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節
老師,不好意思,我——”
“快,把書包給我。”江沚這樣說着,卻沒等對方遞過來,而是直接伸手拿過了她的書包。那個雙肩包從肩膀上滑落到臂彎處,又轉移到了江沚的肩膀上。
“噢,還有圍巾,”許柏舟理了理自己的領口,她整張臉紅撲撲的,看上去很溫暖的樣子。
“用不着取,”江沚順手把她的發尾從圍巾裏撥出來,又說了句,“挺好看的。”
看着眼前這兩個學生,班主任實在忍不住了,他說道:“江沚,這兒沒你的事了,回隊列裏去!”
又說道:“許柏舟,還等什麽呢,還不快上臺去?”
教導主任精神飽滿,大聲念出高三的優秀的班集體,語調太過激昂,時不時就把音響設備炸出噪音。
噪音是完美的掩護,臺下也響起了竊竊私語,議論的主人公正是高三一班那兩位永遠膠着的第一名争奪者。
班主任老林感覺有些胸悶氣短,或許是昨晚熬夜太久,也或許只是對這些叽叽喳喳的議論聲感到心煩。他閉上眼睛,按了按太陽穴,不一會兒,發覺周圍的議論聲漸漸變小了。
他再度睜開眼睛,正好捕捉到陳思侑投來的視線。陳思侑瑟縮一下,又心虛又惶恐,飛快躲開了。
老林在心裏嘆氣,唉,年輕人。
高三一班會得到年度表彰,這是毫無懸念的事,當然也不會為圍觀的學生們帶來新鮮談資,大家更關心的永遠只是——愛恨情仇、感情糾葛。
“他倆是怎麽回事兒啊?”走廊裏已經有人開始問。
“是吧,我也覺得有問題,怎麽突然變得這麽熟絡了。”
“等一下!我先前還聽說,江沚和高一的學妹在一起了,這又是怎麽回事啊?”
“我天,你是穿越回來的吧?這都多早之前的事了?”
“不是不是,”被質疑的女生趕緊辯白,她試圖幫助大家捋清人物關系,“不是在食堂表白那一個,是送葡萄酒的那一個!”
“什麽?還有一個?”圍觀群衆果然興致高漲。
“是吧,所以我經常說,你們不要被表象蒙騙了,但凡長得好看點,就——咳。”
衆人眼巴巴地等候着下文,卻見爆料人忽然變得嚴肅起來,她收起了調笑的神色,眼神清明,對着過路的人打招呼,“你好。”
路過的江沚依舊十分禮貌,他對着隔壁班的陌生同學點點頭:“你們好。”
江沚走進教室,關上一班的門,餘光裏看見剛才聚作一團的女生還在偷偷往這邊打量。
“隔壁班女生真煩,每天沒事兒幹,就知道八卦八卦!”陳思侑在他身後說道。
江沚被這突然冒出來的聲音吓了一跳,卻礙于情面不能責怪對方,只是慢慢挪動了位置,往後站了一點。他覺得,許柏舟身邊的朋友們都很有各自的特別之處。
“二班的班主任是誰?”江沚問道。
陳思侑想了想,說道:“應該是小伍,整個年級只有二班的班主任不是教主科的老師。”
“所以啊,”江沚一攤手,“上行下效,班風使然。”
陳思侑呆了一呆,趕緊看一眼課表,下節課就是化學課,小伍老師說不定馬上就要破門而入,他不敢再接話,只說:“哈哈,快上課了,我先走一步。”
陳思侑回到座位,此時同桌還沒有回來。
校內的各種獎項都是形式重于內容,無論是個人評比,還是集體評比。既然獎狀就能代表榮譽,自然也就不需要準備獎品了,這就是學校領導秉承的“儀式感至上”。
不過,高三年級畢竟還是要特殊一點,理應得到優待,于是許柏舟跟在學生會幹事的身後,去領取一面錦旗——這錦旗也是循環使用的,每一屆都要拿出來溜上一圈兒,然後又封存在校資料室。
許柏舟面無表情地接過錦旗,心裏覺得學校作風太過艱苦。殊不知這份平靜被旁人視作了肅穆,學生會幹事——一位高二的學弟——主動向她搭話,“學姐,你們班真的很強,各項标準都遠超了其他班級。”
許柏舟點頭微笑,她實在是不清楚各項标準是個什麽标準。
“當然,學姐你也非常厲害,理科班競争那麽激烈,你永遠都是第一名。”
許柏舟這時候回過頭來,她說道:“你可能記錯了,有好幾次考試我都被人趕超了。”
學弟一愣,趕緊說道:“可能是學姐您太引人注目了,我就沒注意到別的名字了。”
許柏舟皺眉看向他,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學弟在她的注視下低下頭去。
“提前了解高三的競争狀況也不能說是完全沒用,但我還是覺得,不要好高骛遠,專注眼前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對學弟來說,讨論學習只是聊天的一個由頭,卻沒想到,這個由頭就這樣被許柏舟自行掐斷了。
兩人走出了行政樓,馬上就要回到教學樓。
學弟最後問了一句,“我也是理科的,如果碰到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來問你嗎?”
