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風欲來(4)
? 進到雲府,蕭讓直奔外院書房,雲筝回了自己的住處。
鈴蘭迎上來,“夫人派人來問過好幾次了,找您有事。”
雲筝連忙換了身衣服,去了正房。
蕭氏坐在窗下的圓椅上,氣色很好。
“娘。”雲筝笑着走過去。
蕭氏攜了雲筝的手,轉到臨窗的大炕前,“坐下說話。”
“您說。”
蕭氏開門見山:“這三年你忙裏忙外,我看着心疼也無濟于事,能做的只能是依着你的心願将養。眼下我已無大礙,也該讓你過一段清閑的日子了。明日起,我就将你手裏的事接過來,你不會不高興吧?”
“怎麽會呢?”雲筝反握了蕭氏的手,“您自己覺得可行就好。”
“沒事了,我心裏有數。”蕭氏笑容溫柔,“凝兒就要出嫁了,少不得迎來送往,你不方便出面,也不能總麻煩你三嬸。平日裏你還是要幫襯我一二,例如算賬這種事。閑下來,你也多出門走動走動。”
“行啊。”雲筝笑着點頭,“明日上午我就把事情跟您交待清楚。夏媽媽其實心裏都有數,您問她也一樣。”
事情就這樣說定了。
雲筝步出正房院落的時候,臉上的笑意瞬時消散。
父母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父親在官場上設法應對,母親要拖着還未痊愈的身體奔波于交好的門第之間。一如以往遇到風波的時候。
她只能順着母親的意願度日,甚至要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母親一生經歷了太多風雨,是看似嬌弱實則堅韌的人,在這種時刻,只能是母親站出來,與父親共度難關。
Advertisement
她只是心疼母親。
當晚,成國公留了蕭讓在府中用飯,兩個人長談至深夜。
內宅裏,蕭氏說了接手內宅事宜的事。
三房的人雙手贊成,楊氏更是笑道:“這樣再好不過,阿嬈也能有時間學學針線了。”
雲筝心說那可真是趕鴨子上架。
雲太夫人、蒲氏立刻開始告狀,說了雲筝這兩日諸如更換她們身邊仆婦的事。
蕭氏笑意淺淡,“主持中饋的人說了什麽、做了什麽,斷然沒有更改的道理。別說阿嬈沒錯,就算是錯了,也要錯到底。這件事娘與二弟妹就擔待一二吧。”
雲太夫人冷了臉,“孫媽媽跟了我多少年你是知道的,如今她被阿嬈打發去了漿洗房,你讓我這張老臉往哪兒擱?!”
“孫媽媽?”蕭氏秀眉輕挑,定定看住雲太夫人,“就是那個當年幫你打得阿嬈的手成了重傷的人吧?”
雲太夫人目光閃爍,“說眼前的事呢,你翻什麽舊賬!”
蕭氏轉頭對夏媽媽道:“聽說孫媽媽還是拿管事的月例,為了服衆,讓她拿多少月例就做多少事。”
夏媽媽稱是。
雲太夫人目光陰冷地瞪着蕭氏,“你也是一心向佛之人,怎麽也不知道為自己積德?”
蕭氏目光潋滟出幾分凜冽,“不過一個仆婦,我們就別再多說了,省得話趕話将別的事也說出來。”之後漾出柔和的笑意,“太久不曾去蒲家走動了,他們還好吧?”
雲太夫人立時噤聲,命人擺飯。
雲筝與楊氏相視一笑。
雲凝一張小臉兒卻成了黑鍋底,恨死了蕭氏與雲筝。她就要出嫁了,身邊的仆婦卻全是雲筝的人,這日子還有法兒過麽?
飯後,雲筝回到房裏,如常練字,洗漱歇下。
第二日上午,雲筝将手邊的事情交代清楚,又将鈴蘭、紫菀留在正房,以便蕭氏随時詢問諸事,她則回到房裏,看書習字。
下午,小丫鬟禀道:“宣國公府大小姐來了。”
雲筝有些意外,連忙親自将人迎到房裏。
章嫣今年十五歲,姿容明麗,氣質清冷,眼神透着倔強。
落座後,雲筝問道:“是不是家裏出了什麽事?”
章嫣苦笑,直言不諱:“家裏鬧得雞飛狗跳,只好來你這兒躲一時清靜。”
“怪不得,平時可是請都請不來。“雲筝笑着從小丫鬟手裏接過茶盅,放到章嫣手邊。
“我還擔心你這大忙人不在家呢。”章嫣笑了笑,又惑道:“鈴蘭和紫菀呢?怎麽沒見到她們?”
雲筝就将這兩日的事情說了,“她們兩個對內宅的事都心裏有數,留在我娘身邊幫襯幾日。”
章嫣很為蕭氏與雲筝高興,随即就道:“那我要不要先過去請個安?”
