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丁敏秀為聽到的消息抑郁, 俞向安成了副廠長身邊的助理?!
她哪裏走的關系!
以後她來往的人,都是領導和那些有本事的,她怎麽就那麽好運氣呢?
偏偏她能進去食品廠, 還是周博揚奶奶讓出了她的崗位,歸根結底, 是她和周博揚的關系被發現了, 她想要抱怨都沒辦法, 只能憋在心裏。
孩子,你一定得要是個兒子啊,你是個兒子, 你好過, 媽媽也好過,媽媽想盡量給你提供好的生活,你不要讓媽媽失望。
俞向安的升值對丁敏秀來說是個壞消息, 對于俞向安和俞家人來說那就是喜事了。
她現在的工資也上漲了,原本是二十七塊多, 調了崗位之後變成了三十二塊, 每個月分到的票券種類也會更豐富。
年越近,俞青山的心情越好。
這一年, 發生了不少壞事,但也發生了不少好事。
現在坎都邁過去了, 今年過年二兒子四女兒都說要回來,他們一家今年可以團聚了。
等明年, 大兒媳婦又會給家裏多添兩個孩子, 二兒媳婦說不定也會懷孕,四女兒和小女兒明年也可以着手打聽有沒有什麽上進青年,還有小兒子, 他明年七歲,也差不多要去上學了。
日子會越來越好的,等到兩個女兒出嫁,小兒子成家,他的任務,就解決的差不多了。
俞青山的好心情也影響到了俞向安,加上收到了秦盛桦寄來的包裹,心情更好了。
這一次的包裹裏面大部分都是海産品,有海參,海帶,蝦幹,帶魚等等。
俞向安打開這個包裹,滿意的不得了,這一份是秦盛桦送的遲來的喬遷禮物。
俞向安知情識趣的也回寄了一個大包裹給他。
Advertisement
他在信裏誇了好吃的東西,加倍,現在是冬天,可以放的久一些。
其他的還好說,海産這裏太少見了。
他們這不是海邊,平時最經常吃到的海産那就是海帶和鹹魚,這些品種繁多的海産,很容易就俘虜人的舌頭。
就連知道千裏迢迢寄過來的郵費不便宜的俞青山也沒法多說幾句他浪費。
這些真的好吃,放一點點,煲出來的湯的鮮味提升了幾個等級。
不過俞向安寄出去的這個包裹如果路上耽擱了,秦盛桦就要在年後才能收到了。
路途太過遙遠。
能趕在年前是在最順利的情況下。
同樣趕在年前的,還有大家陸陸續續的入住新房。
大家都打算在新房度過這個新年,旁邊的陳姓領導在入住的時候還送了旁邊的兩位鄰居一人一盤菜。
菜是肉沫豆腐,這很拿得出手了。
有肉。
對方這樣,看上去不像是目下無塵的。
以後相處起來,應該不難。
一邊的包師傅一家4口人,包師傅不喝酒,不會脾氣暴躁的罵人,他的愛人身體有些不好,但是秉性溫柔,他家的兩個孩子雖然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卻幾乎聽不到多少吵鬧的聲音,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安安靜靜的玩自己的,這是一個很省心的鄰居。
另一邊的陳領導一家,雖然他訂購的是三居室,但他家的人口并不太多。
除了他們夫妻兩口之外,另外還有他的大兒子和大兒媳,以及他的老來子,一共5口人,平時不喜歡到外面走動,在家裏呆着,也沒有什麽噪音。
他們家沒有把後面的陽臺改造成房間,而是跟俞向安一樣改成了廚房。
至于為什麽他家會比俞向安晚入住,那是因為他們把房子收拾得更加幹淨細致。
乍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麽出格的東西,但是再仔細一看,處處都能看到這家女主人的用心。
打扮的家很耐看,也很溫馨。
所以雖然平時這家的女主人對那些工人可能有些挑剔,但俞向安對她生不出什麽惡感。
見微知著,感覺她內心是一個溫柔的人。
至于她到底是不是,就要以後相處才能确定了。
俞青山在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放下心了,和俞向安說起來,“你平時沒事找人作伴的話,你去找你宋家嫂子,她為人和氣好說話,也多才多藝,你做衣服太差了,她做衣服是出了名的,據說以前跟繡娘學過,他們一家都是大氣的人,兩個孩子怕生了一些,不過以後多見一些人,這毛病就能慢慢的改過來了,你看現在他們和小居已經能玩到一起了。”
“另一邊的雖然不是你的直屬上司,但也是領導,要尊敬,不過你的态度也不用太主動,不然別人還要說你谄媚,他家的那位也有工作,早出晚歸,看着沒有主動交好的意思,你也淡淡的相處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你這兩位鄰居都不是那種掐尖要強,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
要是有一位鄰居像他們附近的陳大娘那樣喜歡看熱鬧,還喜歡掀風點火,就怕事情鬧的不夠大的,住得這麽近就很糟心了,還有那種喜歡貪小便宜的也是,見天的上門借東西,有借無還,也很惡心人。
目前來看,還沒有發現有這種秉性的。
說起這個俞向安也很開心,這就是運氣問題了,看來她運氣還不錯,抽中了一個不錯的位置,有了不錯的鄰居。
俞向安他們在說着鄰居,也同樣被他們說起。
大家都會在意鄰居是個怎麽樣的人。
俞向安會做人,俞青山也會,他們一家也沒有什麽喜歡挑事的,他們對于俞向安一家的感觀還可以,至于他們的小孩對俞向安的感官,那是非常可以。
他們對俞向安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會做很多很多好吃的漂亮姐姐!
