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俞向安拿着這些東西回去的時候, 和葉七佳一起,走路的時候姿勢都有些僵硬。
葉七佳忍不住了,“小安你別緊張, 我沒事,好着呢, 現在月份也不大, 你別過度緊張啊。”
看着她這樣, 自己完全緊張不起來了。
俞向安深呼吸一口氣,身體看着沒有那麽僵硬了,“大嫂, 你懷的是雙胞胎, 不知道會是侄子還是侄女,不過不管是侄子還是侄女,都很好, 以前明傑出世的時候我還小,現在他們出世我這個做姑姑的已經領工資了, 我給他們做新衣服……”
一邊絮絮叨叨, 俞向安一邊在大腦裏發散思維,兩個孩子要吸收的營養比較多, 以後得要吃好點,至于說不要吃的太好, 以現在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有點難度的,又不是頓頓大魚大肉, 葉七佳還要上班, 要走動,想要把胎兒補得過大,有點難度。
她們回去後把這個消息一說, 俞青山愣了一下,沒有喜悅。
幾個孩子他媽就是因為懷了雙胞胎才沒的,這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是個喜事,但是對于他來說不是。
如果不是懷了雙胞胎,她也不會艱難的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在醫院裏躺了一個月就這麽去了,當時大兒子都沒有成家,現在一轉眼,他媳婦也懷上了雙胞胎,他很難不聯想到之前的事情。
他沉默了很久,聽着小安在那邊說着醫囑,他想,如果那時候也有這個意識,再重視一些,或許不會是現在這個結局。
俞向海同樣很重視,他對着她們拿回來的小冊子十分滿意,拿出來,一頁一頁,看得認真,問了下次去再檢查是什麽時候。
他到時候一定要去。
他還把俞明傑拉了出去,神秘兮兮的來了一個父子間的認真談話,跟他說明家裏現在的情況,說媽媽現在肚子裏懷着兩個弟弟妹妹,很辛苦,他是大哥,以後要更懂事一些,幫媽媽做事,體貼媽媽,不要讓她生氣,讓她保持好心情。
俞明傑本身對自己即将有弟弟妹妹就很興奮,現在聽到是兩個,驕傲的挺起自己的小胸脯,“我是大哥,我會好好照顧他們,我聽話,不讓媽媽生氣!”
俞向海笑眯眯的點頭:“也要好好學習,跟你小安姑姑看齊,知道嗎。”
妹妹現在能拿到這份工作,學歷是前提條件,眼看着又要升職了,她才進去多久,不能說沒有她的文章上報紙的影響。
要是他像了他姑姑,以後的路會更好走一些。
Advertisement
所以對于俞向安變着法的給他們兩個布置任務,他們都是樂見其成的。
一說起這個,俞明傑的小眉毛就皺了起來。
要說愛學習的人,太少了。
尤其是小孩子。
俞明傑沒有一口答應,皺着眉毛在那裏“深思熟慮”,俞向海也沒打擾他,讓他想了一會兒,才見俞明傑語氣有些沉重的點頭:“爸爸,我會好好學習的,以後要是弟弟妹妹不會來問我,我也不會,那怎麽行,我可是大哥。”
俞向海忍笑,欣慰的拍拍他還稚嫩的小肩膀:“有大哥風範,努力!”
