廊下行禮,眼睛紅紅的,但卻沒有落淚。
他的身體本就不好,經此一月熬煎,難免病發。好在晏大夫一直在旁護持着,不象前幾次那樣兇險,有些少量喀血、發燒咳嗽、盜汗和昏暈的症狀,發作時服一劑藥,便也可勉強調壓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的內容其實小魔兩天前就想好了,只不過過年過節的,實在是不喜歡寫這種生離死別的劇情。關于憶辰對太皇太後的稱呼,小魔根據自己的叫法,定了曾太奶奶這個叫法,如果有親不認同的也歡迎指出。後面的劇情也許會開始有些翻轉改變了,大家如果有什麽對付蝦醬大大的好主意,也可以分享給小魔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