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求人辦事,趙志遠也不含糊,轉手就把那巴掌大的一塊臘肉送給了林硯池。
林硯池裝模作樣推脫一番,臘肉還是落入了他手中。
插了幾天秧後,林硯池就沒和趙亭松一起幹活,自己一個人單獨分了兩壟地栽紅薯。
這時候講究勞動最光榮,他本來倒是思想端正,欲和城裏來的知青比個高低,但地裏的活真是一般人能幹的。
盡管他從小在農村長大,面對這麽大的勞動量還是有些吃力。
這時候他不免想起了趙亭松,要是繼續跟那個大傻個一起幹就好了,有他幫忙,自己也不至于這麽累。
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個念頭剛出來,趙亭松就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了。
太陽很大,林硯池的皮膚曬得紅紅的,汗水将頭發打濕,有幾縷貼在了額頭上。
趙亭松來了也不說話,只看了他一眼,就自顧自地開始幹活。
林硯池坐到一旁灌了兩口水,伸腿在他屁股上輕輕踢了兩下,明知故問道:“诶,這是我的地,你幹嘛呢?”
趙亭松往前挪了挪,跟沒聽到似的,就知道埋頭苦幹。
看到他這樣,林硯池樂不可支,揶揄道:“诶,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他不會幫我幹活,讓我不要裝可憐的。”
趙亭松這才停下手中的活,抿了抿唇,看他一眼認真道:“不一樣。”
林硯池拿過紅苕藤,一邊栽種,一邊問他:“哪不一樣了?”
趙亭松伸手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你和我,現在是朋友。”
“我爹說了,朋友之間就要互相幫助。”
Advertisement
提起朋友這個詞時,他臉上還帶了點淺淺的笑意,轉瞬即逝。
林硯池也笑:“你對你村裏的朋友都這麽好?”
趙亭松面無表情地搖頭:“沒有。”
“除了你,我沒有其他朋友。”
他的語氣平鋪直敘,沒什麽起伏,林硯池也無法從他的神情和語氣中揣摩出他的心裏。
但他小時候也吃過苦,受過排擠,很容易就能和趙亭松感同身受。
他并不認為趙亭松腦子有問題,把他當正常人一樣對待,但是這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對趙亭松心存這樣的善意。
林硯池心中那塊柔軟的地方被趙亭松觸動,剛才腦子裏希望他能幫忙的那股想法瞬間煙消雲散。
他拍了拍趙亭松的肩膀,道:“朋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但我也不能白白占你便宜,回去吧,我自己可以。”
趙亭松很執拗,脾氣也有點軸,認定的事,誰也勸不動他。
他幹脆背過身去,一句話也不和林硯池說了。
林硯池拿他沒辦法,只得跟着一起幹活。
有趙亭松幫忙,他的活幹得很快,下工的時候,知青點也沒幾個人。
沒一會兒,林硯池就看見趙志遠回來了,他眼珠一轉,對着趙亭松說道:“你在這等我,我有東西要給你。”
林硯池宿舍的時候,趙志遠搓了搓手想過來和趙亭松搭話,哪知趙亭松一看到他就把頭轉向另一邊,一點面子也不給他。
來了這麽久,趙志遠也知道支書這兒子是什麽脾性,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在心裏偷偷吐槽了兩句,也沒把這事放在心裏。
過了一會兒,林硯池出來了,手上拿的東西,趙志遠有些眼熟,看到林硯池給他使了個眼色,他才明白,那是他送給林硯池的那塊臘肉。
趙志遠似乎明白了林硯池的意圖,做賊心虛般四處看了看,幫忙放風。
林硯池按捺住心中的笑意,對趙亭松說道:“晚上我來你家吃飯,這肉就當是我自帶的夥食。”
