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沒有看到就算了, 看到實在是沒法當做看不見。
那可是珍貴文物啊,應該放在博物館裏妥善珍藏的文物!他們經歷了歷史的變遷,是歲月、人類文明的見證者, 怎麽可以在這裏墊桌角?
而且這待遇,要是這桌子“壽終正寝”了, 它是不是也要陪葬?
回過頭, 他們變了裝, 把這個青銅鼎拿到手,另外還去首都其他的收購站看看有沒有其他類似的東西。
主要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像這種文物, 私人不允許擁有的, 到時候隐瞞身份送到博物館就好,如果是那種可以私人收藏的,他們又不是視金錢如糞土的人, 留着升值或者是當傳家寶都行。
首都不愧是首都。
哪裏缺古董,就這裏不會缺。
俞向安他們甚至還找到了一副很像真品的唐朝名家吳道玄的畫作。
林川柏和俞向安就跟掉進了米缸的老鼠似的, 用自己空間裏的存款, 不停地往裏面搬運這些。
他們兩個以後如果不做什麽營生,只當條鹹魚, 都能幾輩子不愁吃穿。
撿漏的感覺能讓人上瘾,他們兩個持續了好一段時間, 幾乎引起別人注意了才收手,這時候, 收到秦盛桦的來信。
俞向安現在在首都, 跟秦盛桦的距離近了,她來到這裏寫過去的信,他那邊很快就收到, 再寫了一封信寄過來,也不用等那麽久了。
俞向安收到信的時候,以為只是閑話家常,打開卻不是這麽一回事。
這封信的篇幅不長,卻看得人揪心。
聽了藍望山說起他兒子犧牲的事情之後,,對身邊同樣是這個職業的秦盛桦俞向安就比較擔心,加上他們人參多,人參它有個作用,就是在危急時刻可以幫忙穩住那口氣,等待別的救援措施。
他們用上了年份的人參制作了保心丸寄過去,讓他随身帶着。
Advertisement
藍望山的兒子跟秦盛桦是戰友,為此還承擔了部分義子的義務,幫忙照顧藍望山的孫子。
這說明,秦盛桦的工作內容,是有相當危險的。
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俞向安不希望身邊出現那種悲劇。
這對她來說,也不難。
她的一份好心,秦盛桦一直都随身攜帶着,之前一直沒派上用場,這一次派上用場了,不過派上用場的不是秦盛桦他自己,而是他戰友。
本來大家都判斷他應該活不下來了,秦盛桦在危急時刻想起了表妹寄過來的東西,給他喂了下去,他那口氣真的穩住了,回去以後立刻搶救。
經過醫生們連續幾個小時的搶救,現在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以後他都不能繼續在部隊裏面任職,必須轉業,但他這條命保住了。
能保住這條命,別的就不用再過多要求。
這樣的好東西,秦盛桦在為戰友高興過後就上心了,要是有更多的話是不是在別的時候,他的這些戰友們也能留下一條命來?
當然他也知道,這樣的東西肯定不便宜,他不知道表妹是哪裏弄來的,但是她能弄來第一次,或許也能弄來第二次。
他在信上寄了三百塊錢,有他的,也有他戰友的。
希望俞向安能幫忙。
如果沒有的話那沒辦法,但如果有的話,他們想要弄一些帶在身上,關鍵時刻能救命。
俞向安看的眉頭緊皺,秦盛桦的戰友遇到了這麽危險的事情,但是相對他自己有沒有受傷卻只字不提,可以想象,他肯定也是受傷了,但是報喜不報憂,所以直接忽略了這個問題。
應該不嚴重吧?
