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俞向晏在調回了這裏之後, 就在籌謀着在紅星大隊起新房了,條件也很便利,他工人的身份落實之後, 可以申請他的宅基地,本身自己大隊有生産紅磚, 他沒有工分換, 但是可以用錢買。
雖然要排隊, 但他前面的也沒多少個人了,比起賣給外村人,他是本村的有優先。
至于建房的人手也不用愁, 俞姓在紅星生産大隊是大姓, 根本不用愁不夠人手。
他爺爺奶奶對此很興奮,他一說要建房子,就說木材之類的他們都準備有, 讓他不用操心。
俞常有就兩個兒子,小兒子前程好, 在縣城當工人, 一般來說是在那邊紮根了,所以他不會在老家這邊起房子, 但是現在不是因緣巧合他二孫子要來這邊了嗎,他在這邊當工人的話, 在這邊起房安家那是順理成章的,又有一個子孫能在他眼皮子底下, 時不時就能看見了。
他自然高興。
說到底, 這磚是俞滿昌帶頭燒的,哪一家缺磚都不會輪到他們家缺。
所以他這房子很順利的建起來了,建的是一層的平房, 地方大,房間建的也多。
這不多不夠住啊,現在他和溫如真有一個女兒,現在溫如真已經懷了兩個月的身孕,還有八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孩子的房間要備着,還有溫毅真也需要有自己單獨的房間,爸他們回來這邊的話,如果他這裏有房間就不用這麽多人去爺爺和大伯那裏擠了。
所以他這次一口氣建了六個房間,四個房間住人。
也就幸好本村人的身份購買磚便宜一些,不過這也把他的存款差不多給禿嚕幹淨了。
他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有一半是要給俞向安的,另外他們在這裏生活,他們沒有工分,只能用錢跟別人換糧食,換各種東西,加起來支出也不小。
俞青山和俞向海他們兩個提前晚上過去了,他們要幫忙。
俞向安他們兩個就和趙巧娘葉七佳帶着兩個大小孩、兩個小小孩慢一些過去。
四個大人、四個小孩,一人帶着一個,在車上人多手雜的地方也不用怎麽擔心了。
前一陣子聽說旁邊有個公社來了拐子,一共拐了好幾個小孩,那之後他們這邊看小孩就緊了一些。
Advertisement
不熟悉的地方多注意幾分。
趙巧娘牽着俞向居的手,在車上看着窗外發呆。
這是個好日子,她看着玻璃窗上模糊的影像勾了勾嘴角,心裏有些發愁。
這兩年多大家算是相安無事的過來了,她在家裏不談丁敏秀,他們知道她跟她往來,會偷偷拿自己的工資給她補貼,也從來不阻止,維持着一個微妙的平衡。
偶爾的時候她會有一股沖動想要打破這種平衡,希望她們能夠和平的在一起,想她大大方方的帶着女婿外孫來找她說話。
尤其是在俞向安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的時候。
當初是她女兒犯了錯,但是現在因為她犯的錯,她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如果不是那樁事兒,她也不會找到現在這麽一個條件好的人,就結果來說,她還得利了,這差不多,那口氣也該平了吧?
尤其是敏秀現在日子過得不怎麽好。
俞向居皺了皺眉,拉拉她的衣角,“媽,你力氣太大了,弄疼我了。”
趙巧娘回過神,勉強笑了笑,“小居,媽走神了,你還疼嗎?我看看。”
“沒事,不疼了,媽,你在想什麽?”
趙巧娘:“沒什麽,就是想着等一下會有多熱鬧。”
她外孫不小心吃錯東西了,及時送去醫院救了下來,但是花了不少錢,她手上攢的那點私房錢幾乎都用去了,還是杯水車薪,大頭是周家出的,說到底,還是她的錢太少了,她上了年紀,手腳眼睛就沒那麽利索了,紡織廠今年沒叫她,她現在要賺點錢,就只能在家裏糊糊火柴盒。
以後要是有什麽,她手裏拿不出這麽多了,幸好現在情況已經穩定了下來,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想到這裏她打起精神,“小居,等一下你去到別亂跑。”
俞向居不明白她眉眼間的憂慮,以為她是在擔心自己,“媽,我們那邊不會有拐子的,我也不亂跑,我陪侄子侄女玩。”
俞向安笑了下,摸了摸懷裏的俞明瑤:“你聽見了嗎,你小叔說陪你們玩。”
已經一歲多,長得沒有雙胞胎哥哥健壯,但也跟普通小孩差不了多少的明瑤小朋友吐了個泡泡,聽到了玩這個字,高興的笑了。
那模樣,可愛的不得了。
他們到的時候,這裏已經有不少人了,喬遷吃的是中午這一頓,人越多越好,代表着人氣越來越旺。
這裏的院子都擠滿了。
俞向安漏了個臉,跟一些長輩打了個招呼之後,就把小蘿蔔頭們一個個都叫了起來,在一個角落玩耍,別妨礙大人們,至于怎麽讓他們乖乖聽話,簡單,兜裏揣一些糖,拿出來,個個聽話得不得了。
就連走路走的也不是十分順暢的孩子都能含着手指,渴望的看着她,讓他們乖乖坐下,就屁股蹲在那裏不動彈了,乖巧的不行。
在她來之前,俞向清負責照顧這些小孩子,被這些小孩搞的頭疼,看她來了之後,速度使出糖果大法讓他們安靜了下來,松了一口氣,“還是你對他們有辦法。”
“懂他們喜歡什麽,就能讓他們乖乖聽話了。”
“也是你有耐心,又舍得,你喜歡小孩子,不抓緊時間自己不生一個嗎?”