等到他們兩個再重新進屋,臉上全是笑容,俞青山這時候也想開了,“多去給醫生檢查,別怕花費。”
趙巧娘心情十分複雜,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如果可以的話,她多想也再生一個,無論是男是女。
只可惜她傷了身子,這一輩子不會再有第二個孩子了。
現在葉七佳一次肚子裏就帶了兩個,這對比實在讓她忍不住有些心酸。
要是俞向海是她生的兒子,她現在這個年紀也不會想着要再生一個,她只要乖乖等着孫子孫女出世就好了。
現在她對俞向居好,俞向居對她也很親近,但是他年紀還小,就算知道她是他的後媽,也不會想太多,但要是等他以後長大了,娶了媳婦了,她這個後媽還有多少地位就不好說了。
終究沒有血緣。
這就是她的命。
這一生,親生子女緣淡薄。
姚翠芬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帶着一些吃的過來了,另外背着人的把俞向海拉出去了好好叮囑一番。
一次生兩個孩子對女人來說太兇險了。
她這一輩子沒有生雙胞胎,但是她姐是生過雙胞胎的,祖上也有生雙胞胎的傳統,出事的幾率比平時高得多。
不能不重視。
現在他們家裏條件也過得去,有足夠的條件重視起來。
不能等到出了萬一再來後悔。
俞向海頻頻點頭:“這還多虧了外婆提醒,不然我也沒想到這方面。”
現在一般懷孕,沒有問題是不會去醫院做檢查的,要是家裏不寬裕的,都不會去醫院生産。
如果他們一直沒發現,到了生産的時候,那就兇險了。
這事也要跟老家的人說一聲,挑了個日子大家一起回了紅星大隊。
看到人回來的這麽齊,張茶花高興地不行,嚷嚷着今天是個好日子,要加菜。
等到俞向海把這件事一說,張茶花頓時就道:“那可的要多注意,向海媳婦,你累了沒有,累了去房間躺躺,我給你泡一碗紅糖水,熱乎乎的喝下去。”
俞常琢磨着,孫兒媳婦月份大了,應該由誰來照顧她?
是不是應該叫人盡量的守在她身邊?
讓趙巧娘照顧這個大兒媳婦?
不大合适,她本身也有工作,她不用工作的時候往往俞向海也回家了。
她娘家親媽?也不行,據他所知,她娘家媽身體不大好,應該也沒辦法照顧他。
這樣的話,滿昌媳婦小娟倒是挺合适的,她沒有工作,等到她月份大了去照顧她一段時間也不會耽誤太多的工分,他們夫妻兩口都在縣城的話還能培養感情,要是順利,她也能趁機懷上。
他把這事兒記在了心上,尋摸着回頭跟俞青山說一下,看合不合适,現在說這個還是有點早了,向海媳婦現在月份還不大,不用太着急。
楊慧麗則是沒忍住,往許小娟那邊看了又看,她外孫是早就抱上了,但是孫子孫女還沒有抱上一個,他二叔的大孫子都5歲了,現在又要來兩個,眼看着就三個了,她兒媳婦進門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這聚少離多的,到現在還沒有好消息,什麽時候她才能抱上孫子呢?
俞滿昌注意到了她的眼神,也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自己的媳婦。
跟明傑一樣活潑又懂事的孩子他也想要,不過他們兩個成婚才沒多久,他又經常在縣城裏,現在就算想要也沒辦法,要看緣分。
張茶花端着糖水出來,遞給葉七佳:“來,把這個喝了,懷孕了要多吃魚,吃魚孩子會聰明,正巧滿生他們哥兩個前幾天摸到了幾條半大的魚,今天我們喝魚湯。”
葉七佳笑着接過來:“謝謝奶奶。”
俞青山在和俞常有說話:“爸,你身體現在怎麽樣?還有沒有哪裏不舒服?要是有的話要說出來,不要瞞着。”
俞常有:“沒有瞞着,我沒有不舒服,現在都挺好的,我現在也沒有幹什麽重活,就是去看看打谷場,趕一趕麻雀之類的輕松活,太陽太大了,我也不出去。”
要是他又生病了,他去掙的那點工分還不夠醫藥費的零頭,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休息。
張常花在旁邊應聲,“你放心吧,我盯着他呢。”
老頭子之前那一病可把她給吓壞了。
她可不想他沒了留下她一個人。
俞常有咳嗽了兩聲,轉移話題:“滿昌你現在手藝學的怎麽樣。”
俞滿昌知道爺爺不想聽奶奶唠叨,識趣的接下:“已經學的差不多了,我離開前應該能徹底掌握好,到時候我就回來自己燒磚,到時候我們家再擴建一下,建的更寬敞一些。“
現在他們的房子都不夠用,兩個弟弟結婚要用的房子還沒有着落。