俞向安把這封信給林川柏看了,林川柏點點頭,“多配一些沒問題,就按照市價算,要是以後他問起來就說機緣巧合買到了上了年份的人參。”
按照市價其實已經算便宜了,除非是走收購站,一般這種在黑市裏面價格都是翻倍的。
尤其是上了年份的,大把的人争着搶,就是為了在危急時候能派上用場。
林川柏他學的是制藥,以前他是在打基礎,林杜仲能教他怎麽給人看病,怎麽給人開藥方,但是在制藥這一方面,他了解的不多,林川柏就自己慢慢琢磨着弄,到了大學,這裏就不一樣了,有很多專業人士,而且這裏沒有哪個老師會嫌棄學生求知若渴的去問問題,他收獲良多。
他現在配出來的藥比之前更好了,而且還有了很多新進展,除了正經的中成藥、西藥之外,他還另外研發出了防曬霜、護手霜當做禮物送給俞向安。
無多餘的添加物,雖然保質期不長,但是俞向安自己用是足夠了。
用完了也過期了,然後再重新做,剛剛好。
俞向安寄了出去,那邊的秦盛桦收到之後,興奮不已。
跟俞向安想的一樣,他現在手上還打着石膏,慶幸的是,受傷的是左手,不然他寫信的字跡肯定會受到影響,就會被表妹發現端倪。
俞向晏和溫如真三人帶着一只北京烤鴨上門拜訪。
溫如真還給雙胞胎做了一堆棉鞋,專門勾勒出了兔子的形狀,看上去很可愛,林亦寧看到這鞋子就抱着不願意放手了,俞向安也多打量了好幾眼。
她可以利用食材雕刻出同樣憨态可掬的小兔子,但是變成毛線棉花……她不行orz。
現在他們對學校的情況熟悉了,他們姐弟兩個惦記着想要去打探一下他們爸爸在南溪農場的情況。
俞向安明白他們的急迫,那是親爸,感情很好的親爸爸。
又這麽多年沒見了。
能忍到現在這時候,已經很難得了。
但是俞向安也有必要把話說在前頭,“現在他還沒有恢複他的名譽,沒有從南溪農場出來,他們要是去找他的話,很可能會被牽連。”
他們的大學生身份有可能會被影響,她其實是不建議他們大咧咧的去找他的,除非有過硬的關系,但是哪裏有過硬的關系?
在南溪農場的守門人不好講話的時候,牽連不是沒有可能的,眼紅看不得別人好的人更不會缺,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被人這樣弄下去的。
她拜托劉恒波過手,請他朋友往裏面送了這麽多次東西,也大致知道那裏的門禁,嚴,送東西可以,但是去見面的話,難。
俞向安希望他們繼續忍耐,忍完了今年,明年大概就有好消息了。
改革開放、平反、知青返城等等,陸陸續續。
現在報紙上面已經有苗頭了。
他們姐弟現在要是被人盯上了,惡意舉報,把大學生的身份取消了,就算之後他們爸爸的名譽恢複了,他們再恢複大學生的身份可能也會産生波折,要是不允許的話,想要再上大學就要重新考,很浪費時間。
俞向晏在桌子底下拉着溫如真的手,“我們去通城先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到時候再做決定,我也不贊同貿貿然的就去報明身份,這麽長時間都忍過來了。”
溫如真握緊了他的手:“他在信上從不說自己不好的事,我怕他在逞強,他的身體也不是多好,又過了這麽多苦日子……”
溫毅真下颌收緊,看上去整個人都在緊繃狀态,他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眼睛,仿佛在燃燒着什麽。
俞向安看了一眼,下意識的挪開,那眼神裏對命運的不滿和憤懑、想要迫切改變這現狀的灼熱,簡直可以刺瞎人的眼睛。
他的心裏有一團火。
俞向安希望,這團火不要失控。
她組織了一下語言:“你們可以利用休息日的時候去那邊旅游,那邊也有名勝古跡,以大學生的身份開介紹信去那裏還是比較方便的,為了不讓人起疑,最好也去別的周圍的城市走走,去到那裏,如果你們運氣好,不是沒有可能,我記得裏面人多,是有開辦小學的,你們如果是在假期過去的話,或許能用給學生開拓興趣課的理由進去。”
溫如真和溫毅真一聽這話都是眼前一亮。
俞向晏豎起大拇指:“小妹你這主意可行!”