隔得遠了,趙志遠也沒聽到他倆到底說了什麽,只看到兩個人推來推去,最後那肉還是到了趙亭松手中。
等趙亭松走了,他才迫不及待地跑了過來,然而又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林硯池看到他的欲言又止,故作高深地說道:“有志者事竟成,趙知青,你且放寬心。”
還不到分糧的時候,每戶人家裏的糧食都得計劃着吃,趙亭松家的條件在村裏算不錯的,但家裏存糧也不多。
除了臘肉,林硯池晚上去的時候,還帶了自己剩下的那小半袋面粉。
吃白食這種事情,他可幹不出來,有了這些東西,趙亭松家裏的人也不會怪他不識禮數。
林硯池和趙家人都打過照面,私下雖然沒怎麽接觸過,但趙亭松家裏的人他都能分得清。
林硯池含笑着,露出兩個小小的梨渦,很有禮貌地對沈紅英說道:“冒昧前來打擾,還望嬸子不要見怪。”
不過年不過節的,林硯池前來拜訪,沈紅英心裏頭是有些奇怪的,不過她倒也沒說什麽。
難得趙亭松和他處得來,一頓飯而已,家裏也不是供不起。
她對着林硯池笑臉相迎:“小滿整天在我耳邊念叨你,你能來我不知道多高興呢,啥見怪不見怪的,坐一會兒,等你叔回來就能開飯了。”
趙保國是村裏的支書,每天忙忙碌碌地跑來跑去,很晚才歸家。
林硯池将自己手中的面粉遞給沈紅英:“這是我在城裏買的面粉,買得太多,一個人吃不完,還望嬸子您不要嫌棄。”
白面精貴,還不好買,哪有人會嫌多,知道林硯池說的是客套話,沈紅英嗔怪道:“你這孩子來就來,還帶什麽東西,肉和面粉我們家都不要,你等會兒走的時候自己帶回去。”
說完,就讓趙亭松招呼着林硯池坐下,自己和謝金枝去廚房忙碌了。
林硯池和趙春風打了招呼,家裏的娃正是會走又離不得人的時候,聊了兩句,趙春風就跟着娃滿院子跑,屋裏很快就剩下了林硯池和趙亭松兩人。
林硯池看到他那張撲克臉,就忍不住逗他:“嬸子說你經常在她耳邊念叨我,你都跟她說些啥呢,是不是淨說我壞話了?”
趙亭松眼睛瞪大,連連擺手:“我沒有。”
除非趙保國先問,不然他是絕不會主動說林硯池的事。
見林硯池笑得古裏古怪,還以為他不信,趙亭松撇了撇嘴,氣悶道:“我真的沒有。”
林硯池當然知道那是沈紅英的客套話,只是看到趙亭松那一驚一乍的臉特別有意思,所以故意詐他呢。
兩人正鬧着,沒多久,趙保國就回來了。
他嘴裏叼着煙管,走路優哉游哉的,心情看起來還不錯。
看到林硯池,也沒吝啬自己的笑容:“林知青可真是稀客啊。”
林硯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沒打擾到你們就好。”
趙保國回了家,趙家很快就開飯,來者是客,甭管家裏條件怎麽樣,該有的禮數還是得有。
趙保國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果子酒,林硯池被迫陪着他喝了兩盅。
這酒後勁大,喝多了有些暈乎乎的。
酒過三旬,趙保國看到林硯池白嫩手掌上新長的老繭,大着舌頭誇了他一句:“這幾天農忙,辛苦你了。”
林硯池打了個酒隔,乖巧地搖搖頭:“你們和土地打了這麽久的交道,從來沒有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我們這才幹了多少活,有什麽辛苦的。再說辛苦的不止我一個,村裏那麽些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都在認真幹活,沒道理我一個身強力健的年輕人還給大家拖後腿。”
同樣是知青,瞅瞅人家這覺悟。
也不怪林硯池是村裏風評最好的知青,老實又能吃苦,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歡。
