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國中國什麽的,他的未來老丈人多少有幾分明君之相, 京城又有十萬親随軍, 只要保證糧草供給、兵甲充裕, 就還能穩住。
他能做的就是好好賺錢, 順便幫老丈人多劃拉點糧草, 把京城的兵馬養壯些。
狗蘿莉的顏值過關,能文能武,上朝能幫天子老爹治理江山, 下朝能幫皇後老娘管好後宮, 還能從那種險惡環境下奶好弟弟, 簡直十項全能, 他還是蠻樂意這門親事的, 就在能使得上勁的地方使使呗。
他把糖食作坊的奴隸和管事都撤到莊子裏, 改開食品加工廠,針對的産品是菜市場農貿店賣的米油醬醋面之類的農副産品。
這些東西産出來後, 他就在城中開“裴記農副産品店”,開連鎖店,門面小, 走平民市場的小店鋪。再搞幾個大倉庫作配送中轉倉, 再有就是設幾個大的收貨倉,用來放供貨商運來的貨物。
他開這個農副産品店,做的是糧食加工生意, 自己地裏的産出不夠, 得找糧商購糧。柘糖、稻谷等南方的農貿特産, 都得向南方的商人采買。
跟他一起開錢莊的小夥伴,有三個家裏的封地就在南邊,如今都是有錢有地有身份,混得風聲水起,算是他的大供應商之三。
這些年他陸續認識不少豪商,有些頗合眼緣的,陸續的也有點往來,貨送過來,質量過關、價格合适,他也收,做點倒手生意賺點小錢也是不錯的。
朝廷的作坊一旦開起來,老百姓手裏就會逐漸有錢,社會的購買力起來了,他的農副産品店的生意就不會差。
現在先鋪開,占市場,後面還可以陸續開拓些小商品市場。
食品加工廠這邊有之前的糖食作坊管事在張羅,現成的熟手,都不用再教他們怎麽做,他給管事們安排了活,就由他們操持去了。反正要是管事幹不好,自有其他拼命學習賣命幹活想當管事的奴隸頂上。
琥珀加工作坊已經正式上線,走賣給貴族的奢侈品路線,他交給老娘鎮國夫人在做這買賣。
天子下诏,司馬府冶煉銅器以後改用煤炭,不再用木炭。為了維持煤炭的神格,價格比木炭高,這些錢都是從天子的左手轉到右手,也就唬弄下外人,順便讓他賺兩成利。
不過,這兩成他賺不了太久,煤礦的産權在天子那,他只是當了個神炭司司掌,有點職務便利,天子再給了他些随時能收回的幹股分紅。所以,分寸還是要先弄清楚的。
神鳳山是皇家祖廟所在,不可能随便讓人進來拉煤,而且為了長遠考慮,正規化是必然的。
煤礦出來的東西,根據品種、品質經過篩選,有些還要再加工,之後再運到城裏的神炭司衙門出售,包括琥珀等煤礦伴生物都這樣。
他讓他老娘做的琥珀買賣,也是從神炭司衙門買琥珀。
他自己最多就是利用點職務便宜,遇到那種特別漂亮的琥珀,找工匠打磨後,進貢到宮裏。
中飽私囊這種事就算了,不是他有多高風亮節非得與衆不同,而是天子給了他兩成利,他再撈錢,不合适。
雖然他不到神炭司坐班,但該幹的事得幹好。
神炭司不是他的私産,因此不能用他的那些奴隸。采礦用的是罪奴,就是那些造反的、或者是犯了大罪下獄罰為奴藉的。之前造反的公侯府上,那些不知情的下人、仆從、包括一些不知情的披甲人、戰奴,數量非常龐大,都是人力,不可能手起刀落全部拉去砍頭,罰沒為奴,拉去給朝廷開采銅礦、金礦、開山修路幹各種苦活。
他把神炭司的職能部門、職位、崗位職責和工作範圍都規劃好,再拟好崗位清單,呈給天子,請天子指派人手。
朝廷衙門,人際關系太複雜,他搞不清楚,還是讓老丈人安排自己人吧。
天子看見清單,對裴三郎說:“你舉薦幾個。”
裴三郎回答,沒有。
天子看了他一眼,翻到下一頁的時候,愣住,問:“尋炭使?”
