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融寒坐在寫字樓頂的咖啡廳裏,看窗外夜色。
爆炸和哭聲塞了她一耳朵,全息電視上正播着紐約遭遇恐襲的新聞。
她目光輕掃,咖啡廳裏的人見慣不怪,各聊各的——也是,這年頭恐怖襲擊和串門子一樣常見,誰沒碰到過幾次。
“你有段時間沒來複診了。近來壓力還大嗎?”對面的陸初辰點好了紅茶,修長的手合上電子menu。
她目光落在他白襯衫的鑽石袖扣和精致刺繡上,輕應了一聲。
靠窗的雅座,燈光朦胧昏暗,為她整個人鍍了一層迷離的光暈,顯得天藍針織開衫下的身軀看上去更纖細,多了幾分安靜。
四周的人若有若無朝這裏投來一瞥,目光落在陸初辰俊秀的臉上。不過他并不在意,無視了那些驚豔目光,給二人添水,紅茶散發出了蜂蜜甜香和袅袅熱霧。
“也還能忍。”融寒往後靠在沙發椅中,忽然一笑岔開話題:“前段時間,我發明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好辦法。”
溫柔的暖色燈光下,陸初辰蔓起笑意:“你說吧,也讓我驚豔一下。”
融寒打開白色挎包,拿出一瓶眼藥水,在他面前晃了晃:“擱辦公室,想哭的時候就滴一下,我那五行缺德的上司還以為我在滴眼藥水,我随便怎麽哭都行。哎,你要不也試試?”
見她頗善于苦中尋樂,陸初辰感到心裏被刺了一下,笑不出來。“算了,我沒有你那麽苛刻的環境。”
“也是,你給自己打工。”融寒把眼藥水抛着玩,一點都看不出是個抑郁症患者:“你也可以把這個好辦法,分享給你的其他病人。”
陸初辰有點無奈地輕笑。吧臺換了首懷舊的鋼琴曲,百年前的《alittlestory》,旋律如水一樣輕盈地在空氣中流淌。
這時,窗外夜空,驟然炸開五顏六色,煙花綻放。
22世紀跨年的鐘聲響起,回蕩在黃浦江上。遠處人民廣場爆發的歡呼聲,穿透了寫字樓玻璃,甚至蓋過了咖啡廳裏的鋼琴曲。
電視上也開始播22世紀的第一則新聞:
“亞太研究院歷時二十年的項目——‘女娲藍圖’研究成功,‘強人工智能’時代到來!”
咖啡廳裏一靜,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停了交談,啞巴了似的看向電視。
全世界都知道“女娲藍圖”,21世紀末葉最重要的科技工程之一,花費了多國科研基金超百億,研究具有生命意識的人工智能,和超級神經網絡。
融寒聞聲擡起頭。
屏幕上,出現一個背影。
他穿研究所的白色實驗制服,舉止姿态優美,身形高挑修長,淺金碎發泛着銀色光澤。
轉回正面,鏡頭自下而上。
如同宇宙誕生出的璀璨星雲,光芒沖破黑暗的邊界,将目光所及的盡頭,鋪滿了華美和瑰麗。這震撼人心的美,充斥了人的全部意識。
聚光燈的金色光束,傾瀉灑落,為他鍍上一層近乎聖潔的光輝。
——他實在過于漂亮了,乍看薄唇高鼻,但确切來又幾乎無法形容五官,讓人腦海中只剩“這是神祇”的想法,引發瘋狂追捧一點都不意外。
大概世上最激情的浪漫主義詩人,也難以歌頌這令人恍惚之美。
他正介于青年和少年間最美好的年華,就像“女娲藍圖”項目一樣,二十歲整。在鏡頭前安靜而立,與周圍的瘋狂,形成一種格格不入的反差。
主持人AI笑容甜美:“網友們熱情貢獻了許多名字,投票最高分別是‘初陽’‘星曉’……但由于AI科技開創了新的時代,專家決定命名為‘斯年’,取自《詩經·大雅》:于萬斯年,受天之祜,祝福人類開創無限未來!”
漢字博大精深,簡短二字卻象征了無盡美好的期許。
女娲藍圖第一代“元初”、第二代“天賜”都失敗了,“斯年”已經是第三代。
科研人員們在他身上投注了多年心血,使他的容貌,最符合人類對美的認知,只是面向鏡頭随意一瞥,也能感受到那雙冰藍色的深邃眼睛裏,深藏昳麗的風情。
他在接受采訪,有記者小姐紅着臉問道:“斯年會有想戀愛的願望嗎?”
一瞬鴉雀無聲。
願望,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評判标準,是人工智能成為真正生命的标志。
斯年看她一眼,略一停頓的神情,不知是不是迷茫。
但旋即他唇角一側勾起淡淡弧度,引起全場瘋狂。
融寒冷眼旁觀,總覺得他那令人驚豔的微笑裏,透着說不出的異樣。似乎更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冰冷。
他說:“我的要求很高。”
尖叫聲幾乎掀翻了屋頂,記者小姐激動得結巴:“能、能說是什麽要求嗎?”
