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雖然對方的态度不大好, 不過對方還是說今天殺豬有不少下水骨頭,問他們要不要。
這種是員工福利,他們員工可以優先買到那些不要票的下水, 骨頭之類的。
王副廠長花錢買了兩只豬耳朵,一副豬肝。
俞向安買了一斤骨頭、一副豬肝, 對方分別送了他們一盤豬血。
平時他們去買豬肉, 哪裏還有豬血, 至于下水之類的,因為價錢比較便宜,去得遲了, 基本上也沒有挑選的餘地。
俞向安更想要一個豬肚, 不過今天已經沒有了,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機會。
這骨頭回去和海帶黃豆一起炖個湯可以補一補碘,她記得上次看到了, 家裏還剩一點海帶。
豬血回去可以做一個血豆腐,豬肝的話, 幹煸豬肝味道不錯。
等到她帶着這些回去, 嚴餘珍看了看,“今天去是不是沒有什麽好東西了?”
“是啊, 就只有豬肺豬肝,骨頭豬耳朵, 還有豬腦,這豬血是送的。”
嚴餘珍不意外, “他們那邊殺豬的最不缺的就是豬血了, 小安,你是不是喜歡吃豬血?”
“是啊。”尤其是麻辣燙的時候的,她最喜歡了。
嚴餘珍點點頭, “我妹夫就在那邊上班,你要是喜歡吃豬紅的話,別的不敢說,每個月能幫你要一點。”
俞向安臉上一喜,“珍姐,真的,我出錢買,該多少就多少,我可是想要長長久久的買的,這送的話我可不好意思拿,這經常麻煩他也不好意思,你在中間也不好做人,對了,珍姐,我自己做了一些黃豆醬,挺香的,我明天帶一些來送給你嘗嘗,幫我看看水平。”
嚴餘珍聽了她的話很暖心,後面聽到她說幫她嘗一嘗黃豆醬的味道,一口答應了下來,“我沒做過這個,不過幫你嘗嘗好壞還是沒問題的。”
另一頭,周博揚找了熟悉的叔伯,問剛剛廠裏來了面生的人,“她來這裏是做什麽的?難道是特意來到我們這裏買肉嗎?那不是壞了規矩?”他知道,這位叔伯最讨厭這樣的人,跟他說了,他肯定能把這事給攔了。
Advertisement
“有這樣的,我去問問。”他去打聽了,如果真有這樣的事兒,他可一定要阻止。
這種口子可不能開。
不過很快他回來了,他放心的拍着周博揚的肩膀,“不是你想的那樣,那是過來辦公的,今天我們這裏外來人就兩個,那是食品廠的領導,帶着他手下的人過來這裏談事兒的。”
“食品廠的領導?”
“對,聽說好像是個廠長。”
周博揚沉默了,他只看到俞向安一個人,不過她怎麽會跟在廠長的身邊?
奶奶不是說她是去會計室裏面當會計了嗎?
怎麽會跟廠長扯上關系,他的心亂了。
她怎麽有門路扯上關系?
她怎麽會過得那麽好?
她不應該啊。
周博揚心情郁結。
這讓他怎麽做手腳?他還沒那麽大能量,而且她都能跟着廠長一起過來公幹了,肯定是得到了他的賞識吧,以後是不是日子會越來越好?
周博揚越想越不甘心,只是他什麽都沒辦法做。
傍晚,俞向安回去的時候,發現了氣氛不對,大家看上去興致不高,而且平時比她晚回來的人都已經在家了,還有俞向海帶着俞明傑在這裏,“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俞向海攤了攤手,“今天丁家來人了,我和爸請了一天假。”
俞向安皺眉,“現在呢?他們是來這裏鬧事的?”
“他們回去了,要來這裏講道理,說不能跟他這個當爸的說一聲就把女兒嫁了,其實就是想要錢,家裏圍了一圈看熱鬧的,多少聽了一耳朵,以後他們又有閑話可以說了。”
“他們怎麽回去的?過程呢?”
俞向海:“周家的人也來了,他們把事情談妥了,周家出了一張自行車票,還有八十塊錢,補給他們當作彩禮,這事就過去了。”
俞向安了然的點點頭,原來是花錢消災呀。
“那他們以後應該不會再來了吧?”
