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待董賢跟着二舅哥去南邊做生意後,馬氏把媒婆請到家裏。
那老婆子笑眯眯地說:“太太考慮好了嗎?”
馬氏的眉頭皺得緊緊的,“她畢竟是我家老爺的外甥女,我擔心我家老爺回來不好交代。”
“貴府的老爺不是已經出遠門了嗎?”媒婆呷了一口香茶,笑道,“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等生米煮成熟飯後也再沒什麽好說的。”
事到臨頭,馬氏反而猶豫起來,“萬一老爺發起怒來,我可招架不住。”
媒婆以為她在拿喬,不過是想多要一點銀子,嗤笑道:“那府裏為大公子置個妾室,講明了模樣兒好,知書達理,會琴棋書畫,我是看跟你交情不錯,才想到你的,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算了。只要我把話放出去,有的是人想進去。”
“哎,您別生氣,我那外甥女,您也是見過的,要不是她爹出了事,她現在還好好的千金小姐當着呢!我敢說這方圓百裏,能比得上她的姑娘寥寥無幾。”
馬氏不是傻子,對這婆子說的話并不十分信,她肯定看過不少姑娘,才選中了盧青桑。
媒婆擱下茶盞,“那我就問太太你一句話,到底同意不同意?”
馬氏咬咬牙,“再加一百兩銀子。”
“你這胃口也太大了!”媒婆臉色很不好看。
馬氏轉過頭,“實在是我擔的幹系太大了,要不您老人家還是去找別人吧。”
媒婆心裏叫苦,她找了好幾個姑娘,但是興安伯夫人一直看不上,她這才想起了馬氏家寄居的孤女來。
想不到馬氏也是個狠人,四百兩銀子居然還嫌不夠,讓再加一百兩。
殊不知馬氏也有自己的想法。盧青桑雖然按照盧家輩分排在第六,但是盧簡那一支,一直人丁稀少,祖籍又在蜀中,族親關系疏遠,且遠在千裏,現下盧青桑的婚事可完全由舅父做主。
但是按照董賢那個脾氣,是萬萬不會将盧青桑送去做妾。是以媒婆最開始提出來時,馬氏是反對的,但是對方開價高,四百兩銀子買斷,讓她不得不猶豫。
文昌明年秋闱,若是得了舉人,便算是踏入了官途,少不得各處打點,樣樣都要花銀子,家裏那六十畝地實在不頂用,馬氏正為這一注銀子發愁,媒婆送來的枕頭,故而她狠狠心,讨價還價又加了一百兩銀子。
媒婆無奈道:“太太,咱們這回說定了,可不許再加了!”
馬氏忙道:“不會了,不會了。”
媒婆又道:“這盧姑娘還得給人過過目才行。”
馬氏笑道:“這個你盡管放心,約定了日子我帶她上門就行。”
媒婆眼裏精光四射,“她原來是個官宦千金,要是心高氣傲,到時候鬧起來怎麽辦?”
“我自有法子,她現在不過就是一介孤女,該認命的時候還得認命。她進了伯爵府,做她的小夫人,吃香的喝辣的,這不委屈她,否則,就她那身份,也嫁不得好人家,我這也算對得住她。”
“也是,做慣了千金小姐,讓她嫁個普通老百姓,為衣食操勞,那時候她才知道哭哩。”
兩人就這麽約定好了。
馬氏對盧青桑的态度也轉變了許多,不再冷言冷語待她,也不再讓她下地幹活,溫言細語,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
盧青桑越發不安。
她已經在想後路了,現在她手上有一錢銀子,精打細算暫時可以支撐一段時間,鎮子上有了缫絲廠,她可以去缫絲廠工作,雖然累,但至少能養活自己。而且鄰居陳老太也答應租一間屋子給她。
陳老太的兒子一家就在城裏開綢緞鋪子,她年輕守寡,就是靠着一手缫絲織布的手藝養活一家人,聽說盧青桑想學缫絲,便開始教她。
其實缫絲并不難,最重要的要耐心與細心,要将蠶絲一根根地抽出來。
陳老太看着盧青桑那一雙水蔥似的纖手,可惜道:“缫絲最傷手了,你這雙手可惜了!”
