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種田
桃李奶奶, 紀老太憑良心講,是個很精神很漂亮的小老太太,不高, 也不瘦,卻體态勻稱, 作為小區扇子舞蹈隊一枝花, 有個綽號, 叫做廣場花木蘭,是附近老太太裏面擁有粉絲最多的人。
一群老頭粉絲成天吃飽了沒事幹,對她各種圍追堵截, 只求一親芳澤。每天到固定時間, 就跑到她家樓下,貼在大門上充當看門神和壁虎。桃李媽每每提起來,都忍不住鄙夷:“這麽大一把年紀了, 來的個歡喜談朋友,男朋友越換越年輕, 沒一點正經, 不要個面孔!”
可惜,紀老太如此風光的日子毀于一場小中風。小中風後, 紀老太說話就不怎麽利索了,生活全靠保姆。所以桃李說奶奶身體不好, 并不是随便說說的。不過她和奶奶從小就無感情可言,現在回想起來, 都是奶奶對自己萬般嫌惡的嘴臉, 她去奶奶家,不過是一種形式,一種義務, 長輩大病,小輩總要露個面,僅此而已。
她真正要見的人,是爸爸。爸爸出走多年,終于在奶奶中風後露了面。
桃李回上海,從機場出來,直接去了奶奶家,在爸爸出走七年後,得以再次見到了他。乍一見,幾乎沒認出來。他身上衣服倒還潔淨,只是又老又弱,精氣神一點都無,他年齡比姆媽還小兩歲,剛到六十歲而已,狀态看着卻比床上躺着的奶奶還要糟糕。剛出走那陣子,外婆一家一直說他另外有了野女人,家外有家了。可看他現在狀态,一點都不像有人照顧的樣子。
桃李認出他後,站在門口緊張得話都說不出,想要問他的無數問題,在看見他的瞬間全都忘記。愣了半天,反應過來之後,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去翻錢包。手忙腳亂的把機場臨時換的兩千塊錢都取出來,一股腦的塞到他手上去,講:“爸爸,這個給你。”
爸爸頭腦像是有點遲鈍了,說話慢吞吞的,動作卻不含糊,将她的錢一把推開:“不要,我不要。”
“這是給你的零花錢,你拿着呀,好不好啦!”
“不要,都說了不要。”
一個使勁要給,一個堅決不收。你推我讓幾個回合,爸爸突然激動起來,擡手将她手上一把鈔票打落,生氣地奪門而去。
桃李傻傻站在原地,望着散落一地的鈔票,臉通通紅,驚慌失措地問床上紀老太和保姆:“奶奶,阿姨,我是不是又做錯了事情?”
奶奶中風,口不能言,保姆嗫嚅,說不清楚。
桃李坐等爸爸不回。爸爸再一次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了。
桃李拎着拉杆箱,從火車站奶奶家,走了整整八公裏的路,一路哭回了彭浦新村自己家。
桃李這次從日本回到上海的待遇,跟姆媽當初從黑龍江回上海是一樣的。
姆媽當初作為知青回滬時,受盡家人白眼,而桃李回到家,迎接她的,是姆媽同樣失望又嫌棄的嘴臉,打開門,看見她,回頭跟叔叔說:“真是被開除了,喏,人都到了。”
Advertisement
桃李這次辭職,固然有個人情緒在裏面,但的确有一部分是擔心姆媽的健康。雖然明知道憑姆媽對自己的感情,等待自己的不太可能會有歡迎和擁抱,但是姆媽這樣的嘴臉,還是令她很受傷。
桃李媽生氣,自有她的理由。她氣桃李不找個日本人嫁掉,留在日本,壓過桃華一頭,賺個日本戶口為自己争口氣。又氣她工作不用心,同一批去的管培生都有去處,唯獨她,竟然失業回家。一看就知道是上班不曉得讨好領導,被人家給開除了。開除也就算了,還寄回來大大小小一堆垃圾,除了幾樣小家電,其餘全是各種零碎物件,以及破書一堆,值錢的東西,幾乎沒有!
