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短命表少爺
莫韶華沒錯過趙竹君眼底的冷嘲,他不以為意,不過是一個跳梁小醜罷了。
而那個九王就更可悲了,莫韶華覺得此人不是眼有病就是智商有問題。
這個兩輩子都被睡在身旁的人耍的團團轉,卻毫不自知的庸人又怎會是他的愛人。
既然排除了身份,他自然可以毫無顧慮一展拳腳了。
旁邊的趙蘭君熱情的給莫韶華介紹着在座的公子小姐,莫韶華面帶微笑和羞澀的朝衆人點頭。
雖然雲麒是個哥兒,但在外人看來,此人卻并非如此。尤其是他一來,各位哥兒和小姐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有些少年心裏便不平衡了。
率先開口的是安遠候府的大公子,陸啓元。這位也是皇都裏數得上的人物。他三歲讀書,十三歲便做出廣為傳頌的《洛瑤賦》,長大之後其才華更是被文壇三老之一的柳老評價,少年英姿,未可限量。
此時這陸家大公子一時名聲四起,風頭無二。
而且此人頗為自負,又因和趙家是世家,從小就喜歡趙家二房的趙蘭君。他自以為憑借安遠候府和忠勇侯府關系親密,自己和趙蘭君又是青梅竹馬,日後必定是要迎娶趙蘭君為自己的妻子的。
眼看如今趙蘭君和這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雲家少爺如此親近,又是表兄弟,心中又是嫉妒又是不滿,他冷冷出聲,語氣裏帶着傲氣不屑,“不知這位雲公子往日裏都讀過什麽書?師承何人?曾做過哪些大作?”
雲麒往日病着哪會讀什麽書,但莫韶華記憶力超強而且天賦異禀,過目不忘都是小意思,他強大的腦容量和舉一反三的應變能力,即便在未來可是發達人類幾乎達到身體開發極限的時候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他此時卻羞澀一笑,露出幾分不好意思來,“我久病卧床,因此只略讀過一下書本,識得幾個字罷了。”
陸啓元一聽,露出幾分輕蔑的笑來,但良好的教養讓他臉上還挂着虛僞的和善,“原來如此,如今雲少既已能出來了,那身子想必是大好了吧?”
衆人紛紛應和,但眼底和陸啓元如出一轍的嘲諷。
莫韶華仿佛沒有察覺他們和善之下的冷嘲,慌忙答道,“已經,已經大好了。”
趙蘭君卻似沒心沒肺的拉着他的衣袖嘻嘻的笑,“如此甚好,往後我們和雲表哥便能多有來往了,蘭兒心中好高興。”
莫韶華溫柔的看了他一眼,又轉頭去看趙竹君,嘴角帶着顯而易見的歡喜,“竹君弟弟,日後我能多過來看你嗎?”
Advertisement
趙竹君笑容清冷如霜,“當然可以,表哥。”
他上輩子雖然進了雲家,但雲廣天等雲家人對雲麒的性別絕口不提,所以他到死也不知道雲麒的性別。所以自然也不知道雲麒對他的讨好并不是心生愛慕或者有其他的心思,而只是單純的對兄弟姐妹的羨慕和渴望。
趙竹君回答過後垂下眸子,掩飾住眼底的嘲諷和冷意。
莫韶華見他明顯有些冷淡的态度,也沒什麽感覺,他說這話也只是想惡心惡心男主受而已。
幾個少年少女又圍在一起說了些近日京都的趣事,莫韶華在一旁聽着也不言語。衆人只當他像個沒見過世面的愣頭小子,說到有趣處,非打趣他一兩句,直到他耳紅臉熱,才哄笑着作罷。
原來的雲麒只當這是別人對他的好意,但莫韶華卻聽出他們逗弄玩樂的意味。
但他莫韶華是誰,見衆人說起當代文豪武将,野聞趣事,說起城東一富家公子哥兒來,大字兒不是一個,往來無白丁五個字應是說成了住米天自十,還理直氣壯的說人家‘十’字寫錯了,那一豎明明是要出頭的。
衆人紛紛大笑,陸啓元指着莫韶華問,“不知雲公子可識得?若是鬧出這樣的笑話,恐怕雲侍郎就沒臉出去見人了。”
莫韶華一臉驚訝的看向陸啓元,“原來陸公子竟不認識‘往來無白丁’這幾個字嗎?看來那教書先生真是徒有虛名,連字都教不好,陸公子還是早早把人辭了罷。”說完他還一臉好意的勸說道,陸啓元尴尬的臉都漲紅了,卻沒法說出難聽的話。
畢竟看着莫韶華那一臉好意,他若是說得狠了,難免不被人說不識擡舉。
衆人又是一陣哄笑,最後見陸啓元差點甩袖離開,趙竹君頗意味深長的看了莫韶華一眼,見他仍是一臉好意純真的笑,才轉移了話題說起了當世的青年才俊。說起這風流人物其中最出名的非九王齊禛炎莫屬。
九王容姿俊美,氣宇軒昂,全大慶的哥兒和女人都想嫁給的對象。更何況他身份高貴,氣質不凡,雖身為皇族但他并沒有擺什麽高架子,為人謙和有禮,文武兼修。
這更符合了大衆對另一半的幻想。即便是在座的各位,一聽到九王,臉上都忍不住浮上紅暈。
趙竹君也是微微一怔,臉上帶着回憶的神采,半是嘆息,半是不甘,半是愛慕,半是怨恨。
他心底止不住的升起一絲期待,若是這輩子那些事沒有發生,最後和九王在一起的是不是就是他?