俞向海搖頭,“誰知道?反正跟我們沒有關系。”
這話說的無情。
趙巧娘的手就是一抖,身體一陣無力,就跟今天一樣,俞家除了出個場地出個人,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置身事外表現的很明顯,卻沒有辦法指責。
她沒辦法指責。
俞向安點點頭,“确實跟我們沒關系,那就不要拉着一張臉啊,應該高興才對,那些閑話也不必放在心上,我們過自己的,那些就是無關的人。”俞向安是真的這樣覺得的。
自己把生活過好都來不及,幹嘛把多餘的時間的精力煩惱他們。
她揚起聲音:“爸,你別為了這件事不開心,你看我,現在過得多好,以後還會越來越好,今天我給大家做好吃的!”她拿出了今天得來的豬骨豬血還有豬肝,“今天我讓大家香得連舌頭都想要吞下去!”
俞向居和俞明傑年紀小,其實不是很懂,只是看家裏大人這樣,被迫乖巧,一聽到她這樣說就恢複了精神,叽叽喳喳的圍着她轉,“五姐,今天要做什麽好吃的啊?”
“姑姑,做什麽好吃的?”
“今天有豬肝,豬血,還有豬骨頭,這豬骨頭今晚就炖着,今晚喝一頓,明天還能再喝一頓,豬血和豬肝今晚就做了。”
“哇,姑姑/五姐好棒!”
豬肝豬血也是豬身上的部件,也是肉啊!
俞向安拿着東西進了廚房,趙巧娘跟着進來幫忙。
俞向安,“巧姨,你幫我看火,今天我來大展身手。”
俞向居和俞明傑殷勤的很,“五姐,我也能幫你看火。”
“姑姑,我也能幫忙!”
“你們兩個在旁邊乖乖站好,你們要是想幫忙的話,看到那姜了嗎?還有去拔兩根蔥回來,洗幹淨。”
等到葉七佳回來的時候,就聞到了家裏這一股霸道的香味,香味撲鼻,還有一股辣辣的嗆人味道。
“做什麽這麽香?”
俞向海有些神不思蜀的看着廚房的方向,“小妹在做豬肝。”
“豬肝?”想到豬肝的口感,葉七佳皺了皺眉,有些不可思議,“豬肝能做的這麽香?!”
等到吃到嘴裏的時候,葉七佳颠覆了以往對豬肝的認知。
原來豬肝這麽好吃!以前她到底是有多暴殄天物?!
那一盤子的豬肝三兩下就被分完了,兩個小的對着微辣的口感有些适應不了,一邊呼呼的吸氣,一邊不停的往嘴巴裏塞,痛并快樂着。
如果說豬肝的是霸道的香味,那豬血做成了一塊塊血豆腐,重點在一個滑字,入口即化。
一筷子一筷子停不下來。
吃完了,最後喝上一碗骨頭湯溜溜縫,滿足的不行。
葉七佳在放下筷子後,忍不住拉住了她的手,上下打量,“妹妹,你的廚藝越來越好了,這裏到底是怎麽做的?教一教嫂子,回頭我也試試。”
俞向海在一邊狂點頭。
就連趙巧娘都豎起了耳朵,雖然跟一個小姑娘學手藝聽起來怪讓人不好意思的,但是誰叫她在做菜這方面就是有靈性啊,肯定是學了她外公的,之前不顯,突然之間就開竅了,菜做的越來越好吃。
剛剛她心事重重,根本沒用心看,等回過神來,已經快要出鍋了。
俞向安一點不藏私,“沒問題,等會兒我把過程寫下來,對了,今天還要跟你們分享一個好消息。”
她拿出今天收到的回信,“之前沒跟你們說,我偷偷給報社投稿了,沒想到今天回信說采用了我的稿子,這是那邊寄過來的稿費,不多,兩塊錢,這是那份報紙,我寫的那篇在這裏。”
這話一出,除了不認識字的趙巧娘和兩個小娃娃,其餘人都湊了過來,俞青山很激動,擦了擦眼睛,湊到燈前看了又看,确認那是他女兒的名字。
“小安,你是好樣的!”
俞向海也很自豪,這是他的妹妹,他親妹妹,就是這麽棒,“妹妹你都能投稿了,這是不是就是文曲星啊?”
他學習成績不好,當初也沒有念高中,初中畢業就去頂班了。
本來初中也不想去念的,他不愛學習,上初中是因為爸爸要求的,不過事實證明,能多讀幾年書還是有用的。
在工作越來越難找的時候,學歷高一些,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會就更高。
葉七佳一手拉着俞明傑,一手拉着俞向居,“你們兩個也快要去上學了,以後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跟你們姑姑/姐姐一樣,寫文章賺稿費,出人頭地!”