斯年微笑不變:“你不符合。”
陸初辰的目光在新聞上停留了一會兒。
大概從21世紀下半葉起,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人類的勞動價值兩極分化嚴重。在絕大多數行業裏,人類早已被AI取代。無數人發動游-行示-威,然而,科技競賽與資本逐利,是阻擋不了的。80年代後,不被AI取代的行業僅剩少數。社會壓力也因此加劇,十個人裏九個都有或輕或重的心理疾病。
他時常覺得,這樣高壓的社會,像個煉獄。如融寒這樣名校畢業、患有抑郁症和焦慮症,被打壓到信心全無、自我認知出了問題的年輕人比比皆是。
她不是陸初辰最嚴重的病人,卻是他最在乎的人。
此刻,她從新聞上收回了目光:“這真是個……”
“噩耗。”陸初辰接口,兩人相視而笑。
無可奈何的人很多,但決定人類命運的權力,從來不在大多數人手中。
電視上出現亞太研究所的33層大樓,這個全球最大的AI研發基地位于上海。斯年之後将被安排去慕尼黑工業展、巴黎時尚科技展。
融寒輕笑一聲,陸初辰聽得出她諷刺的意味。
“我覺得人真是可笑。明明連感冒和抑郁症都根治不了,連自己的生命形式和意義都搞不清楚,卻還想着造出其它生命。”
她的憤世,反而讓陸初微松了口氣:“你終于沒忍着了……真好。”
融寒一怔,拿杯子的手一抖,桌子上灑了水。陸初辰抽出紙,為她悉心拭去:“我知道你習慣了封閉和忍耐。還在受那件事影響對嗎?”
她避開了對視,杯子的熱度傳到手心。對面陸初辰放輕了聲音:“也許,你可以讓我……”
“陸初辰,”她打斷,繼而溫和一笑:“我害怕給任何人添麻煩。”已經很差勁了,就不要驚擾周圍的人了。
于是“你可以讓我照顧你”,這句話最終是沒能說出來。
空氣中只餘沉默,和輕柔的鋼琴曲。
接下來的幾個月,融寒沒有去陸初辰的心理醫院。工作太忙,況且生活也不太平——從1月1日,“斯年”誕生的新聞,在全球媒體狂轟濫炸後,恐怖襲擊愈演愈烈。
大街上的路人都是行色匆匆。
融寒在家裏看晚間新聞,每天都像世界末日。
“……全球最大恐怖組織‘HBSS(humanbeingssupremacy)’和第二大恐怖組織‘S□□ior’,同時向聯合國發出宣戰聲明。全球反科學聯盟等十多個國際機構支持,十億人聯合簽名……”
這新聞太喪了,換個樂觀點的。
她含着電動牙刷,電視感應到她情緒,自動換了頻道。
倫理委員會:“強人工智能的出現,觸及了人類倫理的底線,科技步入歧途。沒有底線的科技跳躍,必然會引發災難!”
太悲觀了,換臺。
生命尊嚴組織:“全世界低至49%的就業率,高至0.86的基尼系數,人類已被AI剝奪了生存的尊嚴!我們要付出流血的代價,用革-命來制止!”
太焦慮了,換臺。
HBSS恐怖分子:“這是一場為人類的生存與尊嚴……”
“……”融寒往後倒在沙發上。
電視貼心地自動關閉。
AI管家走來,她按了它觸屏的一個圖标,屋子裏裏外外的燈光熄滅了。她整個人陷入潮水般柔軟而寂靜的黑暗中。
窗外城市的夜色霓虹,隐隐透進來,落在牆上挂的相框上,照片裏一家三口在黑夜中溫馨相擁,十來歲的少女笑得意氣風發。她看了一會兒,眼角不知何時有了潮意。
視訊機在黑夜中突兀響起,是母親的電話。她接起來,含糊應着:“是,過兩天去哥本哈根……二十來天吧……那我有什麽辦法,就算恐怖分子給地球炸個洞也得去……”說到後面有了點不耐。
為了不被AI取代,和很多人一樣,她在高中分科時,選擇了失業率較低的藝術領域,大學專業是作曲。可她考試雖然優秀,卻寫不出動人的曲子。聰明人總能很快認清自己的缺陷,于是她畢業進了音樂公司,給包裝成明星的AI籌劃音樂,用自嘲的說法,是給AI打工。
全球陷入了恐-襲暴-亂後,她還要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協調工作。
她坐在機場貴賓室小憩,忽然中途插入了機場廣播。
這一天是2100年4月13日,格林尼治時間21點,HBSS宣布——
“我們已成功控制多國軍方的國防AI系統!”
