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亡
昭陵十三年的年底,纏綿病榻四五年的杜淳生還是沒能熬得住,在妻兒的哭聲中撒手人寰,丢下了柔弱的妻子與一雙年幼的兒女。
杜淳生和他的妻子顧氏并不是齊家村的人,他和顧氏是昭陵七年的時候從上京城來齊家村投奔遠房親戚的,與他們一起的還有當時三歲的女兒杜雲汐。誰料投奔的那家親戚前段時間發了財搬了家,村裏人都說是遷到南方去了,那會杜淳生跟顧氏手上也沒什麽銀錢,只能在齊家村安頓下來,這麽一住,就住了好幾年。
次年杜雲稹出生,那會子兩個人手上也只剩下顧氏頭上的一根包了銀的金簪了。杜淳生原本是個上京城郊外的一個書生,是杜家的獨子,娶了隔壁顧家的女兒顧楠。本來小兩口日子過得松快的很,因着杜淳生天資聰穎,春闱過後竟中了二甲第一名的傳胪,可把兩家高興壞了。誰料有人檢舉此次春闱有人作弊,皇帝大怒之下命人徹查,竟真的查出了貓膩,盛怒之下把所有春闱在榜的人功名革除下了大獄,這倒還罷了,查清之後杜淳生等人放了出來之後,被勒令此生不許再參加春闱。杜家兩老早在杜淳生進大獄之後變賣家財到處求人,等杜淳生出來了也堪堪只剩下了一口氣,見到杜淳生之後就閉了眼。
而顧家,早在杜家出事之後就賣了房子跑了。
杜淳生原本只是個文弱書生,頭先在獄裏就受了些刑罰,又遭受了雙親去世的打擊,竟身染沉疴,隐隐有一病不起的趨勢。顧氏雖說平日裏是個柔弱的,這時倒也想起來公婆曾說過的在臨川縣齊家村的遠房親戚,狠狠心賣了房子帶着丈夫去投奔親戚。
杜淳生在路上倒還好,等到了齊家村聽聞親戚已經搬走,面色一下子頹然下來,顧氏心裏暗自啜泣,怕是夫君一路上都是強撐着,如今連後路都沒了,只怕是精神氣兒都沒了。走也走不得了,顧氏把镯子賣了,給齊家村的村長送了些禮,把村裏靠山那片的一間房給買了下來。這間房原是族裏一位孤寡老人的,因沒有過繼子嗣,去了之後族裏便把房子收了回來。安定下來之後顧氏買了些小點心,往四鄰裏走了幾趟,算是在齊家村安定下來了。
因顧氏是個好說話的,杜家跟四鄰的關系還是不錯的,後來杜淳生稍稍好些了,還教了幾個孩子讀書認字,更是得了那幾家大人的尊重。
要知道齊家村可是有好幾百年沒出一個人物了,村子裏的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的泥腿子,村裏都是些大字不識的人,杜淳生雖然是外來的,可人家識字不說,還免費教村裏的孩子認字,說起這杜家來滿嘴都是好話。只可惜杜淳生再好,身體差成那樣,自打在齊家村落了腳,杜家就沒斷過藥,可憐了杜家那母子三個。
杜淳生去了,杜家最熬不住的不是十歲的杜雲汐,更不是七歲的杜雲稹,而是失去了公公婆婆,被母家抛棄,如今又失了丈夫的顧氏。知道杜淳生沒了,村子裏的人都來幫忙,等守完了靈堂,給杜淳生下了葬,顧氏已經瘦的脫了形,似是一陣風就能吹走般。
隔壁的齊嬸子看了看瘦弱的杜雲汐和懵懵懂懂的杜雲稹,又看了看了空蕩蕩的只有一張桌子幾張歪歪斜斜椅子的屋子,等到人都走完了才拉着顧氏的手說道:“杜家的,別怪嬸子說話難聽,你們家杜先生病了這麽些年,家裏的錢都花在他身上了。前些年倒還好些,還能下床在院子裏溜達一圈,嬸子原以為杜先生能好起來,可誰能想到突然就一病不起了呢。不是嬸子說,這生病的人比咱們正常人痛苦多了,杜先生去了未嘗不是件好事。你家雲汐和雲稹還小,你這個當娘的得多為他們考慮考慮。聽嬸子的話,別再這麽折磨自己了,好歹還有雲稹繼承你們杜家的香火,你要是還這麽消沉下去,這香火未必能保得住。”