等到他們離開了,俞向安和林川柏給雙胞胎上趣味課堂的時候,心情都有些沉重。
林亦寧翻看着卡片,突然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摸上了俞向安的臉頰:“媽媽,媽媽你不要不開心,我的糖給你吃,甜甜的,吃了就開心了。”
俞向安當時的心喲,怪不得說女兒是小棉襖,這心口被這小棉襖給暖的燙呼呼的。
“好,媽媽現在開心了,謝謝亦寧。”俞向安給了她一個麽麽噠。
林亦泓湊過來:“媽媽,我也要。”
“來……”
看到他們,心情不由就變好了。
以後,也會越來越好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的房子進度也喜人,每天去看都會有些不一樣,黑乎乎的表層被刮了下來,重新刷,外面刷灰,裏面再刷一層膩子,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的裝修。
圍牆也修補好了,亂七八糟的建築推平,重新變成空地,可以種花,也可以種菜。
俞向安和林川柏決定一半種菜種食材,另外一半種藥材。
就等着這房子建好以後,再挑選合适的時間播種了。
建築物主體修建好了之後就是軟裝,比如電線、門窗。
采用的也是簡單的款式,沒有花裏花哨的東西。
俞向安和林川柏都覺得這地方以後會再利用起來,這裏距離大學區那麽近,不管做點什麽生意都很方便,到時候肯定是還要改的,可能會改成店鋪,現在就沒必要花太多功夫,那樣很浪費。
看着房子一點一點的收拾出來,那種滿足感非同尋常。
他們要在這個房子裏住至少4年,讀到大學畢業。
這裏的房間多,但是對于他們來說房間只有不夠用的,除去一樓的廚房廁所之外,這還有六個房間,現在改了一下,原本樓上是沒有廚房的,現在把其中一個房間改成了廚房。
這樣就是樓下兩個房間,樓上三個房間了。
樓下的兩個房間一個做客房,一個做他們兩個的玩具室,這也是他們兩個學習的地方。
樓上三個房間,一個是他們夫妻睡的主卧,旁邊那個是預備好他們兄妹兩的房間,還有一個就是俞向安他們的書房。
這裏之前是沒有炕的,大冬天睡過炕的人知道炕上有多暖和。
一樓的客房安上了一個炕,足夠四個大人在上面睡的那種。
到時候天氣冷了就可以辦到炕上去睡。
因為這是限定了期限的,師傅他們沒偷懶,在這裏加班加點的修補,沒有用太多時間,就完成了要求。
俞把家具放進來,再稍微散下味,就可以住進去了。
對于這裏的家具,他還介紹了一個二手家具置換的地方,俞向安和林川柏除了床以外,都不介意使用舊家具。
床要買新的,其餘的用舊的就可以了。
他們去那個舊家具置換市場看了,還發現了不少好木料的舊家具。
這些來歷不可考……
最名貴的,就要數一套沉香木的案桌,林川柏認出來的時候,心髒怦怦跳。
沉香木,後世有一套沉香木家具賣出了上億的價格,這個看着也完好,就算賣不到一個億,五千萬應該不是問題,現在他十塊錢就能拉回家。
怪不得那麽多人都喜歡撿漏,實在是撿漏的魅力太迷人了,付出一塊錢,你可以得到十萬一百萬,誰不想要這種好事?
一點一點的把家具添置齊全,一些太打眼的家具他們收到了空間裏面,等以後再放出來,到時候會邀請別人來被認出來了有些不大好解釋。
布置好了,味道也散了,再挑了個好日子,就是暖房的時候了。
暖房俞向晏溫如真、溫毅真三個是一定要邀請的,這是實在親戚。
另外還有趙力一家,劉恒波這幾個人。
林川柏和俞向安都沒有邀請自己的同學。
他們家擁有這麽一個房子在這時候是比較紮眼的,大家都是同學,某個方面來說起點都一樣,結果他們有“豪宅”,他們什麽都沒有,很容易心理失衡,到時候好端端的同學關系很容易就變味了。
劉恒波那邊俞向安在午休的時候去找他,她去的早,他還沒有午睡,吃完了飯,正在練字。
他在練毛筆字,從他以前在秦城當店長的時候,這個愛好他不能發揮,現在他回來這邊當老師了,以後總算是可以放心大膽的寫自己喜歡的書法了。
俞向安看到他在做什麽,沒有打擾,在旁邊靜靜的站着,等他寫完,這才上前搭話。
“小安,你來了呀。”
“老師,房子裝修好了,看好了一個暖房的日子,不知道你有沒有空,一起吃頓飯。”
“有空!當然有空,這一頓我已經期待很久了。”
這時候是冬天,暖房的日子做什麽俞向安都想好了,不做那麽多菜市,她準備一個湯底,再調好醬料就好了。
對,她打算吃火鍋。
羊肉火鍋,冬天吃最合适了。
這房子很寬敞,比起現在這時候大部分的房子來說,一百平,可以住很多很多人了。
原來這裏就擠了六戶人家。
趙琳和趙覓看到這裏的大小,就驚呼連連。
“如果不是還記得位置,都不敢想象。”這裏原來就是個垃圾堆。
“現在可真亮堂。”
“好寬敞啊,哇,這廚房,好大!”