趙保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我沒看錯。老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我跟你說,只要你認真服從安排,準錯不了。”
這話說得确實不錯,但是埋在土裏的金子沒人挖出來,發了光別人也看不見啊。
趙保國是村裏支書兼大隊長,很多事情若是能得到他的幫助必定事半功倍。
林硯池想在這裏站穩腳跟,以後少不了他的幫忙。
林硯池抿了口酒,不太好意思地說道:“支書您真是太擡舉我了。”說着,他又腼腆地看了趙亭松一眼,朝他舉起酒杯:“這幾天,小滿哥幫了我不少忙,要不是他,我的活肯定幹不了那麽好。小滿哥,謝謝你,我敬你一杯。”
喝了酒的他臉上紅得像是染了胭脂,盯着人看的時候,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十分招人。
這男知青長得還怪好看的。
趙亭松二話沒說,就一口把酒悶進了肚子裏。
紅色的液體順着他的嘴角流下,淌過鎖骨,滾到了他溝壑分明的腹肌上,他跟沒反應似的,兩只眼睛直溜溜地盯着林硯池瞧。
看着他和趙保國侃侃而談,看着他扮鬼臉逗自己的小侄子笑,看着他三言兩語就把沈紅英哄得合不攏嘴。
家裏好像很久沒有這麽熱鬧過了。
趙亭松說不上來自己現在是個什麽心情,但他能感覺到自己心裏很歡喜。
原來,和林硯池做朋友的感覺是這麽好。
趙亭松做了什麽,趙保國哪能不知道,若之前還有些想法,現在聽林硯池這麽直白的說開了,他倒覺得林硯池是個沒心眼的實在人。
他其實也偷偷觀察過幾次,趙亭松幫忙幹活的時候,林硯池也沒偷懶,不是個推脫勞動的人。
村裏老鄉幫城裏知青幹活的不少,這也不是什麽大事。
能讓趙亭松主動幫忙,倒也算他本事大。
沈紅英也聽明白了,難怪他又是送肉又是送面粉的,原來還有這一茬。
嗨,這孩子可真實在,比那些白眼狼好多了,趙亭松和他結交倒是真不錯。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林硯池酒量不錯,離開的時候人都還是清醒着的。
沈紅英讓他把帶來的東西拿回去,林硯池說什麽也不要。
“嬸子,我就實話實話吧,知青點的夥食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你手藝好,東西在你手裏不會糟蹋,我還想着以後能多到你家來打打牙祭。你現在這麽客氣,叫我以後還怎麽好意思來?”
沈紅英在村裏是以潑辣見名的,但她骨子裏帶着農村婦人的善良和淳樸,林硯池年紀小,長得好看,嘴巴又會說,很合她的眼緣。
“行,那你都這樣說了,我就不推辭了。要是嘴裏沒味了,你随時到嬸子家來,嬸子一定給你弄好吃的。”
一番客套後,沈紅英就讓趙亭松送林硯池回了知青點。
靜谧的夜晚,繁星閃爍在天空中的各個角落,林硯池本身酒量就不錯,涼風一吹,醉意更是散了幾分。
趙亭松将他送到知青點後也沒多做停留,很快就回了家。
聽到響動,徐東屁颠屁颠的迎了出來,看着他臉上紅暈未退,皺眉道:“你酒量一向不好,這次怎麽喝了這麽多?”
林硯池嘆了嘆氣,站在壩子裏壓着嗓子道:“還不是為了趙志遠那事,也不知道成不成,你知道我這個人,不圖回報,能幫到人就好,今晚這事就別告訴他了。”
徐東埋怨道:“老是這樣大包大攬,我都不知道說你什麽好。”
林硯池是什麽性子,徐東這個當發小的最清楚,心地善良,人又仗義,對誰都掏心掏肺的。
這麽大個人了,也不長個心眼,這以後可怎麽辦,真是愁死他了。
林硯池裝作看不出他的煩惱,只道:“都是小事,別計較了,說了反倒讓志遠心中有負擔。”
徐東含糊的應了聲:“我知道該怎麽做。”
林硯池垂下眼睑,蓋住了自己真實的情緒。
希望徐東真的知道怎麽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