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謀劃
被當成文盲的衛曉宇氣得太陽穴一鼓一鼓的。
他轉過身對葉澤說:“老子不僅會寫字,還會四國語言,會數理化史地生!跟你們這些老文盲不一樣!”
葉澤挑挑眉,一臉不置可否,氣得衛曉宇讓他馬上拿來文房四寶,讓他見識見識現代高材生的文化水平。
葉澤只當他在鬧小情緒,哄着他讓他把粥都吃完,衛曉宇抵死不從,葉澤沒法,只能讓他先乖乖吃東西,自己跑去折騰一番。
等葉澤應他的要求把東西都放好後,衛曉宇坐在軟塌上,看着站在桌邊的葉澤,大言不慚地伸手對他說:“抱我過去。”
葉澤無奈又好笑地搖了搖頭,認命地走過去将他抱起,把他放在椅子上,自己拉了把椅子坐在他身旁,看他能翻騰出什麽東西來。
衛曉宇經過前一陣子的磨練,對待這些“古玩意兒”已沒當初那麽陌生,按着老辦法研好墨,裝模作樣地學着皇上以前的動作抓起毛筆,沾了沾墨水,刷刷刷地埋頭寫起來。
一口氣寫了好幾個大字,衛曉宇擱下筆,拿起宣紙欣賞一番,覺得自己第一次寫還寫得真不錯。
轉頭打算朝葉澤得瑟一番,就看見葉澤一臉憐愛的表情摸了摸他的頭,衛曉宇馬上就不幹了。
“你這是什麽表情!”衛曉宇怒。
葉澤摸摸他的頭,“寶寶真棒!”
衛曉宇當場就要掀桌了,這麽敷衍是想打架嗎!他将寫好的紙遞給葉澤讓他拿着,又埋頭寫了幾張,熟練了以後越寫越好,最後拿出一張他自認寫得還不錯的給葉澤看,一臉你自己看着辦的表情。
葉澤看了一眼,又祭出笑臉,“寶寶好棒!”
衛曉宇臉都抽了,将筆一扔,拿起手頭上的幾張寫過的紙對着葉澤道:“我哪裏寫得不好了,啊?雖然我頭一次用毛筆寫字,但好歹也是有棱有角的,犯得着這麽埋汰我麽!”
葉澤看他一臉認真,将他手上的紙拿過來,橫看豎看始終看不出個正形來,偏偏衛曉宇又一副你不好好說清楚咱們勢不兩立的表情,葉澤無奈,只能實話實說道:“寶寶,你這是……什麽字啊?”
衛曉宇一愣,将葉澤手上的紙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确定不是太久沒寫字導致寫錯字,才一個字一個字地指着說:“生、日、快、樂,生日快樂呀。”
Advertisement
“生日快樂?”葉澤臉都皺了,他拿過一張新的紙,提筆在紙上寫下一串東西,完了拿給衛曉宇看,“這才是生日快樂。”
衛曉宇一看,眼都直了,這一串泥鳅一樣的是什麽東西?這下他才總算反應過來,原來不是自己文盲,是這個亂入的時代根本不知道繼承的是什麽文化,自己無意撞了進來,不僅找不到一絲在史書上讀過的共通之處,連文字都完全不一樣。
文盲這兩個字,他只好委屈地收下了。
衛曉宇壓下滿肚子的委屈與憤怒,悻悻然地收回自己的作品,怎料收拾着東西的手被葉澤一壓,然後聽到他說:“寶寶,這是你家鄉的文字?”
“嗯?”衛曉宇擡頭,顧左右而言他,“啊,嗯,對啊。”
“寶寶好像沒有跟我說過你家鄉在哪裏?”葉澤問。
衛曉宇頓時心一顫,打哈哈笑着想蒙混過去,卻被葉澤捏住他的下巴,“嗯?”
衛曉宇頭皮發麻,想別過頭,但下巴被捏得死死的,他擡手用力撥開,抿了抿唇,“我……嗯,不是什麽有名的地方……”看了眼葉澤的表情,衛曉宇心下一凜,猶豫兩秒道:“……以後若出宮了,有機會再告訴你。”
語落掙開葉澤,收拾好桌面散亂的筆墨,在葉澤的注視下一聲不吭地快步跑到屏風後。
葉澤坐在原地,看着他慌亂的背影出神。
從第一次看見衛曉宇時,他就讓暗一查過衛曉宇的來歷,自是對他的來歷有過一番了解。
小衛子原名衛三,是豐林縣某一農家的三子,入宮後被賜名為小衛子,師從李公公。衛家世世為農,家中并不富裕,受前一任皇帝剝削,如同天下衆多農民家庭一樣,家中益發貧窮,最終無法,只能憑借一老鄉的關系将家中最小的兒子送入黃門。
衛曉宇的表現以及他說的話,都與暗一調查回來的信息無一處吻合,葉澤眉頭愈聚愈攏,暗一跟着他多年,至今沒有出過一次差錯,所以——
小家夥,你到底有什麽秘密瞞着我呢?
