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
下午要進行的兩場都是力量測試, 分別安排在下午的三點和三點二十。
其中林晗的測試更早一點,十分鐘後就要開始比賽了。
在直播間蹲守的觀衆已經緊張起來:
【教練呢教練呢,看不到她好焦慮啊】
【內場的, 聽說教練已經去防場那邊了,應該不會來看攻場了吧】
【去看浦靈了?】
攻場即攻擊型單兵測試, 防場則為防守型單兵測試,盛伊現在既帶着林晗又帶浦靈, 大家都知道,但他們沒想到盛伊心這麽大。
林晗上午剛比完,力量測試又不是“霜雪”的強項,正是需要教練把關的時候, 盛伊居然跑去了浦靈那邊,這是深怕“霜雪”在力量測試上爆種嗎?
但也有人表示理解:
【這有什麽辦法, “霜雪”本來就是速度型機甲, 力量不行,教練在也不能讓“霜雪”憑空變成力量型機甲啊==】
【但是教練在起碼心不慌啊, 別的不說,準确性測試之前我還在燒香拜佛讓林晗別崩,現在已經把心放到肚子裏不怕他不進聯賽了, 但還是怕意外, 都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這麽多人希望他拿個好名次,他要是直接一個大爆炸跌下推薦名單, 那不就完了】
【林晗心态真的不行,他能意識到力量測試不是他的主場還好, 要是意識到不到心态崩了......】
【怎麽每場都有人貸款林晗心态崩啊, 都兩場比完了, 他心态不是好得很麽?一直都是小組第二啊】
【前面的,因為林晗以前就這麽崩過啊,你自己去看李年的賬號,他哪回穩住了的?這回是換了新教練,林晗的皮緊點,這要是以前,他第一場比完就能飛上天】
【是的,要是別的軍校生我們肯定沒別的話說,偏偏林晗之前每次公開賽事都崩,我都沒脾氣了】
林晗為什麽沒能成為進入大衆視野的種子選手?
Advertisement
成績在軍校生中不夠突出是一個原因,到最後綜合成績總是配不上他某場發揮,導致最後全部崩掉也是一個原因。
他這個人的心态就是容易炸的,李年沒帶其他學生也是存了把林晗掰過來的意思,這不是還沒掰過來嗎?
林晗在深藍的最後一年比賽倒是參加得少了,崩得也沒那麽厲害,但他們一樣擔心。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好苗子,可不能夭折了。
也有人關心浦靈狀态的:【上一場浦靈有點緊繃,這場應該沒事了吧?】
【害,92其實也不錯了,她前兩年兩次考核賽,哪一年拿了這個分的,就是離名額還有點遠,說別的也沒用了,希望她努力吧】
倒是有不少人把注壓在浦靈身上,倒不是真的覺得浦靈能爆種,純粹是鼓勵罷了。
其他論壇用戶也在狂歡之後反應過來了。
浦靈之前的成績是好看,但那也是組內好看,他們再興高采烈,拿出去也就是夠在頂尖防守型單兵面前晃一圈的水平。
好比其他人正常發揮就能拿滿分,浦靈卻要超常發揮才能考100一樣,你能說浦靈比得不好嗎?
不能,但你要說她能排前幾名,那就是在做夢了。
要論成績的穩定性,還是深藍軍校培養出來的申萬更強一點,推薦名額更有争頭。
至于浦靈,折戟兩屆,這一屆圓夢就不錯了,要什麽自行車?
首頁貼就更直白了。
直接将力量測試的結果攤開來說:
【今天下午的比賽,大家看看就好。
盛教練一看就是典型的速度流,“霜雪”本身走這路的,占了大便宜,浦靈就更不用說了,以重換輕,輕巧靈便性能提高是必然的,能打其他一個軍校生措手不及也是因為盛教練的速度流真的很溜,林晗和浦靈都是一脈相承地快,但是要說力量優勢,這兩個都是拿不出來的,非要拿,詳情請參照靛青前幾年那個天才教練==
速度流就速度流,強求全面發展就跟讓攻擊型機甲照防守型機甲的方法打一樣,最後的結果只可能是滿盤皆輸。
......
