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短短幾天之內,京城上下一時為之轟動,二皇子蕭誠行為不檢,逼死宮女一案,傳得沸沸揚揚。當朝天子炎啓帝蕭奕因為此事震怒,昏倒在重華殿,卧榻半個月方見好轉。一時之間,彈劾二皇子的奏表堆滿了禦史臺。
眼看着大皇子蕭謙的婚事将近,宮中和尹府都在籌備,絲毫不見怠慢。蕭奕特意命人,等待蕭謙婚後,再徹查二皇子一事,倒顯得尤為重視這樁婚事。自從蕭诤洗脫冤屈之後,便日日待在笑月軒內,閉門謝客,便是蕭諒也被他擋在了門口。
他一直在回想那日出得天牢之後,母親蘭貴妃對自己說的那番話。當時蘭貴妃憔悴不堪,接他回來便屏退衆人,說道:“诤兒,因你外祖母之事,累及你無緣那個位置,是母妃一生憾事。”
“母妃,兒臣本也無心于此,何必再提這些?只要你我母子安好,便已足夠。”當時的他是坦然的。
“你這孩子,終究是太過天真。你素來知曉母妃的性子,哪裏是争寵鬥狠之人?可在後宮之中,便是日日安分守己,不與人争,難道別人便會放過母妃嗎?經過這場牢獄之災,你應該明白,你是皇子,是你父皇的骨血,你不與人争,難道其他幾位就會放心,不會與你計較?眼下這場禍事,便是明證,在陛下立太子以後,哪怕在新皇登基以後,你都是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母妃一直都知道,如果不去争,只怕你自小不得你父皇一點青睐。若是如此,只怕日後母妃不在,你便只有死路一條。”
蕭诤吃了一驚,他怎麽也想不到母親還有這番計較。從小到大,他不是沒見識過宮中的鬥争,尤其柳宸妃更視為寧馨宮和自己母妃為眼中釘,下過不少暗手。好幾次他都看不下去,想要與之周旋理論,然而蘭貴妃卻不許他有任何動作,只是巧妙化解,多次忍讓。
蕭诤說道:“母妃,難道我們母子二人只有這一個辦法嗎?如果您不得父皇寵愛,我做個落魄皇子,根本掀不起風浪,他們還會如此忌憚不成?”
蘭貴妃搖了搖頭,心想這個孩子終究是太天真了,便說道:“你外祖父身外當朝太傅,想要置身局外絕不可能,何況他不偏幫與你,難道偏幫外人?有你外祖父在,我們永遠是他人眼中釘,肉中刺。我們不争,你外祖父在外也注定要被人算計,難道你要母妃一味忍讓,任由他們肆意欺淩?當年你外祖母自盡,先帝心懷愧疚,故而不予追究尹府過世。你父皇宅心仁厚,多年來對我恩寵有佳,難免招人嫉妒。诤兒,既生在帝王家,何來與世無争之說。這次嬌奴之事,你能平冤已是萬幸,以後少與各宮來往,尤其是鳳眠,我們母子早該明哲保身。”
“母妃,小七他剛失了娘親,而且三皇兄也下落不明,我便是照顧他也沒什麽不妥。為何你不讓我與之來往?”蕭诤頗為不解。
“你與之來往,在他人眼中便是結黨,他一向護着你二皇兄,你還偏幫他。在柳宸妃眼中,無異于寧馨宮和尹家都是二皇子的勢力。最近你外祖父又收了一個義女,馬上就要嫁給你的大皇兄。這樣一來,他們不懷疑我們在拉攏大皇子都不可能。這次的事情,牽扯到三皇子的宮人,等于與你七弟有關,現在連帶着二皇子也下獄,你當真這般簡單?如果二皇子是看你外祖父尹家馬上要做大皇子的岳丈,覺得你偏幫于五皇子一脈,這才讓小七設計于你也未可知。否則怎麽會這麽巧,你剛去鳳眠閣,玉佩就不見了?”
她的話剛說完,便聽到蕭诤着急的回護蕭諒:“母妃!小七不可能害我。何況嬌奴這件事當真蹊跷,我至今不知為什麽明明早上還戴在身上的玉佩會不見蹤影,可那嬌奴手上握着的确實是兒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