杜淳生生前最喜歡齊嬸子家的小兒子齊元,因為齊元比村裏其他孩子在讀書上更有天賦,他也曾建議齊嬸子送這個小兒子去讀書,只是這靠天吃飯的泥腿子連三餐溫飽都難以為繼,哪有閑錢送兒子去讀書。不過因着這層關系,齊嬸子跟杜家比村裏其他人都好些。杜雲汐也知道齊嬸子說的是正理,可惜自己年幼,又事關親爹,有些話說了反而壞事。聽了齊嬸子這段掏心掏肺的話,杜雲汐只覺再也忍不住,拉着弟弟拽着顧氏的衣角跪在地上低低啜泣。杜雲稹雖然年幼,不過也知道父親去了是什麽意思,起初還不覺得,如今見姐姐哭了,又想起再也見不到自家爹爹,更是随着姐姐嚎啕大哭了起來。顧氏聽着一兒一女的哭聲,慢慢低了頭,待瞧見兒子頸間挂着的丈夫從小帶着的玉墜,更是悲從中來,抱着兒女默默流淚。
齊嬸子暗暗嘆了一口氣,杜家這些年為這杜淳生的病花了許多錢,估計這家裏現在是沒什麽錢了,哎,剩下這孤兒寡母也不知道怎麽活。少不得貼補幫襯些,權當是全了這些年杜先生免費教自己小兒子的情誼吧。
等顧氏回過神來,齊嬸子早已經回了家,正聽到門口有人敲門。許是坐的久了,顧氏剛想站起來,眼前一黑,雙腿癱軟,杜雲汐連忙撐住顧氏,扶着她娘親靠在床沿上。交代好自家弟弟看好娘親,杜雲汐從腰間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淚才去開門。即使父親去了,家裏沒個能立得住的男人,她也要把自己打扮的幹幹淨淨的,才不招人閑話。杜雲汐開了門,門外站着的是隔壁春秋家的媳婦兒王氏,王氏手裏端了一個碗,上面滿滿蓋着的是菜,許是因着知道他們守孝,王氏送來的都是些素菜,并未摻雜油葷。因為是冬日裏,隐約能看見菜冒着的熱氣,杜雲汐心中一暖,王嬸子想必是剛做好便給自家送了來。
杜雲汐忙一疊聲地喚道:“外面冷,嬸子快進來。”
“哎,”王氏應了聲,端着碗快步走了進去,等進了門,便熟門熟路地往廚房走去。廚房雖然不大,該有的東西還是有的。王氏進了廚房,見裏面冷鍋冷竈的,心知是顧氏太過傷心,提不起來心思操勞的緣故。她把碗擱在竈上,麻利地撩開了鍋蓋,用葫蘆做成的瓢在旁邊的水缸裏舀了水,把燙罐倒滿,杜雲汐跟在後面,看見王氏這一番動作,知道王氏是要替自家燒火暖竈,畢竟天色也不早了,一家人從早上到現在都沒吃個什麽東西。這些年顧氏忙着照顧杜淳生,杜雲汐自己倒是在廚房裏練出來了,不過比起一般村裏的姑娘,杜雲汐看上去要白淨的多。別人是一番好心,不過這個時候還是讓王氏去勸勸娘親才好,杜雲汐上前接過王氏手上拿着的木屑,輕聲道:“嬸子對我們家的情意,雲汐記在心裏,日後若是雲汐有能力了,一定報答嬸子的恩情。還請嬸子去房裏看看我娘親,雲稹一個人在裏面照顧我有些不放心,廚房裏就交給我。”
王氏看着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好幾歲的小姑娘,伸手摸了摸杜雲汐的頭:“行,燒點熱水煮點粥,我估計你娘這會子也吃不下飯,粥應該還能喝點,這飯你跟雲稹分着吃吧。嬸子能力也有限,總是一起過了這麽些年的人,傷心過度你也要理解,以後家裏就要靠你撐起來了。”
Advertisement
杜雲汐點點頭,王氏也沒再說別的話,轉身往房裏走。還能再說什麽呢,說什麽都沒用,只能靠這家裏的大姑娘撐住了。
顧氏醒來的時候王氏已經走了,期間齊嬸子也來了一趟,目的跟王氏一樣,大概是知道杜家顧不上做飯,不過齊嬸子送來了一碗餃子,見顧氏睡了也沒多說什麽,只是吩咐杜雲汐帶好弟弟,這幾天就不要随便出門了,晚上門要插好,不論是誰都不要開門。杜雲汐知道好歹,送走了齊嬸子之後便将門闩插的緊緊的,又拿熱毛巾給弟弟洗了臉,帶着他在廚房裏就着爐竈分食了王氏送來的飯。
聽杜雲汐說完了王氏跟齊嬸子來過的事,顧氏又在杜雲稹的胡攪蠻纏下勉強自己喝了半碗粥,倒是齊嬸子送來的那碗餃子,杜雲汐放在鍋裏稍稍熱了一會,顧氏瞧着碗裏白嫩嫩的餃子配綠色的蔥花兒,就着醋吃了好幾個,剩下的自然是讓杜雲汐跟杜雲稹兩個孩子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