“霜雪”和“如雲”的動作的确很流暢,但就是因為太流暢了,反而缺乏那種力度,而且武器系統的落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輕型機甲輕,快,是用武器系統的簡,少換來的,要在武器系統不如別人的情況下拿到力量測試的冠軍,那就是在癡人說夢了。
說這些也沒有輕視盛教練的意思,大家也不要太在意這兩場的成績了,畢竟誰還沒夢想過掄起流星錘就往下砸呢(抽煙)他們不拿第一名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啊】
3L :發帖的是老大哥?既然看到了就前排給大家科普一下。
靛青前幾年的天才教練指的是左莊,恃才傲物的年輕教練一個,當年也是這麽大的陣仗(沒有影射盛教練的意思,只是舉個例子),讓手下所有的軍校生都走的靈巧流,流派吧和現在的速度流類似,動作模式還要更複雜一點,當年硬生生把三個主力量的攻擊機甲都改成了這個流派的選手。
結果呢?六個軍校生崩了一大半,白濤,大家都知道吧,明明髋骨受損,不适合再用他那套體系了,結果教練硬上,學生自己也不想放棄,一個軍校生就這麽毀了。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有固定流派固然可以說明教練的實力,但教練的流派和流派是不是适合軍校生也很重要。
我們現在唯一可以慶幸的是,盛教練看起來和軍校生配合得都非常好,羅教練和李教練都親自給人家站臺,也說明盛教練的訓練模式是得到這兩位老前輩認可的,但是全面發展這種東西,真不适合在指揮以外的兵種搞,一不小心,真的會要人命的。
再說說流星錘,這其實是早幾年的一個梗,意思是如果重裝機甲誰都能開得起來的話,還不如每臺機甲不論兵種和性能,都配備一個武俠小說裏的流星錘,傷害MAX,就算敵方輸出不斷都不在怕的,可惜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才說,誰還沒夢想過掄起往下砸呢,這不是掄不起來嗎。
所以力量和破紀錄一樣,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抓住眼前的就得了。
4L:是的,算在聯賽裏,偏科情況也是有的,新人教練能把他們兩個帶起來,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牛了,再往下要求就不禮貌了
6L:感謝前面科普,順便說一下我入坑之後的感受吧。之前不知道大家為什麽一直在呼籲理智觀看,看到那麽多人唱衰還有點生氣,現在有點明白了,深藍現在的實力是真的不行,但是軍校生和教練都很努力,在這種大環境下任何一點進步都是值得肯定值得歡欣鼓舞的,只是林晗和浦靈的進步格外大,才被大家看到了。
但其他軍校生就沒有進步不值得誇贊嗎?不是的,大家都有,只是提升是玄之又玄的東西。不能強求。
所以誰誰誰沒有破紀錄完全不好看這樣的話大家也不要再說了,幾厘米的動作偏差都需要軍校生花幾個月幾年去矯正,盛教練和林晗浦靈能爆是因為他們是神仙,其他人是嗎?
10L:對,沒進入推薦名額的軍校生也是軍校生,能夠拿到推薦名額進入高級将領視野的聯賽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參賽選手都有自己的掙紮和難處,還是希望大家理解一點吧,“霜雪”也不是那麽好開的,畢竟“霜雪”真的很輕(手動再見)
18L:上面最後那句話給我樂出來了,聽說前兩場比完之後,靛青的人還百思不得其解,去找了拆解數據,就想知道“霜雪”有沒有改造和“霜雪”到底有多重,結果一看,重量絲毫未變,“霜雪”還是重,但飛起來就是輕,他們都要懷疑我們是不是修改了比賽記錄了,我笑死
22L:哈哈哈拼起速度來,“霜雪”真的是本年度最大的意外,跟其他軍校比也不在虛的(追平宇文皓你以為是個玩笑嗎)但是力量測試還是算了,專業不對口啊,只希望這孩子長點心,不要太在意一場比賽的得失了
......
好好的樓就這麽歪了。
好在大部分機甲愛好者還是講理的,看了這麽多分析貼,加上深藍确實是在慢慢往上爬,什麽都不說了,押注支持就對了。
不少本身是論壇用戶,自己也買了票的現場觀衆,押完後,就坐在觀衆席上舉起旗子,給入場的林晗加起油來。
盛伊在虛拟觀衆席都感受到了這種熱烈。
旁邊的線上觀衆看她的虛拟形象什麽都沒拿,還熱情道:“你也是來看林晗比賽的吧?沒拿旗子嗎?我分你一個?”
