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沒有奴子的未來
秋收剛過, 四野空曠,也成了最好的屯兵場所, 如今反叛主家的奴軍分散成三路, 雖然他們沒有盔甲和刀兵,更沒有戰馬,但無論怎麽看,都已經像是一支成型的軍隊了。
三路奴軍人數加起來超過三萬人,并不都是青壯, 像黑豬這樣一家幾口人都在軍中, 且到了戰時從不手軟的有很多, 一旦把人逼到絕路上, 老弱婦孺也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雖然奴軍這些天從上到下,都覺得自己充滿了希望。
黑豬不識字也不懂局勢, 全靠另外兩路奴軍的領頭人派遣探子報上泰山那邊傳來的消息,沒有人不熱切盼望着官軍來接收魯地,接他們去組建傳說中的奴軍, 雖然也有老一輩人說奴軍很苦,甚至比在士族手裏謀生的時候更苦, 但幾乎沒有人退縮, 就連不在征調範圍內的女人和孩童都很想試一試。
姬越沒有讓這些人等到生出絕望心思的時候再行征調,眼看着魯地收複得差不多了, 掐着時間提早通知了泰山軍向魯地進發, 并提出三條鐵律, 其一不得打罵奴子, 其二不得貪占士族家財,其三不得擾民,違令者上不避,下不饒,以軍刑杖殺示衆。
這三條都是姬越在仔細觀察過軍隊情況之後提出的,募兵還好,原本都是百姓,大多數老實本分,最重要的是武卒,幾乎所有的武卒都兵家子世代從軍,戰力強橫的同時也養成了一種兵痞風氣,除了良家子不敢惹,基本上在軍中橫着走,這種兵好用,卻也麻煩。
沒有一個鎮得住的上将軍,軍中各分陣營,禦下松散,就會導致這樣的情況。
官軍來的時候,黑狗正在替張寡婦曬麥,魯地通常是種粟和麥,張寡婦家的地裏種的都是麥,今年收成不錯,張寡婦平時是雇了短工,從收麥到曬麥全都包了,但黑狗不喜歡張寡婦雇短工,他知道這個女人貪省,會少給短工一些工錢,然後晚上陪他們睡覺,現在她懷上自己的孩子了,他是準備如果能活得下來,得一個良籍,回來的時候就娶了張寡婦的。
官軍在村莊裏沒找到人,還是募兵一拍腦袋,帶着人來到了曬谷場。
奴軍基本上都住在村莊裏,大部分平民人家是不給他們借住的,為了不擾民,奴軍們白天幫忙收曬糧食,晚上就睡在地裏,尤其這會兒天氣也不算冷,秋高氣爽少蚊蟲,躺在野地裏,反而令很多生下來就待在四面圍牆裏的奴子感到新奇和心安。
領頭的官軍率領五千武卒和一萬募兵,軍銜為宣武校尉,姓魏名威,是魏雍的堂兄弟,遠遠地見到了大批正在忙碌的奴子,魏威身後跟着兩千騎兵,其後是步兵,聲勢浩大,他一騎在前進了曬谷場,揚聲道:“吾乃天使,奉命收複魯地,接收奴子,爾等奴子快快集結,齊聽禦旨!”
黑狗甚至沒聽懂軍爺的官話,傻愣愣地握着個耙子站在原地,還是不遠處正在給糧食稱重的黑羊反應過來,連忙用魯地方言大聲叫嚷起來,讓衆人集結過來,又去把給村民扛糧的黑豬叫了過來。
魏威在魏家的身份可比魏雍高多了,但他一直記着陛下的鐵律,雖然很不耐煩,還是騎在馬上等着紀律松散的奴子集結過來,跟着黑豬的不到一萬人,老弱婦孺什麽都有,還有不少看熱鬧的村民,魏威根本看不上這些人,帶着一絲高高在上的傲氣,他展開一張書帛,軍中很快有幾個會說魯地方言的士卒擠出人群,給這些奴子解釋起來。
姬越對于奴子的安置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要培養一支能吃苦,肯打仗,且悍不畏死的遠征軍,就一定要在其他方面給予足夠的補償,首先是軍饷,奴軍的軍饷待遇是募兵的兩倍,武卒的八成,參軍之後一日三餐,戰場上有斬獲可以分別以不同的人頭數目換取籍貫,五顆人頭就能換一個平民籍,十顆人頭能換一個良籍,一旦戰死,自身還有一個撫恤名額,以這個名額可以換取一個良籍。
除此之外,姬越也答應即便寸功未立,奴子從軍只要超過十年,就能換取一個平民籍。
正當年紀的青壯很少沒有妻子兒女,姬越等于是用這一代青壯奴子的犧牲,承諾了一個沒有奴子的未來。
滿地跪着的奴子都哭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切切實實的天子禦旨和傳言是不一樣的,傳言傳得再真,他們的內心裏還是有着一絲恐懼的,如今有天子一諾,懸着的那顆心終于能夠放下了。
三萬奴子遴選出青壯七千餘人,餘者皆發安家費,雖然還是奴子,但這一批殺過士族的奴子已經沒有人敢買了,他們現在是姬越的奴子了。
之後的半個月時間裏,各地的奴子紛紛集結,撇去一些帶傷有病不能參軍的,一共募兵四萬,按照晉制,軍隊不能距離中原太遠,但如果把這一批奴軍全部放在眼皮子底下,糧食的運輸就成了一大問題,而且加上四營的兵馬,姬越身邊的軍隊數目也過多了。
姬越思索着解決的辦法,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提議,但那都不合姬越的心意,還是媚娘想了想,說道:“去樓蘭不是正好?”