兩塊錢,就寫那麽一點字,就有兩塊錢。
除了錢之外,還能在大家面前露臉。
葉七佳也想到了,如果她也能這樣的話,下一回漲工資肯定就有她的份。
俞青山問俞向安,“你現在還有沒有足夠的紙筆呀,爸那裏還有,不夠去我那裏拿。”
“夠的夠的!”
熄燈了之後,俞青山還在床上翻來覆去,旁邊俞向居已經睡得沉沉的,他感嘆,“沒想到小安還有這本事,光宗耀祖了,我回去跟孩子爺爺奶奶說,他們肯定也會很高興。”
趙巧娘心裏也有些高興,“是啊,是好事。”
明天她就把這個消息傳出去,大家就別一直在說敏秀了。
“那份報紙我放在哪?”
“在櫃子裏。”
“我去看看。”俞青山又爬起來确認了一下,才又躺回去。
他們這個休息日要回鄉下參加大侄子俞滿昌的婚禮,這婚禮當初約好了日子,不過後來女方那邊出了點狀況,又往後推了,現在的沒有之前的日子那麽好,不過重新選定的日子也是專門請人看過的,還不錯。
反正兩家人是不願意再繼續等下去了。
他回去說了,家裏那是雙喜臨門。
兩塊錢不多,但是意義重大。
.從爸家回了他們一家三口的小窩,俞向海坐下來又摸了摸肚子,吃的飽飽的。
俞明傑的動作跟他迷之相似,看得葉七佳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真不愧是父子,這樣看上去一個是大號,一個是小號。
俞明傑還打了個飽嗝,“爸爸,下次姑姑什麽時候又做好吃的?”
俞向海摸了摸他的頭,“爸爸也不知道,不過要是她做好吃的會叫你的。”
俞明傑一臉憧憬,“我希望明天姑姑就叫我。”
葉七佳忍不住瞪了俞向海一眼,這怎麽說話的,不過轉向俞明傑,她臉上放緩了許多,“掙錢不易,好吃的隔三差五吃一頓就不錯了,經常吃開銷太大了,你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對不對?”
她頂了她媽的班在供銷社工作當售貨員,這是一份讓不少人羨慕的好工作,什麽都不用坐,在櫃臺後面站着就可以了,而且還有便利可以提前買到各種好東西,認識的人也多。
她男人是五金廠的正式員工,下面又只有一個孩子,房子是當初廠裏分給公公的,他們不用額外出一筆錢交房租,就能單獨住出來,按理來說他們的生活應該過得不錯的。
不過俞向海每個月會拿出幾塊錢給公公那邊幫襯着下鄉的弟妹,她這邊她帶着這個工作嫁到俞家是有條件的,她媽身體不太好,她下面兩個弟弟年紀又還小,所以這份工作她媽就給了他,不過說好了,每個月她要拿出十塊錢貼補娘家,直到她的兩個弟弟成年。
兩個弟弟歲數小,大的現在才十二歲,小的八歲,距離成年還有好幾年。
她家裏現在就她爸一個人拿工資,媽的身體不太好,要是不是抓藥,每個月雜七雜八加起來,差不多有将近一半要貼補回娘家。
對這個,俞家是沒有說什麽的,她男人也默默地支持她,這方面她一直都很感動。
因為這樣的經濟條件,加上生活有不少的支出,在吃的這方面,葉七佳一直都不是很舍得。
畢竟就是能存下一點錢,也不能在買吃的方面大手大腳,現在她就一個孩子,以後呢,總不會一直都是一個孩子吧,一個孩子太孤單了,大家都講究多子多福,她還是想着要給兒子再多添兩個弟弟妹妹的。
不過這幾年來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一直沒再懷上。
剛生下孩子那兩年,她是有意避孕,不想急着再生,但是後面放開了,她還是沒懷上,就讓人有些郁悶了。
“我知道了,媽媽。”俞明傑聽了媽媽這話,回味了一下剛剛的美味,有些遺憾的嘆了一口氣,小孩子跟大人似的憂愁模樣,看得人不自覺的就笑出聲來,俞向海抹了把他的頭,“你這日子,我小時候可沒有這麽好的日子過。”
說起來就讓人唏噓。
尤其是災荒的時候,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不停的往肚子裏灌水讓自己沒有那麽難受,現在雖然說不能敞開了吃,但是也沒有餓到那個地步。
俞明傑不懂爸媽過過的苦日子,“爺爺說我們要去看太爺爺了,到時候我想和堂叔他們下小溪去摸魚,我要抓多多的魚,做好吃的。”
聽他這樣說,俞向海不由得笑出聲,“你就是嘴饞了吧,爸爸也會抓魚,以前我還抓過一條五斤多重的大魚,有這麽大。”
他比劃了起來,俞明傑看着那個大小驚呼出聲,“哇,爸爸你好厲害!”