桃李一進門,就看前幾天就寄到家的箱子全都被拆了開來,她準備送人的小電器小物件的包裝也都被拆開來,說明書又看不懂,用不來,只好丢到一旁去,這幾年收集的書籍更是翻得亂七八糟,為了擦灰方便,大部分都被堆放到陽臺上去了。
眼見一團糟,桃李還沒來得及埋怨,就被下班回家的表弟佳麒兩口子給驚到了,等看見自己房間牆上挂着表弟佳麒和老婆的結婚照時,直接就懵了。
這時她才被告知,自己的房間已經給表弟當做婚房用了。
小舅媽家裏的事情,說起來也是一團糟,表弟佳麒小時候頭腦不怎麽靈光,長到四五歲都還不會說話,一度被懷疑是低能兒,長大後這個毛病好了,變得能說會道,口才不得了,可惜死活都讀不進去書,初中畢業後就直接去了職校。職校畢業,在漕河泾開發區的工廠裏面做了三班倒的廠弟,廠裏談了個廠妹。
廠弟配廠妹,本是天作之合,但問題這廠妹是外地農村人,且是上海人最為看不上的省份,和上海王家門不當戶不對。
佳麒作為王家三代單傳的金孫,雖然沒有讀出書,考上秀才,但不耽誤家人把他當成小王子養大,從小到大,吃穿用只求最好,最貴。
作為王家三代單傳金孫與工人新村小王子,如有可能,王家是想給他尚長公主的,所以兒子生下來,家裏房子也沒準備,為着将來要搬去公主府居住。
哪怕退一萬步,就算長公主尚不到,也得找個隔壁弄堂有車有房的小公主才行。所以小舅媽想不通了,為此自殺數次,可能因為都選在親戚們都在的時候,故而次次都落了個未遂。
鬧騰了兩年,新村王子今年把戶口本偷出去,和廠妹連證都領了,小舅媽的态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決,家門都不讓外地媳婦進,買婚房,更是想都不要想。用她的話來說:“外地那些農村女孩子是好娶進門的啊?你算計得過人家啊,要把家裏變駐滬辦啊?就算你每年可以和外地人一起擠春運,我卻不願意在家裏開國标,我普通話講不來的!”
新村王子工資兩千多塊,廠妹工齡比他長,還是小班長,工資倒是比他多兩百塊,可也無濟于事,以上海現在房價,如果沒有家裏老人的扶持幫襯,拿着微薄一點薪水的年輕人首付都湊不出,買房相當于白日夢了。
新村王子買不起婚房,領了證後,帶着廠妹老婆住了一段時間工廠宿舍,後來工廠撤退搬遷,連宿舍也沒得住了,只好租房,工作也重新找了一份,去養老院做護工,每月賺的辛苦錢和房東五五開。
小舅媽對兒子兒媳不聞不問,卻把桃李媽給心疼死了,就跳出來,說正好桃李房間空着,把侄子和侄子媳婦給請到家裏來了。六十來平的房子,一對半路無證夫妻,外加侄子侄媳,莫名其妙的組合,就這麽湊合住着了。
桃李媽指揮叔叔去陽臺上給桃李臨時加折疊床,嘴裏嘀嘀咕咕,埋怨她不聽話,處處比不過桃華,害自己在大媽媽面前低人一頭。
佳麒和老婆年輕人,面皮薄,受不了,偷偷跟她說:“姐,你先忍耐兩天,等過幾天我們出去,借合适房子,馬上搬走。”
桃李媽聽見一句半句:“她早晚要結婚走的,就陽臺睡睡好了!”
桃李于是明白,姆媽當初叫她留在日本,一方面是說出去好聽,可以壓澳門桃華一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碰巧佳麒領證結婚,從那時候起她就存了個空出女兒房間給侄子來住的心思了。
桃李沒曾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會和知青姆媽當年一樣,陷入如此艱難境地。
只不過,她卻不會像姆媽當初那樣,跪在家人面前哭求,并畫押簽字,以換取他們的收留與好臉色。她從剛剛暴走和大哭的疲憊與茫然中漸漸恢複冷靜,看清楚周圍形勢後,拎上随身行李,奪門而出,連夜住到了與小區一條馬路之隔的錦江之星。
夜裏,她正在酒店房間發求職簡歷,接到了姆媽打來的電話。姆媽在叔叔和侄子侄媳的勸解下,火氣終于消去一點點,開始面對現實,感覺該管的還是要管起來,問她:“這趟桃生沒有叫你再帶化妝品吧?”