裴三郎說:“神鳳山有煤礦,其它地方一定也有。設尋炭使專程找煤礦,呈報朝廷。一切煤礦開采,只能由朝廷的神炭司操辦,禁止任何公侯擅自采礦。即使公侯封地有需要用煤炭,也只能從朝廷手裏購買。”老丈人如果不想當春秋時期的周天子,就得抓緊全國經濟和資源。這種礦産資源,一定要收歸朝廷,不然封地太強盛鬧造反,苦的還是百姓。
他還提了句,“臣提議使用親随軍。”如他上輩子的黃金部隊。
天子的心頭挺感觸的。他不缺盡心盡力地替他辦事的臣子,但大部分臣子都是在其位謀其職,行事多少還是考慮他們的家族和滿門榮耀能不能繼續傳承下去。
裴曦行事,與他們很有些不同。
裴曦有爵位,将來也會有封地,按常理,應該和其他公侯們一樣,包括他自己登上帝位前,想的都是經營好自己的封地,在那天遠的地方,做一方土天子。可裴曦幹的那些事,看似為了賺錢,實則都利于朝廷,且他并不是為了從中圖謀權勢。三公找裴曦議事,他是真不耐煩,都是想火速辦完早點回家。朝廷議事,他在天鳳殿裏睡着過。倒是他看到金子和長公主的時候,眼睛都落到上面。
天子回過神來,看完名單,就聽到宮侍來報,瑞臨長公主來了。
開春了,天氣變暖了,赈災大營該撤了。過上好日子的災民們想繼續為朝廷效力。
那些因幹工好、評級為優的人,進入糖食作坊,從此有了份旱澇保收的正當營生,讓其他人羨慕紅了眼。糖廠是天子出錢開的,賺的錢都要入內庫,沒有任何人敢在天子腳下去砸天子的買賣。在糖食廠幹工,就是為天子當差,穿着糖食廠的衣服,走到外面就像穿着衙門差役的衣服一樣威風。士族豪商們都不敢再随意打罵他們,不會再罵他們是窮鬼下賤人。
瑞臨長公主如今萬事俱備,于是正式來呈奏請。她的奏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呈報赈災時的開支收入明細,朝廷赈災完,花出去的錢全賺回來不說,還大賺了一筆,災民們也個個腰包都鼓了。第二部 分就是奏請成立太商府衙門,這裏面包括了開設作坊和保護個人商戶經營。
原本裴三郎是打算走太庶府的,但想着一事不勞二主。他跟瑞臨長公主商議過後,覺得這種糾紛還是太商府自己來吧。也就是,領了太商府的牌子、交了保護費,誰敢來砸招牌,讓太商府的直接派府衛去拿人。這個野蠻世界,還是這樣子比較直接有效。
天子不缺金子也不缺銅錢,只缺糧,以前時常是拿着金子銅錢買不來糧。公侯們進京納歲貢,稀罕物什給得足足的,要多漂亮有多漂亮,糧食方面則是朝廷規定多少拉多少。朝廷催急了,他們就餓死在京的奴隸們給他看,哭窮,哭糧食産出低,不夠。
以前天子想稍微做點什麽事,得小心謹慎從各路公侯們的勢力和他們的較量中摳出點縫一點點推行,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他有時候還得拉下臉到後宮求妃妾們回家說情。如今京裏的各公侯府都讓他來回犁了好幾遍,那些安插在各衙門的人也都拔得差不多,京城各衙門都握在了他的手裏。
京城地界,現在是天子說了算。天子痛快地準了瑞臨長公主的奏請,成立了一個太商府衙門。他劃撥衙門辦公大宅、給錢給金子,大力支援瑞臨長公主。
瑞臨長公主擔任太商府太商,官拜正二品。
太商府的權力沒有六卿衙門大,排不進前六,但屬同級。
瑞臨長公主當天走馬上任,把太商府的牌子挂到了府門口。
有人找她打聽,她輕描淡寫,“太商府主要就是管點作坊、商戶們的事。雖說開春了,雪災已經過去了,可災民們還住着帳篷,房子也都塌成了泥,沒法住人,總得有個安置,別熬過雪災,臨了再起亂子。”
對于瑞臨長公主的說法,貴族們是半個字都不信。
很快,朝廷關于太商府上下官員的任命诏書以及太商府的職權出爐了,滿京城嘩然。
赈災的那些帳篷作坊還是瑞臨長公主管着,她要交給朝廷換官位,已經有先例,裴三郎他們的錢莊之前就已經幹過這事,故此太商府下設作坊,屬于跟太內司下設金行一樣,大家不奇怪。
可太商府頒布的條例,則很匪夷所思了。
各豪商,包括個人小商戶、甚至是良民,只要到太商府辦好手續,領一塊“經營許可”銅牌,每個月上交一定額度的保稅,他們的買賣就會受太商府保護,即使是公侯都不得去滋事搗亂,違者,由太商府捉拿問審。如有膽敢傷人者,與打砸衙門、打傷朝廷官員同罪論處。每月上交的保稅,米糧吃食買賣只需要交半成盈利,皮襖布帛類交一成盈利,玉器首飾珍奇異寶類交三成盈利。
京城裏議論紛紛,瑞臨長公主因為太商府的事忙得不可開交,裴三郎……也不得閑。
他想讓天子老丈人直接給他把各崗位派好人,他再給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做點簡單的上崗培訓,揮着小皮鞭當個監工就好,可是,他的天子老丈人給他整了個招聘會。
他不知道天子老丈人從哪裏劃拉來的人,塞了好幾百號人給他挑可用的。
招聘會來的都是十二歲到二十歲之間的青少年男女,貴族家的女郎和公子都有,也有披甲人家裏和豪商家裏出來的,還有一大半有家人在親随軍當差的,包括井康十三歲的次子都拿到了應聘牌子。嚴世侯和安世侯也都領了人過來給他,說讓他看看能不能用,要是能用,就讓他拿去随便使喚。
裴三郎問井康:“為什麽呀?”怎麽送來了這麽多人。
井康說:“您的二哥,裴大人現在已經是太商府庶務司司掌,大大小小的豪商們想領牌子都得經過他。”
瑞臨長公主,因為接赈災差使,封長公主了,之後,成立太商府,成為正二品太商。裴三郎的二哥裴曙,去年臘月上的京,四個月時間,當上從二品高官。
京城雪災,從最初赈災的帳篷糧食,到怎麽赈災,再到後面的糖食作坊,都是出自曦公的手。包括太商府,看裏面的官職、權屬劃分,那跟金行司是一個套路,明顯是曦公的手筆。
別人拼死拼活都難以搶到一個實權位置,裴曦,曦公,他從天子那刨出了三個嶄新的肥差衙門:金行司、神炭司、太商府。他扒拉出新衙門後,他還走了……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