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養殖忙
養蚯蚓這事兒,衛靖澤也沒什麽經驗,不過潘壯牛夫婦主要是想跟衛靖澤說說這個想法,看看他感覺如何,如果衛靖澤覺得也可以,夫妻兩個信心就會更足了。
衛靖澤也沒想到自己還能夠成為別人的信心基礎了,便實話實說:“這種事我也沒什麽經驗,你們覺得蚯蚓黃鳝的食物供應不上,當然可以考慮,我可以幫你們查查資料。”
潘壯牛說:“我們兩個也是想着,反正養那東西也不是很費錢,人家也好養,就算是沒養好,也不會損失太大。”
衛靖澤說:“既然如此,那就試試看,養好了,泥鳅黃鳝也就不愁沒吃的了。”
潘壯牛夫婦得了衛靖澤的态度,也就信心堅定了。
晚上,衛靖澤查了查資料,才知道現在弄這些事兒的人還真不少,養蚯蚓也是當下比較流行的事情了,因為蚯蚓可以肥地,不僅是黃鳝泥鳅喜歡的餌料,雞鴨鵝也很喜歡,甚至豬也可以吃。也就是說,蚯蚓是很好的飼料,養蚯蚓也不是很麻煩,只需要把養殖箱放置于陰涼的地方,放上泥土,時不時扔一些果皮菜葉子之類的有機物進去,這就是蚯蚓的食物。而且蚯蚓喜歡濕潤的環境,需要隔些時候,給養殖箱澆點水就好了。
所以,如果在養殖的時候,餌料不夠,自己養蚯蚓,倒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并不費力,又能夠滿足餌料的需求。
第二天,衛靖澤把查到的資料都交給潘壯牛,潘壯牛對此十分感激,如果不是對自己的事情很上心,衛靖澤也不會做的這麽快吧?
見潘壯牛十分感激,衛靖澤也不想跟他客氣太多,便說:“得了,以後要是我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也別客氣就行了,大不了,送我幾斤黃鳝泥鳅吃。”
潘壯牛說:“那是當然,以後這銷路,也得看你的呢!”
沒有衛靖澤,潘壯牛這泥鳅黃鳝還得去市場上跟人競争,也是心累,有了衛靖澤,江延宗才樂意幫着牽線,幫着潘壯牛把泥鳅黃鳝給賣出去。
跟潘壯牛聊完,衛靖澤又跑去打聽,什麽東西對産婦坐月子比較好。
據說鲫魚、土雞、雞蛋、鴨蛋之類的都對産婦不錯,衛靖澤尋摸了一些土雞土鴨和蛋,然後轉身還跟陳寒弄了兩個豬蹄,用真空包裝打包了,然後找了人給張教授那邊托運了過去。
張教授那邊收到貨之後,也很快就給衛靖澤打了款。
衛靖澤本想着,這算是跟熟人做生意,所以價格上并沒有喊高,人家閨女生孩子一輩子也就一次兩次的事兒,所以給優惠是還人情。沒想到過了幾天,就有不少電話打來,問有沒有土雞和土雞蛋之類的。
衛靖澤對于這些突如其來的生意還有些懵,忙問對方:“你怎麽知道我的聯系方式的?”
“不好意思,忘了說了,我跟張俪是朋友,現在我也懷孕了。她跟我說你家的雞蛋和雞都特別好,吃着不讓人膩,所以我想跟你買一些。”
原來是這樣,沒想到人家還免費給自己打廣告了。
衛靖澤說:“這樣啊,可是給她的價格,是看在她爸爸幫我們忙的份上,如果價格翻一倍,您能接受嗎?”
對方立馬說:“當然可以,我也能夠理解,那麽優惠的價錢,哪裏能買到那麽好的土雞土雞蛋呢?我是很誠心想買的。”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十分愛重自己的孩子的,只要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想着孩子。如今,大家收入多了,生活也好了,從懷孕開始,就想着要給孩子最好的,所以準媽媽能夠接受叉水村的價格,也就能夠理解了。
衛靖澤想了想,說:“那行,我先看看我這邊還有沒有,有的話,我再跟您聯系。”
對方千恩萬謝的挂了電話。
說到養殖,衛靖澤的水庫應該是第一個比較正規的了,考慮了市場情形,雖然如今豬圈已經修起來了,潘壯牛和潘秋陽也在養東西,可是雞和雞蛋這個事情,還沒形成規模,供應了食府和帝都,都是勉勉強強,再要供給別人,顯然就有些吃力了。
之前衛靖澤也發動過大家養雞,可是一家養上二十多只雞,便是極限了,雞再多,吃什麽是個問題,管也不好管,養了半大的雞崽兒被黃鼠狼偷走了,也是心疼。
不要以為養雞就是每天放出去吃蟲子吃草籽就夠了,每天還要給雞吃米吃谷子,吃葉子吃瓜果皮之類的,人家才長得大長得好,下蛋才下的勤的。
衛靖澤跟江延宗說這個事兒:“你說,咱們是不是要養一些雞啊?也不需要太多,百多只就夠了吧?”