大家都決定要好好相處。
正好秦盛桦寄來的這些東西在他們比較有些難得,俞向安就收拾了一部分出來聯絡人情。
她一共送了4個人。
一個是王副廠長,他是她的直屬領導,另一個是嚴餘珍,這是她的前領導,感情也不錯,還有兩位就是她的左右兩邊的鄰居了。
這些東西難得,但是在當地都不是太珍貴的東西。別人知道了也不能說三道四。
送的合适,收的放心。
他們都沒有讓俞向安空着手回來。
看到這樣俞青山就放下最後懸着的心,打算要搬回去了。
這邊看着穩定了,該搬回去了。
現在家裏現在就滿昌一個人在,雖然他時不時的會回去看一下,俞向海也會偶爾回去,但是沒有在那邊住,俞滿昌白天也要工作,還是不太放心。
而且他們回去還要準備打掃,快要過年了,他們要把房子好好的打掃一遍,辭舊迎新。
俞向晏和俞向清他們今年回來,他們的房間要特別的收拾一下。
聽到俞青山說要回去,俞向居沒有什麽不舍得,爸之前就說過了,有準備。
雖然他在這邊住的舒服,在這也認識了新的朋友,經常跟小夥伴們去後面的草地抓螳螂,抓青蟲,挖螞蟻窩,但是他更多的朋友還是在原來的家裏。
他想回去了。
如果他想五姐了,再來這邊小住不就可以了?
這裏有床,随時方便。
俞向居舍得,趙巧娘就很不舍得了,真的要搬走了。
這寬敞亮堂的新房子不住,又要住回老房子,唉,但是她沒有說不的權利,所以她一句反對的話都沒有說,俞青山說了搬回去,她就默默的收拾起東西。
在心裏勸自己搬回去是應該的。
今年她的情況還算不錯,當了半年的臨時工,手裏也攢了一些錢,現在要過年了,做完這個月,廠裏讓她們不用再過去了,正好可以專心準備過年的事。
過年要做的準備很多,她其實也沒多少空閑時間。
回去也好。
臨近過年,很多知青也惦記起了回家探親的事情。
有那些遠的,探親假要以月計,因為他們可能在路上就要花去半個月的時間。
俞向晏他們下鄉的地方雖然是在隔壁省,但是其實并不遠,就在交界處,一天的時間足夠回來了,所以他們的探親假大隊批的就沒有家長遙遠的人那麽多。
要是想要休假休的久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拿出一個合适的理由。
他們批的假是10天,扣除兩天在路上,還有8天時間,足夠過年了。
并不是所有知青都能回去探親,要看這個知青這一年的表現,而且必須要留下那麽一兩個人,一般來說,新知青是默認不回去的。
溫如真對這次回去心裏有些忐忑。
同樣在縣城裏,俞家人對她的來歷一清二楚,之前遠在天邊就算了,但是她要是回去的話,他們會不會對他們有意見?
怕牽連他們?
雖然現在他們姐弟已經跟着母親改嫁,一起把戶口轉走了,一般都不會因為成分的問題牽連別人,這還是他們父親要求的,這樣子他們姐弟幾個能過的輕松一些,但是外人不一定清楚。
而且他們也沒有登報斷絕關系,要是有人覺得會被連累,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她在猶豫,“要不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吧,要是弄得不愉快,不太好。”
大過年的。
俞向晏知道她在擔心什麽,安慰她,“我爸說讓我們回去,他要喝媳婦茶,如果他介意就不會這麽說了,你不用太擔心,明面上你已經跟你爸爸沒有關系了,要是你擔心的話,除了今年,我們以後盡量少回去。”
“這樣不好。”溫如真臉色複雜,“我是沒辦法。”有人盯着她爸爸,她要是去看他,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但是他不一樣。
他的成分清白。
他要是長時間不回去,他家裏會沒有怨言嗎,他會不想念他的家人嗎,事不能這麽做。
“你別擔心我,我和弟弟兩個人你還怕什麽,而且這是以後的事了,現在我們要一起回去。”
要回去,就是他們三個人一起回。
她是不可能讓她弟弟一個人就在這裏的。
他的身體不好,一個人在這裏出了點什麽事兒,沒有人在他身邊,那怎麽行呢?