姬越之前也想過,但後來又覺得這批奴軍還沒有訓練成型就遠遠派遣,不利于軍心穩定,還是媚娘笑了,說道:“陛下總想着凡事都要找出萬全之策,可世上又哪來那麽多萬全之策,都是種種無奈裏找個盡量妥當的法子。”
姬越覺得媚娘說得很有道理,她接手政務時間也不短了,漸漸地也能理解,人力總有盡頭,沒有什麽事情是十全十美的。
奴軍的事情就此定下,在短暫訓練之後,這些奴軍來年開春就會被送往樓蘭,一方面駐守樓蘭,一方面繼續練兵。
忙碌的事情都告一段落,曲沃也迎來了姬越登基後的第一個冬日。
清平治世不是說說而已,至少姬越仔細看過國境之中最偏僻窮困的地方,哪怕是最窮的流民,一天也有兩碗稀粥可以裹腹,各地郡縣修建的貧屋也可遮風擋雨,不像這世上的很多地方,一到冬日就是要死人的。
今年羌人內部早已定好了名單,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沒足歲的孩子,還有病了傷了的年輕人,都在名單之列,放在大晉,這也許是個郡縣官員體恤孤寡傷殘,派差役帶些錢糧去周濟的名單,但在草原上,這些人是默認一旦糧食不夠,就遠遠丢掉等死的累贅。
沒有人真就那麽狠心,這不過是萬般無奈之下才會做出的決定。
直到來自大晉上國的天使帶來了大批的糧食,要帶着一部分羌人去過好日子。
出乎姬越的意料,羌人還真沒有幾個不願意離開草原的,天使所到之處,只要是走得動的青壯都搶着報名,還是再三保證過,除了帶走的羌人,剩下的也都能領到可以吃飽的糧食,以後這片草原就被大晉承包了,才算是将這些羌人安撫下來。
實在不怪羌人一點都不愛國,草原部族流動性強,一個地方的草吃光了就換個地方安家,義渠名為一個國,實際上也就是個大點的草原部族,在上國那邊自稱個小國掙點面子罷了,這次別說義渠國,就連其他老牌草原部族都派人來詢問,得知不需要離開草原之後,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裏,幾乎所有的草原部族都派人和天使聯絡上了。
天使照單全收,他這次來本就兼帶任務,姬越指示,只要是願意替晉國養馬的部族,都記下名單發放糧食,她要想遠征,不可能讓步兵千裏迢迢靠着兩條腿去,軍馬和飼料一樣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她倒也不怕這些草原部族言而無信,自姬皇始收天下之兵,銅鐵不外流,且大晉的冶煉技術在不斷改進,西方亂世還在使用生鐵武器,砍人都很難砍死,一場戰事下來遍地是碎鐵片,草原這邊的部族也是差不多的水平,所以武帝壓根沒有耗費太多兵力就把草原部族打得潰敗而逃。
難得一個平靜的冬日,姬越除了每日處理一些大小事務之外,也多了不少閑暇。
作為從小接受儲君教育的正統帝皇,姬越極少接觸到玩樂之事,哪怕長大一些之後,姬豈有意培養她這方面的興趣愛好,她也還是提不起任何興致來,故而,往年滿是絲竹歌舞之聲的冬日宮廷裏一片死寂。
姬越覺得挺好,媚娘只覺得這個小皇帝年紀輕輕,十四歲過得比四十歲還不如,加上實在清閑,偶爾也會給她彈琴聽,她年輕時也通曉音律,只是後來漸漸手生了。
宮中長日無聊,慢慢的就起了不少流言,說陛下有意封先皇的麗夫人做自己的夫人了。
姬越的注意力如今多在她還沒征服的土地上,也不大去聽宮內的消息,故而來奏報政事的曹操看她眼神有些不對的時候,姬越還沒有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