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劉守義升職還有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他幫忙帶俞向安,幫她适應助理的工作。
俞向安跟着他在外面跑, 逐漸認識了很多別的人。
比如紙廠,比如收購站。
收購站負責食品廠需要的大部分原材料。
某些地方某種水果出名的話, 上面就會分派任務, 讓他們種植多少的果樹, 然後按照價格收購,收購來了,就會送到他們廠裏生産成各種罐頭。
還有某些地方沒有指定, 但是那邊的地方适合種植某種水果, 送到收購站來的話他們也會收,因為他們這個廠子,這裏的水果産量還可以。
說到底, 果樹大部分在山地上種植就可以了,不會占用肥沃的田地, 比如現在是柚子豐收的季節, 俞向安在副食品店看到了很多,還買了不少存在倉庫裏面保鮮, 可以保鮮挺久,等它過季了, 她還想吃這種水果,随時就能吃到。
現在她的農場裏存了不少水果, 其實她覺得, 以後她靠倉庫的保鮮能力換季賣水果,都是一條財路。
就跟她的蘋果一樣,蘋果是她最先采摘的, 到現在拿出來依舊還算新鮮,這保鮮能力讓她都吃驚了。
俞向安跟着劉守義去收購站認人的時候,對方還硬是送了他們一人兩個大柚子,說是剛從下面收回來的,新鮮,讓他們幫忙嘗一下,今年夠不夠甜。
對于許多就靠果樹掙一年的金錢的生産隊來說,食品廠和收購站都是不能得罪需要讨好的人,收購站的人是收購的第一線,食品廠是最終接受水果的大頭。
如果沒有食品廠在這頂着,收購站負責這一方面的人也不會有現如今的權利。
像柚子這種耐儲存的水果還好說,荔枝是不能長時間保存的,幾天時間就會變味。
今年柚子豐收了,也不值多少錢,他就拿了一些出來做順手人情。
當然他們要送,也不是見人都送的,如果是之前的俞向安單獨來他們就不會送,但是現在她是和劉守義一起來的,那就不一樣了。
除了這些有往來的地方之外,還有隔壁的幾個廠子也有了往來。
Advertisement
要說起白石縣的廠哪個最讓人豎起大拇指,自然就是藥廠了,不過他們跟藥廠的人也就是見面點個頭的程度,跟藥廠實在是沒有什麽業務。
藥廠是他們白石縣最大的工廠,也是他們白石縣的支柱,他們生産的跌打藥油在這附近幾個省都是有名的。
要說起哪個廠的員工最財大氣粗,也非藥廠莫屬。
就好比房子吧,他們藥廠修建房子分配給員工的次數是最高的。
在藥廠,工作到了一定年頭,分房子的比其他廠的工人高很多。
說起藥廠來,劉守義的話語中也有些羨慕,“前一陣不是中秋節嗎?你知道他們分了什麽嗎?我有個親戚在藥廠上班,他們級別最低的都分了一斤月餅、一斤糖、一箱水果,還有足夠做一件上衣的布料,要是級別高的,那就不得了,聽說還有分保溫瓶的,你說說,他們有多財大氣粗。”一個保溫瓶保底十幾塊。