其他的人不是不驚嘆,但是都比較能掩飾自己的表情。
俞向晏賺了兩圈,沖着小妹夫妻兩個豎起大拇指。
“我要求不高,能有個落腳地就好了。”
趙力哈哈笑了起來,“你也是大學生,你以後要是工作了,單位肯定想留住你們這些人才。”高工資那是理所當然的,要想真正留住人才,房子才是大殺器。
俞向晏臉上只能微笑。
他不能轉系,只能跟數學死磕。
他很懷疑自己畢業的時候,可能就禿了。
他摸了摸自己還茂密的頭發。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現在洗頭的時候,他覺得頭發掉的比之前厲害多了,現在又臨近期末,掉的更兇。
溫如真注意到了她的表情,忍不住扭過頭去偷笑。
作為枕邊人,她還知道他做了一個禿了的噩夢。
閉着眼睛揮舞着手臂,像是要抓住什麽似的,嘴裏喊着:“我的頭發,別走!別走!”
那聲音幾乎稱得上撕心裂肺,吓了她一跳。
趙琳看着她的笑容,呆了一下,忍不住看了看俞向安,姑嫂兩個都長得好看,這就是人以群分?
還有,她的眼睛偷偷看向溫毅真,臉紅了一紅。
他……長得可真好看呀。
就跟電影上面的人似的。
還是大學生呢。
趙力什麽出身,見狀大聲咳嗽了兩聲,“我可聞到香味了,今天做了什麽好吃的?”
俞向安把鍋拿上來,林川柏把爐子提到廳裏。
現在這時候沒有電磁爐,只能使用煤爐。
俞向安提前熬好了湯底,現在直接上就行了。
雙胞胎也幫忙從廚房把一個個菜籃子拿出來。
材料全都是洗幹淨的,直接下鍋就行。
肉類有五花肉片、豬紅、羊肉片、羊雜、魚片、雞蛋、鴨肉,素菜的就多了,雖然是冬天,也有冬天的菜,有豆芽、蘿蔔、土豆、大白菜、冬筍,泡發的木耳、蘑菇、海帶,甚至還有一籃子綠油油的小白菜。
在這季節,這可是稀罕貨。
俞向安:“這是有人在炕上烘出來的,不多。”
實際上是在她倉庫裏拿出來的。
看着這些東西,俞向晏不着痕跡的松了松腰帶。
今個兒有口福了,不枉費他今早上特意留着肚子。
趙力也豎起大拇指:“今天這頓你們破費了。”這不僅僅是破費,還得有門路。
好些東西市面上都買不到。
俞向安最後拿出一盤子的紅薯粉,最後在吃的差不多的時候放紅薯粉下去,吸飽了湯汁的紅薯粉也是一個美味。
林川柏笑了笑:“難得的好日子,正好又遇上了。”
這也沒法分什麽辣的不辣的,俞向安把調料都放邊上,想吃什麽口味的自己加。
雙胞胎很喜歡俞向安調的火鍋料,一片片的,不管給他們夾什麽,都能吃得一幹二淨。
從材料下鍋的時候起,就沒人說話了。
全都在埋頭苦吃,趙琳這時候早就忘了溫毅真的“美色”,美食當前,還有什麽比吃的更重要?
在一鍋吃完了,材料新下,還沒熟,等着它們熟的時候是最難熬的。
有了第一次,後面他們看着差不多了,就會提前給自己碗裏夾菜,這樣在等待的時候,就能有東西吃了。
俞向安多預備了三個人的量,最後只剩下一點紅薯粉,其他的都吃光了。
每個人的褲腰帶都松了,吃完之後,滿足的癱坐在凳子上。
俞向晏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有了這一頓,接下來一個月不吃肉他都行了。
這一次,足夠他回味一個月。
那麽這一個月內他就能再省一點錢下來。
看着吃飽喝足窩在凳子上的雙胞胎,他眸色深了深。
等他錢存夠了,他就把孩子也接過來。
孩子不在身邊,真想他們啊,半年沒見,不知道他們忘了他這個爸爸沒有?長大了嗎……
住進新房子沒多久,就是期末了,期末之後就是放假,俞向安想要今年過年回去白石縣一趟。
這已經是離家的第3年了,從白石縣到秦城,再從秦城到首都。
林川柏不回去,他被一位老師賞識,寒假期間已經定下來要跟在他身邊打下手了。
俞向安和俞向晏他們一起回去,兩個小孩也帶着,值得一提的是,溫毅真今年也不回去,他要在南溪農場繼續擔任興趣課老師。
因為俞向安要回去,林川柏很有幾分哀怨,他們都走了,那不就剩下他一個孤家寡人?
