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1.上朝
安柔的聲音雖小,但韓淩的耳朵靈,她說了什麽,他一字不漏都聽進去了。韓淩本是要将就黎烨,放下傲氣,向安柔道個歉,然而,當這些話刺進他耳膜時,他頓感憤怒。他擡起頭,看向安柔,說道:“公主,我不是锱铢必較之人,就算我因此事被押入大牢,今後若從牢中出來,也定不會找你麻煩。只是你竟僅憑臆想,就定我死罪,實在是蛇蠍心腸,讓人惶恐。”
安柔不禁打個寒碜,她害怕地将頭埋進黎烨懷裏,帶着哭腔道:“陛下,他在威脅柔兒。陛下,請為柔兒做主。”
黎烨瞪了韓淩一眼,示意他閉嘴,真是沒半點兒用處,還盡幫倒忙。黎烨安慰了一下安柔,又繼續循循善誘道:“柔兒,韓公公确實不是斤斤計較之人,他今後定不會為難你,這點本王可以作證,你大可放心。況且,他是本王身邊的重臣,若因這事而斷送性命,本王将如同失去左膀右臂,以後的道路,恐怕會舉步維艱。所以,柔兒可否能不與他計較,這事就這麽過了?”
安柔懷抱黎烨,沉默片刻,而後吐出了兩個字,“不行。”頓了頓,她又說道:“若是陛下不忍心動手,柔兒可告知父王,父王定會處以最适當的刑罰。還有,邶國的賢才良将很多,柔兒可向陛下引薦幾人,沒有誰會比他差。”
黎烨不禁嘴角一抽,在他心中,安柔純真小綿羊的形象轟然崩塌,她可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啊!一瞬間,黎烨不想再與安柔多言,他推開安柔,正色道:“柔兒,本王才是黎國的君王,你身在黎國,就需服從黎國的歷法,服從本王的統治,朝堂之事,不可由女子插足,更不容許他國之人幹涉。方才本王征詢你的意見,是尊重你,可不曾想,你竟心腸歹毒,無半點仁愛之心,處處逼人至死,實在令本王失望。關于此事,本王會處罰韓淩,但不會将他處死,同時,也請你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言盡于此,該如何做,你自己斟酌斟酌。”
安柔一愣,她沒料到黎烨竟會如此直白地拒絕了她,她心裏一陣顫動,疼痛又無助。她呆呆地望着黎烨,淚如雨下。哭了很久,黎烨也沒有離開,但亦沒有安慰半句。安柔哭聲越甚,口中不斷喃喃要回邶國,在黎國實在受盡委屈,她要去找父王,請求父王主持公道,不能讓惡人得逞。
韓淩看着安柔,不禁露出悲哀的神色,他不自覺捏了捏黎烨的肩膀,似是給他力量,而後铿锵有力地說道:“若邶王因此事反目,奴才定會誓死守護大黎疆土與陛下性命。”
黎烨不禁莞爾,這是他聽過最順耳的一句話,不做作,不虛僞,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意。他忽然不想再順着安柔了,他覺得,自己有如此強有力的後盾,為何要懼怕?身為一國之君,難道就不能有點骨氣嗎?委曲求全尚可解決燃眉之急,但終究治标不治本。于是,他對安柔說道:“你若覺得委屈,大可告訴你父王,只是你我的情誼也就止步與此,若你覺得值得,本王不攔你。”說罷,他便一招手,讓韓淩跟上,随後大步離開了錦繡宮。
黎烨說要罰韓淩,自然不會因為心中偏袒就作罷。回到清和殿,黎烨便命人将韓淩拖下去,仗打五十大板,并押入大牢,反思一月,再做安排。對于今夜的烏龍戲碼,黎烨也自行反思了許久,他深知韓淩不待見安柔,所以今後定不能讓二人撞上,以免再出幺蛾子。出于本心,他是向着韓淩的,只是今日韓淩實在過分,竟将安柔踢下床,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姑息養奸,所以,他認為,做出如此裁奪是合理的。
第二日清晨,他遵循與龍臻的約定,在登基後首次進行了早朝。朝堂上,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時,見黎烨進殿,紛紛行禮跪拜,大呼“吾王萬歲”。黎烨對此習以為常,淡淡地說了一句“平身”,便軟軟地癱在了龍椅上。
經過昨夜一夜折騰,直至寅時,黎烨才得以小睡一會兒。然這點睡眠時間根本無法滿足一向作息時間混亂的黎烨,平日此時,他正與被子溫存,然今日,他竟要對着幾張老臉,聽他們侃侃而談,實在是造孽啊。黎烨打了個呵欠,又伸了個懶腰,擡擡眼皮,努力讓自己不睡過去。