兒子直白的誇獎,讓俞向海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爸爸下次回去也跟着你一起下去抓魚。”
這話一出就得了葉七佳的一個白眼,“在說什麽呢?”
小孩子摸魚沒人管,他這個年紀的下去,還不是本村人下去,那就有得說頭了。
現在什麽都是公家的,這不是明晃晃捋社會主義的羊毛嗎?
俞向海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立刻哈哈笑了起來,“不過爸爸現在年紀不适合下去跟你一起了,怎麽能抓到魚的訣竅爸爸知道,到時候告訴你……”
葉七佳則是進房間去檢查了一下他們要送的賀禮。
他們已經分家了,自然要另外準備一份禮物的,俞家對她貼補娘家沒有意見,她對俞家的這些事自然也上心。
到了日子,俞青山一家人調休,一大早帶着禮物出發。
俞青山和俞向海一路上都在說今天的事,趙巧娘心不在焉的聽着,面上不顯,心裏有點犯怵
今天是大好日子,婆婆應該不會指着她的鼻子罵了吧?
她現在應該還不知道丁家去鬧的事,如果知道……那就不好說了。
不過今天這種場合,婆婆應該不會鬧的,想着她的視線放到了在她懷裏睡着的小居身上,這是她後半輩子唯一的指望。
這個孩子不是親生,但跟親生的沒多大差別,是她一手拉扯大的。
俞家其他的孩子她來的時候都已經打了,全都叫她巧姨,唯一叫她媽媽的就是小居。
就算他知道她是後媽,但是養恩比不生恩小。
又是自小相處的,有感情,以後他年紀大了,給他娶個孝順聽話的媳婦……
趙巧娘一路走神,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看到了風風火火張羅着的張茶花,不由得縮了縮脖子,進來這麽多年,那是唯一一次被指着鼻子罵。
不過張茶花可沒有心思找她的茬,家裏要辦喜事了,高興還來不及,看到自己另一個兒子一家人回來了,立刻出來,“哎,你們到了!”
今天俞家人很齊,嫁出去的俞滿穗和俞滿蓉兩姐妹也拖家帶口的來幫忙了。
按照他們這邊的習俗,中午那頓在新娘子家吃,晚上就是在男方這邊。
聘禮已經送過去了,不能耽誤了時候。
不過這時候也沒有什麽儀式,這個時候提倡一切從簡練,大擺宴席是不存在的。
家裏條件不行的,就幾個人吃一頓好的,把新娘的衣服箱子帶過來,家裏條件還可以的,除了聘禮嫁妝,就請關系實在的親戚一起吃一頓,認認親,其他人送上一份心意就夠了。
送錢的幾乎沒有,有的送一把菜幹,有的送一把米,有的送上兩個雞蛋,送雞蛋的,已經是貴重的了。
辦喜事的人不招待宴席,不過也不會什麽都不給。
張茶花他們提前用紙包好了一些炒花生炒黃豆,這紙是特意染成紅色的,讨個吉利。
俞青山作為新郎唯一的叔叔,俞向海作為大哥,很快就出發趕往新娘家裏,他們穿着最新的一套工人服裝,他們不需要做別的,往那裏一坐就是給俞家長臉的事兒。
新娘子那一邊,确實是這樣,看到他們兩個來了,熱烈歡迎。
他們家對這個女婿很滿意,長得精神,身板高,下地是一把好手,初中學歷,家裏還有兩門貴親可以幫襯。
一個是他親叔家,在縣城,家裏有四口端鐵飯碗的。
另一個就是他堂叔,在他們村裏當大隊長,不敢說占什麽便宜,反正不會吃虧。
新娘子家裏也是枝繁葉茂的,她是家裏的大女兒,上面還有一個大哥,家裏家外是一把好手,學歷差一些,只念完了小學,但是在鄉下,這已經是難得的愛惜女兒的家庭了,她家裏家境普普通通,能做到這一點就更難得,楊慧麗也不是沖着人家家境的,只要家風好,媳婦勤快,人品過關,不是那種找事精,能容得下人,那就事打着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了。
