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謀劃
陳嬌當然不是真的想讓劉陵和親,她不過是在想一件事——張湯不會對劉陵做了什麽嗎?她不是不相信張湯的為人,但男人好色就跟天性一樣。劉陵年輕美豔,還有那股因為嬌生慣養備受寵愛而與生俱來的傲氣,這都是一般女人沒有的。張湯縱然已經娶妻,但不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倆的感情也是婚後處出來的。
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劉陵再主動一點……張湯順水推舟和劉陵發生什麽,還真不是什麽稀奇事。
可就算有這樣的懷疑,陳嬌也不可能直接問張湯,別說陳嬌這樣問已經是大大不妥,就算她問了,張湯就一定會說?他說的一定會是真話?
張湯那邊問不出什麽,那就只好找劉陵下手。給劉陵檢查要一個正當的理由,倒是正好,她一心想當公主去和親,那就順勢用這個借口找人替她檢查身體,具體怎麽檢查就是陳嬌可操控的範圍了。
可惜,這個馊主意也只能想一想,畢竟就像劉非說的,她在今天的早朝上才說過大漢不會再讓公主和親,如果她真的封了劉陵公主,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麽?
當然,她可以借口這是太皇太後的意思,可這樣一來,又是側面說明她的權力不如太皇太後,她依然受制于窦漪房。為了一個劉陵,這麽做,未免太不值得。
思來想去,陳嬌決定放棄。
至于張湯……
如果管不了,那就算了吧!她不是救世主,本來想着如果可以,就幫張湯一把,如果不可以,那就算了。
“阿嬌?”劉非看着又重新沉默的陳嬌,“在想什麽?”
陳嬌惋惜地搖了搖頭:“只希望張湯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話裏,倒是已經相信和張湯和劉陵真有點什麽了。
“嗯?”劉非越發不解,從張湯到劉陵,從劉陵到張湯,這是……發生了什麽?
“算了,不管了。”陳嬌讓流年去宣室殿外守着,自己和劉非說正事,“窦漪房的眼睛看不見了。”
“難怪她今天沒有上早朝。”劉非恍然大悟,“本來我還奇怪你把衛青派出去是給自己添麻煩,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禦醫怎麽說?”
“她現在不信禦醫,只信東方朔。”陳嬌嗤笑一聲,“東方朔本事再大,他也不是精于醫道。我倒是想趁現在讓窦家人主動把兵權交出來,可卻不得法門。”
陳嬌原本的打算是借梁王反叛的名義,窦家人到時候為了洗脫自己的嫌疑,必須上交兵權以示忠心。但今天去看窦漪房的時候,看窦家那幾個人的态度……反倒有些靠握着兵權才能安心的味道。這樣一來,陳嬌擔心梁王反叛的消息傳來,窦家人要是殊死一搏,那就是得不償失了。不說生靈塗炭,就是對大漢,也是必定要大傷元氣,只怕打匈奴,都會成為一句空話。
Advertisement
“依你看……‘窦中取帥’這四個字,何解?”
“窦中取帥?”劉非示意陳嬌将這四個字寫給她看。待看清這四個字之後,沉思了良久。
窦中取帥。
窦,自然指的是窦家人,帥,軍中之主曰帥。只是這個“取”字……
“現在兵權握在窦家手裏,但窦家能有本事擔起主帥之職的……”
“我懂了!”陳嬌猛地一拍桌子,“這四個字,倒是一語雙關了。從窦家挑一個人,讓他擔任主帥出兵。窦家人基本都是貪生怕死之人,朝堂上的那幾個,也都是文官。讓他們打仗,豈不是要他們的命了?到時候,不用我們做任何事,這窦家人,就會主動把兵權交出來了。果然是好計,幸好啊!”
幸好東方朔是心在窦營心在漢,不然……
陳嬌不敢想象如果東方朔真的是一心幫着窦漪房,自己還能有多少把握贏她。現在的自己,不過只是在朝堂上占得先機,後面要做的還有很多。
劉非雖然不明白陳嬌的那句“幸好”究竟在感嘆什麽,但陳嬌不說,他也不多問。曾經的他即使再好奇陳嬌的秘密,但還是因為尊重她而從不追問;如今的他,更是尊重陳嬌的所有選擇和決定,她不願說,自然有不願說的理由,他怎麽會舍得讓她為難?