盛伊感謝過後,好奇地接過虛拟的旗子:“這是你買的?”
觀衆:“是啊,六星幣一個,比賽完了還會合并數量計算到林晗身上呢,我買了好多個,到時候一起撒出去。”
場上就會出現旗幟飄揚的效果。
盛伊感嘆星際人民真是會與時俱進,就聽到一旁的觀衆激動起來:“進場了進場了!”
觀衆歡呼起來。
她旁邊這位似乎是個話痨,跟着歡呼幾聲之後就開始和盛伊聊天似的碎碎念:“林晗你争口氣,落到第四第五也沒關系,只要穩住,推薦名額就穩了!訓練那麽久就等這一個機會了,千萬別和以前一樣崩了啊!”
盛伊沒事也會看看論壇和星網上的分析預測貼,教練嘛,四處吸納各方意見是很正常的事,但還是第一次知道他們對力量測試的預估這麽低:“第四第五?”
觀衆臉上露出了然的神情:“你也是看了前兩場測試才入坑的攻場比賽吧?”
“林晗确實是今年比賽的一匹黑馬,他的霜雪那個速度紀錄別說是在深藍了,就算是拿到中央星系那也是排得上號的,可惜的就是霜雪太靈了。”
靈是機甲愛好者的口稱,意思是就是這機甲太輕,太容易飄了。
飄了就使不上力,使不上力就容易滑鐵盧。
機甲的準确性還可以通過适應晃動節奏和調準準星加以調節,但是力量可是需要機甲全神貫注對目标進行攻擊的。
“霜雪”能擁有那樣的準确和穩定性已經是逆天了,如果輸出還能更上一層,那真是周揚都可以直接不放在眼裏,直接向宇文皓的積分榜第一發起挑戰了。
這個觀點盛伊不陌生,但她想了想還是道:“霜雪的穩定性應該會有加分。”
觀衆卻篤定搖頭:“當然能加分,但是作用太小了,看到和林晗同組的,周揚旁邊那個女生沒?她的機甲名字叫做竹青,其他分項測試成績一般,但是力量輸出高得吓人,你知道怎麽來的嗎?加武器系統來的!聽說定制的時候就準備走暴力輸出流了,前兩場被林晗和周揚帶的,節奏直接崩得飛起,沒辦法嘛,太重了,根本跟不上,今天比力量測試,沒人飛,應該會好一點,到時候有的是霜雪的苦頭吃。”
他雖然是林晗的粉絲,但他不是假粉啊,對賽場還是看得出幾分明白的,所以也沒有盲目樂觀。
“所以我說林晗這場穩住就好了,不是他的主場,霜雪能拿下穩定性就很好了,要是能再拿下力量,那.......”
他想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麽說:“那我真是可以期望深藍崛起了。”
全能單兵,誰不喜歡?也要培養得起來啊。
盛伊笑:“頂尖攻擊型單兵不敢說,但是林晗今天的比賽成績應該不會差。”
“除非他上午留力了,否則霜雪就算拼到最後,要拿個第三也夠嗆。”
盛伊搖頭:“他上午沒留力,但是,霜雪的極限還不在這裏。”
說完,系統已經放出了倒計時,數臺機甲蓄勢待發,那臺叫做竹青的綠色機甲更是放低下盤,已經預備好搶占先機——指令發出,所有機甲瞬間彈射出去。
本場随機地圖:亂石之垣。
由于地圖限制加上比賽目标,本場試圖以速度制勝的機甲的确很少,反而是像“竹青”這樣穩重求勝的機甲很多。
“竹青”是典型的暴力輸出機甲,和其他更為輕便精簡的機甲相比,它的速度不夠快,動作不夠靈巧,但它的傷害卻是最高的:
力量測試評估的是一臺機甲在有效攻擊範圍內輸出的有效攻擊數值,而在軍校生們選中自己的攻擊目标後,竹青的攻擊數值就在短短幾分鐘內,飙升到了上萬。
上萬!幾乎可以一次性幫“竹青”拿下開場的第一分了。
這就是沒有技巧純力量輸出的優勢。
“竹青”甚至沒有挪動一下,只是将光子炮與其他武器系統疊加,就得到了這樣的效果,在這種碾壓下,連宇文皓“皓月”的六千都有些不夠看了。
力量測試并不禁止機甲相互攻擊,但是打斷別人的攻擊輸出,意味着自己也沒辦法攻擊,在有效時間內拿到分數。
所以很少會有軍校生采取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