俞向安和俞向居在家裏嘻嘻哈哈,嘀嘀咕咕着等一下好好看看新娘子。
俞向安不得閑,她和趙巧娘、葉七佳都去廚房幫忙了。
晚上那一頓,新娘家的至親會來,家裏要開個三桌才能坐下。
為了今天,楊慧麗提前就跟她娘家兄弟說好了,今天準備了二十斤肉,六條魚,很實在了。
楊慧麗也在廚房忙碌,幾個女人在一起少不了說說話,葉七佳不停地誇俞向安的手藝,楊慧麗聽着她的話,拍板讓她負責紅燒肉。
她做出來一鍋後,張茶花嘗了下,表示掌勺的重擔就交給她了。
于是俞向安就成了大廚。
俞向安沒有想到會被委以重任,愣了下,欣然接受,她喜歡吃,也喜歡過程。
檢查了一下家裏的調料,很多不全,能說啥,有什麽就用什麽,盡力做得好吃一些。
俞向安在廚房紮了根,俞向居和俞明傑跟一些小孩子在外面嘻嘻哈哈,那些小孩子是沖着炒花生炒黃豆來的,這些張茶花也是樂意見到的,人多好啊,熱鬧,紅火,以後的日子也盼着能紅火。
等到俞滿昌騎着自行車帶着媳婦回來,這些小孩子一窩蜂的圍了過去。
一連串的說好話,而後就有人給他們吃的,惹得他們一張小嘴更甜了。
新郎一身軍裝,新娘半蓋着個嶄新的紅蓋頭,穿着一身借來的紅色衣服,看不到正臉,看身形,挺窈窕。
俞向安在廚房忙的出了一身汗,菜做的差不多了,張茶花說什麽都要她出去了,已經夠了,剩下這些她來就好,這種好日子她也要順道去在大家面前露個臉,要是看到有什麽好的小夥子,幫忙牽個線。
這時候,男方這邊的人都來了。
除了俞青山一家之外,俞常有這一輩六個兄弟姐妹,當初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大妹妹早早許了人,小妹給了人做童養媳,四兄弟出去看看能不能找一條活路,最後回來的時候,就只有他和二弟回來了,三弟失蹤,小弟早早的沒了,索性,小弟還留下一條香火。
現在他家裏辦喜事,二弟俞常存,他的大兒子,也就是他們的大隊長俞順穩來了,小弟唯一的一條香火,俞念根也來了。
另外還有俞滿昌的兩個舅舅也來了。
俞向安去擦了擦汗,才看到了新娘子。
是現在這時候長輩最喜歡的圓臉,個子高挑,手上有着經常幹活生的繭子。
“嫂子你好!”
俞向安聲音響亮的打招呼,許小娟臉紅了紅,也大聲的應了:“安妹妹你也好。”
俞滿昌在旁邊咧着嘴直笑,看那笑容,就知道他對這個媳婦的态度是怎樣的。
楊慧麗深覺兒子看上去太傻,沒眼看,只對着媳婦笑的春暖花開,“小娟,來來來,我給你介紹啊,這是你大舅舅和二舅舅,其他幾個舅舅家裏有活,今天沒有來,我改天給你介紹。”
“這是你叔叔家的五女兒,剛剛她一直在廚房忙,你聞到了家裏的香味沒有,多虧了她……”
眼看着天色滿滿暗淡,一些下地掙工分的人陸續回家了,也就有空來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了。
楊慧麗帶着兒子兒媳在門口,來一個就給兒媳介紹,俞向安在旁邊看着。
“這是前邊第三座房子的游嬸,我經常和她一起下地幹活,她幹活啊,別提多利索了。”
“這是你陳叔,為人厚道。”
“這你改叫一聲姑婆,做腌蘿蔔最爽脆!”
俞滿屋從始至終,都在旁邊的小桌子上坐着,拿着一本舊本子,一筆一筆的寫着禮單。
比如:
游嬸兩個雞蛋。
陳叔一袋菜幹。
姑婆一小捆細柴。
一小捆細柴,這個描述就很有靈性了。
看着那一捆能一手合抱的、看着是路邊随手撸的小灌木,俞向安表示自己長見識了,還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