盧青桑想得開,“沒事兒,我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覺得很開心。”
其實她有一手做飯的手藝,原本是想利用起來,她暫時沒什麽本錢,但是可以去城裏富貴人家做廚娘。
後來發現還是想當然了,富貴人家的廚娘都是要賣身進府裏,當然也有人家雇廚娘,但是盧青桑這副年輕小娘子的模樣,別人心存顧忌,也不會雇傭她。
只能先進缫絲廠,多攢些錢再說。
盧青桑與陳老太說話間,就看見馬氏送媒婆出來,兩人臉上都帶着笑意,媒婆道:“別送啦,回去吧。”
馬氏不肯,又送了一段路,才轉身回家。
陳老太笑道:“你那舅媽現在也知道着急靜娴的婚事了!對了,你自己的事情有什麽打算?”
盧青桑搖搖頭,笑道:“大娘,我不急。”
眼看天色不早了,她告辭了陳老太回去。
過了幾日,馬氏忽然說要進城去探望她以往的一個閨中姐妹,并且要帶董靜娴與盧青桑兩人一起去。
盧青桑覺得莫名其妙,道:“舅媽,我留在家裏看家就行。”
馬氏道:“有元寶在就行了。我帶你與靜娴去城裏逛逛,順便買兩身衣裳。”
三人搭乘牛車進城,馬氏帶着兩個女孩直奔鐘樓街,先找了一家成衣鋪子給她們一人買了一件衣服,然後借了老板的更衣房讓她們換上新衣服。
董靜娴摸着新衣裳,喜滋滋地說:“娘總算是大方了一回,不然穿以前的舊衣裳見人,怪難為情的。”
既非過年,又非過節,馬氏何嘗這麽大方過?
盧青桑怎麽也想不通,只能靜觀其變。
馬氏與她的閨中好友秦氏約在了相國寺,那位秦夫人年約四十上下,身形微微發福,穿着一件妝花遍地金的緞衣,插金戴銀,手腕上兩只翠綠的镯子晃得人眼花缭亂,相比之下,即使馬氏已經穿上了她最好的見客衣裳,首飾也都戴上了,卻遠遠不極這位夫人,相形見绌。
連董靜娴都小聲對盧青桑嘀咕:“六娘,我都不知道娘什麽時候有了這麽一個富貴的朋友,你看她手上的那對翡翠镯子,真好看!”
貧富相差這麽大的兩個人是好友,盧青桑是一點都不相信的。那位貴氣十足的秦夫人姿态擺的可不低,言語中一直是馬氏在恭維奉承她。
兩個女孩過來給秦夫人行禮。
秦夫人笑道:“真是個兩個漂亮的姑娘!”
她很大方,一人給了一根小金釵作為見面禮。
盧青桑拿在手上,沉沉的,怎麽也也有一兩重。只是這金釵未必能留在她手裏,估計回家後,馬氏少不得找個由頭收回去。
那位秦夫人似乎對盧青桑興趣很大,同她說話,問她今年多大了,識字嗎,讀過些什麽書。
盧青桑心中警惕起來,今日來相看的難道不該是董靜娴嗎,怎麽秦氏的目光都在她身上,她故作愚鈍,不願意出風頭,只說讀過女四書,些微認識幾個字,輕易不肯多說,極力裝作老實木讷的樣子。
一旁的馬氏面上很急,道:“我這外甥女兒害羞,她父親培養她,光夫子都請了好幾個,琴棋書畫都會一些。”
秦氏笑了笑道:“兩位姑娘去寺裏逛逛吧,陪着我們怪無趣的。”
見秦氏發話,馬氏只好道:“靜娴,你與六娘去逛逛吧。”
待兩個姑娘走遠,馬氏忐忑不安看着秦氏。
秦氏道:“不算是頂好,湊合吧。”
聽說大公子素來厭惡妖媚的女子,馬氏的外甥女原來是個大家閨秀,模樣、氣質過得去,剛才看她行禮,在禮儀方面也到位,就是看着有些木讷寡言,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是老實本分,這樣女子說不定讨到大公子的喜歡。
馬氏松了口氣,問道:“什麽時候将她送過去?”
“再過幾日吧。”
興安伯夫人是秦氏的表姐,她不方便出面才讓秦氏來操辦此事。現在選中了姑娘,還需跟她說一聲,再看看怎麽把這姑娘給大公子送過去。
既然盧青桑被看中了,後面的事情就很順利了。
媒婆是中間經手人,興安伯府給了她六百兩銀子,她自己拿出一百兩,把剩下的五百兩交給了馬氏。
馬氏看着這一小箱銀子,心花怒放,有了這些銀子,眼下很多困難就迎刃而解。六娘啊,六娘,就當你是報答舅舅與舅媽的收留之恩。
“那邊有沒有說什麽時候把人給接過去,可別拖太久了,我家老爺回來就麻煩了!”
“快了,快了。”媒婆笑道。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