“看來你已經有主意了。”
劉非用的是肯定句。
“嗯。”陳嬌沒否認,“我想,我可以讓她幫我。”
“她?”劉非稍稍一想,就大概猜到了陳嬌的想法,“确實是個好主意。而且還能降低她的戒心。”
這的确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陳嬌想明白了下一步的計劃,心中最愛的那個人又在自己身邊相伴,她擡眼看到窗外的陽光灑在地上,明明秋意濃了,天氣已經涼了,她卻覺得,這二十年來,沒有那一刻能讓她的心像此刻一樣溫暖、平靜。
她看向劉非的眼睛都帶着笑意:“等我完成這一切,我就離開這個地方。”
“好。”
其實劉非心裏明白,要離開皇宮何其不易,尤其是……阿嬌現在的身份還是皇後,但看到阿嬌的笑顏,他卻只是笑了笑,什麽話都沒有說出口。
陳嬌看懂了劉非眼睛裏的無奈,只是偷笑了一下,握了握藏在袖子裏的東西。兩年是她給自己的期限,原本,她做了多重打算,卻沒料到,這次算計劉徹離開長安去追回往匈奴和親的平陽公主,居然能有這樣的意外收獲。
非哥哥,這一次,換我走到你身邊。
**********
聽到陳嬌決定把帥印交給窦家,窦漪房高興之餘,自然極力促成此事。将準備好的诏書拿給窦漪房,墨玉給诏書用了太皇太後的玺。陳嬌看着诏書上的玺印,窦漪房,很快,你的玺印,就再也沒有用處了。
第二日早朝的時候,她讓郭舍人向衆人宣讀了诏書,并讓身為主帥的窦彭祖三日後出發,迎戰梁王所說的二十萬匈奴大軍。不求大獲全勝,但要讓他們不敢再長城外繼續虎視眈眈,以保證皇帝的安危。
雖然窦漪房不同意對匈奴用兵,但不代表她不能任由皇帝這麽去匈奴劫人還單純地以為靠禦林軍的精英就能保證劉徹毫發無損。一方面,她的确是要劉徹死,這樣她的小兒子梁王劉武才能當皇帝;可另外一方面,劉徹死在匈奴手裏,那就是對大漢的莫大侮辱,所以劉徹必須死,不過得因為其他原因死。
簡單來說就是類似于你得死,但必須死在我手上。
相比之下,陳嬌追求的,結果重于過程。她要的就是窦漪房痛苦,要的就是窦漪房最珍視的東西一點點失去,要的就是窦漪房生不如死,至于怎麽達到的,她不在乎。不管是借劉徹的勢,還是借劉非的力,以及陳禮的手,直接也好,間接也罷,反正結果達到了,她得償所願了,這就夠了。
窦彭祖接到帥印的時候,還頗為得意,長安城裏的兵,除了江都王手裏本就屬于他的那些,都歸他管。論朝堂之上,除了文官裏的丞相窦嬰,這武官裏,也就他最位高權重了。況且,窦嬰也是窦家人,就算心不是全在窦家,好歹沾着窦字,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一家。可惜,他的得意,只持續到東方朔拜訪之前。
翌日上朝,窦彭祖告假,理由是他的腿摔斷了。
聽到消息的時候,陳嬌倒是足足愣了好一會。
窦彭祖會想辦法辭掉帥印的事情的确在陳嬌的意料中,但速度這麽快……确實出于陳嬌的意料。而且昨日她只聽說了東方朔去窦府的消息,未曾聽聞窦彭祖去長樂宮之事。由此不難看出,在這件事情上,窦家人和窦漪房的心,根本不齊。
這樣的好機會,對陳嬌而來,完全是意外之喜。
她假意給窦漪房面子,表示帥印必須交給窦家,這麽一拖,就拖到了梁王死訊傳來。
作者有話要說:小豬你再不回來阿嬌真的就要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