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公主
◎公主們搞事情◎
永安帝近來整夜整夜地睡不安穩。
賣官一事株連蔓引, 不僅陳大人與尤大人被下鐐入獄,與之來往甚密的郁肅璋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郁肅琰一黨見機而作,乘隙造起了‘廢黜太子’的聲勢, 東宮一派自然不會漠然置之,也抓着數年前的一樁舊案見可而進。兩方你來我往地使過幾個絆子,才消停了數月的太子與端王轉眼複又鬥得不可開交。
如此鬧騰了個把月,眼見着賣官一案風波暫緩, 永安帝堪堪松了心神, 誰曾想轉眼卻又發生了‘公主于宜州遇刺’的變故。
今晨尚不至卯時, 永安帝便醒了,合衣下榻時雪還未停, 冥迷渾濁的灰白沉甸甸地壓着半邊天,老太監捧着燭火跟在他身後, 見他披了氅衣欲要外出,便緩聲問了一句,
“陛下,容奴才先去傳轎辇吧。”
永安帝搖了搖頭,面色有些委頓,“提上一盞燈籠,走走吧。”
說罷邁過門檻,踩着薄薄的一層積雪行去了乾清宮。
天色将明未明,穹頂也隐匿進了陰暗交雜的混沌裏,如同一片罩着白霧的迷離幻境, 渺渺茫茫朦胧惝恍,總歸是不大真切。永安帝信步踏過地上的半截松枝, 不知怎的, 突然就想起了昨夜的夢境。
他已經很久沒有夢到過徐玉兒了, 初次見她時,他還是個連封地都沒有的落寞皇子,被先帝安排到最無足輕重的鸱鸮營,以磨砺為由,行放逐之實,被迫遠離了京中的權位之争。
鸱鸮營的人一面顧忌着他皇子的身份,一面又明白他此生注定與儲位無緣,兩番因素加持之下,他在軍營之中便總是顯得格格不入,除去從京中帶來的親信,他身邊基本沒什麽能交談說話的人。
如此這般過了數年,直至原本的指揮使卸任,一位姓戚的年輕小将軍接任了新的指揮使,此種僵局才終于被打破。
戚秩與他年紀相仿,是個敞快爽朗的性子,偶然發現他并沒有什麽高高在上的皇子架子,便十分熱情地邀他過府做客。
也就是在那個依山傍水的小小院落中,他第一次見到了徐玉兒。
他是自爾虞我詐的後宮之中強自催生出的陰翳之物,說話做事總是習慣性地保有三分餘地,是以冷不防遇見直白坦蕩的徐玉兒,一時只覺其分外新奇可愛。
“玉兒最喜歡阿秩了。”
徐玉兒時常将這句話挂在嘴邊,輕言軟語時眉目彎彎,半月眼裏像是沁着蜜糖,香馥馥軟綿綿,能直接甜到人心坎裏去。
他坐在一旁,默默摩挲着手中的茶盞,在又一次聽到這句熾熱的宣言時,慣常緊繃的唇角終于不自覺地勾起了一個淺淺的弧度。
永安帝名喚郁鸷。
徐玉兒說,她最喜歡阿鸷了。
……
“陛下,乾清宮到了。”
思緒紛雜間,身旁的老太監已經擡手推開了乾清宮的大門。
牆壁之上徐玉兒的眉眼漸漸清晰,永安帝不自覺地露出個舒心的笑容,淡漠的五官瞬間變得柔軟。
“燈籠放下,你出去吧。”
老太監應了聲‘是’,躬身垂首着退出了門外。
“玉兒。”
永安帝提着燈籠走近畫像,款款與畫上的徐玉兒對上了視線。
“我最近甚是疲乏。”
他連‘朕’的自稱都不再用了,僅只斂着龍袍坐在地上,腦袋偏過三分,輕輕倚靠在牆面之上徐玉兒小腿的位置。
“我想再吃一次你親手做的豆沙青團。”
晦暗的曦光爬滿了半邊偉岸的身軀,永安帝按着眉心,很沉地笑了一聲,
“雖然你做的東西,味道着實有些奇怪。”
鵝毛大小的雪片紛紛揚揚地落在窗棂上,間或帶出些淅淅飒飒的輕微響動,永安帝就在這片悠然的安谧之中徐徐阖上雙眼,緩緩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嘆息。
“玉兒,我很想……”
他倏地一頓,眉頭深深擰起,原本閑适松弛的狀态瞬間轉為戒備。
“誰在那裏?給朕滾出來。”
殿室之內安靜一片,仿佛一潭毫無波瀾的死水。
“朕再說一次,自己滾出來!”