許柏舟無法理解他的思維,“高二和高三教學樓的距離很遠,會花費不必要的時間,你可以直接去向老師請教。”
學弟欲言又止,最終閉上了嘴。
上課前的預備鈴響了,許柏舟加快了步伐。
林老師一上任就是班主任,雖說管理班級十分嚴苛,卻從來沒做過在背後告狀的事情,這還是第一次。
他撥了個電話給許柏舟的父親,撥過去卻是關機,二十分鐘後回撥了過來。
“喂,你好?”
“許老師,您好,我是林固安,許柏舟現在的班主任。”
“小林?”對面換成了驚喜的語調,“哈哈哈,你現在調到三中來了啊?”
班主任林固安,在學生口中被稱為“老林”,在昔日的老師那兒還是被喚作“小林”,頗有幾分白雲蒼狗的感慨。
“是這樣的,許老師,關于許柏舟,有一個情況我想要和您溝通一下。”
許文谕很是意外,他并不認為自己的女兒會做什麽錯事,讓班主任特意打電話告知。他的語氣也變得嚴肅了,“出什麽事了?”
班主任把今早升旗儀式所見的一幕轉述給對方,又委婉地提出了關于早戀的猜想,最後表示,“學校對他們都寄予厚望,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告訴您一聲。”
只聽得電話那邊又恢複了輕松的語調,“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兒,謝謝你告訴我啊,小林。”
林老師着實沒想到會是這麽個回應,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畢竟都高三了,所以……”
“這和高三倒沒多大關系,只要她沒有違反學校的紀律,沒有影響周圍人的學習,她願意和誰做朋友,都是她的自由。年輕人嘛,對于感情沒有明确的定義,很多時候,沒必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去評判。我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小林,高三老師不好當吧,平時有什麽困惑也可以和我交流,等到長假,咱們再組織個師生聚會,大家都聊一聊。”
林固安放下手機,慢慢嘆了口氣。辦公室裏沒有其他老師在,他站起身來,對着空氣揮了一套拳——大學軍訓時學會的軍體拳。
辦公室的門忽然被推開了一條縫,林固安的動作戛然而止。
門外的學生後知後覺地敲了敲門,手裏還捧着一面錦旗。
許柏舟問道:“林老師,請問……這個放在哪兒比較好?”
第二十二題
紅底金邊的錦旗被挂在了高三一班的教室正門上,用的是學校文具店裏五毛錢一個的粘鈎。
陳思侑對此表示很滿意,“就是要這樣,越顯眼越好!最好讓隔壁班那些人一過來就能看見。”
許柏舟倒沒有考慮這麽多,只不過想着,門板的表面光滑,不容易留下痕跡,将來需要取下來的時候也方便清理。
錦旗帶來的激勵效果畢竟有限,大家很快就忘記了它的榮譽意義,只當它是個平平無奇,還不甚美觀的裝飾物。高三的生活裏,總是不缺少能快速轉移注意力的事物。
陳思侑随手拍了拍挂在桌角的小玩偶,把它滴溜溜打了個轉——那是在游樂園買下的紀念品,他替朋友們都準備了一個。
許柏舟的玩偶站在窗臺上,眺望窗外,只用後腦勺對着所有人——正如它的主人此時這樣。
許柏舟很少去考慮未來,她通常只給自己設定短期目标,而不考慮長遠的方向,因為那很難去精準把控,但是昨晚父親突然打了個電話來,詢問她對于未來的展望。
“并不是說讓你選擇具體的職業,而是劃定一個方向,你的人生目标是什麽,有問過自己嗎?”
許柏舟最終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她只問了問母親目前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