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個短篇
地往前走去。冬季已經到了,很冷,冷就需要穿衣服,雖然将拉鏈拉高會讓下巴很癢,我還是這麽做了。回到家裏,将書在小書桌上攤開,桌子旁邊是滾落的酒瓶,女人好像在□□。我盯着她看了片刻,确認她沒有生命危險之後,繼續做練習題。
就在我寫到第三題的時候,門外吵了起來。
有人在喊着“開門”,還有砸門的聲音。我充耳不聞,繼續按計算機,指尖在sin和cos的快捷鍵間跳躍。因為這道門暫時砸不開,應該說,小混混找不到砸開的辦法。接着樓上傳來了裝修的聲音,這也不重要,因為晚上八點以後,樓下還會打麻雀。
我聽不見、聽不見、聽不見。
我繼續往下算,這道題目好像脫離教學範圍了,不過我會做,那就繼續吧。那些小混混終于離開,門外回歸寂靜,只是我覺得有點冷。我穿上了所有的衣服,但露出來的手幹燥而且出現了肉眼能看見的細紋,皮膚很難受。
我沒管。
如果我還沒冷死,那我為什麽要管?
屋裏酒氣熏天,讓人懷疑鄰居會不會來投訴,我翻開答案頁,開始對答案。女人□□了一下,去撈沙發下的酒瓶,令它們碰撞發出了聲音,幾滴酒液灑在地上,就在小桌子旁邊。
答案全對,我合上練習冊。
在升上高中以後,日子比我想象的更輕松,因為就讀的是知名的升學學校,雖然學費讓我傷腦筋,但結果就是一群同學可以說是沉迷學習,欺淩的情況也減少了,甚至有人要做我的朋友。
我沒有拒絕也沒有反對,只是會定期将練習冊給他們看,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沒幾個人抄作業。下課之後他們當然會去玩,都是去商場,或者去對我來說很昂貴的地方,我覺得自己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你為什麽很少說話?”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應該有什麽反應。
“來玩嘛,大小姐。”坐在我旁邊的小姑娘這麽說,她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可愛,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大小姐。
我搖頭。
她在調侃嗎?還是開玩笑?我分不清這當中的區別。
Advertisement
我看了看她身上的衣服,那是我不曾踏足的領域,卻可能是我母親曾經走過的路。于是我拒絕了她,直到那群人疏遠我為止,我一個字都沒說。我不曾将他們當成朋友,所以即使背叛,也沒有受傷的感覺。
我有一種預感,自己可能會失去更重要的東西。
但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我都已經不在意了。這樣的人生會很無趣,除了我手裏的成績單。高二我的母親死了,但在那之後,我考上了全國最知名的大學之一。大學是更大的戰場,和高中初中都不同。
高三的那個暑假,我回家住了一趟。那裏應該可以稱之為家,因為父親在那裏。記憶中的父親已經變得平庸,家中養着一個成績平平的女兒,娶了一個平凡的妻子,每天下班以後在看報紙,電視機裏播放着國産電視劇,旁邊的女人在疊衣服。
他很平凡,看得出面臨中年危機,而女兒上大學以後也會面對各種成人的問題。他會讓我住在這裏,是因為我答應每個月交六百塊的房租,而且水電全免。六百塊在這一帶,算是很便宜的價錢了。
父親是因為出軌而離婚,她的女兒比我小兩歲。每日打工回來以後,能看見九月升初三的小姑娘,每天都在客廳玩電腦,偶爾是打劍三,大多數時候在看動畫。我想起打工的地方,在第一個禮拜就有好幾個人離職,半個月以後只剩下五個人。
每個人如果沒有壓力,都不會逼着自己幹活。
那個女人會做飯,但我的衣服要自己洗,晚餐時間看見我在房間裏吃三文治的時候會有點猶豫,但什麽都不會說。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讀不懂人類的所作所為,翻開電腦看動畫片時竟然會覺得自己和自閉症的小姑娘有點共鳴。我想了想自己該怎麽辦,然後決定試試和打工地方的人聊幾句天。
沒有用。
我才發現,自己就某個程度上來說,已經算是殘疾人了。
為了活下去我采取了最極端的手段,接下來如果不是試着走回頭路,就是繼續極端下去。我思考良久,最後選擇了後者。不,應該說,我已經沒得選了。我入讀的學系與人腦有關,我思考片刻,決定要報雙學位。
雙學位。
這樣我就更忙了。
這樣我就不必思考自己不感興趣的問題了。
……我第一次明白了,為什麽有個詞是‘寄情工作’。只要忙起來,就有一個借口給自己,什麽都不用管,而且會有種錯覺,自己很重要。一旦不忙了,就一定要去理那些自己不想理的問題。
我在逃避現實,我得出了這個結論。
可是那又怎麽樣?