許小娟聽到這句話應了一句,“小安不急吧,這孩子的緣分,說來就來,就像我那時候,前一年也沒開懷,後面我就有了,現在肚子裏也懷了第二個,小安這才結婚多久,不急不急。”
俞向清也跟着笑了,“我就随口問一句,這才哪到哪,确實不用着急。”
俞向安有點心虛的望天,她現在能懷孕那才奇怪,他們兩個是避了孕的,兩個人都不想一結婚立刻就懷上孩子,失去二人世界,想要兩個人好好享受一段時間,再考慮孩子的事情。
嘛,過個一年再看看?
俞向晏是個會交朋友的,他當知青在異地他鄉都交了不少朋友,更別說在自己老家了。
俞向安來了沒多久,就看到不停的有人在幹活的空隙過來,随手送上一份禮。
來的大多都是跟俞向樂差不多大的年輕人,除了本地的還有知青。
阮晨曦都跑過來了。
俞向安現在還記得當初俞滿昌結婚的時候,有人随便在路邊随便折了一小捆細柴當做賀禮的事情,現在也差不多,大家送的禮都不重,他送一把菜幹,他送兩斤紅薯,送雞蛋的就是貴重的,是關系比較好的人才送的。
阮晨曦送的禮是比較重的,她送了半斤大白兔奶糖。
俞向安看到她有些驚奇,“你和我哥認識?”
阮晨曦笑了笑,“我知道他是你哥的時候也有些吃驚,你們兄妹兩個長得不是很像。”
“對,他比較像我爸,你們怎麽認識的?”
“他幫過我的忙,我有一次進山去,遇到了蛇,吓得我躲在樹上下不來,那條蛇也不走,就在樹下,我喊了好久,都沒人路過。”她對蟲子還好,對蛇真的是爬到了心底,根本沒勇氣對付它。
“正好他路過附近,聽到了,是他幫趕跑了那蛇,幫我下來的。”
而且還顧及了她的顏面,一點沒聲張,幫她下來的方式也是去找了粗壯的藤蔓,弄成繩子挂到樹上讓她牽着繩子下來的。
如果不是他幫忙,她搞不好要在山上過一夜,要等第二天等別人發現。
她沒有說細節,就說的這個,俞向安已經懂了,就是她哥“英雄救美”,怪不得送的大白兔奶糖。
“原來這樣啊。”
“是啊,我聽說你結婚了。”
“對。”結婚後和林川柏回來了一次,除了爺爺一家,還有其他的堂親戚,需要上門認人,不過那時候她沒有和阮晨曦見上面,這還是他們結婚後第一次見面。
阮晨曦在人群中張望起來,“哪個是?”
“我大哥你認識吧,我大哥旁邊個子最高的那個。”林川柏的身高在南方相當出衆,一米八三,可能還會再長。
一看,阮晨曦就驚嘆了,“他長得可真高啊,一表人才。”
而且也很白,看着斯斯文文的。
想着阮晨曦在心裏嘆了一口氣,身邊認識的人陸陸續續結婚,有的知青熬了一段時間,看着沒有回鄉的希望,陸續的給自己找個出路,最簡單的出路,就是在這裏找個合适的人嫁了,那樣的話就不用那麽辛苦了。
有人勸她也在這裏找一個,但是她還想繼續等待下去,她想回去。
她來到這裏的時間,也不是很長。
她今年才19歲,他還等得起。
聽到她誇,俞向安不自覺露出笑容。
阮晨曦:“你們兩位很相配,祝你們兩位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承你吉言了……”
聊了一會兒,她就回去了,她是在幹活的休息時間過來的,臨走前,俞向安給她送了一個紅紙包,裏面包有花生和炒豆。
來送禮的每個人送一包。
俞滿屋看阮晨曦走了,有些磨蹭的走了過來,“小安姐,你剛剛在和阮知青說話,你們關系挺好啊。”
俞向安:“還可以。”
“你覺得阮知青是個怎麽樣的人?”