桃生是大媽媽送走桃華後又生的小女兒,今年十六歲,正在讀中專,早在中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去九院割了雙眼皮。小姑娘愛名牌也愛打扮,尤其喜歡cosplay,今天去1號線扮七仙女,明天去2號線做洛麗塔,怎麽招搖怎麽來。每趟桃李從日本回來,大媽媽都會請她幫忙為桃生帶一堆化妝品和衣服包包回來,但從不提給錢的事情。桃李覺得是自家妹妹,無所謂,一年一趟,這點花費她還承擔得起。
可是姆媽不願意被大媽媽一家塌便宜,電話裏交代桃李說:“下趟見面,不許再白送東西,就說找不到,找到也斷貨,帶只空屁把伊!”
桃李第二天早上起來,早飯還沒來及去吃,中原房産的爺叔就已經等在酒店大堂了。
昨天被姆媽嫌棄并試圖趕桃李到陽臺去睡的時候,她當場就決定了兩件事:自理,自立。自己當自己是孤兒就好了。
她昨夜已經發了一夜簡歷,聯系了獵頭好幾家,今天白天開始跟中介爺叔去看房,同時抽出時間去面試。
去面試的第一家是生稻拜托了采購部門的同僚,通過這個同僚,九曲十八彎地打招呼通路子,給介紹的一家上海供應商。供應商地址在浦東羅山路那邊,生産藥品原料澱粉。
桃李千裏迢迢跑過去,在填了一份詳盡的招聘資料後,又被晾在會議室裏等了老大一會兒,終于得到了負責人的接見。
這個負責人拿着桃李的簡歷跑過來,往她對面一座,搖晃着二郎腿,簡歷掃幾眼,對桃李臉上看幾眼,看得桃李莫名其妙時,他終于開口說話:“金融危機還沒過去,外面一堆找不到工作的人,小姑娘你竟然敢把工資開到一萬塊?就憑你的這個學歷和資歷?我看一萬塊有點難。”然後又深深嘆氣,“現在的年輕人哪,有一個通病,讀了點書,外面鍍了點金,就眼高于頂!對了,你來時有沒有查過國內同等職位的薪資水平?我去年下半年招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學歷都在你之上,但是工資連你一半都不用,四五千塊的名牌大學生我一天能招來一卡車,你信不信?”
這個負責人和東京本社的采購部門一直有來往的,他一旦去日本出差,必定要跑去本社挨個拜訪各部門頭頭,桃李以前在育藥部培訓時有幸見過他一次,彼時他面對那群日本人時的嘴臉,跟《地道戰》中的湯司令一個模樣,以他長相和腔調,若去演湯司令,都不用化妝。桃李一看見他的臉,腦中就會自動浮現電視劇中那句經典臺詞:“高,實在是高!”
桃李一看面相就知道這人不會是善茬,但又不忍拂生稻以及采購負責人的一番好意,為了給他們一個交代,所以才千裏迢迢的從閘北跑到浦東來,全程29公裏路,換了兩部地鐵外加一部公交,兩頭走走,又是半小時,工資只開了在日本時的二分之一都不到,結果還被他沒頭沒腦一通損。
兩個人都憑外在與先入之見去judge對方,也都看不上對方,桃李被耽誤半天時間,心道有這半天時間,說不定房子都看好了,所以更氣,當場拎包走人,回彭浦繼續考察房子。
接下來幾天的面試,有日企也有歐美企業,其中有自己簡歷投來的,也有兩家獵頭介紹的。她資歷能力都不錯,形象也非常可以,幾場面試都很順利,幾天下來,offer拿到一堆,她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這麽受歡迎。
最後比較下來,和一家IT系日企簽了用工合同。她準備去做網管了。
作者有話要說: 書中人物三觀不代表作者三觀,一些涉及地域的言論也非作者創造,作者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作者本人三觀挺正,素質還行,平時敢于扶老奶奶過馬路,有空也會讀一讀道德經,家裏貼有八榮八恥和五講四美口號,不僅自己,還要求家人時時刻刻背誦(包括晉桑)。
總之愛你們,謝謝支持到現在!本章評論随機發小紅包。晚10點之前,只挑字數多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