外間傳來他們談話的聲音,小姑娘沉默不語,而兩夫妻又就經濟問題吵起了架。接着吵得厲害了,那個女孩子被揪了出來,妻子當着自己女兒的面罵到“現在的九零後,全是沒思考能力的廢物”。
我沉默了片刻,面對電腦屏幕上的公式,差些覺得自己聽到了世界上最可笑的笑話。我聳肩,沒有多管,只是繼續敲鍵盤。門板是漏聲的,我卻充耳不聞地繼續。我猜自己已經差不多了,如果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那麽她至少會試試,去幫那個小女孩。
我用理□□換了感性,所以得到這樣的結果,也是理所當然。
三個願望根本是騙人的,每個人只能有一個願望。在願望實現的同時,你一定會失去更重要的東西。
這就是等價交換。
大學裏的生活,一如既往地普通。我無法評價自己身邊的一切。我對人際交往的興趣不大,在發現我是個怪胎以後,旁邊的人就放棄邀請我了,生活裏唯一能讓人感興趣的是學習,我還是在跳級。
這裏的學習制度比較自由,而在我開始考研時,我再次遇到了那個小姑娘。她喊我姐姐,喊完以後,我才想起她是誰。高三畢業那一年,我曾經見過她。但我仍然只是點點頭,繼續在圖書館裏找書。
“這麽說,學姐現在可以說是本科畢業了?”
“……嗯。”
我點點頭,還是不習慣和人聊天。她長得像她的母親,一看就是居家型的女子,笑起來時甚至能給人一種安全感。我猶豫了一下,沒有進一步拒絕她。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拒絕。
她稍微翻了一下我手裏的書,然後感嘆說看不懂。那可能是客套話,但我沒能力分辨。
我想研究的課題是,理性和感性。
這是兩個很抽象的詞,和人的大腦相關,但目前為止,也沒幾個人知道怎麽将感性從腦海裏剔除。簡單的說,是感性讓人類産生欲望,如果只有理性,相信人類文明很快就會崩塌。
崩塌。
想到這兩個字,我心裏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人類文明是人類文明,我是我。我只是在想一件事——如果所有人都和我一樣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麽樣?
我在想,如果我能做到這一點,我一定要試着去做。
……說到底,我還是個人。但除了好奇心和未知性,已經沒有任何東西能吸引我了。我不想和別人在一起,不想知道攀上金字塔的頂端有什麽感覺,我是個性冷感,唯有懸在空中那觸摸不到卻又若隐若現的真相,才能讓我産生丁點欲|望。
于是我說:“你在找什麽書?”
她有點意外,但還是說了書名。我很快找到那幾本書,然後和她一起回了座位。她叽叽喳喳地說了很多話,在食堂裏買了一個漢堡,我的是面食,她卻吃得比我還慢。我話不多,但根據書本上分析得來的數據,還是和她成為了不錯的朋友。
因為我決定,要讓她作為我的第一個實驗者。
這個和我同父異母的妹妹,簡直就是只小麻雀。初見的時候不覺得,但相處得越久她就越煩。我總是耐心地聽,其實我知道自己沒幾個字能聽進去。
“學姐你怎麽老冷着一張臉啊?”