雲筝笑道:“我娘也早就想見見你呢。只是今日不湊巧,用完午飯她就出門訪友了,等她回來我們再過去。”
“好啊。”章嫣取出一條帕子,讓雲筝看,“你這個不碰針線的,眼光卻很毒,看看我這繡活做的怎樣。”
雲筝笑着接到手裏,見帕子上繡的是小貓滾繡球的圖樣,針腳平整,圖案鮮活,由衷贊道:“果真是大有精進,真不錯。”随即就将帕子收入囊中,帶着點兒無賴地道,“你得送給我。”
章嫣随之笑起來,“知道你最喜歡貓兒圖樣的繡品,本就有意送你給的,只是怕你看不上眼。”又解釋道,“我有所精進也是你的功勞,你推薦的鄭師傅繡藝高超,我娘早已将她請到府裏了。前幾日你過去,我竟忘了跟你說。”
雲筝笑意更濃,“這樣說來,鄭師傅是與你很投緣了,不投緣的她就會敷衍了事。我說她繡藝精湛,有些人家卻說她繡藝平庸。”
“嗯,的确如此。”
雲筝兒時右手的傷留下的隐患不小,握筆舉筷這種小事時間久一點都會作痛,直到十歲才痊愈,這才開始用右手習字作畫。不碰針線,起初是怕別人笑話自己左手拿針,後來則是七事八事的淡了學女紅的心思。但是因自幼喜歡作工筆畫,對顏色的搭配很敏感,常有奇巧的心思,也就比一些閨秀更精于着裝打扮。
至于鄭師傅,是蕭氏請來指點雲筝針線的繡娘。知道雲筝右手有傷,也就不勉強她,只是告訴她各種繡藝的針法、如何裁制衣物。久而久之,雲筝一眼就能看出繡品工藝的優劣、色彩搭配是否得當,最終演變成了兩個人常坐在一起研究衣物、繡品的新樣子。雲筝負責畫出來,鄭師傅負責做出來。
章嫣并不抵觸女工,只是先前沒有繡藝高超的繡娘指點,繡活也就尋常。雲筝得知了,就将鄭師傅引見給了章夫人,章夫人對自己女兒唯一的好友很是信賴,态度誠懇地将鄭師傅請到了宣國公府。
兩人說了會兒話,章嫣才說起家事:“府裏沒有頂門立戶的男丁,想過繼一個,那些旁枝從昨日就賴在府裏。”
雲筝建議道:“這種事可要慎重,實在拿不定主意的話,不妨緩一緩,或者請個身份顯赫的幫忙斟酌。”
“肯定是要緩兩年了,”章嫣說着話的時候,眼中閃過憎惡,“他那些個小妾就不答應,說他剛到不惑之年,還不到操心這些的年紀。”
他,指的是宣國公。章嫣與宣國公早就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父女情分淡漠之至。
雲筝雖然與章嫣是好友,可是章家的家事——或者說家醜,不是外人能夠多說什麽的。情分再深也是一樣,涉及到這些,雲筝也只能做個聆聽者,話說多了說深了,不知哪句就會讓章嫣不自在,反倒影響情分。
這也正如章嫣從來就看雲凝不順眼,私底下卻從不會在雲筝面前說雲凝的不是,說到底,親戚與朋友終究是不同。
章嫣提了幾句,便打住話題,“不說這些了,一說這些我就兩肋生疼,給我看看你近來的畫作吧?”
“好啊。”雲筝帶章嫣去了西側的小書房,“最近練習用右手臨摹字帖的時候多,只畫了三幅貓圖。”
章嫣到了書案前,敲了敲桌面,“不打算讓我看看你右手的字?”
“那可不行。”雲筝笑道,“每次練完字,就讓鈴蘭把那些字放到小廚房當柴禾燒——功底差得我自己都嫌棄,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章嫣咯咯地笑起來,“興許是以往将心思都用在左手的緣故,別急,慢慢來。”
“嗯,我曉得。”雲筝取出自己近期的畫作,又找出蕭讓送給她的一些名作,與章嫣細細鑒賞,談論的話題或風雅或瑣碎,獨獨不提霍家、雲家結親之事。
不知不覺,就到了日頭西斜時分。
聽說蕭氏回府了,章嫣随雲筝去正房請安。
女兒的好友,蕭氏以往沒見人就已心生好感,今日見了,看章嫣說話大方得體,又添三分喜歡,命夏媽媽取來一方玻璃石兩面硯作為見面禮,又柔聲笑道:“以往我身子不爽利,不便見客,阿嬈也被拖累得忙忙碌碌,日後就好了,你盡管不時上門來玩兒。”
章嫣笑着稱是,閑話一會兒就起身道辭。
蕭氏與雲筝親自送出門外,等章嫣走遠了,蕭氏道:“這孩子日後怕是會被宣國公的名聲連累。”
蕭氏關心一個人的方式特別務實,或是擔心人手頭拮據,或是擔心仕途不順,眼下是在擔心章嫣的婚事不順。雲筝抿了嘴笑,不落痕跡地岔開話題:“那方玻璃石硯臺我也很喜歡,您卻送給了嫣兒,我可不依。”母女兩個說話,自然不需顧忌什麽,她直接喚了章嫣的閨名。
蕭氏挂着寵溺的笑,“我手裏的東西還不都是你的?明日開了箱籠,随你選。”
“好啊。”
接下來的幾日,雲家與霍家結親的事傳得滿城皆知,又逢雲太夫人壽辰,上門道賀的人絡繹不絕。雲太夫人、蕭氏幾人每日忙着迎來送往。
熙熙攘攘之中,到了雲凝啓程遠嫁的日子。
那一日阖府喜氣洋洋,賓客接踵而至,外院內宅都洋溢着歡聲笑語。
天沒亮,她去了雲凝房裏,看看新娘子上轎之前有哪些講究。
雲凝正由全福夫人服侍着着裝打扮。
全福夫人見到雲筝,态度分外恭敬,連聲稱贊:“都說雲府兩位千金生得花容月貌千嬌百媚,今日見了,果真是名不虛傳。二小姐這樣貌,分明就是那畫兒裏走出來的仙女兒。”
雲凝扯了扯嘴角,笑容有些怪異。便是比她還要美貌又如何?嫁給當朝寵臣、權臣的可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