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獻禮
黎烨走後不久,韓淩就張羅着挑選宮女一事。他喚來了自己宮裏的小太監,一邊旁敲側擊打聽太監韓淩生平之事,一邊與小太監合力完成黎烨留下的任務。期間,他終于得知這小太監名為劉寶齊,人稱劉公公,是韓淩的貼身手下。
韓淩隐約可以感覺到黎烨挑選宮女的目的,但畢竟主從之間,侍從是不可肆意揣度主子的意思,所以他也沒往深處想,兢兢業業做事。只是,當事情真如他所料那般發展,他還是氣得差點吐血。
黎烨從祭祀臺回來,風光甚好,臉上洋溢着奪目的光彩,他與杞王杞亞有說有笑地走來,不拘謹,不做作,樣子随意大方。他一步跨進龍翊殿,後面群臣紛至沓來,其場面壯大,不輸先王登基之時。群臣之後,是各國使節,他們手捧禮品,目光虔誠,小心謹慎地邁着腳步。
韓淩立于龍椅左側,見人來,連忙小跑下來,朝黎烨行了個禮,便自覺跟在他的右側。
龍翊殿本就金碧輝煌,如今賓客滿座,更是氣派非凡。黎烨邀請杞亞上座,杞亞也不客氣,随他在龍椅旁坐了下來。衆朝臣使節也各自尋了座位,只是沒有坐下,站在椅子旁邊似在等待黎烨發話。
龍翊殿乃黎王上朝及商政議政之地,是黎國王宮的核心建築群,亦是黎國繁榮昌盛的标志。單是殿堂,就占地近百畝,裏面裝璜大氣而不失精致,鎏金柱梁鬥栱錯落有致,撐起重檐歇山式的屋頂,屋頂用金色琉璃瓦鋪陳堆砌,又布墨綠剪邊,富麗堂皇。考慮到登基之時要以龍翊殿為歌舞表演的場地,黎烨專門請了十位聞名黎國的畫師,在龍翊殿的四面牆身上繪制了一幅龍游三界圖。畫面以墨藍色調為主,低調奢華,暗流湧動,流暢的筆法勾繪出本朝天子是居三界之首的神龍,萬物福兮禍兮,皆由天子所定,神龍降于黎國,象征黎國将統一諸國,以得天下。
杞亞望着壁畫出神,不禁咂舌道:“真是妙,這簡直是最妙的藝術品。”
黎國衆臣看着壁畫,也是沾沾自喜,為自己的國家驕傲。而他國使節則面露尴尬之色,若黎國統一天下,那豈不等于自己的國家将會滅亡?他們心有憤怒,卻又不能當場發作,附和不是,反駁亦不是。只是心中思忖:黎王當真野心極大,不可不防啊。
黎烨端坐龍椅之上,對杞亞笑道:“得你誇獎實在不易啊,看來聽畫師們的意見是沒有錯。”
杞亞聽出弦外之音,挑了挑眉,道:“哦?難道你還有自己的一番意見?”
黎烨玩世不恭地邪笑道:“我本想讓他們畫一幅春宮圖,可他們就是不幹,威逼利誘都沒用。我沒辦法,只好由着他們的意思去了,真是一群迂腐頑固的糟老頭啊。”
杞亞認同地點頭,“當真迂腐頑固,不過沒關系,改日你來我的王宮走一趟,來看看我為你創作的絕世春宮圖。”言畢,杞亞暧昧地朝黎烨笑了笑。黎烨會意,笑得心神蕩漾。
韓淩在旁邊聽着,不禁面紅耳赤,雖然他并不在意這些床第之事,但這是他第一次離黎烨那麽近,而談話內容又與黎烨有關,他們談得風生水起,絲毫不避諱任何隐私,韓淩自然是浮想聯翩,身體燥熱,而偏偏現在又是舉國歡慶的時刻,滿朝文武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們身上,但凡他稍有一絲異樣,都逃不過那些老狐貍的眼睛。韓淩感覺到下半身有異常,但又不敢有所動作,只能憋着,渾身難受。忽然,他一個激靈,發覺不對,韓淩身為太監,為何下/身竟會有反應?!
