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元寶抿抿嘴,道:“盧姑娘,我可能以後很少有機會再來看你了。”
盧青桑略微訝異,“你要去別家做工?”
元寶搖搖頭,“也不是,董老爺家現在落魄了,養不起閑人,便讓我回家去。我爹娘見我大了,家裏又有媒婆來說親,就打算把我嫁出去。”
元寶今年十五歲,比盧青桑還小一歲,不過在古代是及笄的年紀,确實可以嫁人了。
盧青桑問道:“你願意嫁人嗎?”
元寶嘆了一口氣,“不願意。我現在都知道嫁人要過什麽樣的日子,會像我娘一樣生許多個兒女,終日操勞不休,可能無論怎麽努力,都養不活所有的孩子,待男孩子大一點送他們去做學徒,女孩子大一點送去別人家做丫環。我不想過那樣的日子,但沒辦法,這就是我們村子裏大部分女孩的命運。”
盧青桑聽得心裏恻然。
這種一眼就能望到頭的苦日子想想就讓人絕望。
在古代一個女子要想改變命運何其困難。
她想了想,道:“元寶,你想跟着我一起做事嗎?”
元寶瞪大眼睛,有些不太明白。
“就是我雇傭你,我們自力更生,等有了錢,買房置地,甚至招個上門女婿,讓他來服侍你都行呢!”
盧青桑已經打聽過了,本朝是可以立女戶的,雖然立戶的大部分都是寡婦,但是至少有個希望啊。
女戶就是女人獨立的戶口,財産都是自己的,還可以免除雜差。只要有錢,日子不會太難過。
不過這就看元寶自己的選擇,是像她們村子的普通女孩那麽過一生,還是跟着盧青桑,兩人一起掙錢。
其實後一條路也不容易,而且還極容易耗費年華,畢竟元寶現在的年紀可以挑的人家多,等過了二十,再回去嫁人,可能嫁的就是一些鳏夫,或者年紀大沒啥本事的人了。
盧青桑把好壞都跟她說明白,然後讓她自己想清楚再回答。
元寶拍手,道:“不用想,我願意跟着盧姑娘你做活,我不怕苦累,只怕活着沒有希望。”
“那你家裏人同意嗎?”
這是個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問題。
元寶滿不在乎地說:“他們要嫁我,不過是為了那五兩銀子的聘禮。大不了我給他們寫欠條,我還他們五兩銀子也就行了。一年兩年我還不起,十年八年我總能還得起。”
盧青桑笑:“那倒也用不上十年八年。那咱們就這麽說定了,只是我現在還借住在裴大人家裏,須得再攢些錢才能找地方搬出去。這樣吧,你白天早一點進城來幫我,東西賣完了就回家。待我租了屋子,咱們一起住。”
元寶高興地點頭:“嗯!”
雖然已經還清了欠裴大人的錢,但是盧青桑并沒有沒有無債一身輕的感覺,畢竟她已經欠了裴琰數不清的人情債。
為了報答他,盧青桑更加用心打理裴家的一日三餐,務必照顧好裴大人的胃,最好把裴大人養的白白胖胖(不可能)。
進了六月,一天比一天熱。大魚大肉越發顯得油膩,盧青桑致力于做一些清爽的菜肴。
裴家冰庫運來了冰,她把冰砸碎了做成水果刨冰,切了甜瓜、西瓜,再放幾顆楊梅進去,最後澆上酸奶。
大家夥兒都愛吃,但這東西吃太多容易鬧肚子,盧青桑便只在晚飯後,才給他們每人準備一小碗刨冰。
所有的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便發展。
盧青桑的烏梅汁與飯團福壽卷上市後賣的很不錯。
飯團分量大,價格便宜,宜于果腹;福壽卷造型精美,适合當做小點心。
而且盧青桑一向在用料方面舍得下本,做飯團與福壽卷的大米都是上等的粳米,黏性好,特別是放涼了吃更加香甜,再就是裏頭的肉松火腿蝦仁都是實打實的餡料,絕不會以次充好。
做飯确實有一定的技巧在裏面,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技巧就是食材本身的新鮮度。用好的食材做飯,本身的味道就比一般的食材高出一大截。
質量有保證,吃的人自然會嘗出來好來,所以飯團與福壽卷都很收歡迎。
至于那一大翁加了冰的烏梅汁,則是盧青桑特意去藥材鋪買了烏梅、山楂、冰糖熬出來的,沒有偷工減料再裏頭添水湊合,冰凜清爽,滋味醇厚,每天都可以賣光。
一天下來除去成本可以掙近二兩銀子。
就這麽到了六月中旬,加上上個月賣粥掙得,盧青桑一共掙了快六十兩銀子了。
京城的物價比別的地方都要貴,如果去置地,也就只能置辦七畝地,且種地回錢周期太慢,雖然她有個田園地主夢,但還是覺得買地的事情暫時擱置,先把生意擴大才行。
她在紙上寫寫算算,皺了眉頭,不太夠。
租房子、置辦家夥等等各種算下來,這六十兩銀子只怕要花去一大半。
更讓人煩惱的是,朝廷的一貫政策就是重農抑商,雖然經過了五六代皇帝,民間經商的越來越多,商人的地位不像國朝剛建立時那麽低,但經不住當今聖上是個好花錢的主啊。
他不理朝政,致力于尋仙問道,金山銀海花在這“仙道”上。在農業上收夠了稅,再剝削老百姓而可能就要造反了,就把主意打到商人頭上,這幾年對商人的盤剝加重,時不時巧立名目收錢。
盧青桑現在依附于裴家而住,再加上易晃的相助,那些人暫時不敢打她的主意,只是搬出去後這些問題就要考慮到了。
生活不易,還得想個辦法。
這天盧青桑與元寶去鐘樓街擺攤,發現有好幾處攤子也在賣烏梅汁、飯團和福壽卷,再一看價格,比盧青桑賣的要低。
元寶氣鼓鼓地說:“他們怎麽這樣啊,非得跟着人家來,還壓價!”
這确實算得上是不正當競争了。
只是說起來飯團福壽卷都不是盧青桑原創,別人跟着去賣本來沒什麽,但是故意壓價就不對。
這一早上有些顧客被低價給吸引走了,盧青桑的生意不太好。
元寶小聲說:“姑娘,咱們要不要也降低價格?”
“不,”她一口否決,“壓來壓去,會造成惡性競争,最後為了回本,東西會越做越差。元寶,等會兒你去別的攤子買幾個嘗嘗,與我們的對比怎麽樣。”
元寶去別家買了回來,嘗嘗烏梅汁,“有些寡淡,應該是添水了!”那飯團不用嘗也看得出,不如自家的好。自家的飯團米粒黏軟剔透,別家買的米粒發硬,黏性也不好,口感更是差。
這下子盧青桑放心了,篤定道:“不用管他,不出三日,真正想吃飯團與福壽卷的人自來還會回來我們這裏買。”
“嗯。”元寶對盧青桑十分信服。
果然過了兩三日,她們的生意重新好起來。
這天巳時末,東西已經賣完,兩人在收拾攤子。
元寶忽然指着一處,說:“哎,姑娘你看,那邊柳樹下穿粉色衫子的姑娘昨天好像也來了,奇怪,她又不買東西,幹嘛總是出來轉啊?”
盧青桑擡眼望過去,只看到一個粉色的背影,随口道:“可能是住在這附近,沒事就出來逛逛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沒有裴大人的一章。
明天見,應該也是中午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