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見到兩個堂姐,第一回是俞滿昌和許小娟結婚的時候
她們嫁的不遠,都在隔壁大隊,人選是楊慧麗精挑細選的。
楊慧麗給她們在範圍內挑了自認最好的一個,夠勤快,能養活自己和孩子,未來的公婆不會蠻橫不講理,不會磋磨兒媳婦,妯娌不能太難纏,家裏也不能太窮,要是家裏四面漏光,那樣不就是害了女兒嗎?
她這兩個女婿都比較符合她的條件,看着大體上是沒有什麽問題的,現在她們姐妹兩個已經分別是兩個孩子的媽了。
跟俞向安和俞向清年齡差的不大,但是她們看上去要老成不少。
天天在地裏幹活,被太陽曬,自然衰老的快。
兩個姐夫有些沉默,圍着一起,聽俞滿昌說磚廠的事。
年後再做兩個月,他就要回來,到時候要在大隊裏燒磚,然後建大房子。
他們家俞滿屋和俞滿生還沒有成家,他們結婚要有自己的屋子,不然他們的對象不好找。
之前沒有一起做好,是手頭不太寬裕,現在要是一步到位做成了磚房,那這條件,基本上大隊裏的姑娘都能找了。
而且鄉下地方宅基地不難批,批下來後可以随自己心意建造,俞滿昌就想建成俞向安那種的,有專門的廚房、洗澡間,他自己會燒磚,材料不用出錢,出人力就好,鄉下漢子什麽都不多,就是力氣多。
木材山上有,拿着隊長批的條子就能去砍,唯一需要出錢的,就是屋頂的瓦片和請人幫忙要做的好飯好菜。
這比起來,節省了一大筆錢。
要是賣力氣就能得到一座磚砌成房子的話,他們願意拼盡全力去賣力氣。
俞向晏對這個也很感興趣,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為他下鄉的地方做什麽,這樣一來,他們在那裏可以過得更好,可以和當地人弄好關系,這對他們的以後有好處。
男人在那邊說的熱火朝天,女的在另一邊圍着說話。
溫如真是話題中心。
Advertisement
她是新媳婦,大家之前都不認識她,自然好奇。
她家的事,在這邊就只有爺爺奶奶,還有大伯大伯娘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俞滿蓉和俞滿紅說了很多誇獎的話。
這對姐弟兩個,長的是真好。
比他們這裏的知青長得好看不少。
誇的很直白,把人都誇成了紅臉。
俞明傑被葉七佳挽在身邊,聽着大家的話,擡頭,小臉一臉的認真:“我覺得不僅二嬸好看,媽媽、姑姑你們都很好看。”
這話直誇的人心花怒放。
“明傑你真會說話。”
凡是女人,哪有不喜歡別人誇她好看的。
俞明傑的衣兜裏被塞的好吃的更多了。
笑過之後,俞向安去上廁所,俞滿蓉和俞滿紅對視一眼,俞滿蓉跟了進來:“小安,滿昌的臨時工是你介紹的,還有別的臨時工嗎?”
俞滿蓉說着不太好意思:“我和你姐夫現在還和孩子住一間房,我們想攢點錢,如果沒有也沒關系,我知道,這個挺難的。”城裏人都想要一個,更別說鄉下人。
俞向安愣了下,笑了笑:“姐,我明白你的意思。”
就算俞滿昌在大隊建起了燒磚作坊,受惠的也是紅星大隊的人,附近的人,頂多就是買磚的時候近一些,便宜一些,口袋裏的依舊是原來那麽多。
俞向安想了想:“臨時工不是那麽好找的,姐夫有什麽比較擅長的嗎?”