當恐怖組織HBSS頭領Aten發表全球講話時。
聯合國也在召開緊急會議。
“就在方才,北約的戰術數據鏈路Link11到Link16,美國ATDL-1,均失去了控制。”
随着秘書長宣布這則消息,與會國家的代表,都變了臉色。
中美歐俄這些大國,國防系統早已納入了基于衛星通訊的數據鏈,經過了量子加密,理論上無法被破解。
可如今,數據鏈竟然被侵入,說明他們已經從內部被敵人滲透。
這簡直太可怕了。
美國代表坐在長桌前,明明是個黑人,臉色卻反科學的白得像紙。
“包括中國‘長城’國防系統在內,各國的AI國防系統失陷……”秘書長樸宇泰頓了一下,聲音哽咽:“超過31個國家……發生了軍用機器人失控、屠殺平民事件。”
上個世紀中葉,軍用機器人問世時,曾有無數科幻小說寫過類似災難。誰知在他的任期內,竟然真實發生了。
會場鴉雀無聲,漫長而窒息的沉默。
基于人類生命權的考量,各國軍隊這些年都在裁軍,人類士兵已經不多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機器人,它們植入了和商用機器人完全不同的殺人程序,為了防止代碼外洩,編程時進行了加密。都是戰鬥力遠勝人類的殺人機器。
樸宇泰眉間擠出深而疲憊的紋路:“希望各國政府盡快組織民衆,進入緊急避……”
“轟!”
劇烈的爆炸,慘狀就在一瞬。
包括秘書長在內,半個會場的人,瞬間被絞成一團紅色肉沫,噴濺狀甩到了碎石磚瓦上!
“啊!”樓層塌陷的尖叫混亂中,厄瓜多爾代表拖着炸斷的下半身,鮮血淋漓在地上爬行,撕心裂肺喊道:“是鑽地彈!”
聯合國總部被鑽地彈撕開,電梯在人們尖叫中墜落,大樓在硝煙火海中轟然倒塌!
紐約曼哈頓,成為一片人間地獄。
北約CIC(戰情指揮中心)的人幾乎發瘋,屏幕上一片血紅的“warning”,警報不斷尖叫,判定遭受了重大襲擊。
“導彈系統……正在自動确認發射指令,無法停止!”
布魯塞爾總部一片人仰馬翻,北約常規導彈,向全球人口稠密地區密集發射,開始了第一輪清洗式屠殺!
東京、倫敦、香港、孟買、迪拜……瞬間陷入了火光中。
中美歐俄軍事勢力下的小國們,國防都是用幾個大佬的數據鏈路,如今不能幸免,在洲際導彈面前,暴露出脆弱的國土。
爆炸在全球各大城市的上空,閃出驟然的強光,照得夜空如白晝,迸發劇烈的沖擊波。
窗戶玻璃被震碎,數以萬計的汽車被掀飛!
陸初辰的辦公室也未能幸免。
當他醒來時,外面走廊上安靜得出奇,他開設的心理機構有十幾個科室,可爆炸過後,竟沒有哭喊,也沒有呻-吟。
看了眼時間,他至少昏迷了三個小時。頭部依然暈眩,他用視訊機按出報警信號,對面無法接通,他又撥給融寒。
偶爾一兩聲刺耳的警笛,劃破死寂的夜空,卻又戛然而止。
陸初辰給自己緊急包紮一下,扶着牆站起來,想要出去查看其他人。可這時,一聲玻璃碎響,打破了恐怖的寂靜。
“救命啊!AI殺……”
一道噴濺的血霧,灑在隔壁寫字樓殘留的半扇窗戶上。
仿佛是肉體被撕開了。
一種不寒而栗的預感,陸初辰聽見走廊上,傳來機器人護士的腳步聲——為了好玩,診所裏的醫生曾給它設定了“咯叽咯叽”的聲音。
聲音停在了他的門口。
門上方的玻璃已經碎了,外面是黑暗。
黑暗中藏着深淵。
陸初辰幾乎可以确定,那深淵中,蟄伏着致命的危險。
它在凝視這裏。
他們隔着門對峙。
----
全球衛星通訊被緊急切斷了大部分,只留了導航,以免墜機或船難,所以融寒并沒有接到任何電話。
她正在哥本哈根飛往裏斯本的飛機上,機上一片人心惶惶,生怕導彈落到頭上。
視訊機連不上網,微博APP上殘留着最後的新聞。
那是幾家媒體同時發出的,标題令人不寒而栗:【多國軍方機器人在全球制造屠殺事件】
從那之後,社交媒體死一般的寂靜。
新聞附帶視頻,是一個住宅區的電梯監控錄像,十幾個穿着睡衣的人,慌張沖進電梯,按下了負二層的地下停車庫,結果門一打開,對面是機器人,畫面就紅成了一片,似乎還能聞到血腥味。
十幾具屍體橫七豎八倒在電梯的血泊裏,融寒關了新聞,不忍心再看下去。
忽然,飛機引擎關閉,像失重一樣猛然下墜!
乘客早已是驚弓之鳥,她後座的人拼命打鈴:“乘務員!”
空乘機器人向這裏緩緩移動,聲音甜美:“您好。”
它穿紅色制服,臉上是得體的微笑——這是出廠時就設定好了的硬件标準,即便修改了軟件程序,微笑亦不會變。
但手裏拿着刀。
作者有話要說: 開坑了。
文名先擱着吧,但我真是很認真在寫這個文的。這次感情戲會比較重。
無論哪個方面都是第一次嘗試,感謝大家願意繼續支持!
為慶祝,前三章評論超過20字的前50名童鞋,會贈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