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當然,我恢複訓練那天還是老師幫我鎮壓的精神力。”
訓練過度的軍校生多多少少都有精神力起伏不定的毛病,尤其是即将面臨考核賽這種大型比賽的軍校生,因為心理原因,身體內激素水平會極速上升,精神力也會受到影響。
林晗本來就不夠冷靜,那天A-級別的精神力更是産生了過度波動,差點沒讓自己和其他軍校生都跟着受傷。
這也是他們都有訓練艙,還是會到軍校訓練室訓練的原因:訓練室可以屏蔽數十個軍校生精神力同時波動帶來的影響,私人訓練室卻不能。
當時盛伊就眼疾手快地采取了緊急措施,讓林晗的精神力安穩下來,林晗一直感激在心。
現在對方建議他換個轉體方式,雖然不一定有效,但林晗已經在速度測試上死磕快一個星期了,教練建議過的方法他全都嘗試過了,可沒有一個能讓他突破70分這個極限的,更別說讓他達到優勝級別了。
無論如何林晗都想再試一試。
見兄長沒有反對,剛出訓練艙的人屏住呼吸讓自己精神力平穩下來,通過測試後,握拳看向盛伊:“老師,要點是只用腰部發力嗎?”
盛伊點頭:“腹部收緊,腰後用力,注意不要讓你.....機甲軀體的其他部分影響你的動作,你可以多嘗試嘗試。”
這會兒已經有其他軍校生結束了一天訓練下艙,看到這邊盛伊在說什麽,好奇地看過來。
有和盛伊相熟的軍校生湊過來:“老師,你在幫林晗改技術動作嗎?”
機甲訓練是靠機甲完成的訓練,與機甲軀體運動有關的動作一律稱為技術動作。
目前主要的機甲設計流派,都認為,只要精神力與機甲契合度夠高,機甲行為的完成度完全依賴機甲本身的性能,換言之,也就是機甲設計師的設計與當下技術結合的結果。
所以一般将機甲做出的機械動作稱為技術動作。
而與操作員相關的行為,比如更改精神力鏈接點,調用操作臺,則被稱為操作動作。
盛伊了解得也很淺顯,聞言搖搖頭:“只是讓他換個發力方式。”不一定有效,但應該能讓林晗舒服點。
Advertisement
話音剛落,淡藍色屏幕上已經調出本次随機考核的題目:地圖風刃,考試要求三十分鐘內抵達十五處飓風點。完成則達到及格标準,在此基礎上用時越短,分數越高。
最上面是一串排行榜,第一的數字後面一個大大的軍校徽章,是這次随機考核的星系紀錄。
深藍軍校所在的星系出名的軍校就這一所,所以這項測試目前的紀錄是同校軍校生保持的,前面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顧玦。
“又是顧神.......他是把我們學校能随機到的題目都刷了一遍嗎?”
“強者恐怖如斯。”
其他人還在啧啧稱奇的時候,适應完機甲的林晗已經睜開眼睛看向操作臺,手動将控制靈敏度調高了一些。
這項操作是确保他發出轉體指令的時候機甲能迅速完成。
靈敏度一般與精神力和機甲的契合度相關,高的靈敏度可以讓操作者迅速掌握駕駛機甲的操作技巧,但也容易對精神力造成巨大負荷,一般比賽考核都是對靈敏度都是有要求的,因為調高靈敏度就意味着人為将機甲的動作變得流暢,在考核中屬于作弊行為。
像林晗剛剛調節的靈敏度就超出了本次考核賽的要求。但他只是嘗試,所以問題不大。
地圖展開後數不清的風刃,以及風刃後的飓風盤旋着向藍色的機甲“霜雪”襲來。
盛伊的視線鎖定在兩米五高,表面極為堅硬,看上去更像是防守型機甲的霜雪上。作為典型的攻防兼備輕型機甲,霜雪的關節非常靈活,動作起來十分流暢,加上A級精神力者的操作加持,就更顯得迅疾如風,在藍色屏幕上簡直像是一道道影子。
其他軍校生多多少少有點看不清,只能去看一旁的慢動作捕捉儀。
但盛伊的動态視力很好,作為武術教練,她習慣在快速動作中捕捉那些常人捕捉不到的人體細節——這也是林申默許林晗嘗試盛伊建議的原因。
早在林晗第一天開始訓練的時候,他就注意到,雖然對方只是個助教,但訓練室的老師需要用慢動作才能分析機甲狀态的時候,盛伊已經将霜雪的細節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她才能及時在林晗精神力波動過度的時候發現端倪,下意識喊停。
林申願意相信對方一次,即便沒有什麽用處,也沒什麽損失。
但他和圍觀的軍校生顯然都沒有想到,盛伊交代的技術細節,起作用竟然這麽快:風刃圖是典型的高速圖。
進入地圖的機甲需要快速動作以避開席卷的飓風,保證機甲平衡的同時完成尋找并抵達飓風眼的任務,這對機甲操作的靈活程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林晗也進過這張圖很多次了,但還是沒辦法自如地控制機甲偏轉,進入第一道飓風的時候,霜雪甚至歪了一下。
為了快速抵達,林晗只能選擇加速并向後翻滾,在這個時候,機甲艙內的人忽然想起了盛伊說的腰部用力。
慣用精神力的人第一時間将這個念頭傳達給了駕駛着的藍色機甲,緊接着,暴風中心的藍色機甲以一個詭異的傾翻角度,不可思議地突破了左半側軀體的束縛,穩穩地向飓風眼中心沖去:這個速度甚至逼近了“霜雪”正常飛行時的極限,以至于林晗都有一瞬間怔愣。
圍觀的軍校生更是在騷亂後發出一陣陣驚呼:“好快!”
