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進學(三)(小修)
齊元此時已經低下頭,仿佛地上有什麽吸引了他的注意似的,齊超不經意間略過弟弟的手。即便是那些年跟着杜先生讀書的時候,家裏的事情小弟也不曾放下過,種地,割稻,挑水,凡是能做的活小弟都不曾推辭過。夏天裏最熱的那些天每日裏早早地起來跟着家裏人去田裏幹活,等日頭大了大家都休息了,他便開了窗戶坐在窗邊看書,晚上也是就着月光看書,好幾次自己半夜起來上茅房,還能看見月下小弟看書的身影。
小弟是真的喜歡讀書吧,齊超心裏想着,自打杜先生去了,小弟比以前沉默寡言許多,與家裏人也不怎麽說話,筆墨紙硯要花許多錢,小弟自己做了個沙盤,得了空便拿了樹枝在沙盤上練字,小弟房裏那幾張白紙還是杜先生給的,小弟從來都不舍得用。想到這,齊超便覺得有些不忍,這個弟弟這麽多年從來不曾說過什麽要求,齊超還未開口,小盧氏說道:“爹,娘,咱們送小叔去讀書吧。”
齊元一下子擡起頭來,雙眼滿是驚詫地看着自家大嫂,小盧氏是個徹頭徹尾的農家婦女,自打嫁進齊家之後,每日裏都任勞任怨地做活,并不怎麽多話,即便是對小姑子齊芳也沒有多餘的話說,更別說跟小叔子齊元搭話了。小盧氏只在空閑的時候跟齊芳在房裏給齊家幾人納納鞋底,其他時候不是在廚房就是在田裏忙,齊元挺喜歡這個嫂子的,雖然不多話,不過做起活來麻利的很,對妹妹齊芳也是暗地裏多有照顧。只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供他讀書卻是大事,爹娘提出這件事的時候他并沒有抱太大期望,畢竟家裏需要花費的地方太多,讀書太耗銀錢,普通人家負擔不起。
許是被小叔子看的有些發麻,小盧氏嗫嚅道:“我……我就想着小叔這麽聰明,不讀實在是可惜,反正我跟相公都還年輕,大不了去外面找點活計做,左右一兩年的時間,一家人咬咬牙怎麽都能挺過去。”
齊超握緊自家媳婦的手,擡眼對上眼裏水光盈動的小弟,笑着接話:“爹,娘,我跟蕙蘭想的一樣,難得家裏出個會讀書的,不把小弟供出來我實在是不甘心。”
盧氏激動地落了淚,自打昨日聽了汐丫頭的幾句話,她回來想了好半天才做了這個決定,要是老三真的考出來了,自家可就真的了大大的好處。雖然家裏的大部分銀錢都是她跟孩子她爹掙的,要怎麽用他們夫妻兩個決定就行,可盧氏不是那等只顧着小兒子的偏心娘親,大兒子娶了媳婦,這麽大的事不能瞞着大兒夫妻倆。好在兒媳婦雖然小事上喜歡亂想,大事上卻一點都不含糊,盧氏看着兒媳婦道:“娘的好媳婦,你能這麽想娘真是太開心了,你放心,娘就偏心這麽一次,以後不會了。”
齊元站起身來朝自家哥哥嫂子行了個大禮道:“大哥和大嫂的恩情弟弟銘記于心,日後必好好讀書,考個功名出來,必定不辜負哥哥嫂嫂的期望。”
齊家商量好了供齊元讀書的事便各自去梳洗不提,第二日一大早齊嬸子便帶了禮物和小兒子回了娘家,等他們回來已是傍晚。齊端從屋裏走出來,見自家媳婦與小兒臉上滿是喜色,便知此事成了。盧氏先打了熱水洗了臉,稍後才回了房裏,盧氏與齊端絮叨了半宿,直到深夜兩個人才沉沉睡去。
這一日雲稹剛吃完早飯就聽見有人在敲門,顧氏在廚房裏洗碗,而姐姐雲汐則在房裏幫他整理去學堂要帶的東西,雲稹便去開了門。一開門就瞧見齊大叔家的阿元哥和齊嬸子在門口,雲稹側過身讓他們進來,阿元摸了摸雲稹的頭,笑笑沒說話,身子沒動,依舊站在門口。倒是齊嬸子瞧見這幅兄友弟恭的樣子,搖了搖頭,自個兒進去了。
雲汐聽到門口有聲音,拿着替弟弟整理好的書箱走了出來。這藤條書箱原是杜淳生的東西,因着雲稹要去學堂,雲汐把書箱裏的書都翻了出來,找個有太陽的日子放在外面曬了曬收起來放在了自己的房間,書箱騰出來給雲稹上學用。
齊嬸子看見雲汐手裏的書箱,頓了頓道:“這書箱看着倒是個好東西。”