“學姐學姐來試試看這個吧?”
“啊——這道題好難,學姐救我……”
學姐,學姐,學姐。
從稱呼可以看出她是個情商比較高的人,沒有喊姐姐,而是取了一個中性的稱呼。慢慢地,我竟然也不覺得她煩了。在她大學畢業那一年,我的研究項目已經差不多成了。我沒有留在學校裏當教授,而是去了一家科技公司。
這家公司很自由,我沒有招助手,直到她畢業為止。
直到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我是在等她。
心裏有一道聲音在尖叫:你到底在做什麽?
那是本來克制着我的理性的聲音,我終于懂了,原來那個關于天使和魔鬼的傳說是真的。我嘆口氣。
……如果人類裏還有像她這樣的人,那麽感性也許不算太糟糕。我們每天一起上班,她租房的時候遇到了一堆麻煩,所以我順勢邀請她和我合租。其實不交房租也沒關系,那一刻我這樣想。
我忘不掉。
但我知道,如果這樣下去,我唯一的防衛,就會全然崩塌。我和別人不同,如果我有了感性,我會死得比誰都慘。她不知道,一點也不知道。就在我想這該不該坦白的時候,那件事發生了。
意外死亡。
跟着別的陌生人出去,然後被搶了身上所有的東西,最後毀屍滅跡。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了三天。她是個能無條件相信人的女孩子,你看見她,會懷疑她是什麽地方的大小姐,才會這樣。
……雖然從來就不是。
我只見了她一面,然後在她的父母趕來之前躲了出去。那是很寒冷的冬天,冷得讓我想起當年在酒氣熏天的屋子裏寫作業的日子。最窮的時候,我甚至一天只吃了兩個包子。如果不是清楚自己不需要更多的能量,我早就餓壞了。
但那個人死了。
我盯着地磚,知道自己應該做的是回公司繼續我的研究。我并不是想報複,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麽。我可能是在想——需要快一點,将那個項目搞定。
為什麽。
為什麽?
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已經失去了我的一切,所以剩下的,唯一我能掌握的東西,我要做到最好。
》》》
20xx年冬
計劃實現了。
小範圍的人飲用功能飲品之後,會漸漸忘記自己所愛的人。
20xx年夏
範圍在擴大。
我很滿意。
21xx年夏
事情在如我所願的發展。
有人找到了我,但沒人發現真相。
35xx年冬
新的生物好像出現了。
我該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應該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個短篇。寫的時候幾乎要懷疑人生了。女主角的人設太‘死’,我甚至在想‘我寫的真的是百合嗎’。
-回應上一篇,《憎恨》和《理性》是平行世界的設定。如果‘我’遇上了那個普通的‘她’,就會是he,但如果沒有遇上,結局就是毀滅世界。嗯。最後那一段,就是寫感性消失導致人類文明的崩塌……只有簡單幾行字,因為作者寫不來那麽宏大的場面。
-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在想“如果理性和感性只能選一個,你會選什麽”。還有,對于天生感情貧乏的人而言,最容易模仿的是什麽感情。
我得出的答案是憎恨,因為恨是最簡單直接的。所以我就這麽寫了。兩篇可以單獨看,但我認為結合起來看更有意思。
“我最憎恨的那個人,其實是為了拯救世界才出現的。”
……這麽一想感覺簡直世界和平啊QAQ!雖然不可能!
