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相思曲-13
王二表姊出閣後幾日, 侯夫人的“病情”漸漸好轉,又幾日,已經大好。
侯夫人見她一直乖巧的在身邊照顧伺候, 沒有再想着要回城去見王家表姊, 也放松了對她的暗中看管。
這日, 她和侯夫人在園子裏逛着, 傍晚一同欣賞落日。她表現的很高興,并趁機道:“每日都起的晚, 竟然沒見過一次日出,明早我要看日出去。”并對身邊細蕊囑咐明早要早點喚醒她。
侯夫人寵溺般打趣她:“你就是個小懶貓,怎可能起得來。”
“女兒明早就早起一回給母親瞧瞧。不僅早起,還要到後山上看日出呢!”
侯夫人朝後山方向望了望,南山別業就在山腳下, 後山不高,從後門出, 有一條小徑直達山頂,爬到山頂也不過兩三刻的時間。
“好,母親就瞧瞧你這小懶貓是不是能起得了床。”
次日天未亮她便已經起床,借口人多影響看日出的心境, 命婢女們不必跟着伺候, 只帶了細蕊一個人提着燈籠朝後門方向去。
“馬車備好了嗎?”她低聲問。
“昨晚已讓人準備了。娘子真的要偷偷回城,不給夫人說一聲?夫人知道必然擔憂。”
“夫人把我留在這,讓我一直心神不寧,我總覺得城中發生了大事, 而且是關乎我的。明着回去夫人鐵定相攔, 我只能出此下策。”說着話人已經到了後門。
守門的小厮只問了去向,沒勸沒攔。
出了後門朝後山走了十幾步, 繞過一排灌木,唐小詩立即和細蕊繞行前往事前和車夫約定的地點,果真見到一架馬車。
上了車,命車夫立即趕車回城。
南山別業距離帝都城并不遠,但因山路難行,到城門口已經是午後。大半日沒怎麽吃東西,此時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進了城就在街邊随便找了個面館走進去。
店面不算大,店中此時只有一對青年食客,衣冠像是低階小吏,也在等熱湯面。
Advertisement
她對湯面本沒有多麽鐘愛,但此刻卻覺得這碗普通的湯面無比美味。
吃的正香時,聽到對面一位青年忽然長長感嘆一聲:“真是可惜啊!”
“誰說不是呢!年紀輕輕尚未娶妻,也沒有留個後。”
唐小詩朝青年瞥了眼,不知他們說什麽也沒放在心上。
店主湊過來問:“兩位郎君可是說梁少将軍?”
“是啊!梁大将軍府滿門忠勇,上天怎麽就不能眷顧呢?如今除了梁大将軍只剩老弱婦孺。”
“梁大将軍少年喪父,如今老來剛成年的長子又戰死,唉——”
唐小詩驚的一口面含在嘴巴裏忘了嚼,再次擡頭望着對面的兩青年,慌忙一口将面吐出,驚慌問:“郎君說的梁少将軍是哪位?”
兩位小吏掃了她一眼,見其衣着像是高門貴女,客氣的回道:“咱們國朝梁少将軍哪裏還有第二位,自是梁椽将軍。”
她頓時如遭雷擊,心瞬間停了一拍,腦海中一片空白,跌坐在席,眼神空洞的盯着一個地方。
細蕊被吓壞了,慌忙爬過去搖了搖她,喚着她。她好一陣才魂魄歸位,怔怔地望着細蕊:“剛剛兩位郎君說了什麽?”
“娘子,你別吓婢子,先回府,咱們先回府去,不聽他們胡言。”
“回府?”她輕輕念叨一聲,霍地爬起身就朝外面跑。
急沖沖上了馬車,讓車夫駕車回府,車夫剛打起鞭子,她立即改口:“去梁大将軍府!”
一路上她心中一直在問自己:梁椽怎麽死了?她幾個月前還收到他的信,還有他托人帶來的野果,這幾個月并沒有聽到任何不祥的戰報,他怎麽可能死?
一定是訛傳,是這些小吏捕風捉影造謠。
細蕊瞧着她神情緊張,輕聲地安慰她,她一個字沒聽進去。
馬車在梁大将軍府門前停下,她鑽出馬車,第一眼見到的是門前白色燈籠和綴着的素絹花,燈籠已有破洞,上面落了一層浮塵。
原來如此!