此時顧氏已經洗完碗從廚房裏走出來,她在圍兜上擦了擦手道:“這東西是她爹的遺物,阿稹要去讀書,家裏又沒有其他能讓阿稹帶東西的箱子,汐兒就把書箱翻了出來,洗洗幹淨讓阿稹接着用,說是什麽循環利用,真不知道這丫頭腦子裏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什麽,一套一套的。”
齊嬸子道:“我看啊,全天下也就你這個娘嫌棄自己女兒太能幹,我要是有這麽個女兒做夢都要笑醒,行了行了,趕緊收拾收拾跟我一起送這倆小子去學堂。”
顧氏應了一聲便去房裏換衣裳,雲汐拉過自家弟弟小聲囑咐了一些話,又對齊元道:“阿元哥,日後還望你多多照顧些阿稹,他看上去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實際上還是個孩子呢。不過若是他在學堂裏惹禍了,你也不必包庇,該罵就罵,該罰就罰,別替他兜着。”
齊元看了看雲汐,半晌才輕聲道:“必不叫你操心的。”
不知為何,雲汐聽了這話,直覺心裏絲絲顫動,低頭道:“我自是信阿元哥的。”
Advertisement
“嗯。”
顧氏跟着齊嬸子帶着齊元跟杜雲稹上了路,雲汐獨自一人留在家裏守門,她已與石原說好,今日下午要來取賣去鎮上的一重春、色,那日簽完契書之後,雲汐給了石原兩包一重春、色試賣,後來石原給齊端遞了話,鎮上的王大戶家的大小姐與萬大戶的小妾極為喜歡這個點心,石原一包點心六錢銀子賣了。雲汐知道這事高興極了,要知道縣裏蓮香樓的點心也才一兩銀子一碟,她這成本不高,能賣六錢銀子已是極高的價。石原還傳話給她,說是那王小姐與萬家小妾又同他各定了五包點心,又因着味道确實不錯,已有別家聽了風聲要他送一包過去說是嘗嘗味道。也是雲汐運氣好,本來這點心都是大戶人家自己做或是去店裏買,極少有主子吃貨郎販賣的東西。畢竟在那些人看來,貨郎賣的都是些低質僞劣的東西,只适合下人吃。王小姐與萬家小妾不過是湊巧肚子餓了,随意挑了一塊墊墊肚子,沒想到這貨郎賣的點心竟然不比蓮香樓賣的差,價格還不貴,這才讓石原與雲汐撿了便宜。
顧氏一行人走了約莫一個半時辰終于到了盧家村,四人有些疲累地站在學堂門口,齊嬸子帶着三人往裏走,剛走進去就聽到學堂裏傳來陣陣朗朗的讀書聲,顧氏臉上笑容加深了些許,聽到讀書聲,杜雲稹與齊元臉上的疲憊之色都去了大半,二人眼裏滿是喜悅。
此時陸先生給學堂裏的孩童布置了課業後便走了出來,待瞧見齊嬸子,臉上多了些笑容,疾步走過來,道:“可是村長介紹來讀書的?”
前幾日村長就提過村裏有個外嫁女的兒子想來學堂讀書,因家裏沒有多餘的銀錢,問能否與村裏人一樣,用米糧抵押束脩。陸先生得盧家村人幫忙甚多,且齊嬸子家人對陸先生有大恩,不過是小事一件,陸先生當即便應承了下來。那時村長又提道齊家村有個外來戶杜家的兒子也想來讀書,束脩也能交的上,不知陸先生收不收。陸先生收學生也是有規矩的,倘若是旁人啓蒙的不便再教,畢竟換師是大忌。但村長道那小兒與讀書一事上極有天資,只因啓蒙乃是杜家小兒的亡夫,如今來讀書也是想将來能考取功名供養寡母與姐姐,成為家裏的依靠,陸先生向來心善,又十分欣賞杜家小兒的心志,便也答應了此事。
齊嬸子朝陸先生行了個禮道:“這是小兒齊元,另一個稍小些的便是我身邊這位杜家妹妹的幼子杜雲稹,今日我們是來送這兩個孩子來先生這讀書的,日後還望先生多多費些心思,我與杜家妹妹感激不盡。”
顧氏道:“若是雲稹在學堂犯了錯給先生添麻煩,先生只管罰便是。”
陸先生點了點頭,陸夫人這會從後院走了出來,帶着齊嬸子與顧氏去後院聊天,陸先生在前院考校了兩個新學生的學問,對兩個孩子都十分滿意,之後便帶着兩人去學堂上課。
齊嬸子與顧氏把帶來的東西給了陸夫人,又在院子裏與陸夫人聊了一會,便借口家裏有事先走了,畢竟已經耽擱了許久,趕回去還要一個半時辰,齊家倒還好,杜家卻只剩一個杜雲汐,稍晚些石原還要來取點心,家裏沒個大人着實不行,陸夫人見挽留不住也就不再多話,同二人道了別自回了後院準備做午飯。
住在村裏的學生都是回家吃,那些交了束脩的家遠些的學生卻是要在學堂裏吃午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