比如趙巧娘手比較巧,可以去紡織廠,俞滿昌有力氣,可以去磚廠。
俞滿蓉苦笑:“你姐夫是個老實人,話少,唯一的有點事勤勞肯幹,白天幹到天黑沒二話,他也沒念過多少書,只是跟着掃盲班的人認了常用字,會寫自己的名字。”
這樣啊,那就比較難找了,俞向安:“我不能給你保證,我會幫忙多注意的。”
這就很好了,俞滿蓉笑着點頭,“那就麻煩你了,這事不急的,慢慢找,有最好,沒有就跟現在一樣,慢慢攢,遲早也能攢夠的。”
她們兩個說了會話,回來的時候,家裏多了人,是一個俞向安只有模糊印象的親戚。
這人跟他們的關系不算很遠,是俞常有堂弟的兒子,他堂弟沒的早,就留下這麽一個兒子,今年也三十多了,不過他這人懶,獨苗苗,被他媽寵壞了,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加上現在幹活不幹活能拿到手的工分差別不大,他就極盡一切的偷懶,每年掙的工分都不多,就夠他自己吃的,如果不是他年輕的時候比較勤快,估摸着他當年都找不到媳婦。
他這個人不勤快,自然家底就薄,在給自己兒子娶媳婦的時候拿不出彩禮來,但是他臉皮厚,覺得俞青山一家這麽“富裕”,他有困難,大家親戚一場,自然可以互相幫助。
俞青山自己是工作多年的工人,大兒子大兒媳也是正式工,他的小女兒現在也是正式工,就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下鄉了,下鄉了也不用他怎麽幫襯啊,他們有鄉下戶口,有手有腳的能自己種糧食,錢放在那裏也沒用,就借他一點。
俞青山不想借,他之前借過五塊錢給他大兒子當聘禮。
他之前也不想借的,知道他的為人,純粹是不好意思再看着他媽為了這個兒子辛勞,當時她時日無多了,就想看着大孫子娶妻成家,看在她的份上,俞青山才拿出了這五塊錢,他就當作丢了這五塊,現在這是第二次?
俞石堅聽到他提起之前的五塊錢,打哈哈,“這件事情、還有這件事……我都忘了,不好意思,不過我現在記住了,我下次一起還你。”
俞青山,“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俞石堅,“我們親戚一場,你還怕我不還你嗎。”
俞青山點頭了,一點沒有顧及他的臉皮,他自己都不愛惜臉面,別人為什麽要替他愛惜。
“對啊,我怕你不還。”
這麽多人,這麽多雙眼睛看着,他有些惱羞成怒,“你怎麽這麽小氣,你家那麽有錢,借給我10塊,對你來說不多,就你幾天工資而已,你這要是不借的話,你侄兒這婚事就要黃了,以後再找不知道要拖到什麽時候,你忍心毀了這一樁親事嗎。”
俞常有沉聲,“這都是你選的路,你自己不願意幹活掙錢,你能怪誰?你才是他們爸爸,他們是你兒子,你之前偷懶的時候就該想到今天。”他家經常跟別人借火,他家裏一年到頭買火柴的數量可能只有兩三盒。
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
俞常有嘆了一口氣:“夠了,你回去吧,不要再說了,之前你來我就不同意借,你要怨的話就怨我,當初沒在你小的時候幫着把你這性子掰過來,你要是再說下去,你立刻把之前借的錢還回來。”
他二兒子還有下鄉的兒女需要他照顧,哪裏有那麽多閑錢借給別人,而且之前他看病又花了那麽多,難道要真的掏空他的家底嗎。
他不會允許的。
俞石堅還以為挑了這個時間過來,會更好說話,結果卻被打了個灰頭土臉。
垂頭喪氣的走了。
有人借錢并不是什麽新鮮事兒,但是他到底是怎麽想的,挑了一大家子團圓的日子來借錢?
跟俞青山借錢的他不是第一個,在鄉下幹活,一大家子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最後分到的錢或許就是他一個月的工資,俞青山也是這裏出去的,能力範圍之內,救急不救窮,他會借,但是俞石堅這種,就算了。
他這是一輩子都會窮下去,他自己不願意奮鬥,就是可惜了他家的孩子。
而且現在的俞青山手頭真沒多少錢。
積蓄在俞常有的重病的時候掏空了,然後就是俞向晏結婚,兄弟兩個結婚的聘禮不能差的太大了,不然兄弟間容易不平,那樣子很容易感情出問題,小安每個月是有工資,她想要給家用,他沒要,她每個月都要抽出部分來還的房子的錢,自己還要買東西,她在廠長的身邊做事,身上穿戴不能太差,再加上她每個月還會給家裏開小竈,補貼家裏吃的,算來算去她一個月能存下來的就很少了。
他的工資,除了家裏的花銷,其餘的他存起來準備到時候給兩個女兒做嫁妝。
兩個女兒年紀到了,說不定緣份突然就來了,到時候男方出了聘禮,女方難道就這麽嫁過去?
嫁妝是女人在夫家的底氣。
俞向安她們回來看了下半場,楊慧麗看原本的歡喜被影響了,覺得不對,站起來,活絡氣氛,“今天中午我們有一道新鮮菜,你們不知道,就前幾天,有野豬下山了,隊長帶着人去把那一家三口給收拾了,家家戶戶分到不少肉,我們家運氣好,得了一個豬肚,今天做一個豬肚雞,保證香的你們砸吧嘴。”
野豬?!