九王那樣風采卓然的男子,想起上輩子他慘遭痛苦而趙蘭君那個賤人卻能得九王一心一意的愛護。
直到他死之前,九王除了幾個通房,既無妾室也沒有其他的枕邊人,真是羨煞了旁人。
趙竹君幾乎忍不住身體的顫抖和眼底的仇恨,都是他們!都是他們害自己遭受那麽多不幸!都是他們!
瘋狂的恨意讓他指甲深深嵌入手心裏而不自知。
莫韶華感受到他轉來的視線,嘴角勾起一抹輕笑,突然回過頭去看他,趙竹君還沒來得及收回恨意的目光,被莫韶華這麽一吓直接僵在了臉上,随後又露出一個不自然的微笑。
莫韶華朝他彎彎眼睛,趙竹君以為他并未看出什麽,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雲麒那個傻子,怎麽會看的出來呢?
他連諷刺和親近都分不清楚,又怎麽會看出他的心思!
說起九王,趙蘭君也悄悄紅了臉頰。
他的嗓音帶着少年的特有的清脆嬌俏,軟軟糯糯一下子化到人心底,“九王那等風采的人物,真是絕無僅有的。”
衆人紛紛應和。連陸啓元都說不出反駁的話。他名聲再大,也不及九王十之一二。
雖然心知心上人對九王愛慕,但也只能放在心底醞釀發酸。
說起這齊禛炎就讓衆人忍不住想起這大慶如今的盛世太平。
新皇繼位兩年,大慶已經一片海清河晏完全看不出當初的大慶岌岌可危的狀況。
先帝在位時,性情弱懦,一心求和。大慶雖兵強馬壯,人口衆多,土地肥沃。周邊小國不敢侵犯。但唯一對大慶造成威脅的就是西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突厥人兇猛,體格高大,馬術高強,而且人人武藝高強,經常騷擾邊城人民。
特別是這一屆的突厥首領,他不僅武藝高強,更兼具野心和謀略。他籌備許久出其不意的占有了邊城三河,并且勢頭強勁,妄圖直打到中原甚至皇城。
先帝不忍黎民百姓遭受苦難竟不派兵鎮壓也就罷了,居然讓人去求和,最後差點把邊城賠了出去,若不是新皇和九王強烈反對,新皇更和九王出兵,打得突厥落荒而逃沒有三五年無法恢複,也不會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新皇本就是先皇後所出的嫡子,戰勝之後,先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索性把皇位傳給了新皇,自己養老去了。
九王和新皇從小就關系親密。九王小時更是在先皇後身邊長大,二人比同胞兄弟更為親密。
當然,至于先皇傳位的事情說法不一,有的說先皇本來屬意昭貴妃膝下的三皇子,但新皇和九王手握重兵,先帝不得已才讓了位。
當然,這種皇家秘辛,誰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新皇雖然同樣俊美無匹,但畢竟帝相威儀,身居高位,皇城威嚴,不似九王這般和衆人的距離感少些。
衆人對新皇的臆想不過存于腦海,更何況新皇登位至今後宮空虛卻一次也沒提過充盈後宮的事情。各位大臣一提起此事,都被新皇以戰事初過,百廢待興為由拒絕了。
但九王在其中的功勞不小,他又正值青年,自然吸引衆人的注意,趙家一位表親的小姐笑着說道,“當年九王随着新皇出征,據說突厥每每見到九王的身姿都吓得到處逃竄。”
衆人哈哈笑了起來,趙蘭君更是道,“正是因為九王,才有我們大慶如今的太平盛世啊。”
趙竹君聽了,冷冷打趣,“是啊,也只有蘭君弟弟這樣的人物才配上的九王的風采,是不是?”
趙蘭君臉色一紅,嬌嗔道,“竹君哥哥說什麽呢,九王那樣的人物又怎麽會看得上我?”他心裏卻對趙竹君的話頗為得意,即便知道趙竹君并非真心誇獎他,但他敢斷言,在座的哥兒和小姐哪個不想嫁給九王那樣的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