俞向安聽的頻頻點頭,“不愧是白石縣的老大哥,這福利真沒的說,我們廠是比不上藥廠,不過往下比,我們廠也不錯了。”衣食住行他們占了食這一字。
劉守義點頭贊同,“确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他們身為食品廠的員工,購買他們的産品有着天然的便利。
劉守義和她打交道的多了,也認可了她,劉守義帶着她去了一個交流會,這是一個固定圈子組起來的小交流會。
比如他們兩個是來自食品廠的,高益眉是布料廠的,曾敏佳是來自鞋廠的,王世雄是來自肉聯廠的……
他們各取所需。
也不說買賣二字,只說交換手上多餘的物資。
彼此都有默契,俞向安感覺到了驚喜,這種圈子來再多她也不嫌棄。
第一次來,俞向安沒有買太多,只買了一只豬蹄,打算來個黃豆焖豬腳。
這都是按照比正常的市價高一些的價來的,給票,也給錢,如果不給票的話價格就要再高一些。
俞向安給的痛快。
說真,比起半夜起來去排隊,還不一定能買到,她寧願多花一點錢在這裏買。
高益眉有意跟俞向安交好,劉守義介紹之後,主動湊過來,态度熱情,“我是布料廠陳廠長的助理,剛上任不到半年,不過很多事我都熟了,妹子你要是想買布料,可以找我,我幫你參詳參詳。”
俞向安也保持了恰當的熱情,“那就多謝高姐了,你別看我現在看着身上衣服沒補丁,我就這兩身新發的廠服這樣,要是有條件的話,誰不想穿的舒服一點。”
俞向安也想和她打好交道,布料廠啊,她現在穿的衣服很多都還是打補丁的,她的農場裏面不是沒有布料,但是她缺少拿出來用的理由,她現在穿的衣服,除了廠裏發的廠服,其他的只有她貼身的衣服換了新的。
雖然穿在裏面別人看不見,還要費心思掩飾。
如果她和她交好,以後她時不時的拿布料回去,就有理由了。
“郎有情妾有意”的情況下,她們一見如故。
“妹子,你看看這鞋,說是瑕疵品,其實就是鞋底缺了一小個口子,別人是看不出來的,自己穿也不影響,這種鞋子供銷社要二十多,現在十五塊就可以了,這雙鞋子我可是看了很久了,問過好幾回,這次終于遇上了。”
劉守義帶了幾瓶罐頭過來,沒多久就交換完了,彼此交換完了之後,約定好哪天一起去國營飯店吃頓飯,作為俞向安加入的歡迎會。
高益眉和俞向安在路口依依惜別,“妹子,說好了啊,下個休息日一起去供銷社買東西,我想買雪花膏來着。”
俞向安,“好,一起去,我大嫂就在供銷社櫃臺上班,如果你恰好要買的是她櫃臺的,還能行個方便。”
聽到她大嫂是供銷社的,高益眉的笑容更熱情了一些。
“你大嫂是供銷社的啊,這可是個體面工作,她是什麽櫃臺的……”
拿着豬蹄進門後,俞向安問俞向居,“小居,明傑呢,你們今天沒一起玩?”
俞向居搖頭:“今天沒有。”
“你過去跟大哥他們說一聲,一起過來吃飯,今晚上我們吃炖豬蹄。”說着,她晃了晃手裏的籃子。
俞向居歡呼一聲,“五姐,我現在就去。”
上一次吃肉好像已經過了半個月了,還是中秋的時候,現在終于又有肉吃了,還是香噴噴的焖豬蹄,五姐真棒!