場上的軍校生都在嘗試專注拿下自己分數,以拔得頭籌。
觀衆被這熱烈氣氛所感染,大聲地給自己支持的軍校生加起油來。
監測屏上,“霜雪”“榮光”“皓月”等種子機甲的攻擊輸出數值也赫然在列,從中可以看得出來,“霜雪”的輸出值是其中最低的。
觀衆有些憂心,但仍沒有放棄給“霜雪”鼓勁,盛伊則是低頭記錄着什麽,直到設定好的鬧鐘叫她,浦靈那邊的比賽開始了。
盛伊退出了直播間,看到浦靈那邊也出現了幾乎一樣的狀況:暴力輸出流搶占了前期所有的分數,“如雲”這樣的非輸出型機甲只能在後面,力量輸出值還在緩慢攀升中。
她低頭寫了些什麽,才看過去。
“如雲”的輸出高峰開始了。
攻擊型機甲比賽的虛拟觀衆席上。
緊張觀看比賽的觀衆并沒有注意到旁邊的同好下線了,即便注意到了,他也不會在意:
就在剛剛,前兩場都不聲不響的“竹青”拿下了本場測試的第一分,輸出峰甚至比排名第一的宇文皓還要高!
這就是輸出型機甲的厲害所在。
只要給它輸出環境,“竹青”的輸出頻率完全不屬于任何一臺頂尖的攻擊型機甲。
但考核賽考核的并不僅僅只是機甲的力量,所以縱然“竹青”已經領先了,其他軍校生也沒有慌亂,而是有條不紊地組織攻擊。
一時間比賽場上只有光子炮凝聚然後導致亂石炸開的聲音。
由于星際環境的特殊性,這些亂石并不是普通的亂石,而是某種星系運動伴生的精神力礦石,其中有特殊物質流動。
而攻擊有效範圍的确定,就框定在這流動物質的範圍之外。
這也是為了确保軍校生在攻擊時能鎖定對象,所以軍校生偶爾也會改變攻擊角度。
而“竹青”仍然是其中最亮眼的存在:不論怎麽更改攻擊方向和攻擊目标,她的攻擊分數仍然是遙遙領先的那個,足見武器系統威力疊加後的驚人!
彈幕上已經有人在感慨暴力輸出流的暴力二字誠不欺我了。
但暴力輸出流的機甲目前還是比較少見的。
不論是戰場環境的多變性,還是機甲本身對靈活程度的要求,都不可能允許“竹青”這樣的機甲成批出現在戰場上。
“竹青”這樣的暴力輸出流可以有,但必須在後方,還需要其他保護,不然受損後的成本就夠其他機甲喝一壺的。
這麽想着觀衆又去看林晗。
“霜雪”的輸出數值仍然低得可憐,令人欣慰的是,縱使經過了上午那麽高強度的比賽,林晗的精神力仍然非常穩定,沒有其他軍校生有些力竭的症狀,反而心平氣和,讓衆人感慨,果然是脫胎換骨,就算扛着兩臺機甲也能把比賽比下來了。
“還不止如此,”周一作為速度測試就入坑的忠實觀衆,自然不可能錯過今天的比賽,仔細觀察後就道,“林晗的輸出現在排在中列,但是他的輸出效率非常高。”
他看向彈幕:“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攻擊持續時間這個概念,上一場測試我提到的時候,只注意了霜雪本身的攻擊時間,但是今天我開了實時檢測,才發現不止是輸出時間,林晗就連對輸出數值的控制都非常穩。”
他點了點屏幕,調出“霜雪”和“竹青”兩臺機甲的輸出峰圖:“看這裏,就連竹青,在輸出高峰的時候,能量都有大量變成了熱量損失。”
星際的武器已經發展到機器內部的能量利用效率提升到非常高,摩擦等阻力存在完全不能使武器散發出太多熱量的程度。
但是操作員操作起來仍然需要足夠的準确性,才能把握能量輸出核心的準确落點位置。
除此之外,射擊和炮擊動作中,炮彈是否會在發射途中受阻,産生摩擦,還有機甲會否晃動,都是影響輸出效率的關鍵因素。
之前他們只注意到了“霜雪”在連動過程中,對精神力的利用率非常高,那是因為林晗的動作經過調整改造後,大幅度減少了不必要的轉體和擡腿,将省力做到了極致。
現在才發現,林晗對于攻擊動作的掌控居然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超越了場上的所有人!