太後的生辰如火如荼地準備起來,來自各地的士族們紛紛進宮,整個皇城上下都呈現出一派喜氣。
連日來,陸文翰帶領的軍隊捷報不斷,一路掃蕩過去,所到之處當地官員皆上報喜訊,陸衛尉此次“戴罪立功”,不僅将傳聞中的反動勢力一一壓下,還沿途把一幹山賊都清理幹淨,将之前朝堂上亡國的憂慮一掃而空。
恰逢太後生辰,朝臣紛紛表示這都是太後洪福齊天,才會讓這一切安然順利地解決。
然而這等歡天喜地的情況只維持了短短幾天,在太後生辰前兩天,西北傳來了戎狄進犯的消息。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亂作一團,上書的文件接二連三,與前兩天喜氣洋洋的朝堂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皇上,戎狄進犯軍隊聲勢浩蕩,臣認為應派重軍鎮壓。恰逢太後生辰,此事應盡早解決,不宜過分延誤。”
“臣附議。”
“臣附議。”
提出迅速派兵的呼聲越來越高,皇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朝臣雖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繼續上書。
“此事茲事體大,臣認為賢王是最佳人選,陸衛尉率領的軍隊捷報連連,賢王帶領陸衛尉多年,無疑是此次西北之事的第一人選。”
“皇上,藴遼州之事已由陸衛尉極力鎮壓,太後生辰将至,各地士族從全國紛至沓來,皇城暫時無憂,請皇上派賢王出征西北。”
其中一位文臣義正言辭地提出此建議,朝堂上一時陷入沉默之中。
由賢王出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皇上與賢王關系甚好這是世人皆知的事實,西北此次動作太大,兩相權衡,不知皇上會如何抉擇。
葉玄看着衆人上書的奏折,表情嚴肅,底下的朝臣一時無話,都在等候他的判決。
他将手上的奏折往案上一放,在寂靜無聲的朝堂上發出“啪”的一聲巨響,底下的人莫不暗自心驚。
“左卿,你方才提議讓賢王出征?”
被點到名字的,便是剛才提出賢王是最佳人選之人,他斂了一下神情,上前一步,俯身道:“回皇上,臣認為陳大人所言甚是,藴遼州之事已日漸平定,由此可見陸衛尉的過人之處,而賢王有多年帶兵經驗,此次西北之事,臣認為由賢王出征,是最理想的方案。”
“哦?”葉玄擡眉看了他一眼,“其他人也如此認為?”
此話一出,幾乎無人敢吭聲,然而剛才被提到的陳大人僅靜默了一瞬,上前開口就說:“皇上,縱觀目前形勢,可領兵出征的只剩下剛從蓬錦歸來的曹将軍,以及帶兵多年的賢王二人。曹将軍遠赴蓬錦,回來尚且不足五天,而賢王則在宮中修養多日,臣以為賢王乃最佳人選。”
經由陳大人如此一說,衆人才驟然想起幾天前剛凱旋歸來的曹将軍。
陳大人一片忠心,心裏沒有別人那麽多彎彎道道,只從實際出發,因而他認為賢王最好,就只要求皇上派賢王出征,然而其他人卻不似他那樣,經他這麽一提醒,其他官員立即将主意打到曹将軍身上。
朝堂上随即讨論開來,葉玄掃了一眼,默不作聲,他的視線放在站在最邊上的賢王身上。
葉澤平時鮮少出現在朝堂之上,今天卻出現在這裏,結合今天衆人讨論的事情,葉玄哼笑一聲。
前幾天兩人不歡而散,葉玄本就窩了一肚子火,如今再看他這副迫不及待的模樣,心底的怒氣更盛。
過了片刻,他拍了拍桌子,示意衆人安靜下來,朝葉澤說:“賢王對此事有何想法?”
衆人紛紛把目光移向賢王,被點名的葉澤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抱拳回道:“回皇上,臣随時聽候指揮。”
“哼。”葉玄聲音很輕地哼了一下,只有站立在一旁的李公公聽到,然而即便聽不到這一聲,餘下的人也能猜得出皇上的表情。
“左卿,你來說說。”葉玄點名剛才發表言論的左侍郎。
左侍郎頓了一下,随後道:“回皇上,臣認為曹将軍與賢王都有多年帶兵經驗,兩位在用兵上皆無人可指摘。此次西北之事事發突然,賢王在宮修養多時,行兵未免生疏,需耗費一定時日方能出征,曹将軍雖歸來不久,但兩相權衡,臣以為曹将軍或許更适合出征西北。”
“嗯。”葉玄神色稍霁,又點了幾個官員問話,之後幾人幾乎都與左侍郎意見相似,最後葉玄下令,派曹将軍領兵迅速前往西北,說完狀似無意地看了葉澤一眼,随後頭也不回退朝離開。
葉澤安靜地站在一旁,任周邊的人投來各種意味不明的視線,他擡手覆在嘴邊,掩下幾欲要溢出嘴角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