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29.被拒了
黎烨沒再多說,他又重新理了一遍思緒,原來他早與韓淩認識,只是未曾注意過這個人。十三年真心未變,實在難得,有那麽一瞬間,黎烨竟有些動容,如果與這樣一人在一起,未來或許就有了依靠,有了真正值得信賴的人。黎烨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韓淩,可最終,他還是沒有接受韓淩,他沉着聲音,說道:“韓淩,本王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是,兩人若要在一起,是要兩情相悅的,并非是你一人一廂情願。本王身為黎國君王,沒有理由會接受一個太監的愛,更不可能會為了一個太監而放棄後宮佳麗。我們永遠不會有未來,所以本王希望你能盡快抽身,不要再泥足深陷了。”
韓淩仿佛早就料到會有如此結果,他淡淡一笑,滿是心酸,但又如釋重負。即便被拒絕,他也依舊不卑不亢,他說道:“喜歡陛下是奴才自己的事,陛下不用費心。既然陛下已經說明一切,那麽以後奴才定會把握好分寸,不為陛下造成困擾。”
黎烨知道韓淩執拗的個性,也不想再費口舌,他捏了捏眉心,有些疲憊地說道:“你先出去吧,本王想靜一靜。”
“奴才遵命。”
韓淩剛走一會兒,黎烨便一頭栽進被褥中,昏睡了過去。在夢中,他渾渾噩噩看見了滿身是血的韓淩,他想去救他,然而黎烨剛跑過去,韓淩就化為了一團血色泡沫,消失無蹤。這一覺,黎烨睡得很是糟糕,韓淩反反複複出現在他夢中,且都是要死不活的狀态,擾得黎烨心神憔悴,幾次以為韓淩要永遠離他而去。
夜深人靜,冷風呼嘯。黎烨忽然一陣哆嗦,醒了過來,房裏的燭火早已熄滅,唯留一片空蕩蕩的黑暗。黎烨只感覺頭痛劇烈,他扶着腦袋慢慢坐起身,望着四周,空無一人,登時,一顆心仿佛也被這黑暗吞噬,空洞而冰冷。
第二天一早,杞亞就忙不疊地跑來和黎烨道歉。昨日因事發突然,杞亞迅速召集衆臣商議,就連那些尚在喝酒娛樂的大臣們也通通被喊了出去,于是,黎國的各位老臣就只能遭受冷遇,獨自傻乎乎的瞎樂呵。杞亞待客不周,自然心中有愧,只是這國家大事,當真耽誤不得。黎烨明白杞亞的心情,杞亞雖然貪玩,但絕對是一位明君,他經常會因為國事操勞到深夜,若遇冤案,更要親自徹查。現在突然有百姓造反,杞亞肯定是心急如焚,他必要先弄清事情緣由,然後再出面協調解決,若雙方不能達成協議,那麽他就只能準備出兵,那又将會更加勞民傷財。黎烨笑笑,并未責怪杞亞,杞亞這才舒了口氣,和黎烨簡單聊了幾句,又起身回大殿,繼續投身國事之中。
杞國遭遇民反,全朝上下嚴陣以待。黎烨身在杞國,悠哉悠哉,與杞國此時的緊張氣氛實在格格不入。無人招待,自己又不懂玩處,黎烨自覺待在杞國甚是無聊,便召集群臣,準備回黎。杞亞雖心懷歉意,但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将黎烨一行人送出國門,匆匆告別。
一路上,黎烨心事重重,雖像來時一樣,韓淩就騎戰馬跟在他身旁,但他卻不再主動與韓淩交談,而韓淩那木頭,更是一個屁都放不出來。兩人之間,莫名多了一種尴尬,而更多的,是來自黎烨內心的反常,他忽然不知該如何面對韓淩,即使對方已說會注意分寸,不再做越界之事,可他在面對韓淩之時,還是會覺得手足無措。
回黎的路漫漫,又索然無趣,黎烨心中翻滾過無數心緒,久久無法平複。就這樣煎熬了一月,大部隊終于浩浩蕩蕩駛入黎國的城門,面對熟悉的建築和環境,黎烨這才稍微振作起來。
回到皇宮,黎烨不待褪去長途奔波的勞累,便立馬召集衆臣上朝議事。衆人大吃一驚,即便身體疲乏,但還是忙不疊地整理好官服,相互攙扶着踏上臺階,走入龍翊殿。
龍翊殿內,黎烨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見大臣們差不多都到齊了,他方才開口說道:“龍丞相,前些日子你說懷州遭遇山洪,導致饑荒,造成當地百姓民不聊生,對吧?”
龍臻點點頭,“确實。這次災情嚴重,即便已過近四月之久,但懷州的百姓仍未從這次災難中緩過神來,當地仍是一片頹敗之景。陛下突然提起此事,不知是為何意?”
黎烨說道:“那時提議朝廷派官員帶着赈災物資送至懷州,以解懷州百姓燃眉之急,然卻因為沒有合适的人選而作罷。現在,本王倒想到了一名合适的人選,那人剛正不阿,定不會侵吞物資,同時,他體格健碩,亦不會疲于長途奔波。”
龍臻挑了挑眉,奇道:“哦?朝中還有這樣的人才?不知是哪位?”