☆、《地球研究學:人文卷》
(試卷體)
考前須知:
試卷将在開卷時間十五分鐘時刷新,請勿翻閱。請張貼二維碼,并确保二維碼右上角的姓名和考號正确。
本卷為漢語卷,為了能貫徹研究學的篩選标準,一律采用地球官方用語及語言。作為穿越到地球(中國)官方時間2016年的資格考試(請注意年份及地點),請準穿越者不要透露試卷內容,不論何種方式。倘若有違反者,一律按聯邦律法處理。試卷題目以理解為主,切忌生搬硬湊,不理解課本內容的答題。
以上,祝各位考試順利。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
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
1.中|國人口基數大約為(A)
A:十四億左右;B:二十四億左右;C:三十四億左右;D:四億左右。
2.當時使用最廣泛的是以下哪一種電子器材?(C)
A:智能手表;B:VR眼鏡;C:智能手機;D:機器人。
3.當時網絡經濟體發達,而在網上購物後,如何拿到貨物?(D)
A:快遞員送上門;B:到達自提點自取;C:親自與賣家交接;D:以上三項皆有。
4.以下哪一項是最符合2016服飾流行風格的衣物?(C)
A:蕾絲邊鯨魚骨的公主裙;B:複古帶有漢元素的上衣;C:顏色單一設計簡約的闊腿褲;D:向國畫中梅蘭菊竹等物致敬的項鏈;
5.以下哪一個為2016興起年的網絡流行語?
A:認真你就輸了;B:藍瘦香菇;C:我項鏈兩千多;D:寶寶心裏委屈,但寶寶不說。
6.2016年雙十一營業額破(B)。
A:一百億;B:一千億;C:一千萬;D:七千億。
7.當時大多數人畢業後,每日的工作時間及模式具體為何?(A)
A:朝九晚六,定時上班,節假日休息;
B:自由型工作,計件式工資,休息無定時;
C:政府安排工作,工資劃一規定,劃一發放;
D:無薪工作,按興趣而定。
8.以下哪一項為網文女頻中最不受歡迎的小說模式?(C)
A:女強爽文;
B:寵愛甜文;
C:文藝言情;
D:以上皆非。
9.當時女權思想屬于哪一個階段?(A)
A:女性自立自強;
B:推翻男權統治;
C:男女皆為平等;
D:衆說紛纭。
10.在國內普遍流通貨幣中,以下哪一種紙幣不存在?(D)
A:一元;B:兩元;C:十元;D:千元。
11.(額外題)你認為你的回答內容中,那一部分的內容最難以被時人接受?(C)
A:選擇題;B:填空題;C:論述題;D:作文題。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當時的官方語言為(普通話)。
2.當時最流行的專門付款應用程式為(支付寶)。
3.當時采取的普遍登陸方式為(二維碼或賬號密碼方式)。
4.當時的初中主要課程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
5.當時每個班級的平均人數為(雙)位數。
6.當時各大行業最普遍的現象是(加班)。
7.當時學校最為人诟病的福利設施為(食堂)。
8.平均高中每節課時長為(三十至四十分鐘)。
9.每個學生都必須校服穿戴整齊、(束發)。
10.過馬路時,要看準斑馬線。同時,(綠)燈代表行人可通過。
(作者注:我看了一下晉江代碼那篇文,好像說正文不許用代碼……所以就體現不出排版方式了。選擇題還好,但我想說明一下,這裏的填空題是填格子的,也就是說規定了字數。)
三、判斷題(每空1分,共5分)
1.官方使用繁體字。(否)
2.網絡經濟體成熟。(是)
3.網絡線下化成熟。(否)
4.高等程度教育,學費全免。(否)
5.旅游簽證條件嚴謹。(是)
四、論述題(共35分)
1.網絡文學如何體現其時人思想?請列出三項要點,并分別加以說明。
在研究人類之前,有一個大前提是,網絡文學作品是為了舒緩神經上的不适而存在的,所以網文代表了時人的思想。我認為,網絡文學分別體現出時人三個思想明顯特征,比如:資本主義、愛情傾向的改變、還有無神論的普及化。
經過經濟改革與國家體制重建後,本土文化受到重大打擊,在國家制度上本就受到西方思想影響,部分西方文化的流入導致這個時代處于一個難以定義的轉折點,導致當代人思想漸漸西化——請注意,這裏的西化所指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制度上的設立和模式,參考了他們的做法,令本來人文思想在現實的體現弱化。