俞青山和俞向海一貫下班的時間比較晚,俞青山是師傅,一般會等其他人都走了才會離開,俞向海則是會留下來做一些雜事。
這就導致食品廠明明比較遠,但是俞向安反而會比他們更早回到家。
這只豬蹄已經被收拾過了,豬毛已經被刮幹淨,她剁成小塊,就上手了。
豬蹄想要做的好吃,毛是一定要去幹淨的,不然吃到一半正享受着有嚼勁的豬皮的時候,就吃到了堅硬的毛刺,多倒胃口。
黃豆要提前浸泡好,她在買的時候,就是想着家裏有泡好的黃豆,準備用來做豆漿的,現在直接就能拿出來用。
俞向安把豬蹄切好之後冷水下鍋,加料酒,把血沫煮出來,撈起,把這些水倒掉,重新洗鍋,然後放了一些冰糖炒成棗紅色,再把豬蹄放進去翻炒,加上姜、蔥、桂皮、幹辣椒、黃豆醬等等炒香。
香氣彌漫的時候,趙巧娘回來了。
她聞到香氣,進來,“在做什麽,這麽香。”
“豬蹄。”
“豬蹄?哪買的?今天沒有肉。”
“碰運氣,跟一個肉聯廠的人換的。”
趙巧娘哦了一聲,沒有再問,蹲下來幫忙燒火。
俞向安看着炒的差不多了,加水,把泡好的黃豆加進去,放上鹽,蓋上鍋蓋。
悶豬蹄都需要一段時間,不過這段時間的等待是值得的。
隔着鍋蓋聽着鍋裏咕嚕咕嚕的響聲,聞着越發彌漫的香味,期待也一點一點的上升。
葉七佳等到心焦,來回的在廚房門口走來走去,她以前的耐力沒這麽差的,但是懷了這胎,度過了孕吐期之後,她現在嘴饞了,現在聞着這香味,她的魂都要飛到那鍋裏去了。
看到她這麽着急,俞向海也着急,來回的問,“好了沒有?可以吃了嗎?是不是好了?聞着很香啊。”
俞滿昌:“……”
不說話,他怕一說話就忍不住泛濫的口水了。
俞向居和俞明傑說是在玩石子,但是一顆心同樣早早的就飛走了,玩一下石子就要回頭看一下廚房。
也就俞青山表現得比較淡定,安安穩穩的坐在桌子上,有一口沒一口的喝着菊花茶,這是俞向安帶着俞向居他們去摘回來的,曬幹之後,俞青山有事沒事兒就愛泡幾朵菊花,慢慢喝。
平日裏做好吃的,趙巧娘也是比較淡定的,但是今天她有些神思不屬。
因為她今天收到了周博揚的口信。
說下個月敏秀就要回來了,她終于要回來了,不知道她現在肚子有多大?懷的艱不艱難?
她在這裏能吃肉,她呢?
按理來說,她懷着孩子應該要受到比較好的照顧的,現在卻要在遙遠的鄉下,身邊也沒個熟悉的人,她能吃到這樣的好東西嗎?
趙巧娘只想苦笑。
她現在不知道後悔了沒有,如果後悔了……
想到這裏,她更加心不在焉了。
如果還有修複的可能,她會很高興很高興……
等待是值得的,俞向安起鍋,端出來放到桌面,俞青山立刻放下杯子,不動聲色的挺直腰板。
俞向海也做好了開動的準備。
俞向安:“久等了,我們開吃吧。”話音落下,大家的筷子齊齊發動。
下筷的目标全都是肉,豬蹄有不少肥肉,他們專挑這種下筷子,俞向安則喜歡那種瘦肉居多帶一點肥肉的,豬皮也很喜歡。
她平時吃豬肉不吃豬皮,但是吃豬蹄的時候,豬皮是必吃的。
肥而不膩,又有嚼勁。
感覺跟其他部位的豬皮是兩個物種。
吃了一塊還想再吃第二塊。
看到他專門挑瘦的吃,俞青山特意挑了一塊有着許多肥肉的給她,她轉手送到了旁邊的俞向居的碗裏,“給小居,快點長高長大,爸,你不用管我,我現在換口味了,我覺得瘦肉比較香,你要想給我夾菜,夾這種。”
俞滿昌:“……”
居然真有不愛吃肥肉的。
肥肉多好啊,油水多,今天這豬蹄肥,不肥都難找一塊這麽多肥肉的,她還不喜歡。
俞青山也不理解,不過還是夾了一塊瘦肉多的給她,“辛苦了。”
俞向海也夾了一塊給她,“小妹辛苦了,下回你要是遇到有,幫大哥買一些。”他掏出一些錢給俞向安。
媳婦懷孕了,該多吃點好的補身體。
俞向安點頭應下了,“大家都吃啊,這黃豆也很好吃。”
每一粒黃豆都浸泡足了肉香,在大家的圍攻下,豬蹄很快就沒有了,黃豆剩下不少,吃到後面,大家一粒一粒的放進嘴裏,這樣能吃得慢一些。
到了這裏,大家有志一同的放慢動作,直到把最後一粒黃豆吃幹淨,剩下的湯汁也拌了吃光,這一餐落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摸着滿足的肚子說起了閑話。
俞青山,“今天這豬蹄挺好的,肥肉也多,哪裏來的。”
俞向安:“我的同事帶我認識了幾個朋友,有一個是肉聯廠的,我們就交換了一下。”
俞青山懂了,“原來是這樣啊,關系要費些心思維持。”
俞向安點頭,“我知道。”
俞向海想起來了:“你的工作現在還有沒有給你一個準話,什麽時候調崗位,還有你調走了空出來的那個崗位怎麽辦?你知道嗎?”