俞向晏搖了搖頭,失笑,“對,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溫如真嗯了一聲,“這是我給爸做的衣服,已經做好了,你看看,有哪裏不合适的,我改一改。”
這一身衣服,她做了很久,慢工出細活。
俞向晏看了看,就算不懂,也覺得這身衣服跟其他的比起來有些特別。
“看着大小是合适的,我爸的體重應該沒發生什麽變化。”
溫如真松了一口氣,“那就好。”
她做飯很一般,但是做衣服這事難不倒她,這是她擅長的。
這是給公公的禮物,她做的尤為用心。
俞向晏看着傻笑。
他現在身上的衣服也是她做的,穿起來是比他其他的衣服舒服。
他每次穿這衣服,就會更小心,怕不小心弄壞了。
“我妹妹現在喜歡做吃的,我準備了一些特産,我弟弟他還小,有肉吃就滿足了。”
……
俞向安開始在黑市裏晃悠,過年,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就算平時再節儉,過年也要買半斤肉。
再窮的人家,在過年的時候也會盡力讓他們的餐桌上做到有魚有肉,豐盛富足,代表着他們對接下來一年的美好祝願。
越臨近過年,黑市裏的東西就越貴,那些稀罕的東西價格更是翻倍的漲。
比如肉類,比如水果。
相應的,那些想賺錢的人,不會錯過這段時期。
俞向安已經想好了過年她要給家裏置辦什麽了。
她要買一布料,給自己做一身衣服,也給俞青山做一身衣服。
當然,這個給自己做衣服是有待商榷的,以她做衣服的手藝,只能請別人幫忙。
讓她來的話,做出來的衣服她估計就算敢穿上身也有可能穿不上身。
她就打算做兩個人的衣服,其他人的都不做,他們沒有那麽缺衣服,趙巧娘缺是缺,但是俞向安對她有隔閡,她是不會主動給她做衣服的,至于俞向居,他可以撿哥哥們的衣服穿,以前他們長個了不能穿的舊衣服,好的都留了下來給他,他是最不缺衣服穿的。
俞青山他是太節省,錢都花到孩子身上了,他的衣服都是能湊合就湊合,一年到頭都穿着他那身打了補丁的廠服。
除了衣服,就是買吃的。
俞向安要把她空間裏的存貨出掉,來換各種她想要的東西。
她有可以交換的鴨子,大肥魚,豆腐,豆幹,豆芽,豆腐,水果,她現在4樣水果倉庫裏都有,之前特意屯着,就是打算在過年的時候賣個好價格。
有了主意之後,俞向安空閑了就經常喬裝打扮一番,一點一點的出手自己手上的東西,同時也是跟別人交換她想要的東西。
她去的多了,就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最近有人手裏有現在這季節難得的水果,另外她手裏還有鴨子的貨源,那鴨子特別肥,特別嫩,好吃。
消息靈通的林川柏知道了這個消息,很快就行動了起來。
現在這時候的水果太局限性了,南方想要吃到北方的水果,難。
他聽到有蘋果梨的時候就決定了無論價格多貴,都要買一些回來。
話說回來他現在在抽條,如果對方還有肥鴨子,魚之類的,他也多多益善。
他之前的身高1米8多,現在他對自己的個子不是很滿意,這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普遍普遍狀況,除了個別發育實在好的,大部分都會因為營養不足,長的瘦小,不過他現在18歲,還來得及。
男孩子要長到20多才會停止發育,他也不要求他原來186的身高了,180就可以了。
他是黑市的常客,經常戴上帽子,穿上舊衣服去采購,大家交易完,誰也不認識誰。
他偶爾能撞上好東西。
他能把買到的東西及時放到藥園裏面,加上他耳聽四路,眼觀八方,到目前為止他一次都沒有翻車過。
聽到熟人說有人在賣蘋果,他覺得,不僅僅只有蘋果梨,這兩種都是北方的水果,那麽神通廣大的人,除了這兩樣,肯定還會有別的。
他猜測對方要是鐵路系統的,要麽就是到處走南闖北的司機。
對方也很謹慎,出現的很不規律,出的量也少。
他想要遇到,需要一點緣分。
在這方面他運氣不好,在另一方面他就運氣很好。
遇上了一個賣北方大米和幹果的人,一次性買了上百斤。
這麽多精品大米,能好好吃一段時間了。
他來了之後,好吃好喝的給自己補身體,原先消瘦的臉慢慢的擁有了正常的面色,不知道是不是緣分,長了肉之後,他偶爾照鏡子,發現跟自己在後世的樣子有六七分相似。
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他能夠在這具身體醒來的緣分?