此時,秦尚書走出隊伍,朝黎烨行了個禮,朗聲道:“陛下,衆卿已經到齊了,是否開始登基儀式,宣讀诏書?”
黎烨答非所問,看了一眼韓淩,問道:“讓你辦的事都辦妥了嗎?”
韓淩恭敬道:“都辦妥了,她們正随表演者在殿外候着。”
Advertisement
黎烨伸長了脖子向外看,但看不見半點人影,不禁有些失望。他端坐回龍椅,對秦尚書說:“開始吧。”
适時,弦樂聲響,悠揚動聽,萦繞大殿。衆人屏息,望着殿門外,兩将護衛,禮官手捧雲盤行于前,他們表情嚴肅,随着禮樂聲緩步行至秦尚書跟前。秦尚書揭開黃蓋,拿起诏書,展開,霎時,樂聲止。
大殿內一片靜谧,時間如同靜止了一般,凝固了一切。秦尚書雙手持诏書,他深吸一口氣,朗聲道:“邶庸之戰,先王不幸罹難,幸得膝下尚有一子,不致國業後繼無人。新王博學達知,愛民如子,實乃治國之良才。今順天之意,于龍翊殿登基,主持朝野,聯合百官,共扶社稷。遂,從即日起為平川元年,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蕩。”言畢,他合上诏書,放回雲盤,行跪拜禮,
“吾王萬歲!”
适時,文武百官均跪地行禮,大磕三個響頭,齊聲喊道:“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雄渾厚重,回蕩于大殿之內,尤顯隆重浩大之勢。
黎烨站起身,張開雙臂,大聲道:“衆卿家平身。”
管樂聲又起,衆臣紛紛起身,互相謙讓着落座。賓客之座位于龍翊殿兩側,中間空出來以作歌舞表演的舞臺。數十名宮女井然有序地進入大殿,她們手持銀盤,裏面放滿了山珍海味,濃香撲鼻。她們動作優雅,緩緩将銀盤放于客桌上,又徐徐走出殿門,彩裙飄飛。
黎烨站于殿堂之上,情真意切道:“今日,感謝各國使節遠道而來,本王設了酒宴,聊表謝意。物雖小,但情且真,還請各位不要介意,盡情享受。”
“謝主隆恩!”言畢,大家都客氣地拿起筷子,開始裝模作樣地品味起來,席間,他們交頭接耳,時不時看看黎烨,時不時又陪起笑臉,心思完全沒在這食物上。
黎烨反倒吃得開心,完全不理會那些各懷心事,欲言又止的大臣,同時,他還大贊今天廚師手藝不錯,有賞。終于,龍臻丞相沉不住氣了,他起身走到大殿前,朝黎烨恭敬道:“陛下,各國使節帶了些珍品觐獻陛下,以慶陛下登基之喜。現在大家正吃得開心,不妨再加個餘興節目,來看看究竟是些什麽寶貝,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黎烨道:“甚好!”
登時,禮官持卷冊小跑上來,他翻開冊子,輕咳一聲,朗聲道:“庸國獻夜明珠一顆,夜明珠光輝炫目,且光芒經久不衰,寓意黎國将永世昌盛,陛下萬壽無疆。”
言畢,庸國使節手持檀木寶盒走上前,輕啓盒蓋,一顆足有拳頭大小的夜明珠映入衆人眼簾,它的色澤瑩潤質地光滑,周圍散發着一層瑩白微光,顯出冷豔高貴之感。黎烨嘴裏叼着排骨,用筷子指了指夜明珠,含含糊糊道:“好東西,下一件。”
禮官繼續道:“隅國獻上刺繡作品——《錦繡河山圖》,該作品長約十尺,用材精致,手法細膩,是隅國知名手藝人董桂等人縫制了近一年才完成的作品。如今獻給陛下,是願陛下的國家蒸蒸日上,繁榮富強。”
黎烨吐出骨頭,擡眼掃了一眼那幅刺繡圖,說道:“隅國的刺繡技術果然名不虛傳,這幅作品更是結合了畫藝之精髓,可謂栩栩如生,實乃佳作。杞亞,你不是一直缺一幅挂在床頭觀賞的畫作嗎?我看這幅不錯,就送給你吧。”
杞亞手裏端着酒杯,身體搖搖晃晃,眼神朦胧,樣子微醺。他眯起眼看着那幅刺繡,笑道:“這麽好的東西,你舍得嗎?”