角落裏漸漸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少頃,郁璟儀垂眸颔首,自屏風之後走了出來。
“父皇。”她俯身叩拜,“是兒臣。”
永安帝斂了斂眸,“璟儀?誰準許你回來的?”
他徐徐站起身來,錦袍之上龍爪舒展,銳利的視線從頭到腳将郁璟儀審視了一遍,
“你來這裏做什麽?”
郁璟儀面不改色,“兒臣聽聞皇祖母病重,故而特地回來瞧瞧。途徑乾清宮時,又憶起了父皇曾在此處親自教導過大皇兄與二皇兄習文識字,兒臣遂一時疑惑,明明兒臣的功課也常得翰林掌院稱贊,可父皇似乎一次都未親自教導過兒臣。”
她揚起頭來,眸光堅硬地看向永安帝,
“所以兒臣才會擅自入內,想瞧瞧這兒臣幼年時始終不得資格進入的地方,究竟是何模樣。”
“璟儀!”
永安帝怒而呵斥,
“這就是你同朕說話的态度嗎?馬上給朕滾出去!”
郁璟儀長睫輕眨,依言起身告退,
“是,父皇。”
她言罷就要離去,行走之間廣袖款擺,隐隐帶出幾分礦油之類的濃重味道。
破曉的曦光愈亮了些,然卻因着被檐角遮擋,照進堂中反倒更顯昏暗。永安帝眉眼微動,黑漆漆的眸子益發陰鸷,一眨不眨地谛視着郁璟儀漸近的身影。
眼見二人即将錯身而過,電光火石間,永安帝突然攥住了郁璟儀的腕子。
“袖子裏的東西,拿出來。”
他緩緩眯起雙眼,面上神色已然轉為冷酷,勁瘦的五指死死扣着郁璟儀的手腕,如同傾巢獵食的兇猛蒼鷹,一舉一動都帶着撕碎獵物的可怕力道。
“璟儀,別逼父皇對你動手。”
郁璟儀幾乎即刻就被他捏得痛呻出聲,她颦緊眉頭,牙齒深深地陷入下唇裏,眼底因為疼痛,本能地泛出些許脆弱的晶亮水霧,目光卻負類反倫的冷峭峻刻,乍一瞧上去,竟是與永安帝的鋒銳淩厲別無二致。
“父皇啊。”
郁璟儀眼眶發紅,水潤的唇卻在此時倏爾漾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兒臣有時候真的不知,是該說您天真,還是輕敵。”
角落的燭臺伴着她的話音劇烈地顫動幾下,郁棠從屏風的另一側埋頭而出,懷中揣着蓋了玉玺的出兵聖旨,不顧一切地跑向了乾清宮的大門。
“來——唔!”
永安帝心下一驚,下意識就要開口喚人,只是嘴巴堪堪張了三分,旋即便被郁璟儀眼疾手快地塞進一條帕子。
郁璟儀反手扣住永安帝的手臂,如同一頭孤注一擲的迅猛獵豹,鉚足了勁将他撲倒在了後側的屏風上。
厚重的架子應聲而倒,最上方的木梁避無可避地落在郁璟儀的脊背上,當即将她砸得兩眼一黑,喉頭立時泛上一股暖熱的腥甜。
可盡管如此,她還是沒有放手,從季十一那處學來的擒拿技巧終于在此刻派上了用場,郁璟儀咬緊牙關,就這麽頂着那扇沉重的屏風,快手快腳地從袖中抽出一條柔韌的麻繩,雙手一拉一折,幹脆利落地折了永安帝一只腕子,而後一鼓作氣,又牢牢綁住了他的雙手。
一番動作如行雲流水又狠又快,永安帝只來得及罵出一聲‘混賬’,随後便疼得面色慘白,再說不出話來。
郁璟儀也沒好到哪裏去,制伏永安帝的舉動幾乎耗光了她所有的勁頭,系過死結之後,她連推開屏風的力氣都沒有了,整個人就這麽佝偻匍匐着趴在地上,捂着心口急促地咳了幾聲,任由兩口淤血囫囵滴在裙擺上,再徐徐暈出一小灘刺目的猩紅。
乾清宮外很快響起了重而有序的腳步聲,郁璟儀精疲力竭地癱在地上,一面暗自祈禱着郁棠的動作能再快一些,一面從容又淡定地等待着錦衣衛或是禦林軍的破門而入。
吱呀——
下一刻,雕花的朱門被人自外推開,郁璟儀攥了攥拳,咬牙爬起身來。
“我到底還是個公主。”
她挺直腰背,連眼都懶得擡,僅只神色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綁我時記得動作輕些,否則等我出來了,挨個砍了你們的腦袋。”
吱呀——
門板又被人自內合上,帶着佛龛香氣的帕子輕柔地落在她唇邊,款款替她拭淨了斑駁的血跡。
郁璟儀登時一愣,頗為詫異地擡起頭來。
陳貴妃就站在她眼前,面色平和沉靜,瞧不出喜怒。
“……母親。”
過了好一會兒,郁璟儀才咧着嘴笑了一笑,細小的白牙就此露出三顆,其上還沾着丁點血跡,一眼瞧上去莫名有些駭人。
“您怎麽來了?”