周一找到了之前林晗比賽的峰圖,進行了對比。
這下連觀衆都看出關鍵了:
【我靠,林晗這進步曲線也太恐怖了!】
從熱量損失率30%進步到10%,這什麽概念?
原來八次射擊才能達到的輸出,現在只需要七次就可以,過于精準地瞄準射擊使得他不僅可以降低機甲發熱的風險,還可以減少精神力因為提高攻擊效率而疲憊的可能。
【好家夥,怪不得我看林晗那麽輕松,他這不是體能上升了,是完全節能技巧在手,完全不擔心自己體力跟不上啊!】
周一點頭:“是的。”
就和上一場準确性測試一樣,林晗完全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他本來想說,再這樣堅持下去,到後面其他軍校生輸出疲弱的時候,“霜雪”未必不能後來居上。
但是看到前排幾個高輸出值,頓了頓,還是沒說話。
比賽還沒結束,還是別那麽早下論斷得好。
争鋒仍在繼續。
這時的竹青輸出高峰已經過去,操作員的精神力明顯已經無法支撐這樣高強度的輸出了,她的攻擊已經斷續下來。
而緊跟其後的宇文皓依然穩定無比,周揚也不遑多讓,分數始終咬在“皓月”後面。
雖然和“竹青”與“皓月”相比,“榮光”的輸出有點不夠看的,但周揚能跻身單兵積分榜前列,也不是蓋的。
他的輸出能力同樣不可小觑。
夾雜在其中,以速度聞名的林晗顯得異常尴尬,輸出不敵前面幾人就算了,甚至因為攻擊力不足,落在了其他軍校生後面。
觀衆緊張起來。
前面的幾人還沒有出現疲态,後面又在窮追猛趕,“霜雪”再不發力,本場的成績可能真要和觀衆預料的那樣,落在第五第六了!
一旁防場內觀衆完全是一樣的心境,“如雲”的武器庫就快見底了,名次還沒有追上去,難道真要放掉力量測試等其他比賽再奮起直追嗎?
就在衆人都以為,林晗本場可能只能拿個及格分數的時候,排在林晗前面的軍校生輸出曲線終于出現了輕微的下滑。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一般達到了一個分數節點,比如及格,高度緊繃的軍校生精神力狀态就會在長時間堅持後松懈,出現一個小的崩盤。
這是生理因素,就連宇文皓都無法避免。
不同的是頂尖軍校生的輸出下滑一般非常小,而且很快就會收回來,但林晗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只見後方的“霜雪”跟随那特殊物質更換了攻擊方向,而輸出卻沒有任何下降,反而走上了一個高峰。
與此同時,“霜雪”也再次用出了驚豔衆人的漂亮甩狙,和輕快的飛行動作:
這代表,林晗仍有餘力。
——“霜雪的輸出追上來了!”
周一的聲音持續升高:“霜雪在嘗試加大輸出,林晗在奮起直追!第六名,輸出曲線上升到了第六名,還在上升!!林晗進入了前五名的行列!!”
他的眼睛緊張地注視着比賽時間:“第五名,林晗能在比賽結束前穩住這個名次嗎!”
力量測試是攻擊型機甲的測試重點,在最後成績裏占了一定的比重,第五名雖然不夠突出,但是足夠林晗憑借着其他的穩定發揮拿到推薦名額的入場券了!
因為“霜雪”一直處在被壓制地位觀戰情緒有點低落的觀衆也激動起來。
很快周一就眼睜睜看着林晗的輸出曲線以一個平滑的上升速度抵達了之前“竹青”的一個輸出小高峰。
但這還不是結束。
“霜雪”開始了全面爆發!