他不知道,一起在廣告牌底下遭殃的那個人,也是同樣的情況,臉越長越像原來的樣子了。
林川柏也在為過年做準備,今年過年他爸和他媽——無論是親媽還是後媽她們都不回來,他大哥遠在上海,今年過年就他和爺爺兩個人和二叔一家過,另外還有就是他大姐會在年初二回娘家一趟。
他的大哥大姐都很關心他,知道他在父母的失敗婚姻中受了不少的打擊,他的年齡最小也是受到影響最大的,他們就對他多了幾分疼惜。
大姐她在衆多家禽中,最喜歡吃的,就是鴨子。
要是遇到那個人,鴨子要多買兩只。
這一天,他們兩個都要下班後去黑市,特意穿了一身沒多少辨識度的舊衣服去工作,一下班,脫掉廠服,他們還來不及在臉上做手腳的時候,在去黑市的路上遇到了,打了個照面。
他們正常的看了對方一眼,第一時間還沒有覺得哪裏不對,但錯身而過了兩三秒,這兩個因為要做“生意”比較敏感注意別人動靜的人就察覺到了不對。
剛剛那一張臉好眼熟啊,他們是在哪裏見過?
這麽一想就回憶起來了。
畢竟他們因為該死的巧合在廣告牌底下撞了個正着,彼此對那一張臉的印象都很深刻。
畢竟他們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同年同月同日死,沒辦法不印象深刻。
現在他們長得又跟原來有幾分相像,這不就想起來了。
兩個人極有默契的一起回頭,臉上都有着來不及掩飾的驚愕。
也就是這樣的眼神,讓他們兩個心裏都是一咯噔,難道真的是他/她?!
兩個人在外人看來很奇怪的在路中間動作停滞了,互相瞪着對方,像是在鬧脾氣,但是又不像,引來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俞向安先回過神來,“是你。”
林川柏,“是啊。”
俞向安語氣有些幹巴巴的,“難道你也是那時候……”
林川柏點頭。
俞向安發出靈魂感嘆,“真巧。”
林川柏無比贊同,“真巧。”
他們不僅同年同月同日死,還一起到了這裏,在同一個縣城相遇,這是什麽驚人的緣分。
兩個人的心裏這時候詭異的平衡了下來,倒黴蛋不止自己一個,而是兩個,心裏居然有那麽一咪咪的欣慰,随後又變成了複雜。
他們本來是陌生人,但是現在卻成了這裏的老鄉。
老鄉見老鄉,兩眼為淚汪汪?
不,他們不知道對方的底細,要是對方心是黑的,別說兩眼淚汪汪了,對方要是不捅刀就不錯了。
他們都想到了這一層,所以飛快的在對方身上打量了一眼。
兩個都是做過掩飾的,所以俞向安看到了對方腳上露出一個腳趾的破布鞋,林川柏看到了俞向安籃子裏的野菜團子。
兩人:看着對方情況不大好。
俞向安微笑,“這年頭,生活不易。”
林川柏贊同,“是啊,生活不易。”
兩個人客氣的說了兩句,然後默契的各走各的。
打定主意,彼此保持距離。
他們各自繞了一段路,然後喬裝打扮了一番,不是熟悉的人認不出來,就是有熟悉的人看到了也不能确定。
俞向安今天是來赴約的,有個買了東西的客戶說有人也想買他手裏有東西可以交換。
要是一般的東西,俞向安不會心動,但是對方手裏的是人參。
俞向安心動了。
他們這裏她就沒聽說過哪裏有采到人參的。
就算是年份不高那也是好東西,別的不說,這種人參用來泡酒不錯。
林川柏那邊,說對方同意了,他做了一番掩飾,頭上帶了一個舊帽子,來到了約定的地點。
看到那裏有個人影,手裏還拿着一個竹籃子,這就是那位手裏有蘋果的人吧。
俞向安看着有個人帶着舊帽子過來,帽子邊上有一顆說好的幹草,心裏一動。
這就是那位手裏有人參的吧。
走進來,兩個人異口同聲,“同志你好,是……”
兩雙眼睛對視間,一起卡殼了。
居然是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