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催雞蛋
許多人覺得農村的雞也長得差不多,事實上,農村很多雞的羽毛顏色是不太一樣的,花紋分布也不太相同。
村裏人見衛靖澤又在大價錢收購雞,便也更加努力養雞了,白花花的錢誰不想賺啊?
衛靖澤本想着,這樣的辦法是挺好的,解決了市場需求,又賺了錢,雙贏啊!沒想到過了幾天,又有人打電話來說,不要別處收購的雞,就要叉水村的,價格貴一點沒關系。
衛靖澤忙問:“咋了咋了?別的村也是正宗的土雞啊!”
“哎呀,衛老板,你們村出來的雞和魚都好,俪俪吃着連肚皮上的妊娠紋都淡了,我不管,我就要你們村的雞和雞蛋。”
原來是這樣,衛靖澤也沒想到會有這種事,他也沒想到本村的雞蛋和雞竟然有那麽好的效果。
衛靖澤只能說:“那我争取多弄點吧,但是你也知道,叉水村就那麽大的地兒,還要給其他的渠道供貨,有時候真的供不應求。”
對方的語氣頓時軟化了許多,說:“衛老板,我也是孕婦,您就當照顧孕婦和孩子呗,這生孩子的事情,一輩子才一次,而且我也只有一張嘴,吃不了多少,你就稍微照顧一下呗。”
說到孩子,衛靖澤還真是沒法不軟化一些,衛靖澤雖然不像別人,覺得自己一定要有孩子,可是他覺得孩子應該得到最好的照顧,于是心一軟就答應了。
至此,就有不少孕婦或者家人打電話來,想要雞蛋之類的。
其他的還好,就是雞和雞蛋之類的,真的供應不來啊!如果短了陳寒的,陳寒都會顧不上屁股颠的疼,也要上門把衛靖澤罵一頓,說他不夠義氣,如果短了帝都的,那邊也是不好交代,人家能量大得很啊!孕婦這邊,又是可憐兮兮的。
衛靖澤為了這個事兒,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村裏上了月份的雞,他也不能全部收光,總要留一些雞生蛋啊!
在衛靖澤四處奔波着,收雞蛋和雞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進入五月了。
老漢已經尋摸了四十多頭小豬回來養着了,沼氣池也修好了,投了料,把一直積攢的豬糞塞進去,沒多久就出了沼氣,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量并不大,夠沼氣燈照明差不多了,不過現在天氣熱,那些東西也發酵的快,放料一個星期左右,楊天健有用沼氣做了第一鍋豬食,還挺順利的。
這第一鍋豬食煮了之後,果然後面的沼氣就源源不斷了,衛靖澤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楊天健腿腳不方便,看着他忙上忙下還要去弄柴火,也是有些過意不去的。
四十多頭豬需要吃東西,楊天健全靠手工弄豬草豬食,有些吃力了,于是衛靖澤便買個碎草機。
在買碎草機之前,衛靖澤先聯系了單澤源,單澤源一聽說衛靖澤要買碎草機,就十分熱情:“這個事情有我在,你放心,你需要多大的碎草機?”
衛靖澤說:“現在雖然還只有四十多頭小豬,但是最多可以養六十多頭,還要考慮豬都長大了是什麽情形。以後也可能會擴大規模。”
按照現在的形勢,豬圈裏的豬養大了,也僅夠食府和帝都那邊,衛靖澤可沒想着就跟這兩個地方做生意,以後還要将豬賣到更多地方去。
單澤源說:“我明白了,我認識農用機械廠的人,我給你聯系一下,要一下産品的資料。”
衛靖澤忙謝謝單澤源。
單澤源說:“謝我就不必了,我就想問問,你家那邊還有什麽能買的嗎?我聽說你們生意很好。”
估計也是想跟衛靖澤買菜了。
衛靖澤說:“雞和雞蛋你就別跟我買了,魚蝦可以給你供應。”
單澤源連說了三個好字,問:“那鴨子呢?鵝呢?”
上次在這裏住着,對村子裏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所以單澤源就盡選有可能有的。
“鴨子和鴨蛋有,但是鵝就別想了,村裏養鵝的不多,我家的還要留着看家生蛋呢!”
