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曾經
孟思颦笑了笑:“你都那麽大了,還讨什麽紅包。”
“認識那麽久了,我都沒收到過你父母給的紅包。”顧希哲的聲音裏有些委屈,“別說紅包了,連見都沒見過!”
孟思颦拿着手機的手一頓,接着便是一陣沉默。
的确,在她讀書時,或者說從小到大,學校舉行什麽家長會、親子活動,都是她一個人去應付,所以她的朋友同學鮮少有見過孟父孟母的。
即使受了不少老師的白眼,她也不會去通知父母有這回事。她讨厭自己的事與父親沾上關系,那個渾身酒氣、粗魯暴戾的人,她看着他就讨厭,恨不得把他從自己的世界裏驅逐出去。即使他是她的親生父親。
名義上的親生父親。
初二下學期,為了中考做準備,老師直接把家長會消息發到每一個家長的手機裏。那天孟思颦剛收到消息,還沒來得及把那條短信删掉,就被爸爸發現了。孟父讓她把短信讀出來,她不肯。孟父大怒,抄起一旁的遙控器就往她那兒扔,然後趁她躲閃的功夫把手機搶過,看到了家長會的消息。
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自家女兒從小到大有“家長會”這一件事。
當場他就質問孟思颦了:“你打算瞞到什麽時候”、
“都不知道你在學習幹了些什麽”、
“是不是做了些不正經的事”……話越說越不堪入耳。
孟思颦實在是忍不住了,把腳一跺。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個巴掌就被甩到臉上。
“喲,翅膀硬了是吧?”孟父罵了一句,然後便是一頓拳打腳踢。
孟思颦不敢反抗,只蜷縮着身體保護自己,意識漸漸模糊。
一會兒後,孟父好似覺得不夠過瘾,忽然停了身手。孟思颦以為這次自己可以逃出生天,當她顫顫巍巍從地上爬起來,扶着牆走了兩步,擡頭卻見自己的父親手執一條長長的鐵棍快步向她走來,臉上是饒有興趣的神色。
孟思颦還沒反應過來,鐵棍就已經掃到她身上了。她被撞得跌在地上,棍棒随之而來,打在身上猛然的疼痛讓她慘叫出聲。
Advertisement
自己應該快死了吧。孟思颦躺在地上,連擡手的力氣都沒有了。
意識漸漸模糊,只見一條鐵棍掃舞。最後好似就是開門的聲音,緊接着母親痛心的尖叫。
孟思颦醒來發現自己在醫院裏,床邊的凳子上,母親坐着,趴在床邊,似乎是睡着了。她環顧一周,沒有發現父親的身影。
那時開始,她對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顧希哲等了許久都沒得到回應,“喂”了一聲:“思颦?”
孟思颦被這一叫喚回過神,答道:“我在。”她平複了一下自己的語調,繼續道,“來家裏就不必了,我家沒人,你來了也是白來。”她扯了個謊。
顧希哲倒是應得幹脆:“好吧。”他頓了一下,像是在思考什麽,接着道,“那你明天有空麽?”
“怎麽了?”
“想帶你去一個好玩的地方。”那邊的顧希哲笑了起來,眼睛微彎。
他這句話說得神秘,又有些邀功的意味。孟思颦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上挑的語調微微把唇角上勾。
“好啊。”她輕輕地笑了起來,“那,明天街心公園南門見。”
過年間的公園沒什麽人。還算冬天的天氣,街心公園裏的樹還沒開始長出嫩芽,光禿禿的一片,在這般喜慶的節日裏,顯得有些蕭條。
這兒的冬天不算太冷,孟思颦穿着衛衣加牛仔褲的套裝,剛好禦寒,且可遮住身上的傷痕。
她前腳到了公園,接着顧希哲就出現在她面前了。碰巧的是,他也穿了衛衣和牛仔褲搭配的衣服。
“早上好啊思颦。”顧希哲笑道,“讓你久等了。”
孟思颦擺擺手:“沒有,我也是剛剛才到。
顧希哲“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孟思颦疑惑地看他,他回望,眸帶笑意解釋道:“你想想,每次我跟你說早上好,你都會說一句'你怎麽在這裏'來回答我。今天終于不是了。”他說着又忍不住笑了。
孟思颦無奈地看了他一眼。
“好啦好啦,不逗你。”顧希哲吐吐舌頭,“今天有個書展開幕,我們去看看吧。”
書展在市中心館召開。開幕式時會有簽售會,所以來的人很多,場面十分火爆。
孟思颦來到門口,吓了一跳:“這怎麽……擠得進去……”她轉頭看向顧希哲。
顧希哲撓撓頭,苦笑:“我也吓了一跳。”雖然知道是有簽售會,但他也沒想到竟然會這麽多人,否則他就不帶她來了。
孟思颦看着洶湧的人群,瞠目結舌。她有些為難地看了顧希哲一眼:“要不我們還是……”還是走吧。
“反正都來了,進去看一下嘛。”顧希哲抓住她的手握在手裏,“畢竟這麽多人,肯定有什麽好玩的。”
孟思颦想了想,覺得說得不錯,便點點頭,算是同意了。根本沒發覺自己的手被握住。
他們千辛萬苦擠入會場內,才發現需要邀請票才能入場。顧希哲把票給工作人員,那人就帶着他們入了主會場。
內部與外部比起來安靜多了,也不是非常多人,環境十分舒适。孟思颦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會限制人數進出的,怪不得外面有那麽多人。
若不是顧希哲,她已經被門外那人潮吓退了吧。
“诶,思颦。”顧希哲突然驚叫一聲。
孟思颦朝他望去。他兩只手舉起一本書,搖了搖,獻寶似的:“你的書!《許意》。”
孟思颦走過去,接過書本端詳片刻,然後甜甜地笑了起來。
《許意》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連載完結了,雜志社高層覺得她這本《許意》不錯,便與印刷商涉交,為《許意》印了接近十萬冊,很快就被搶售一空。這足以證明這本書的名氣有多大。
但在這樣大規模的書展裏,能見到自己寫出的作品,這種感覺就如在頒發諾貝爾文學獎時聽到自己孩子的名字一般,感覺榮幸至極。
更何況,這是真正名義上,她所創作的第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