如果他掌握了燒磚的方法,到時候回來就不用想辦法去買磚,自己就能燒,到時候再申請一下木材和瓦片,就能建起漂漂亮亮的磚房,到時候又體面又不費錢。
一說起這個,俞常有就樂了,“對,到時候就起房子,你要用心學,不然房子到時候不結實……”
他們在那談起了正事,俞向安和俞明傑俞向居他們待不住,戴着草帽出去了。
楊慧麗也不能多呆,她要是走開的時間太長,今天就不能拿滿工分了。
她可不比婆婆她的輕松活。
俞向安問清楚了俞滿生他們兄弟在哪幹活,去找他們,問這兩個地頭蛇山上有哪裏值得一去。
現在這個季節,或許上山的話還能遇到意外驚喜。
他們去到地頭的時候,俞滿屋和俞滿生兩兄弟正分到一塊旱地裏翻地。
他們現在在開荒。
開荒都是辛苦的,要把這裏的樹木、旺盛的野草清除,還要把那些石子之類的挑揀出來,然後再燒一遍草木灰,這樣子這塊地才算初步開出來了,像這種荒地,第一茬一般是種豆子,黃豆也好,綠豆也罷,種豆子養的養了一兩年再種別的。
俞順穩打算用這些新開的荒地種果樹,品種也想好了,桔子,過年的時候他們這有條件的都要擺幾個桔子,送禮放兩個也好意頭,桔子,桔子,吉利吉利,大吉大利。
這種水果相對能保存一段時間,他們這裏本身也适合種植。
他們隔壁公社就有專門種植這個的,他們這裏有的人零零散散種了一些自己吃,規模都不大,他這次打算規模種植,到時候要是收獲可以的話,就賣給收購站,或者去聯絡廠子,如果不行的話,就他們隊裏的隊員分了,過年的時候也能添那麽一兩盤水果。
如果這都不成,他們也沒有付出什麽,就付出了一些力氣。
現在開荒,也能種糧食,等到果樹中心該區還有一段時間。
買果苗支出太大了,小打小鬧的話又很難成規模,他選擇自己請人幫忙育苗,從種子開始,這樣能省下不少錢。
聽俞滿屋說了堂叔的打算,俞向樂打從心底裏覺得可行。
不行就自己吃呗,他們這裏本來就有人種植,最後的結果應該不會糟糕到哪裏去。
在這裏開荒的人,看上去年紀都不大,有兩個姑娘家戴着帽子在那裏割草,有幾個少年在那裏拿着柴刀砍樹。
這一批,是先頭部隊。
在這些人眼裏,有兩個姑娘格外顯眼,不用別人說啊,她們臉上皮膚白嫩,手指纖纖,身上的衣服也比補丁打補丁的村民要好。
聯想到會有城裏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能猜到她們的身份。
她們看到俞滿屋兄弟兩個興高采烈的和來人說話,好奇的看過來。
其中一個問旁邊的人:“你認識他們嗎,我看着有些臉生,不是生産大隊裏的人吧?”
“那個女的是他們的堂姐,縣城人,老早就從隊裏把戶口遷出去了,平時也不是經常回來,所以你沒見過,那兩個小孩是她弟弟還是侄子。”
“她還是工人啊?”
看到了俞向安身上的廠服,羨慕的問了一句。
“是啊,她是食品廠的,就是生産很多罐頭的那個,還會生産餅幹,好多好吃的。”他吃過一次,俞滿屋分給他的一口水果罐頭,甜的簡直能到人心底。
過去這麽久了,他現在回想起來,還記得當時的甜蜜滋味。
另一個女知青這時候主動站了出來,打招呼,“你好,之前我們見過,你還記得我嗎?”
俞向安看過去,在腦海裏搜索良久,有些遲疑地搖搖頭,“我們見過?不好意思。”
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少女不少意思的笑了笑:“我們當時沒說話,你沒印象是正常的,當時我和你奶奶一起拔草,你來找她,我們打了個照面。”
俞向安這時候有概念了,大大方方的伸出手來:“你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俞向安。”
“你好,我叫阮晨曦,去年來這裏的知青。”她也伸出手,心裏在慶幸,剛剛偷偷擦了擦手,不然伸出了握手,一手的泥和草屑就搞笑了。
“我聽說你是食品廠的員工,今天休假是嗎?”
俞向安不知道她主動搭話的原因是什麽,順着回話:“是,今天休假,一家人回來看看爺爺他們。”
“什麽時候回去?”
“下午就回去了,明天還要工作。”
“那你們要不要去摸螃蟹?我前幾天發現一個地方那裏螃蟹挺多的,就是個頭不大,只有嬰兒拳頭大小。”
俞向居和俞明傑聽到螃蟹,眼睛就亮了,螃蟹小點不好吃,那也能玩啊。
俞滿屋點點頭:“去摸螃蟹也挺好玩的,要不要去?”還能看看有沒有河蚌小魚小蝦之類的。
阮晨曦笑了起來:“那我帶你們去?”
