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攻打宋國
姬息姑打算派遣行人去宋國告知宋公一聲,魯宋兩國徹底斷交,免得日後發兵宋國倒打一耙,反說魯國背信棄義。
宋公子與夷正在為戰争之事忙得焦頭爛額,這時候突然得知魯國有使者來到了宋國,他以為是援軍,聽了心中十分歡喜,感嘆魯公信守結盟的約定,知道自己有難立馬就派來了支援。
然而子與夷心中還沒開心多久,就聽到魯國的行人道明了來意,頓時氣到發瘋,魯國竟然揚言要和自己斷絕結盟的關系。
子與夷冷靜後詢問了斷交的理由,行人對他複述了魯公的理由,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宋國在被他國讨伐的時候沒有向魯國報告自己即将被敵國攻打的事,并且很是在意宋國行人謊報戰況事實這件事。
子與夷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心想自己的國家正在被攻打,自己已經是忙得頭疼了,士兵的傷亡情況慘不忍睹,難道這種落魄的樣子還要向魯國告知?
他不由分說趕走了行人。
在姬息姑執政的第十年春季,這時候也是周王朝歷法的正月。姬息姑在中丘會見了呂祿甫和姬寤生,并提出結盟的想法。
當日,姬息姑在涼亭裏與呂祿甫、姬寤生寒暄,說:“魯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願意主動挑起無端的戰争。不過,宋國有罪于周天王,這是魯國不願見到的。”
呂祿甫知道當年宋鄭之戰,魯國并未營救宋國,于是說道:“宋公性傲慢,無禮儀,得罪的不止是周天王啊。”
姬寤生提意說:“宋國實力強大,周天王也因為他的嚣張不敢輕易動他,導致他胡亂發動戰争讨伐各國,這種行為需要制止。幸而周天王發下命令,不谷希望齊國與魯國可以協同鄭國一同出征攻打他。”
三人相互對視,從各自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二月二十五日,姬息姑、呂祿甫與姬寤生三人在鄧地結盟,三人決定了彼此向宋國出兵的日期。
姬息姑回到都城之後,召見了各位卿大夫。
姬翚自告奮勇地想要帶領魯國軍隊出戰。
看到姬翚自薦,想到他是個骁勇善戰之人,雖然也有莽撞自大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姬息姑點頭同意了。
轉眼到了五月,姬翚事先帶領軍隊同呂祿甫、姬寤生會合。
Advertisement
姬翚帶領軍隊一路快馬加鞭感趕到宋國,他見到的是滿地的鮮血和死去的士兵,空氣中彌漫着令人作嘔的血腥味。他跨過屍體,直擊宋國城池,很快大獲全勝。
在六月某一天,姬息姑在老桃會見了呂祿甫、姬寤生。
三人繼續探讨進攻宋國的戰略戰術,以及打下的宋國領土的分配問題。
六月初七這一天,姬息姑率領軍隊在菅地擊敗了宋國的軍隊。
魯軍上下歡呼雀躍,不久聽到鄭國軍隊已攻占了宋國的郜地,還将郜地送給了魯國。
姬息姑心內火熱,魯國的疆域又拓展了,這絕對是喜事一樁。沒想到鄭國自己攻下了宋國的城池,還這麽大方的送給了魯國,鄭公真是豪爽啊!
不久,鄭國又進攻了宋國的防地,宋國的殘兵敗将很明顯鬥不過鄭軍,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大敗,鄭國又占領了防地。
這時,姬寤生考慮到如果把防地納入鄭國的版圖,那麽就會被其他諸侯國認為他以權謀私,打着周天王的旗號侵略別國的土地,這樣名聲會下降,說不定還會成為周天王罷免他卿士一職的借口,他不能因小失大。
所以,防地他也不能要。
不如将防地再送給魯國,相信魯國先後獲取宋國的郜地、防地,一定會和宋國結下難以化解的仇怨。這樣,鄭魯兩國的盟約會更加穩定,絕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破裂。以後鄭國再向宋國出兵,完全可以叫上魯國,有好處可以共同分享。
至于齊國的好處,齊國打下宋國的土地可以歸齊國處置,這樣的好處已經很大了,不是嗎?
姬息姑很快又收到了防地,心情更加舒暢。
他暗道:這鄭公真是個正人君子,一點兒也不貪求土地,反而犒賞了我國,真是難得啊。可以說鄭公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體了。
子與夷見連連失去了郜地、防地,心中大為惱火。他連忙派遣行人去衛國游說衛公,畢竟兩國曾提前做過共同抵抗鄭國的約定。
宋國行人來到衛國後,見到了衛公姬晉。
姬晉因鄭國打的周天王旗號,不敢輕易出兵,唯恐被安上藐視周天王的罪名。如今見宋國行人前來,他十分尴尬。
宋國行人表示,鄭公是個心胸極其狹窄的人,看他對自己的親弟弟的舉措就知道了。如今衛國并未響應鄭國的號召,沒有帶兵攻擊宋國,已經深深的得罪了鄭公。不如趁現在鄭公率領鄭國軍隊駐紮在魯國遠郊這個良機,同宋國一起進攻鄭國,說不定能一舉滅掉鄭國呢。
姬晉考慮到鄭公确實是個心眼極小之人,他按兵不動難保不被鄭國秋後算賬。而且他和宋公早有盟約,不如趁此良機攻入鄭國吧,說不定能某些好處呢。
想到這兒,姬晉點頭答應了同宋國一同出兵攻鄭的計劃。
宋國行人大喜,連夜趕回宋國回複宋公。
宋國軍隊同衛國軍隊連忙趁姬寤生疏忽大意的時候向鄭國進攻。随後蔡國軍隊跟在後面進攻了戴地。
這時,宋、衛兩國才想到和蔡國聯盟,蔡國非常惱火,早幹什麽了,現在蔡國都要摘果子了,宋衛這時橫插一腳,這不是要分享勝利果實嗎?
因此,宋、衛兩國與蔡國沒有達成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姬寤生率領軍隊包圍了三國軍隊,三國軍隊因為不合而失敗,最終成為了鄭國的俘虜。
九月,姬寤生率軍攻入了宋國。
子與夷無望地看着鄭國軍隊的深入,此刻,他已失去了衛國這個援軍,他面臨的是失敗的結局。
到了冬季,齊國和鄭國的軍隊共同攻入郕國,讨伐郕國的理由是郕國違背了周天王的命令。
鄭國軍隊此次大獲全勝,各諸侯國皆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