現在衛靖澤家裏大大小小的雞也有好幾十只,要不是因為村裏的雞供不應求,衛靖澤養這麽多雞都會遭人怨恨了,當初分配任務的時候,衛靖澤家是養鴨子的。
江延宗說:“這個事兒,你先有了方案再跟我說,我現在忙得很呢!”
好吧,江延宗這是當老板的時候養成的習慣了,下屬有了什麽想法,先做成方案,看看有沒有可行性,再來說,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困難重重,沒什麽盈利,那也就沒必要跟上司說了,免得浪費時間。
衛靖澤見江延宗忙,每天都關注一些農産品的市場動态和新聞,便覺得确實是不應該就這麽去打擾江延宗。
要說不同的人,幹同一件事,辦法也不一樣,所以結果也有不同。衛靖澤本以為自己算是比較新式的農民了,至少知道用機械,知道市場很重要,有了銷路才開始幹活,可是江延宗又不同,人家對幹農活什麽的不太了解,可是人家對銷售很有經驗,如果不是叉水村現在規模還跟不上,不然人家早已經把這個生意做起來了。江延宗每天起床,刷完牙洗完臉,拾掇好自己之後,就開始上網看股市,主要是看農業方面的,然後看財經新聞,衛靖澤家的電視不太行,所以他就在網上看。衛靖澤也想着,等做新房子的時候,要給江延宗裝個大電視,讓他起來就能夠看。
看完了財經新聞,才開始忙活着自己手上的事兒。有時候還找些資料給衛靖澤看,一些果園方面的,養殖方面的。
其中,還有不少中央農業頻道的節目,江延宗教導衛靖澤:“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中央臺的節目,覺得有些糊弄人,但是央視新聞是有導向作用的,什麽事兒上了央視新聞,那就說明是比較重要的事情了。比如前兩年,那次大規模的禽類瘟疫,有些人就因為央視出了新聞,迅速将手裏的雞出手了,避免了雞全死在手裏的風險。央視農業頻道,上面的致富故事可能是有些扯,但是技術上的事情,人家總不能造假吧?央視的人我也有認識的,在農業上的事兒,人家也不能信口胡說。”
衛靖澤聽得直點頭,中國畢竟是農業大國,作為政府的喉舌媒體,确實是在這種事情上不能信口胡說,不然就是害了最基礎的農業了。
心裏存了養雞的事兒,衛靖澤就開始查資料了。
雞作為食物有多普遍不用說,蛋也是最實惠最常見的動物蛋白的來源,所以養雞這事兒,風險還是比較小的,市場廣闊啊!但是養雞的形式也有很多,同樣是養雞,養出來的品質不一樣,有些雞好有些雞壞,現在許多雞都是飼料養出來的,兩三個月就長得老肥了,肉質也幹,不好吃,所以大家都向往土雞,土雞好吃啊!
除了籠養雞,散養雞也成為了很重要的一個市場部分,而且越來越受歡迎。
不過散養雞比籠養雞更麻煩,籠養雞就是雞養在籠子裏,只需要經常定時打掃,投喂,就可以了,養到一定的月份,就可以撿雞蛋,或者出籠,但是散養雞不行,除了喂食之外,還要時時刻刻注意他們的安全,別讓什麽東西給拖走了,也要确保雞知道回來,不能跑進了山裏,或者是被別人抓走了。
衛靖澤覺得林地養雞是個不錯的辦法,他們要開果園,在果園裏養雞就是不錯的辦法,到時候雞能夠吃果園裏的蟲子,還有綠肥的草籽和葉子之類的,投喂的時候,就能夠定點投食,投食的時候清點雞的數量,也能夠确保雞不會變成野雞了。
于是,衛靖澤依照網上的經驗,照葫蘆畫瓢,還真給江延宗寫了個計劃書出來了,這對衛靖澤來說,還真是不容易,以前的事情在腦子裏過一遍就行了,寫了計劃之後,有時候會發現前後矛盾,再看一遍,又會發現新的問題。
雖然衛靖澤在想着養雞的事兒,但是那也是需要時間的,但是眼前這麽多電話上門的生意,還是要做的,所以衛靖澤就開始忙活着雞和雞蛋的事兒了。
村裏的雞和雞蛋是不夠的,衛靖澤便想着去外村收,外村的雞和雞蛋在口感上也比不上本村的雞,但是勝在也是農民散養的土雞,價格可以比叉水村的便宜一些。
對此,那些人也沒什麽意見,農村土雞和土雞蛋不好弄,那些說是賣土雞和土雞蛋的,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衛靖澤這裏會拍照,會讓雞和雞主人合影,你拿到雞之後,看看照片的雞和自己手裏的雞是不是一樣的,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