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裏。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仙女喝道:“孽畜!我兩次全你性命,可願歸降?”小童撲通撲通的連連叩頭道:“但勿教大聖傷吾性命,願意皈依,願意皈依!”仙女教:“快把碗兒奉還老君。”小童即跑過,自草叢中拾起那碗,到老君前跪下,雙手奉還。老君納了,對仙女喜道:“仙娥,好事已成,勿阻了大聖救師。”仙女點頭稱是。二人遂謝別大聖,牽着小童,駕起祥雲,還回瑤池赴宴不題。
卻說行者看得怪去,抖擻精神,掄起鐵棒,一路打将進去,将那一洞妖精鬼怪,盡皆打死。收了棒,轉至花園中,解放師父,複至後堂,解放師弟,又與長老費許多功夫,卻才喚醒二人。那呆子掙坐起來,取出釘钯,吵吵要築幾個小妖洩憤。行者道:“沒哩,正好都被老孫打殺了。”那呆子才作罷。三人在洞內打掃一處幹淨地方請師父上坐,又在洞裏搜出一些素果齋品吃了,才攙着長老出洞,轉回山北尋馬。
那呆子見馬伏地上酣睡,一發呆性,侮着嘴嘟囔道:“個亡人真好福氣!老豬同師父、師弟都在洞裏受苦,他只在這裏賞花吃草。早是如此,老豬也投胎做個伏枥的老馬,也不消日日舞弄釘钯,擔着性命,自有師兄弟保我哩。”那長老道:“八戒,你獨自個在一邊說甚話?”行者的眼又乖滑,耳又聰明,早識得呆子心思,笑道:“師父,他在罵馬哩。”長老道:“八戒,這白馬馱我一向西來,同苦共難,又無口可言,更比你我可憐,你罵他怎的?”那呆子忙弓腰謝罪,從此只敢心裏報怨。
行者請師父立等片刻,他拾起槍,急駕斤鬥元往東海歸還,又翻一個斤鬥回到師父身邊。唐長老還未站久,忽見行者回轉,又驚又喜道:“悟空,你才去,怎麽又回了?想是忘了東西?”行者收了雲腳道:“不曾忘,不曾忘。老孫的事辦妥,卻就回了。”長老道:“那東海距此多少遠?我正欲坐下等你,不想你頃刻就到了。”行者笑道:“這老師父有些忘性。老孫的斤鬥雲,一翻十萬八千裏,再翻三十萬六千裏,去那裏不是頃刻即回?”長老聞言歡喜,即教啓程。行者請師父上馬,八戒執了缰繩,沙僧擔起行李,一路談笑,複上大路西去。畢竟向後如何,怎生得到靈山拜佛,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