就像是長跑一樣,之前“霜雪”一直憑借着穩健的輸出節奏穩定在中列,直到其他人都開始出現疲态,才開始猛地開始沖刺!!
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比賽已經到了現在,“霜雪”的輸出強度仍然沒有任何下滑。
林晗的精神力到現在還非常穩定,而且他對機甲能量的利用效率可能比在場所有人都要高。
林晗是怎麽做到的?!
要知道,上午他才拼盡全力拿下了小組的第二名!!能有此表現,足以說明林晗的操作水平又有了個質的突破!
周一按捺住激動:“應該是和之前一樣,林晗又找到了讓自己成績突破的辦法。”
力量測試,明面上是和其他人比,但實際上是與自己比。
機甲一旦誕生,能夠裝載的武器系統,最大輸出峰,其實已經确定了。
軍校生能夠做的不過就是選擇合适的攻擊時機和攻擊動作,盡量把裝載的輸出力量轉化為有效攻擊。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一個轉體動作都鮮少有人能看出問題,更別說激烈戰況下的攻擊動作了。
周一之前就和朋友讨論過這個問題,所以有所了解:
“我們說輕型機甲容易晃動,指的不只是機甲整個大框架,還包括機甲的武器系統,玩過攻擊型機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攻擊型機甲的炮口和槍口很重,後坐力非常大,要攻擊的話,不僅要調節準星,還能舉的直。”
他擡起自己的手,摸着自己手臂內側:“就是這裏,機甲要保持一定的角度,才能保證不被後坐力沖擊到失去平衡,同時還要易于調整攻擊位置,方便輸出,同時這個角度還要便于精神力流動,所以機甲設計師在設計機甲的時候一般都會為定制的軍校生選擇一個合适的射擊角,就是通過模拟計算大致确定手臂和身體之間最佳的射擊角度,以确保軍校生能最方便地找到最佳輸出方式。”
之前有人說盛教練是深藍機甲構造專業畢業的,還對人體運動頗有研究的時候,他就懷疑林晗賽前改動作其實不是為了速度測試,而是為了力量測試,但這只是個猜測,沒想到,真的成真了!
彈幕還在盯着賽況:【皓月開始攻擊霜雪了!】
周一也反應過來:“皓月沒有擊中!”
在比賽當中,感到威脅而對對手發動攻擊是很正常的事,他們也早就預料到“霜雪”的成績這麽亮眼,必然會成為某些軍校生的注意對象。
但是沒想到,率先攻擊的會是宇文皓,而且宇文皓還射偏了!!
有觀衆眼尖地指出:【他晃了一下,但是林晗完全沒動,只是一個閃身就避過了。】
【???艹!這個穩定性,你确定他剛剛輸出了連續三十分鐘?】
【這也太吓人了】
何止是吓人,簡直是讓人目瞪口呆!
周一之前為什麽提出攻擊持續時間,就是因為這個參數對于很多軍校生來說是難以達到的,能持續輸出就不錯了,還指望多輸出個多久?
可是林晗不止輸出得穩,輸出得快,還能在輸出之餘躲避攻擊:這是在全神貫注地控制自己的輸出動作嗎?
他們怎麽覺得林晗像是在操控自己的身體一樣,特別随心所欲,無所顧忌呢?
——事實上,他們還真沒感覺錯。
林晗現在就是在憑感覺,把機甲當成自己的身體似的,調動着自己的輸出到處轟。
射擊角的事盛伊了解過,但她為什麽沒讓林晗也和浦靈一樣去學着自己開槍射擊?因為林晗對機甲的操作動作已經很熟了。
他和“霜雪”之間只隔着很淺的一道隔膜,隔膜外,林晗調動精神力,隔膜內,機甲被精神力操控開始動作。
從頭學如何操控自己的身體對林晗來說是得不償失,但如果把機甲和身體融合在一起,他就能輕而易舉揭開這張膜。
就像上一場,林晗選擇用自己的機甲去撞擊攻擊時一樣,忘記機甲與身體之間的區分:
那他就能很快地進入狀态,找到最适合的動作角度,因為感悟動作,是林晗與生俱來的天賦!