衛靖澤已經自己孵了幾窩小雞和小鴨子出來了,對自己孵蛋的技術很有信心,準備孵一窩鵝出來。
單澤源說:“那行,鴨子也給我弄兩只,弄點鴨蛋,這不端午節也快了,要做鹹鴨蛋。”
衛靖澤自然是滿口答應,能做到的事兒,也沒必要推辭。
最近陳寒也是加大了鴨蛋的量,據說也是用來做鹹鴨蛋了。
食府現在是每天從早上開張到晚上,早上有早餐,從粥到包子饅頭到面之類的,都有,天熱還有綠豆粥之類的,夏天還有各種飲品。早餐倒是不需要預約,直接來就可以吃了。
許多人都是早上去食府吃早飯,然後坐在那裏喝杯茶,聊聊天,到了中午就直接吃飯。食府俨然跟茶舍有些相似了。
來食府吃飯的人多了,賣魚的也有不少人了,吃完飯,買個魚,帶回去晚上可以做了吃。
另外,陳寒還自己做點東西賣,鹹鴨蛋就是其中一個。如果沒時間來吃早餐,買點陳寒做的鹹菜、鹹鴨蛋,早上用來下飯,也是很好的選擇。
衛靖澤慶幸當初留了三十多只鴨子,下的蛋還能跟上供應。只是現在肯定沒法留蛋自己孵小鴨子了。
沒多久,單澤源就把資料都發過來了。
“我把犁田機、播種機、插秧機的資料都拿到手了,只給了你碎草機的資料,等你想買其他的機器了,我再把資料都給你。”
衛靖澤表示當然可以。
單澤源還把自己覺得比較好的幾套機器标出來了,衛靖澤和江延宗一起商量了一下,又問了問楊天健的意見,最後選了一個兩千塊左右的碎草機。
碎草機太大,價格貴不說,也需要不少動力,買個适用的,不僅是當下,還要考慮到以後,豬多了,也需要碎草機的效率跟得上需要。
給碎草機下了訂單,對方看在單澤源的面子上,雖然價格上沒有打折扣,可是免費送貨上門,這也為衛靖澤省了幾百塊了。
忙活完豬的事兒,衛靖澤就愁,愁雞的事兒。
老漢聽了衛靖澤的煩惱,吧嗒吧嗒抽了兩口煙,說:“山上不是還有那麽多地方麽,搭個棚子,在裏面養些雞,也是可以的。”
衛靖澤蹲在旁邊,問:“那晚上不是需要人守夜?”
叉水村的雞賣的那麽貴,別人肯定會眼紅,村裏的人對自家的雞鴨鵝都看的緊緊的,就是怕別人偷。
老漢想了想,說:“晚上把雞捉回來。”
那還真是挺大的工作量的。
可是山上的地還沒整完,對于雞和雞蛋的需求又近在眼前,于是衛靖澤覺得,現在山上養一些雞,也是屬于散養的,吃草吃蟲子,還投食,養出來的雞也算是土雞了。
衛靖澤稍微考慮了一下,就點頭說:“行,現在山上圍個網,免得雞漫山遍野的跑,然後搭個棚子給休息和喂食,晚上的時候咱們就把雞都捉回來。”
老漢覺得也是,便說:“那你自己去買點網回來,圍起來,要是想要早點下蛋的雞,就可以買一些人家的母雞,養個幾天就能下蛋了。”
嘿,真沒想到,老漢也挺有經濟頭腦啊!衛靖澤立馬就覺得這辦法确實是不錯。
老漢抽完煙,碾滅了煙頭,說:“最近我要忙着菜地裏澆水,還要挖藠頭,這些事兒,就靠你自己忙活了。”
衛靖澤忙說:“當然靠我自己了,您忙您的,別操心我。”
老漢點頭,反正衛靖澤靠譜,還真沒有讓人不省心過,自己人老了,心力不如以前,幹完自己該幹的活,少操點心,保證身體好,就是對孩子們最大的幫助了。
去年老漢在九月種了一些藠頭,開年就可以收了,不過要是要做腌制的藠頭,還是要等到五月才好,之前可以掐一些葉子吃。
藠頭有些像蔥,不過沒有那麽辣,跟肉炒也很香,腌制之後味道更好。
老漢過年的時候,還跟陳寒談論了一下如何腌制藠頭,現在藠頭一成熟,老漢就興致勃勃地挖去了。
老漢扛着鋤頭出門了,衛靖澤轉身回到屋裏,跟江延宗說了老漢的想法,江延宗說:“這辦法挺好的,現在少養點,免得你忙不過來,等山上休整地差不多了,咱們再來擴大規模。”
衛靖澤覺得這樣挺好,說:“那行,只要你和爺爺都點頭了,我就放心大膽的幹了。”
于是衛靖澤為了養雞的事兒,忙活開了,先去市裏買了攔網——鎮上的質量不太好,怕雞鑽出來了。在離豬圈不遠的地方,弄了一塊地,圈起來,跟豬圈離得近,楊天健也可以幫着聽一聽響動,而且離水源也比較近,取水比較方便。
網圍起來之後,衛靖澤有忙活着搭建了一個棚子,給雞躲太陽躲雨,放上幾個筐子,裏面弄上稻草,就是下蛋的雞窩了。
直接養小雞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就按照老漢的辦法,去別的村收了已經成了年的老母雞來養,價格當然要比小雞貴很多很多,但是雞蛋賣出去,成本也很快就能收回來的。
在衛靖澤弄好雞圈之後,就去收雞,老漢幫着跟親戚們打了電話,有母雞願意賣的,都讓衛靖澤直接上門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