黎烨道:“你我乃是摯友,怎會舍不得?”一邊說着,黎烨就對隅國的使節說:“你們把東西交給杞王的侍從,然後你們下去吧。”
話一出,龍臻的臉都變了,他忙道:“陛下,此乃隅國獻給您的禮物,怎可随意轉送他人?這是您對自己的亵渎,對隅王的不敬啊!”
黎烨繼續嚼着排骨,淡定道:“龍丞相,您這話就言重了。本王不但沒有不敬隅王,反而是因為敬重他才如此做。這幅刺繡實在是件珍品,本王欣賞得很,所以将它送給杞王,如此便可托杞王的福,在杞國打響隅國刺繡的名聲,從而擴大隅國刺繡市場,這不是件好事?況且,杞王收了本王的禮,豈不可以促進我國與杞國的關系,是謂一舉兩得啊。”
杞亞笑着搖搖腦袋,“好小子,原來你打着這注意。”
龍臻一時無言反駁,唯有洩氣地坐回桌前。隅國使節尴尬地捧着刺繡,不知所措,見無人再幫隅國說話,使節只能硬着頭皮将刺繡給了杞亞的侍從,而後默默地退了下去,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
禮官嘆了口氣,又繼續道:“武國送天山雪蓮一株,雪蓮象征純潔摯真的愛情,寓意陛下将尋得佳偶,輔佐左右,穩固朝綱,白頭偕老。”
“此乃邶國所贈的奇楠木雕,高三尺,質醇厚,是為邶國傑出的木雕師所刻,從材料搜集到作品完成用時近五年,實為嘔心之作。現将這至寶獻給陛下,是希望邶國與黎國友誼長存,邶國将毫無保留一如既往地擁護黎國。”
黎烨挑了挑眉梢,吃驚地對邶王安衡興道:“世伯,這東西可不便宜啊。”
安衡興捋了捋胡須,眉眼隐約帶笑,悠悠道:“黎王為我國獻出了性命,這區區一塊奇楠算什麽?黎國對邶國的恩德,本王畢生難忘,将來若是得了好物,本王也定會與您分享。”
黎烨拱拱手,笑道:“多謝世伯,今後晚輩還得仰仗您老人家啊。”
安衡興但笑不語,只微微點頭,似乎對黎烨的态度甚是滿意。
之後,禮官又啰啰嗦嗦宣讀了各國的見面禮。其間過程實在乏味至極,黎烨吃飽喝足,整個人靠在椅背上,挺着個大肚子,睡意漸濃。韓淩站在旁邊,實在看不下去,輕咳一聲,見對方沒反應,又輕輕碰了碰黎烨的手肘,小聲提醒道:“陛下,衆臣和各國使節還在下面看着,請陛下注意形象。”
黎烨迷迷糊糊地哼了一聲,又挺直腰板,端坐在龍椅上。禮官的聲音波瀾不驚,一直一個調,而那些禮品又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終于,黎烨的耐心耗完了,他擺了擺手,道:“餘大人,可以了,就到這吧,你先退下吧。”
禮官的聲音戛然而止,他看了一眼黎烨,眼中帶有些許迷茫,但他沒有多言,合上冊子,欠身道:“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