所以在網絡文學中,資本主義的體現就尤其明顯。其中一些主要特征為網絡用語裏的‘買買買’,還有女頻中的總裁文都體現了時人對物資享受的要求更高,而物資享受的直觀化體現就是拜金主義。我并不認為拜金主義是貶義詞,正好相反,它說明了大多數人對物質享受的追求,而唯有對物質的共同追求,才能将九成以上的人類捆綁在一起,發展出更美好的未來。
在網絡文學中,資本/拜金主義的體現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網絡文學男女主的甄選方式、流行的文學作品套路類型、以及其餘一些抄襲個例。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一般将文學作品視為人類的思想體現,作為研究人類的材料,網絡文學是很珍貴的文化遺産,但它對人類這種生物本身的意義,并不是我的研究重點。按其重要程度排行,我先說明第一項。
在制度改革之下,當代文化與上代的最明顯特征為,文字的普及。如同判斷題第一題中所言,繁體字改成簡體字,是最适合這個時代的政策。它讓文字得以在其地普及開來,而不是像過往那樣,文字幾乎是貴族的象征,士農工商排行之明顯,簡直一目了然。而文字的普及讓文學普及化,網絡文學雨後春筍般湧現,導致競争劇烈化。
于是,劇烈競争之下,網絡文學最終篩選下來的流行作品,體現了時人的閱讀傾向,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及總結出他們的思維模式,再從而進行研究。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這樣的,甚至某些作品還明目張膽地在文案上說明出來,仿佛害怕研究者不懂:雙潔、男女主各只有一位。加上當時法律嚴格規定,不能亂倫或采用過多□□描寫,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時的人類還是很重視後代的繁衍。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很簡單,人類是一種需要繁衍才能保證其種群持續下去的生物,所以他們本來就極度重視如何選擇配偶。而為了選擇配偶,所培養出的沖動,在這幾個标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選擇從女頻的文學作品開始進行分析,因為在人類當中,女性比男性更重視感情,更容易得出結論。
男主角的篩選标準,不外乎以下幾個條件:外表英俊,符合人類的審美觀,也就是生存下去所需要的條件,比如強壯的體魄;具有某方面的才華,确保後代的大腦發育良好;而我要說的,就是才華一項。
只要多看看大多數作品的男主角,大多都極為富有,物質富庶到奢侈的地步。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財産絕對是女性擇偶的條件之一,時人對財富的渴求超越了以往每一個時代。這就是網絡文學和思想之間的體現點之一。說一下題外話,我認為人類歸根究底,還是沒有脫離生物的範疇,但他們謀生的方式,卻很值得列入史冊,那絕對是地球上生物的突破。
如果單單看這一點,那或許真算不上明顯。但只要比較一下不久前的上代,其中差異簡直大得讓人膛目結舌。根據民國部分文學作品,比如範進中舉裏的主角和配角,主角和岳父前後關系的鮮明對比,不難看出那是怎樣一個時代文人是怎樣的身份地位,而商人又如何自處。可是當代人一貫認為這才是人應有的生存方式——我并不是要诋毀這種思想,存在即合理。
而說到男主角,那就不得不提提女主角。
在女頻的作品當中,一種被稱為女權的思想開始萌芽,這也是時代大勢所趨,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個時代的工作讓男女可以共同追尋利益,這讓人類在工作個體那一方面的利用價值最大化,女性勞動力的投入讓整個群體發展得更快。所以就有了一種女強類型的女主角。