俞向安搖頭:“還沒有,不急,那個崗位之前聽王副廠長說了一句,應該是廠長的一個侄女會調過來。”
聽到她這話,俞滿昌嘆息了一聲。
有關系的人,就是不一樣。
其他人沒有多大的反應,早有預料。
說是大家站在同一起點,但是實際上怎麽可能真的在同一起點。
俞青山問俞滿昌:“你現在跟師傅學的怎麽樣?”
說起這個俞滿昌來了精神:“他有教我一些竅門,一些關鍵的點沒有告訴我,這也是正常,現在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繼續學下去,我有信心自己試着燒,我師傅他也說了,要是我到時候燒不出來,随時過來問他,他告訴我原因。”
顯然這人不錯,不然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俞向海:“你師傅喜歡吃什麽?我們有的話送一些過去。”
“中秋的時候我送了一包山貨給他,他很喜歡……”
聽着他們的對話,俞向安琢磨着她也是時候該向他們多少透露一下自己的本事了。
就先做紙吧。
制作紙的原材料都很常見,竹子樹皮之類的就可以了。
她用她去回收站裏找到的舊書作為借口,在家裏倒騰起來了。
自制紙張?
對她的行動,其他人的态度都是觀望,不反對也不支持,只有俞向居和俞明傑兩個開心得不得了,蹦蹦跳跳的跑上跑下、跑裏跑外,比俞向安本人還要積極主動。
這對他們來說太新鮮了,原來他們也能制作出紙張嗎?
如果真的可以,那也太棒了吧。
毫無疑問,她第1次做出來的紙張不怎麽樣,但是再怎麽樣,那也是一張紙,雖然這是一張粗糙的、有些凹凸不平、厚薄不一的紙。
但加以改進的話,這紙肯定會變得更平整。
與翔安的額成果出來,俞青山就關注了起來,看到她在折騰第二次的時候自己也會幫忙,摸清楚是怎麽制作的。
有他加入,最費力氣的搗爛、入簾就不用俞向安操心了。
抄紙的時候,這份工作也被俞青山給承包了,他有力氣,手也穩,做出來的成果比原來進步了不少。
俞青山很高興,“還能繼續改進!”
現在這個已經能用來上廁所了。
不過距離能書寫那就差得遠了。
俞青山:“小安,你還記得什麽?能怎麽改進?”
俞向安有些心虛了咳嗽了兩聲:“我就模糊着看過,不是看的很仔細。”
那什麽,很多細節,她也忘了。
俞向海對做紙也很感興趣,如果不是抽不出空來,他也想試試。
俞向安陪着葉七佳去了縣醫院。
她的肚子顯懷的太早了,她的月份還淺,按理來說,應當沒有那麽大的。
姚翠芬看了,讓她找個時間去做個檢查。
她的小女兒就是懷了雙胎,最後生産出問題,沒了的。
不得不慎重。
本來是俞向海陪着葉七佳來的,但是那邊走不開,就俞向安陪着她來。
俞向安給她吃定心丸:“大嫂,你別看我年紀比你小,我能把事處理的妥妥當當。”
葉七佳笑了,“自然是。”
如果不是,她怎麽會被領導賞識?