蕭乘和侯夫人知道此事,他們兩個多月前就知道,一直瞞着她,甚至把她支到南山別業去。他們怕她受不了打擊。
她自嘲苦笑,眼睛卻驀地溫熱,眼前模糊不清,有淚滑落。心口針紮似的疼,疼得她呼吸都困難。她捂着心口,身子慢慢癱軟下去。
細蕊及時扶住她:“娘子,先回府吧!”
她未應,細蕊做主将她攙扶回馬車。她沒有推開拒絕,任由細蕊攙扶上車。
心口疼得越發厲害,她抓着衣襟,死死地抵着。
“娘子,你別吓婢子。”細蕊抓着她已經吓哭起來。
她感覺這顆心似乎不是她的,太疼,疼得很不真實。她不該有這麽強烈的情感,不該有這種撕心裂肺的悲痛,可她的身體反應出了這種心死的痛。
昌都侯府的人聽聞她回來均震驚,見到她面色慘白、雙目無神,一問之下得知她已知梁椽之事,衆人都慌了神。昌都侯立即命人将太醫請來。
她被攙扶回到居住的小樓,躺在榻上,閉上眼,她更清晰地感受到體內另一種情感的存在,她知道那是真正的蕭伊人。
耳邊是昌都侯、蕭乘、蕭麗人以及其他兄弟關切的聲音。
她什麽都不想說,什麽也不想聽,她只覺得心很疼,身體很累,她想睡,只想睡,卻真的就這樣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再睜開眼是在夜間,不知道什麽時辰,房中只有一盞昏暗的燈,榻前守夜的兩個婢女靠在小幾上打着瞌睡。
她感覺心口好多了,不那麽疼。起身坐在榻邊,望着幽暗的房間,腦海中迸出的全是梁椽的身影。
她就這樣一直坐到天明,守夜婢女醒來瞧她模樣吓得立即叫人。
須臾侯夫人進來,風塵仆仆,面色驚恐憔悴,看得出是連夜趕回。見到她直接撲過來抱住,心疼得哭起來。
待侯夫人哭了一陣,她才聲音低低地勸:“母親,女兒沒事,真的沒事。”
侯夫人和昌都侯瞧她不哭不悲反而在笑,心裏更加不安,怕她受打擊過度,精神失常。
“母親,我餓了。”
侯夫人仔細瞧着她,摸不準她的情況,心裏忐忑,卻也不敢遲疑半分,立即命婢女準備早膳。
昌都侯和侯夫人陪着她用膳,一頓飯她沒有任何反常言辭舉動,這對于二人來說已經是她最大的反常。
侯夫人小心謹慎地和她說着話,她對答如流,情緒不見絲毫低靡或激烈,讓他們更迷惑擔憂。
用完早膳,她對二人勸道:“父親母親不必擔心女兒,女兒沒事,就是……就是太意外……一時之間無法接受。”說着又感覺心微微刺疼,她輕輕的撫上心口,勉強扯出一個寬慰的笑。
侯夫人見此,立即命人再請太醫。
她擺手笑下:“母親莫費心,女兒沒事。”
她是真的沒事,雖然傷心難過,心口像缺了一角,但還不至于會如當初的蕭伊人般意志消沉,抑郁成疾。
一連幾日她都呆在小樓中,足不出門,父母兄弟包括蕭麗人每日都會過來看望她。一日一日瞧着她沒有什麽異樣,衆人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去。
這日傍晚,蕭麗人過來看望,并且帶來了一盒梅子幹。故意提到是從褚家回來,經過梁家不遠處的一家店鋪買的。
一個不落,還如當年一般。
故技重施,想逼死她?
她看了眼梅子幹,随手捏一顆丢在口中,冷笑道:“如今在帝都,人人都把阿姊和褚公子看成郎才女貌的一對。阿姊可知褚家為何遲遲未來提親?又可曾想過若是有一日褚公子娶的是別的女郎,阿姊就成為全帝都的笑話,整個侯府或許都要跟着你丢人。”
蕭麗人神色愠怒,她沒想到她會這般直白不留情面的說話。
她繼續道:“阿姊,我曾和你表露過,我對褚公子已無半分心思。我知道褚公子對我有意,所以我故意避着他,你就沒必要再用這等言辭刺激我了吧?如果我一病不起,甚至病逝,或許褚公子還對我念念不忘呢!”