但是老師都主動開口了,他也确實不好拒絕,而且這對他本人确實是有很大好處的,俞向安只好安慰他,“你也不會有太多空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吃的方面我給你做好了很多,現在這冰天雪地的,氣溫低,能放的久,夠你吃到我們回來了。”
林亦泓和林亦寧聽到他們要去看外公也很激動。
他們離開那邊的時候還小,不記事,現在不一樣了,他們還挺想回去見見大家的。
那邊有好多好多親戚呀,有爺爺有姑姑,還有太爺爺太奶奶……好多好多親戚。
那邊還有很多跟他們年齡相近的小夥伴。
他們想回去看看。
為了這次回去,俞向安準備了很多特産,首都的特産不得不提烤鴨,現在這種天氣能帶,但是味道會變,所以俞向安不打算帶烤鴨,等以後有機會請他們來首都現場吃,那才原汁原味。
俞向安找關系買到了兩張卧鋪票,俞向安帶着孩子一張,俞向晏溫如真一張。
這樣沒那麽辛苦。
回到白石縣的時候,呼吸着這邊熟悉的空氣,俞向安呼了一口氣,熟悉的地方。
俞向海已經在車站門口等着了,看到他們,拼命的揮舞着手臂,喊道:“我在這裏,二弟,小妹,這邊!”
他們幾個人帶的行李不少,俞向海幫忙搬行李,還借了個小推車,把行李放到上面推着回去就好了,這樣可以省不少力氣。
“爸呢?”
“在廠裏,他走不開。”
“他現在怎麽樣?”
“老樣子。”
現在俞青山在廠裏吃,晚上才會回家住一晚,俞向居現在也還在公社的學校就讀,太頻繁的換學校對他不好,還有可能趙巧娘會去找他,所以定好等下學期他參加小升初考試,考完了中學,到時候再回縣城上學。
一轉眼俞向居也要上中學了,時間過得還真快。
回到家裏,這裏已經提前收拾過了,房子看上去更舊了一些,但依舊幹淨。
俞向海和葉七佳特意過來這裏幫着裏裏外外的收拾了一遍。
要過年了,他們是要回來的。
俞向安他們先把東西放了下來,整理了一下,然後就去外婆家了。
俞向安回來一趟主要還是想要看看老人家,他們上了年紀,看一次少一次。
俞青山年輕沒什麽,但是外公外婆還有鄉下的爺爺奶奶,他們年紀大了就不好說了,等以後她工作了,也不好說會不會忙的跟空中飛人似的,而且也不确定他們能不能活到那時候。
俞向晏也帶着溫如真去了,他們去的時候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姚翠芬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拉着俞向安的手不願意松開:“我就聽你們爸說你們要回來了,每天都去門口轉兩圈,看能不能撞上,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這就是亦泓亦寧吧,長得真可愛,圓嘟嘟的小臉也福氣,好啊,以後你們也好好讀書,也考個大學生回來!”
秦強一貫話不多的,這時候也拉着他們絮絮叨叨的問了很多。
問他們在學校怎麽樣,問他們的老師同學好不好相處,問首都的風景怎麽樣。
秦家周圍住的鄰居注意到動靜,不少也湊過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問着他們各種事情。
聽到他們說大學有學校的補貼,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時候,當下就有許多老頭老太太說,回去以後就算拿着棍子,也要讓他們家的小輩去念書。
他們之前也聽秦家人說過,但還是不敢相信,有這麽好的事,現在親口青島了,那就确認了。
可以預見的,有不少的學生要陷入痛苦的學習中了。
對這些鄉親鄰居問的這些,俞向安一一回答,至于他們要問首都是怎麽樣的,他們也是有備而來,帶了不少的報紙畫冊,還有照片。
一拿出他們在***廣場、長城拍下的照片,一堆老頭老太太圍了一圈,晚來的人想要看一眼都擠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