看着他有些扭捏的樣子,俞向安看明白了,這是喜歡上了,不過女方那态度,這是單戀?
她裝作沒看出來,“什麽怎麽樣?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就是你覺得她是個怎麽樣的人,性格啊什麽的。”
俞向安看他有些着急了,笑了下,“這個啊,我雖然跟她認識有一段時間了,但是跟她相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你也知道,我回來的次數不多,只能粗略的說一下我對她的印象,她是一個有韌性的人,會努力的去适應生活,堅強,勇敢,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別人輕易不能改變。”
當初她們兩個會認識,就是她主動上來攀談,鼓起勇氣。
之後她疑似被人跟蹤,她立刻就找她幫忙了,跟當地有名望的人家搭夥借住,解決了自己的安全問題。
除了她依舊不擅長幹農活,下地掙的工分不多之外,她沒有聽別人說起她有別的什麽不足。
她掙工分掙的少,但是她家裏會給他補貼,所以她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俞滿屋笑了下,“我也覺得她是個獨立堅強的姑娘。”
“還有她家裏條件應該也不差,也疼愛她。”
一時還好,但是下鄉久了,還願意給孩子補貼人家,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俞滿屋這點也預料到了,不過,他現在在幫忙燒磚,工分拿的多,一年分到的錢也不少。
在他們村,他條件是前面那一撥的。
想到這,他有些喜滋滋的。
如果她有意想在這邊安家費話,自己應該有希望?
“那你知道她有沒有留在這裏的心思啊,我看到有別的女知青嫁給我們村的人了。”
他以自以為婉轉的方式問了起來,俞向安不動聲色,“我沒有聽她提起過,她年紀也不算大。”
俞向安在心裏默默的算了一下他們兩個的年紀,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好像阮晨曦要比他大一歲。
想到這裏她搖搖頭,這件事情她幫不上忙,就她看來,她還是想回城的。
她有些渴了,進廚房拿了個碗喝水,然後就被張茶花給拉住了:“小安,你別走,我看到你跟阮知青在說話,你們在說什麽。”
俗話說人老成精,張茶花活的久,雖然沒有成精,但是很多事兒她一雙眼睛看得通透,她那孫子少年慕艾,也就是他自己以為他掩飾的很好,別人看不出來罷了。
“我們沒說什麽,就閑聊了幾句,她問我結婚的事情,祝福我,然後她就回去了。”
張茶花聽了有些失望,“這樣啊,小安你對這個女知青有什麽了解?你跟奶奶說說,奶奶想了解了解。”
俞向安這下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之前可沒聽她說想要了解誰,“奶奶你問,我知道的我都告訴你。”
“她有意思想在這裏紮下根來,跟我們村的人結婚嗎?”
“她沒說過,不過我看她意思,是想回城的。”
“哪個知青不想回城,但也要能回去才行,你看看你二哥,回來這裏費多了多少功夫。”
“那你覺得她這人怎麽樣,品性方面。”
張茶花覺得這知青還不錯,長得不用說,是好看,不怪她孫子喜歡上了,又有文化,以後生下來的孫子孫女多少像一些,肯定也是個文化人,他們家的條件不差了。
現在滿屋的新房已經在建了,明年就能建好,嶄新敞亮的三間屋子,就在他們家不遠處,家裏大兒子是工人,大孫子不是工人,但是年底燒磚分紅一點不比一個工人差。
現在看來,可能要等等,如果她實在堅持要回城,那就說明他們兩個沒緣分,心不在這裏,那是沒用的,她這點看的通透。
之前聽說的,有個公社知青家裏突然有辦法讓她回去,立刻抛下這邊的男人孩子走了,頭也不回。
這心不在,一時半會的留住了,長久的也留不住,要是她有心,才能兩個人和和美美的。
“奶奶你方面你還問我?我跟她相處時間才多久。”
“哎,這人吶,很多人在不同的人面前人面孔不一樣。”
這倒也是。
“印象還行,比較理智,做事有條理……”
到了飯點,來的人少了,開飯了,就剩下自家親戚,熱熱鬧鬧的坐了三桌的人。
俞順穩還在飯桌上說了一個好消息,這确實是個好消息,溫毅真搗鼓出了一種新紙,可以用來寫字,他們現在生産的紙,只是草紙。
現在可以自己做本子了。
之前他們也想過辦法,但就是不成功,溫毅真卻發現了訣竅。