商戰女王、娛樂圈影後、甚至是網絡大神(包括直播、網文、網游等網絡經濟體)。這三種類型的女主角,所有的共同特點是:能獲得利益,而且速度夠快。且不提這些作品的合理性,我們只看它們的爽點設置,如何體現出人類的欲望需求。女性渴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才華或者能力獲得這一切。
通過網絡文學這種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作品,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對時代影響甚深,通過經濟制度的設立深入每一個角落,每個人都追名逐利且以此自豪,這是和上代的最大差異之一。
第二點,愛情傾向的變化。
綜上所述,在目前可以找到的研究材料中,超過九成作品都是喜劇傾向,個別的例子就不需要讨論了。這起碼說明除了精神病以外,男女主角的模樣代表了人類能達到的最優秀的樣子是什麽,比如五官适合生存(長眼睫毛擋風沙,下肢長逃得快,紅唇類近于發情),還有優秀的能力代表了運用靈活的大腦,可以挑選到這樣的伴侶,就能誕下更優秀的下一代,為種群提供更好的生存條件。
這其中,有一件很有趣的事。
本來人類是一種只有呆在一起才能活下去的生物,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尋求共存。東方古代文化将這種觀念發揮到了極致,他們選擇了一夫多妻的生活模式,因為這樣的繁衍模式更完美。——至少,這似乎是研究材料裏公認的說法。可現在他們普遍選擇了一夫一妻制。
将小說裏的男女主角結合模式,和人類本身的擇偶标準連結在一起看,就能發現物資的豐盛和人口的發達,讓他們不再需要為了種群的存在而繁衍,反而能好好地挑選配偶對象,不至于讓還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擔起繁衍的責任。而在網絡文學裏的體現點,就是絕大部分作者将之視為雷點,可見這的确就是當時的普遍價值觀。
這個特點,在其他藝術作品裏都沒有表現的這麽明顯。流行曲歌詞,多半敘述的是情感本身;而出版文學,明顯更側重于表現手法和情節編排等等,雖然也有,但遠遠不如網絡文學一般,受衆龐大、流行性極強,同時表現了時人的愛情觀特點。
最後還有一項,和婚姻模式、資本主義的影響都無關——那就是關于宗教,無神論的影響。
雖然我不知道宗教在當代的影響力如何,但網絡文學卻很明顯地将這點體現了出來。在古代,所有文獻都說明宗教确實曾經占一席位,至少不曾淪落到被人視為工具的地步。
人類是一種靠思維模式和情感存在的生物,所以在求知欲無比旺盛,然而卻無法解釋一切的那個年代,‘神’這個概念,足以解釋所有的未知。所以宗教的存在,是導人向善的——導人向善,意思即是維持整個種群的安定,保證人類們可以繼續繁衍。
因此,即使在科學昌明的年代,宗教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可是到了這個時代,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出現了。嗯,這個年代真的挺有趣的。雖然沒有人從這個角度進行歸納和總結,但大部分小說都将神當成了類似機器或者工具的東西。或者,将神當成類近于人的存在——甚至于,屠神。
雖然從某個角度看來,這可能是因為神不會出來和諧那些屠神反神利用神的文章,所以人類肆無忌憚了。
可以拉上箭靶的小說包括以下三種:攻略神的、将神當成金手指的、将神視為終極目标的。男女有別,但都差不多。第一類,作者認為神是類近于人類的存在,所以絕對會擁有人類的欲望和情感,是會和人類共同繁衍的。(類似的犧牲者還有惡魔、閻王、精靈、黑白無常……)與此同時,作為神,自然比所有人類都優秀,會和人類繁衍出天才,實在地改善了人類這個種群的生存條件。
第二種,還是很實際,不過稍微靠譜點。将神當成金手指,換句話說,這種人類的覺悟低,依舊将神視為高高在上的存在,但依舊缺乏信仰。因為科學已經滿足了大部分人類的精神需求,所以宗教如果不實際一點,給人類提供切實的獎勵的話,神這種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體現了當代的宗教觀——無神論的确是主流,就算不是,宗教也已經離被人類踢出視線範圍不遠了。所以他們就只能靠末世說來進行精神意義上的恐吓了呢。