一下子氣氛就火熱起來了。
大家七嘴八舌:“這野豬有多大?”
“下來了多少只?”
“是不是真的有長長的獠牙?”
因為人多,今天的午飯大家分了三張桌子才勉強坐下。
菜不多,但是都很實在,每個菜都是用大盤裝着的。
每個人都吃了個肚兒圓。
俞向安覺得湯很好喝,一不小心喝多了,坐不住,跑到屋旁轉圈消食。
轉了兩圈,有人叫了她的名字,俞向安擡頭,是阮晨曦。
看到她,俞向安有些吃驚,“你沒回去?”
她們聊過幾次,說不上朋友,對她的家境也有些了解,她應該不至于拿不出路費。
阮晨曦勉強笑了笑,“新年好,上海太遠了,我打算明年再回去。”
俞向安嗯了一聲,“也好,确實距離太遠了。”
俞順穩在這方面是很開明的,家裏遠的,他會寫足夠時間的介紹信,從不會故意阻攔,她這應該有別的情況。
而且今天過來這裏,不可能是順路吧,特意來找她?
阮晨曦誇了幾句俞向安的新衣服,問了她的假期,然後她期期艾艾的步入正題,“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我知道很突然,但是我是有原因的。”
俞向安認真傾聽。
阮晨曦期盼的看着她,“你大伯家好像有空房間,你能幫我問問我能不能在這裏搭夥嗎?”
俞向安沒想到她說的是這個,不過拒絕了,“家裏并沒有多的房間,現在沒住人的房間是我們一家的,我們回來的時候住那裏。”
就算有空房間也不适合啊,俞滿屋跟她差不多大,要是住在一起的話,雖然還有其他人,但比較容易傳閑話。
如果雙方沒有這個意思的話,能避免盡量避免。
阮晨曦有些失望,但也不是很失望,她預料到了,所以聽她這樣說,接着問,“你家是這裏的本地人,親戚多,你有沒有其他你認識的親戚,家裏适合的,我會打掃衛生,每個月給房租,口糧自己單獨開夥,不會占便宜。”
“方便我問問原因嗎?在知青院不好嗎?”
同樣是知青,她們應該更有共同語言才對。
她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遲疑了一會兒,“你知道的,我們女知青是住在一起的,男知青在另一邊。”知青院是用之前的舊房子改造的病毒,不能一次容納所有知青,所以是男的在一邊,女的在另一邊,他們中有五百米左右的距離。
“這半個月,我發現有人偷偷跟在我身後,我這半個月哪裏都不敢去,那些偏僻一點的地方,我感覺他距離我越來越近,直到我看到別人,跟別人在一起,後面的人才會藏起來,我們那裏都是女孩子,我害怕,所以我想要住到家裏人多地方去。”
這可不是小問題,俞向安表情嚴肅了起來,“其他的人有發現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阮晨曦苦笑,“沒有,她們都說沒發現,是我想太多了,可是我真的發現了,我心裏有些害怕,可是我又沒證據,我感覺他是專門跟上了我。”
俞向安沉默了,女知青歷來都是一個比較好下手的對象,一個是她們遠道而來,在這裏沒親沒故,還有一個是女知青一般都會比較富裕,長得會比較好,如果有那些心懷不軌的,想辦法占便宜,最後女知青只能自己吃了這個啞巴虧。
這事不能不管,俞順穩就是大隊長,是她堂叔,這件事應該要跟他說一聲。
“你确定沒有看錯?”
阮晨曦用力的點了點頭,“真的,你看我的黑眼圈,我已經好幾晚沒有好好睡了。”
“你和我一起去大隊長那裏。”她這話一出,看到她松了口氣,阮晨曦忙解釋,“我之前也想過去找大隊長,但是我沒有證據,我擔心他不信我。”連住在一起的女知青都沒覺得有哪裏不對,她真沒多少信心,後來打聽到他們一家今天會回來,她就想着過來碰碰運氣,能不能遇到,她又會不會信她,和她一起去說明情況。
如果沒遇到,她也不打算繼續拖下去,要去找大隊長了。
她身體熬不住了。
俞向安看出來了,不過心裏沒有什麽不舒服,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時候都是沒那麽單純的,說我想和你做朋友,就是單純的想和你做朋友。
而且,她也有些恻隐之心,她對這裏,是陌生的,就跟俞向清在牛角大隊的情況一樣。
她現在不吝啬幫一點忙,她也希望,以後俞向清在牛角大隊需要人幫忙的時候,也有人能站出來,幫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