“阿姊倒不如對我好些,或許更能夠贏得褚公子好感,以後日久情深,阿姊的一片真心也能換得褚公子真心相待。”
蕭麗人驚愕地望着她,瞠目結舌半晌。
她又捏了顆梅子丢進嘴中:“梅子味道很好,我就當阿姊此次是真心來看我的。”捧着梅子起身走到窗邊,坐在桌子上望着窗外的桂花樹。
已經是臘月了,要落雪了,桂樹還一片翠綠,充滿生機,似乎與這季節不相應。
蕭麗人望着窗前神色黯然的女郎好一陣,今日她與以往大不同,她的話難聽,但是卻也不是毫無道理。
一直以來,她以為她活的糊塗,原來她一切都看的明白,只是不願與她計較。倒是她自己上蹿下跳像個笑話。
心中羞惱,卻又覺得根本怪不得窗前女郎。
她起身到了句:“你別亂思亂想,好好休養身子。”轉身離開小樓。
唐小詩在窗前呆坐很久,外面天色暗下來,小樓內亮起燈光。她回過頭,瞧見桌上的曲譜,最上面的幾卷均是梁椽所譜。這一年多她早已彈得熟練。
她拿過一卷,是那首《索關月》,一邊看着曲譜一邊回想去年春他彈琴他起舞的場景。
許久,她叫來細蕊,吩咐:“準備些祭品,明日……看望梁少将軍。”
馬車緩緩駛出城門,她在山下下了車步行進梁家墓地。一座座墳茔,一座座墓碑,像一個個身披铠甲傲然挺立的将士,莊嚴肅穆,沉靜無言。
新起的墳茔在衆多墳茔中尤為醒目。
陪她過來的蕭乘直到此時才告訴,此處是梁椽衣冠冢。
梁椽率五千騎兵追擊匈奴,因斥候情報有誤,中匈奴埋伏,五千騎兵無一生還。塞外狼群無數,烏鴉如蝗,待将士們尋到他們,只尋得梁椽盔甲殘片未見其遺骸。
她聞言腹內翻湧,幾次想要吐都被她強制壓了下去。
那日他從昌都侯口中得知梁椽追擊匈奴兵,中埋伏戰死。随後我軍殲滅匈奴主力,匈奴殘餘向西北逃亡。此戰勝,但梁椽和萬千将士亡了。
她以為梁家帶回他的遺骨,原來不是。
她跪坐在墓碑前,淚水不受控制流了下來。她從婢女手中接過祭品一一擺放,上了香。
蕭乘一直觀察她的情緒,沒有波動,只是默默流淚,連放聲大哭都沒有。
他望着面前的墓碑,想着那個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親如手足的好兄弟,他不過與他同齡。眼中不自覺水霧氤氲。
許久,冥紙燒了小半盆,唐小詩也不哭了,他才小心翼翼地勸:“別太難過了,天要落雪了,咱們先回去吧,改日再來看他。”
她擡頭望着墓碑上的名字,心中的哀傷情緒慢慢淡了,胸中壓着的一口氣緩緩舒出。
片刻,對着墓碑輕聲道:“梁少将軍,你我相識一場,你對我情義我全然皆知。我不知道當如何相謝,我再為你跳一支舞,是根據你的《青山》所編。我本想你歸來再與你合作,你為我彈曲,我為你伴舞。如今……我跳給你看。”
她站起身來,朝蕭乘看了眼。蕭乘退到一邊,婢仆們也紛紛後退。
她退了兩步,深吸一口氣陡然起舞,口中吟唱着曲詞。舞姿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有千軍萬馬,亦有孤影寂寞,既有殺伐淩厲,亦有思鄉柔情。
“枭騎北風中,良臣青山外……”
身後忽然傳來吟唱之聲,她動作停滞,心思一動猛然轉回身,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來。一身破舊的粗布葛衣,面頰清瘦,布滿滄桑,一雙目光堅定而溫柔。
“伊人。”來人輕喚。
唐小詩盯着他,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到跟前,霍地笑了,眼淚再次模糊雙眼。
“思子良臣,良臣來歸。”她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