進入考核賽基地之前,李年曾經帶着林晗改過幾個動作。除了腰部和腿部的幾個旋轉和飛踢動作外,其他都是肘關節和手臂關節的攻擊動作簡化。
盛伊給林晗搭好了找到最佳角度的框架,而現在,林晗就在場上找到了最好的射擊角度并開始大殺四方!
“霜雪”是速度型機甲,輸出不夠,可以,那就效率來湊!
不光是提高動作準确性提升輸出效率,她還要求林晗在習慣了如何運用準确動作,減少精神力和能量消耗後,将射擊動作給機甲帶來的負擔減小到最小。
這一點盛伊并沒有通過手把手教林晗改動作來實現,但是她之前提供給林晗的思路,已經啓發他。
既然轉體存在腰部發力更省力的竅門,運用合适的動作準确性就會提高,那麽修改以适應自己的操作節奏的射擊動作呢?
由于環境特殊性,機甲在輸出時需要不斷更換角度,精神力也要輔助流向不同流向,但是動作的流暢性是可以改善的,就說明精神力流向也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轉體動作的修改能提升整個機甲的流暢度,那麽射擊動作的連貫也完全能提升整個機甲的攻擊效率。
林晗甚至能通過起勢解決輸出不足的問題。
盛伊給林晗舉了個例子:飛踢。
在平地起勢擡腿踢中對方,和事先積累起勢,借助旋身和騰空動作将積累的勢發揮出去,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機甲雖然采用的是真槍實彈,但歸根結底,也需要機甲來設定相應的軌跡,那麽為什麽不借助機甲本身的勢來提高輸出呢?
所以說,林晗後半段輸出升高其實不完全是精神力平穩的結果,也有他在巧妙地更改位置和角度過程中,提前計算和模拟了光彈如何借助機甲的勢射擊出去,輸出可以最大化的功勞。
短時間來看,這種借助機甲動作作弊得到的輸出提高效果可能不明顯,但當賽程過半,“霜雪”的優勢幾乎是明晃晃的。
連宇文皓都會因為長時間輸出人穩不住機甲,準确性下降,“霜雪”卻仍然穩如磐石,甚至因為靈活的應變,對機甲的掌控力更上了一層樓。
彈幕觀衆都有些愕然了,有人忍不住問:【不是說盛教練是速度流嗎?這看着,也不像是速度流啊???】
怎麽那麽像他們羨慕的輸出流了呢???
其他觀衆別說回答了,人都麻了,只能眼睜睜看着“霜雪”再次大放異彩,甚至比之前更得心應手地完成了比賽。
比賽結束時,“霜雪”已經憑借着穩健的輸出和宇文皓持平了,和單兵第一相媲美的頂尖輸出!
這居然是一臺速度型機甲打出來的,說出去誰信?!
觀衆席都安靜了一秒。
之前在盛伊身邊的觀衆深怕自己看錯了,揉了揉眼睛,問身旁的盛伊:“霜雪真的是第二嗎?我是不是看錯了?”
盛伊也是剛剛才回來,看到監測屏,訝異一秒,笑着點頭:“是,霜雪和皓月并列第二,打得不錯。”
觀衆話都快說不出來了,臉漲得通紅:“這是打得不錯嗎?”
他抓着盛伊的手,恨不能瘋狂搖晃對方的虛拟形象:“這是直接爆冷門把其他主攻機甲都給幹下去了啊!!!”
在力量型機甲的主場,把輸出流的其他機甲幹下去了!這效果不異于在速度型機甲的主場拿了個速度測試第一,這何止是專業不對口啊,這簡直是比之前穩定性測試還要誇張地跨領域碾壓!
速度型機甲還能這樣玩?!論速度速度快,論穩定穩定性好,現在論起力量來了,竟然也不落下風?!
雖然還是沒超過宇文皓,但是和人家并列了啊!!!
之前推薦名額都拿不到,現在和第一并列了......
安靜片刻的觀衆場反應後,迅速歡呼起來,興奮吶喊席卷了整個比賽場館,起初沸騰喧鬧的歡呼聲到最後逐漸合流,變成了:“霜雪,牛逼!”
“霜雪!”“牛逼!”
雖然“竹青”才是本場第一,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