“你方便嗎?”
阮晨曦抿着嘴笑了,“沒事,我走開一會就回來,再不久就要去吃午飯,我可以再過去,那地方我也是誤打誤撞去的,也不知道那個地方叫什麽。”
俞向安明白了,這是想跟她交好?
俞向安想到這裏,笑了:“那就麻煩你了,要是今天收獲不錯,一起分。”
這話讓大家都笑了。
這種螃蟹也就是小孩子會比較感興趣,大人都不會多看一眼。
沒肉,還兇。
俞滿屋對着剩下的人比了個手勢:“我們暫時走開一下,要是有人來檢查,就說我們去廁所了。”
一群半大的少年,嘻嘻哈哈:“還用你說,明白明白。”
阮晨曦帶着他們左拐右拐,到了一條小溪邊上。
“我上次就是在這裏發現的,搬開石頭,挺多的。”
她還被吓了一跳。
俞明傑已經迫不及待的去搬動邊上的石頭了。
俞向安看着水不深,就沒阻止。
誰小時候不是淘過來的。
俞向安就跟阮晨曦在邊上說起話來。
俞滿屋和俞滿生說到底也是半大小子,一起下水了,要是有收獲,就大呼小叫的放到草帽裏面,再用另一個草帽蓋住,這樣防止螃蟹跑出來。
阮晨曦來自上海,是見過世面的人,主動跟俞向安說起來,她對俞向安的見聞也佩服。
雖然聽她說她沒有去過上海那樣的大城市,但是很多她都知道。
本來是主動攀談的,但是談着談着,阮晨曦真的覺得和她談的來。
她們兩個的年紀也差不多,阮晨曦就比俞向安小一歲不到。
兩個人還約好了下次俞向安來再找她聊天。
等到阮晨曦回去的時候,她就被人給圍住了:“你和她說什麽了?”
“她好不好相處?”
“你們是成為朋友了嗎?”
也有看不慣她主動貼上去的,活都不幹了。
“就一個縣城的小職員,能做什麽,還想利用她的關系回城嗎?白日做夢。”
“也不怕別人笑話,知青的臉面就這麽不值錢。”
阮晨曦在踏出那一步的時候就想過這樣的場景,心有些刺痛,不過還能承受,不理會那些說酸話的,丢下一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随後扭頭就走。
要說她們不想和俞向安他們打好關系那是假話,就算她幫不了她們回城,但是她是這裏的本地人,大隊長是她叔,她自己在食品廠工作,交好的話,對她們在這裏的生活有太多的好處。
她們不敢踏出這一步,卻跑到她面前來說這些有的沒的。
俞向安他們一行人回去的時候,除了她,其他四個人的褲子都半濕不濕的。
收獲也不少,大概有小兩斤的青螃蟹,半斤的小雜魚。
可以做一頓了。
螃蟹性寒,他們都不樂意吃,那麽一丁點的肉,還腥,楊慧麗就說了:“怎麽去弄了這許多蟹來,孕婦可不能吃,你要是想要吃,你帶回去。”
俞向安:“好咧!”
葉七佳不适合吃,他們這麽嫌棄,那她就帶回去吧。
同樣大包小包的回去,東西剛放下,就看到有個人在外面敲門。
俞向居去開門,随後回來沖着俞向安喊了一聲:“五姐,找你的。”
俞向安剛把螃蟹放好,走出去,随口問:“誰啊?”
俞向居搖頭:“我不認識的姐姐。”
找她的是高益眉。
她臉上眉飛色舞的:“小安,我聽說你打聽醫生是吧,也是巧了,我正好聽人說起一個,之前是市醫院的主任,退休回老家了,正好就是我們白石縣人,他對女人的病還挺精通的。”
俞向安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回複,驚喜:“是真的,你知道他的地址和名字嗎?”
“我跟人打聽了,這是地址,據說那人姓林,林醫生,我們得要悄悄去,那醫生已經退休了,不好大張旗鼓,姐姐我月事不是很順暢,之前去縣醫院看了沒效果,正好想再找人看看,你什麽時間有空,我們過去一趟。”
俞向安想先去踩個點,随即說了個時間:“那明天下班後我們過去?”
“成,那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