“慢動作那這個動作的評分居然到了九十分?!這系統居然還有這麽寬容的時候嗎?”
“應該是這個動作本身就很流暢的緣故,”林申也有些詫異,但很快便冷靜下來,他之前也是機甲系的學生,只不過他不是推薦生,入伍兩年後退役,父母離婚後才将弟弟帶在身邊,也算林晗半個機甲教練了,對“霜雪”很熟悉,“輕型機甲雖然速度高,動作敏捷,但因為契合度不夠高的原因,總是容易出現動作不到位或者是過于到位的情況。”
就像是轉體中,對于角度來說,機甲的完成度是有所欠缺的。
一般精神力下達一百八十度轉體的命令,很多機甲只能完成,一百度,或者是二百八十度,很難精準達到操作員的要求。
這也是影響機甲測試成績的主要原因。
速度測試作為四大項之一,本來不是單兵考核的難點,所以很少會有人深究動作的細節,只要達到考核标準,速度夠快就萬事大吉,沒有想到,盛伊只是提出了一個改進點,就讓以速度聞名的“霜雪”速度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會不會有可能是靈敏度調高了,所以機甲也更靈敏了?”
“也有可能,但這個轉體,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到即使他們看到九十分的評分,也完全生不出系統出錯的心思來。
剛剛那個轉體确實像是一道優美淩厲的風刃,讓那巨大的機甲和飓風在那一剎融為了一體。
根據一個動作下判斷為時過早。
其他人索性耐着性子繼續看起來。
而這時的霜雪已經抵達了第三個飓風點,對轉體動作也更加得心應手起來。
第四個飓風眼位置很好,本來不用轉體的,但林晗還是硬生生操控霜雪再度腰部發力,雖然屬于輕型機甲,但也足夠巨大的機甲就這樣在衆人眼皮子底下輕松一躍——
深藍的軍校生在校都是要上分析課的,這次他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林晗這次的轉體不僅流暢敏捷,而且再次避開了機甲巨大軀幹的阻礙,穩穩當當地落在了自己瞄準的飓風眼中心:這個動作改進帶來的不僅是轉體速度的提高,更是機甲動作準确度的提高。
這也說明,剛剛那個轉體,不是偶然!
至少林晗是第一次,準确無誤地落在了自己瞄準的飓風眼中心,而沒有任何偏差!
林晗本人都感到十分詫異且驚喜。
雖然這一項不是準确度測試,但他駕駛的可是輕型機甲!
速度越快的機甲越容易有動作不到位的情況,也越容易晃動和偏移目标,所以一般來說,輕型機甲瞄準的時候都要在心裏計算一個晃動誤差,這次是因為林晗刻意嘗試轉體,沒有把目标放在抵達飓風眼上,才沒有調準星的。
可是這次機甲的落點卻比他調了準星還好!
如果不是林晗上次測試才得了54分的話,林晗都要以為今天自己狀态爆棚,所以突然爆發了。
軍校生們也一陣感嘆:“這也太牛了吧!”這個片段拿出去都是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準确度測試的高分視頻的程度啊!
結果被林晗在速度測試裏輕易做出來了?!
有耐不住性子的人去看慢動作回放,又驚了一下:“我靠,平均速度34km/h,接近紀錄了吧!真的假的啊!”
盛伊還不是很熟悉這個實時分析系統,林申解釋:“這個動态系統可以幫忙捕捉和分析機甲的瞬時應變速度,這個紀錄,就是顧同學在取得星系紀錄時,機甲的平均應變速度。”他也有些感嘆。雖然一個是瞬時速度,一個是平均速度,但是“霜雪”能取得這個成績,足以說明在那一瞬間,“霜雪”的速度,是可以與顧玦的機甲“銀刃”比肩的!
一個SS級精神力天才駕駛的SS級機甲,與一個A-級軍校生駕駛的A級機甲速度方面的持平,無論是誰都不會忽略其中的意義。
林晗這次的速度測試,成績絕對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