他的這個功勞別的不敢說,一個正式工的職位是沒問題的。
而且俞順穩還有着更大的目标。
他們現在可是靠人力,頂多算上畜力,還有一點可以方便些的小設工具,設備是沒有的。
他想要引入一套設備。
不管有多舊,只要能用就成。
到時候,他們這裏,就真的要起來了。
聽到這消息,溫如真一愣,随即立刻站起來,激動的聲音都有些抖,“這件事多謝你了。”
“哈哈哈,你別謝我,這是他自己有本事,要是他自己沒本事,我也沒辦法,這消息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正好讓你們雙喜臨門。”
溫如真高興的不行,高興地看着溫毅真。
弟弟身體不好,他這是出娘胎就帶來的體弱,以前他們家沒出事都要好好養着,下鄉的時候,她別的還好,就怕他有個什麽,撐不下去,偏偏他又倔強,強撐着下地,她看了很心痛,現在好了,她總算可以放心了。
溫毅真也在笑。
他給俞順穩倒了一杯酒:“如果不是隊長你給我這個機會,我也沒有現在。”
俞青山仔細的看了一下溫毅真,他很瘦,個子高,長得也好,但是太瘦了,瘦的像是一陣風吹來就能把他吹跑似的,看着這身子骨就不是多健壯的,怪不得他姐姐這麽擔心,而且據說他們溫家就這麽一個兒子。
現在這也算是熬出頭了。
楊慧麗則是惦記着另一件事,“這樣的話,廠裏是不是又要招人了?”
俞順穩:“是,又要招人了,不過招的還是臨時工。”
正式工跟臨時工的差別老大了。
他也不是不想,但是上面開放的名額就這麽多。
“臨時工也成,臨時工也很好,每個月有錢拿,你覺得我們家滿生可以嗎,他也有力氣。”
俞滿生今年也十六歲了,臨時工幹的來。
造紙也辛苦,但能有下地辛苦嗎。
滿屋現在已經跟着滿昌在磚窯,小的這個力氣沒有這麽大,那就去造紙廠,如果能夠得到一個正式工的崗位,她以後就不用為他操心了。
吃完了飯,俞滿昌他們上班的上班、下地的下地,俞向安幾個就清閑了下來。
俞向安拉着林川柏去看菊花:“走,帶你去看看天然的花海。”
那一片山頭,漫山遍野的全是野菊,在這個季節,看上去極為觸動人心。
本地人看習慣了沒什麽感覺,新來的知青要是看到了,那是要好好贊美一番的。
林川柏上次也來看了,但是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廣袤,他張開手臂,呼吸着這裏的空氣,“真美!”
俞向安看着這一片花海,“是啊,大自然的魅力。”
林川柏拉着她的手:“現在像不像是特意到了景區,走,我們走進去看看……”
兩人相視一笑。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來到了一九七五年的秋天。
這時候,距離她來到這個世界,過去了五年。
距離她和林川柏結婚,過去了三年。
距離她生下兩個大可愛,過去了一年半。
現在,她和林川柏的雙胞胎兒女已經一歲多了,正正是牙牙學語,最可愛的時候。
平時他們上班的時候,孩子就放在食品廠的托兒班裏,下班了,再帶他們回家。
總有那麽些人,家裏老人幫不上忙,孩子只能自己帶,但是要上班,沒空,那麽給誰帶呢?
托兒班應運而出。
員工可以把孩子放到這裏,每個月出一點錢,就不用自己操心。
對于廠裏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麽損失,每個月收的錢就能跟支出打平。
俞向安生這兩個孩子,上面也是沒人幫忙帶的,林川柏爺爺就不是一個會帶孩子的人,他年紀也大了,俞向安這邊,俞青山要上班,趙巧娘……比較微妙,俞向安不會找她幫忙,所以坐完了月子後,把孩子送到姚翠芬那裏去,不過姚翠芬秦強年紀也大了,帶小孩是很折磨人的,所以她請了一個愛幹淨的人幫忙照顧,放在外婆那邊純粹是怕她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欺負孩子。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能說話了,就進托兒班和小夥伴玩耍了。
俞向安做完手頭上的事,已經過了下班的時間了,她匆匆收拾了一下東西,去到托兒班,林川柏已經在那裏了,正一手牽着一個說話。
“媽媽!”女兒林亦寧眼尖,先看到她,立刻掙脫了爸爸的手,跟個小炮彈似的沖了上來,抱住她的大腿,脆生生的喊道。
有了妹妹“珠玉在前”,林亦泓小朋友也有模有樣的沖了過來,抱住媽媽的大腿,眼巴巴的看着她:“媽媽,餓了!”