縣醫院的人不多不少。
不過來的人,基本上家境都還可以,而且基本上都是城裏人。
俞向安表面淡定,其實內心并不,雙胞胎,這代表着兩個孩子的喜悅,也代表着雙倍的危險。
而且還有前車之鑒在那裏。
如果是在後世,發現時雙胎也要慎重的,後世醫學發達了這麽多,依舊有死在産房的人。
俞向安決定,如果今天檢測出是雙胞胎的話,她就要把靈泉水重點向大嫂傾斜。
另外,她要好好打聽這時候的醫生了。
很多知識分子被無辜牽連下放,縣醫院的本事人應該還好吧?
那些要搞事的,不能保證自己不會生病、家人不會生病。
之前她認識的人不多,現在不一樣了,她應該要關注起來了。
給葉七佳檢查的是位老中醫,他給葉七佳做了一番檢查,然後肯定的說:“你是懷了雙胎,以後要注意營養,不過也不能吃太多,孩子太大了不好生,你這是第二胎?”
葉七佳臉上有着笑容,她肚子裏有兩個小家夥呢,“對,這是第二胎,我前面那個已經五歲了。”
“你不用太擔心,你有經驗,時間也間隔開,看你身體條件也還可以,多注意些,到了月份,如果有條件,來醫院生。”
俞向安立刻接上話:“好,醫生,到時候我們來醫院生,現在要抓藥保胎之類的嗎?還有,雙胞胎需要更謹慎,我們需要注意什麽,我們隔多久來醫院檢查一次比較合适?”
她這一連串的話,讓老醫生一時都不知道從哪個回答起,笑眯眯的,“這是你姐姐?”
葉七佳也笑了,“這是我小姑子。”
“你們感情好。”
一般的姑嫂可做不到。
葉七佳笑着點點頭:“是啊,我們感情不錯。”這樣的小姑子,感情能差嗎。
“來,這裏有個冊子,你們拿去看看,我等會給你們寫個單子,有了這張單子,你們就能去買些補品,不受票的限制。”
俞向安響亮的應了:“哎,多謝醫生!”
“大嫂,你在這裏坐會,我去買回來。”
這裏有給孕婦補身體用的紅糖麥乳精,她可不能錯過。
她走出房間,問了人,去了藥房。
而這時候,在藥房,林川柏正在拆信封和包裹。
信是從市裏寄過來的,是原主之前的“朋友。”
包裹是從上海寄過來的,一看這個地址,就知道這是誰寄過來的。
這是大哥的。
信林川柏拆開瞟了一眼就放到了一邊,太虛僞了,不想細看。
包裹裏面有适合他和爺爺穿的衣服,還有兩包大白兔奶糖,最貴重的,就是被仔細包好的手表了。
手表,貴重物品,最便宜的都要一百多塊錢,另外還要有票。
票,比錢還難得。
這是他大哥送來,慶祝他找到工作的。
同時,這也是安慰。
雖然他一個字都沒有說到工農兵大學的事。
林川柏突然笑了,旁邊的人恰好看到了這個笑容,楞了一下,還以為自己看到了幻覺,臉上一直淡淡的人突然笑了,是真的嗎?
怎麽感覺還怪好看的。
她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着這位新同事,雖然這人是內向不愛說話了點,但是還是個不錯的小夥子啊。
林川柏沒注意旁人的眼神,沉浸在家人的關懷中,全身上下就跟剛從溫泉出來一樣,暖暖的,又懶洋洋的想再回去享受。
這就是家人。
手表他要是想買的話也不是沒辦法,但是跟家人送他的,不一樣。
這時候,有人拿着條子過來了,旁邊的人看他還在看信,就自己走到櫃臺前。
是一個年輕的女聲:“同志,麻煩你了,我要這些,給孕婦補補身體。”
“不麻煩,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