第三種,也就是無神論思想體現的極致,屠神。
神作為一個概念化象征,盡管實際上并不存在,可至少它保證了人類種群幾千年的穩定。如果沒有人發明出這個概念,人類的基數會比現在少得多,這是無可否認的。而屠神,等于否定過去幾千年來耳濡目染存在于人類思想中的一個概念。我并不是說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構想,那樣就是把邏輯倒錯過來了。是時代所趨,才會出現這樣的文學作品。
所以我很期待下一個年份的課程,不知道人類在2017變成什麽樣了呢——雖然我知道,要是這次考上了,我就沒撤了。
三個論點敘述完畢。網絡文學對人類本身的意義可能不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我們的研究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标題其實有點錯漏,那就是應該倒過來。不是網絡文學體現了時人的思想,而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類,才能産生這些研究材料。在這個年份,網絡文學已經漸漸暴露了一種致命的傾向——虛幻堆砌的繁華。
如果在前幾年還不那麽明顯的話,那麽這個年份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人類的欲望越來越□□地體現在網絡文學作品之中,但包裹着這種欲望的各種修辭手法和題材,卻越來越顯得單薄。新一代寫手很少去鑽研人性的深淺,在這一年看來,也完全沒有這種必要。因為人類只是要滿足自我而已,就算不去研究這些,就已經可以保證作者的生活。
我只是一個不屬于這個種群的成員,我并沒有資格去批評什麽。然而正因不需要去研究,而越來越講究虛幻的手法——以往只是一兩個穿越的金手指,後來演變至天上掉餡餅成了正常的事情,而如今,2016年的他們,已經開始用更加精致唯美的世界觀、還有錯綜複雜卻眼花缭亂的金手指,來補充情節的單薄了。
那麽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電影有豐富的表現手法,繪畫有唯美的畫面,而寫作呢?
以上,我的答題到此為止,如有不足,還望海涵。
五、實踐題(20分)
1.假如你能傳達一段話給當時的人類,你會說什麽?(一百字以內)
嗨,我很欽佩你們這種只要聚在一起,就能活下去的人類。可是還不夠厲害。那麽我們來賭一次吧,看人類種群分崩離析不再追求共存了之後,你們還能不能活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我寫完了。我本來準備了兩個梗,本來可以好好寫的……是《晉江殺人事件》“我在小說裏寫死過的那些人,後來他們都死了。”三觀歪作者x病嬌讀者。還有《雙十一》“在雙十一當晚卡住的頁面上,你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可我好像不是很擅長這種天上掉餡餅的梗……而且囚禁PLAY我已經寫過了。所以我自暴自棄地寫了個試卷體。真不是什麽高大上玩意,只是順手改了個說話的口氣,就這樣了。到處都是漏洞。至少我小時候說“螞蟻被淹死了”的時候,從來沒有人意識到是因為可樂太甜,倒在地上之後,将螞蟻引過來淹死的。
好不容易将三觀折騰成這個樣子,然後我又要将它玩壞了。哎,未來大半年我都要生活在夜不能寐的不安之中,吾命休矣。對啦,這個短篇集基本說明了我接下來會開的三篇文會是什麽樣子,所以如果有人是看完短篇再去看長篇的話,或許會覺得撞梗也說不定。【聳肩
話說回來,外星少女這種設定好棒!
好不容易考完試,穿越到了2016年的地球。然後第一個困難就是“你好,請問你們這裏的人真的是綠燈才過馬路的嗎”看着不顧紅綠燈的人群。然後遇到CP就一本正經的勾引,勾引完之後特別正經的托托眼鏡說:“看你們的文學作品,我還以為人類每天都在發|情呢。”
然後在将人扯上床的時候還一臉正經:“我只是在研究人類對于無法繁衍的行為,會忍耐多久。”然後就算快到高|潮了心理描寫還是“人類的身體真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