她笑過之後又垂下頭去,一如平日裏惹了事生了非,端着個伏法受誅一般的認錯模樣,嘀嘀咕咕地小聲嘟囔了一句,
“母親又要來罵我了嗎?”
門外适時傳進來兩聲對話,是永安帝身邊的老太監前來問詢,又被陳貴妃宮裏的大宮女三言兩語地擋了回去。
“罵是自然要罵的。”陳貴妃将帕子收入袖中,慢慢嘆出一口氣,“但你禍都闖下了,為娘能怎麽辦?”
她又輕又緩地撫了撫郁璟儀的頭頂,同樣一如平日裏行過訓斥之後,無奈地推了一把郁璟儀的腦門,
“只能替你兜着了。”
另一邊,郁棠揣着聖旨一路向外,直奔東華門前停靠的馬車而去。
風雪愈大,幾乎吹得她睜不開眼,郁棠急咳幾聲,因疾跑而幹啞的喉嚨在這凜然的霜寒之中深切地體會了一把刀割一般的冽冽鈍痛。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那條滿載希望的求生河渠就此搖身一變,成為了此時靜靜栖伏的厚重宮門。郁棠咬緊牙關,絲毫不敢停歇地拐過一道長廊,看着兩側的宮人迎面而來,再迅疾地被她抛在腦後……
咻——
一枚紅尾短镖就在此刻毫無征兆地自後而來,猛地釘在了郁棠腳下。
郁棠步伐一頓,面無表情地回過頭來。
那本該待在京郊赈糧的端王殿下正負手而立着站在廊道的另一頭,身後一隊銀甲騎兵穿盔戴胄,銳銳刀鋒直指青冥,脅迫滅口之意不言而喻。
“阿棠。”郁肅琰開口喚她,“懷裏的東西,交出來。”
郁棠沉默不語,僅只滿眼防備地慢慢後退。
細碎的腳步于大片的銀白之中緩緩拖拽出一條蜿蜒的痕跡,幽長的廊道裏方才明明還零星存有幾個路過的宮人,眼下不過撩個簾的功夫,目之所及便已是阒然一片。
“阿棠。”郁肅琰再次開口,“東西交出來,別逼本王殺你。”
郁棠揚眸迎上他的視線,“我不明白二皇兄在說什麽。”
她強自攥緊袖中的聖旨,不動聲色地挪步至廊道的邊緣,朱紅的欄椅後側是一大片人工開鑿出的碧色湖蕩,郁棠暗自瞥一眼那飄着浮冰的封凍湖面,心中默默期盼着這冰面可千萬別凍得太結實。
她這廂尤在暗中算計着自己該從何處跳到湖裏去,對面的郁肅琰卻是突然失了耐心,他從身後的侍衛手中接過一枚紅尾短镖,提步朝着郁棠的方向逼近過去。
“阿棠。”
郁肅琰眸色森寒,
“本王已經給過你機會了,是你不懂得珍惜,既是如此,那就別怪本王……”
“別怪你什麽?”
後方驀地響起一道輕諷嗓音,郁棠的身軀本能一抖,她循聲望去,果然瞧見一抹赤金身影破開風雪,氣定神閑地信步而來。
衮龍錦袍上的獸首張牙舞爪,郁肅璋慢條斯理地轉着手上的白玉扳指,帶着一隊黑甲禁衛,針鋒相對般站在了郁棠的身後。
“別怪你不自量力,自尋死路嗎?”
郁肅璋陰恻恻地笑了一笑,
“老二,你是不是攔錯人了?這皇城之中,向來都是你我二人的戰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