黎烨深吸一口氣,淡淡道:“龍丞相,那人你也認識,那便是本朝的太監總管,韓淩。”
Advertisement
龍臻怔了怔,其他大臣也不禁竊竊私語,讨論這韓淩究竟是何方神聖。龍臻稍作斟酌,方才說道:“老臣與這韓公公有過幾面之緣,他确實性情耿直,始終堅持自己的正義,不偏不倚。同時,他的體格也讓人佩服,遭遇那樣的酷刑,竟然在短短幾天內就恢複了,身體素質實在太好。”
黎烨笑了笑,“這麽說,龍丞相并不反對本王的提議?”
龍臻又仔細想了片刻,而後道:“他有一點争議,就是他并非朝廷官員,只是一名宦官,若讓宦官幹政,老臣覺得有些不妥。”
黎烨不以為然道:“派他運送物資,無疑是将他發配懷州,如此這般,他還有何能耐幹政?”
龍臻笑了笑,他本是想留住韓淩,畢竟自己曾經誤會過他,還給他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但既然現在他已失去陛下寵幸,且黎烨執意不留他,那自己也是愛莫能助了。于是,他點點頭,說道:“老臣以為,此法甚好。”
黎烨臉上滑過一絲悵然,他無視自己心中的那一絲刺痛,轉而問其他大臣,道:“衆卿家可有異議?”
朝堂內,數十名大臣不約而同拱手道:“陛下英明,臣等定當竭力支持。”
黎烨坐直身子,又恢複面無表情的姿态,他嚴肅道:“懷州百姓遭遇洪災,是為天災,所謂天災難防人禍可免,若本王置之不理,他們定會再遭遇二次傷害,來自人禍。故,本王決定,開放糧倉和國庫,并拟派太監總管韓淩,攜物資前往懷州救濟災民。同時,暫命他為欽差大臣,徹查懷州官府貪污受賄一事,此案不結,不得回朝。”
韓淩接到此消息時,臉上是難以掩飾的悲傷,他明白黎烨如此做的目的,黎烨是再不想看見他,算是徹徹底底的拒絕,不給他任何機會。韓淩雙膝跪地,恭恭敬敬接下聖旨,然直到宣旨的太監離去,他也未起身,頹然地垂着腦袋。
黎烨似乎巴不得韓淩快點走,所以他為韓淩定下的啓程之日是三天後。時間倉促,韓淩只能草草收拾行李,便去兵營裏挑選随行士兵。黎烨批準韓淩帶兵一百,這個數量實在太小,所以韓淩必須選出最優秀的士兵,以保證成功完成任務。他站在軍營中,看着來來往往的士兵,心中忽然湧出強烈的悸動,他喜歡軍營,喜歡馳騁沙場,喜歡揮血江山,而這片熟悉的地方,令他非常懷念。或許太久,他選擇了黎烨,而放棄了自己的向往,變得小心翼翼,失了戰場上的豪情壯志,成為了大家閨秀。
韓淩踱步在軍營之中,慢慢搜尋曾經熟悉的部下,那些士兵,是他一手栽培的,是他用最嚴苛的訓練,造就出的一批傑出青年。他勾勾手指,将他們招到自己身後,士兵們面露疑色,但也未多言,慢慢地朝韓淩聚攏。韓淩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戰,至死方休!”
衆士兵一愣,旋即大聲回應,“生為黎人,死為黎魂,國之疆土,誓死捍衛!”
韓淩滿意地點點頭,這是每次出征之前必會說的口號,用來鼓舞士氣。他慶幸在自己死後,這句話仍在軍營裏流傳,于他而言,或許這早已不單是句口號,更是一種信仰。韓淩站在衆士兵面前,高聲說道:“今本官臨危受命,振濟懷州,故選精兵百人,押解物資。今後數月,我們将并肩作戰。得王命,家有妻兒者,今明兩天可回家告別,後天辰時于北營口集合,整裝待發!”
“是!”
韓淩既無妻兒,也無父母,他唯一眷戀之人,只有黎烨。斟酌再三,韓淩還是來到清和殿,隔着房門,向黎烨做了簡單告別,“陛下,奴才明日啓程,長路漫漫,也不知歸期何時。還請陛下照顧好自己的身子,切莫過度縱欲。”頓了頓,韓淩又道:“或許此生我們的緣分已盡,希望來世,奴才不再叨擾。”說罷,他便轉過身,大步離開。
黎烨坐在屋裏,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韓淩本想觐見,但他以身體不适為由而婉拒了,所以,當韓淩站在門口說出那番話時,他差點繃不住,打開門,給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然而,最終他什麽也沒做,他聽着逐漸遠去的腳步聲,心也漸漸沉了下去。去懷州的路途艱險,又有當地官府做梗,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此次韓淩一走,真不知他是否還有命回來。
黎烨長舒一口氣,腦中閃過與韓淩的點點滴滴,然這些,都已成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