龍臻見黎烨如此狀态,不禁搖頭。他走上前一步,似是為了吵醒黎烨,故意大聲說道:“啓奏陛下,琉福縣縣官上月病故,一直未有官員繼任,造成琉福縣無人管理,強盜匪徒猖獗,民不聊生,還請陛下擇官上任,以保治安穩定,百姓安康。”
黎烨眼皮一擡,漫不經心道:“那龍丞相,這事就由你負責,你看誰适合去,就讓誰去,本王都同意。”
龍臻嘆了口氣,又說道:“朝廷選官,怎能兒戲?據老臣所知,不止琉福縣有無官理政的現象,多處地方均缺少地方官員,老臣以為,應先統計所需官員人數,然後進行相應的招考,以充實國家棟梁,保持國家統治之生機。”
困意漸濃,黎烨根本沒把龍臻的話聽進去多少,腦子裏只有個模糊的概念,大概就是要選官了。黎烨想都沒想,就說道:“本王準了,龍丞相,這事就由你全權負責,其中瑣碎小事無需一一向本王彙報,最後給本王一個錄用名單就行。”
龍臻還想再說,但看黎烨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只能作罷,遂領了王命,又退回到列隊之中。
Advertisement
隔了許久,黎烨頭一點,猛地驚醒,他咂咂嘴巴,睡眼朦胧地掃了一眼衆臣,說道:“衆愛卿,還有何事上奏?”言畢,他眼睛一閉,呼嚕聲又起,又睡了過去。
底下的大臣不約而同嘆了口氣,而後失望地搖搖頭。他們面面相觑,半晌,才有人開口問道:“咱們現在該怎麽辦?陛下沒說退朝,咱們擅自離開也不妥,但若叫醒陛下,又怕龍顏大怒,難道咱們只能在這幹等着?”
另一人開口答道:“除了等着,也別無他法。龍丞相,不知你可有什麽高見?”
龍臻擡了擡眼睑,說道:“陛下昨夜操勞,因此今日早朝困倦,作為臣子,我們應該理解。現在若把陛下叫醒,他精神狀态不佳,亦無法處理政事,不如先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待他頭腦清醒了,我們再上奏。”
其他人想了想,似乎也沒其他良策,故只能贊同。期間,各朝臣三五成群小聲議論,其話題,大抵就是昨夜宮中發生的那個笑話,龍臻抱着手聽他們越說越興奮,心裏實在難受,臉色也越發陰沉。不過,聽宮裏的太監說,黎烨已将韓淩押入大牢,安柔情緒也穩定下來,龍臻方才平複了心緒。雖然黎烨并未聽自己的話,将韓淩處死,但至少黎烨沒有姑息縱容,說明他還是個有是非觀點之人,單從這點,龍臻認為黎烨還未爛至骨髓。
約莫一柱香的時間,黎烨睡醒了。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又大大地伸了一個懶腰,忽見一群人正看着他,他才恍然想起自己正在早朝。他連忙坐正身體,故作正經地清了清嗓子,而後朗聲道:“還有事要上奏嗎?”
“啓禀陛下,臣有一事要奏。”說話的是地方巡撫張大人,他說:“半月前,懷州突發洪水,造成山體滑坡,數百人遇難。同時,洪水洗劫田地,莊稼全都壞死,今年懷州注定會顆粒無收。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請陛下開放糧倉,振濟災民。”
黎烨大手一揮,直接說道:“那就開放糧倉,振濟災民。”
“陛下,萬萬不可。”秦尚書連忙道:“陛下,早些時候就有人報懷州地方官府貪污受賄,欺壓百姓,又不作為。若現在貿然開倉放糧,這些物資,定會成為官府的囊中之物,到時非但幫不了百姓,還讓官府們撈了好處,這不得不償失嗎?”
黎烨挑了挑眉,以詢問的目光看向張大人,“張大人,當真有此事?”
張大人面不改色,“沒錯,懷州官府确實存在此類現象,但是他們做事小心謹慎,不留證據,我們也拿他們沒辦法,只能長期監視,以待尋得蛛絲馬跡,最後再一舉拿下。”
黎烨不悅地蹙起眉梢,“既然明知官府貪污受賄,你還讓本王将糧倉開放?這與送羊入虎口有何異?!還是,你目的就是為蠱惑本王開倉,因為你早已與懷州地方官府勾結,否則怎會對他們的行為坐視不管?若本王沒記錯,你可是江南一帶的巡撫啊!”
張大人一驚,連忙道:“陛下冤枉。臣盡忠職守,未曾有半點貪婪之心,還請陛下明鑒!”
黎烨一錯不錯地看着張大人許久,他心中暗自盤算,即便此時他懷疑張大人,但無憑無據,也不能拿他怎樣,只是他對張大人又有了新的考量:此人心機頗深,且僞裝技術極高,以後定不能輕信。于是,他沒在這件事上繼續浪費時間,轉而問道:“既然地方官府不可信,那該如何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