“好,餓了,回去先吃點東西。”
林川柏走過來,無奈的蹲下身體,有些哀怨的輕聲嘆了口氣:“好啊,你們,一個兩個,看到媽媽就抛棄爸爸了,爸爸好難過。”
看到他這樣,她的小棉襖,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臉,“爸爸不難過。”
“好吧,不難過了,咱們回家了。”
輕而易舉的,爸爸就被小棉襖這一句話給安慰了,抱住她,站了起來。
俞向安牽着林亦泓的手,兩個人一起往門口邊上的自行車車棚走去。
他們的自行車都在那裏放着,而且他們的自行車後座上都有一個小孩專座,專門找人打了一個藤椅,方便小孩坐在上面。
然後夫妻兩個一人帶着一個,騎着自行車回去了。
這是一天當中兩個小朋友很喜歡的時刻,坐在自行車上,感受着風從身邊吹過,他們在後面歡樂的大呼小叫,不管多少回都不會膩。
回到了家,小棉襖率先沖着冰箱走去哪拍了拍冰箱門,用力一拉,拉開了,然後就用她期盼的眼睛看着林川柏。
“吃冰。”
林川柏點了點她的小鼻子,“不行,這個太涼了,你忘了你拉肚子的事了嗎。”
林亦泓也想吃,聽了忙道,“我沒有,我吃!”
俞向安在冰箱裏放了很多好吃的,這其中就有她做的綠豆棒冰奶冰等等,夏天還有現在這種秋老虎散發着威力的季節,冰箱就是神器。
兩個小家夥一看到就惦記着。
林川柏拍了拍他的頭,“妹妹不能吃你一個人吃你好意思嗎?而且你昨天剛吃了,今天不行。”
俞向安聽到了,“你發來櫃子最下面,那裏用井水盛放着一些綠豆沙,你拿出來給他們一人一小碗,他們兩個不是餓了嗎,你把冰箱上面的餅幹拿出來,不過他們兩個不能吃多了,一人就吃兩片。”吃多了正餐就該吃不下了。
一聽到有綠豆沙,林亦寧歡呼了一聲,用她萌萌的小奶音看着爸爸,有一些迫不及待,“我要吃綠豆沙,我要吃餅幹。”
“好,爸爸給你拿,你們都先洗個手,別忘了,洗幹淨手才可以吃東西。”
他帶他們洗了手,拿出餅幹,還有綠豆沙,喂他們。
他們年紀還小,讓他們自己動手的話,吃這種湯湯水水的東西很容易弄髒衣服。
俞向安在廚房裏打開櫃子,看着裏面的面條和米粉,問他們,“你們想吃面條還是想吃米粉?”
林亦泓:“面條!”
哥哥這麽回答,林亦寧也跟着喊,“面條!”
“那就吃面條吧。”兩個小的做決定了,林川柏吃什麽都行。
俞向安就拿出一把面來,做個涼面吧,這天氣,真不想吃熱的東西。
把他們兩個喂完了綠豆沙,林川柏進來幫忙,不過現在這也不費多少功夫,沒有他幫得上忙的地方,他又跑出去,帶着兩個小的拿積木,在角落裏堆積木玩。
林亦泓很喜歡堆積木,尤其是堆房子,“爸爸,你看,大房子。”
林亦寧,“哥哥,房子!”她歡樂的拍手,很捧場。
林亦泓看她這樣,推倒了重來,“妹妹,看車!”
有伴就是好,不用大人時刻陪着,他們兩個就能玩到一起去。
林川柏拿出了報紙,看看今天報紙上寫了什麽。
等到俞向安端着一鍋面出來,他們兩個立刻放開了手上的積木,好吃的來了!
一口下肚,“媽媽,好吃!”
小棉襖日常的誇贊着。
還有什麽比聽到真心的贊美更讓廚師高興?
俞向安低頭親了她一口。
“謝謝,媽媽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吃的。”
一家人正其樂融融的吃着晚飯,林杜仲突然跑了過來,眼眶發紅,抓住林川柏的手,聲音哽咽,“川柏,剛剛你爸那邊有人打電話過來,說出了事故,你爸受了重傷,醫生說可能救不過來,你快收拾東西,然後叫上你姐,我們一起過去!你爸,都還沒親眼看過的這幾個孫子。”話到最後,他老淚縱橫,難道,他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