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守在小娘子身邊的趙允承,經過大半日陪産下來,終于知曉夫人入産房之前,為何要叫丫鬟幫她将辮子全辮妥當。
原是生産的過程……真的很折磨人。
動辄大汗淋漓,全身濕透,不編好辮子早就披頭散發了。
幸而總歸熬了過去,穩婆抱着孩子先去料理,候在耳房的太醫問明情況,松了口氣,這次終究沒用得上他,謝天謝地。
趙允承與丫鬟一同給秦嫀收拾了一下,喚太醫出來診脈。
薛太醫過來時,看見臉色倒和産婦一般蒼白的攝政王,擰着帕子在給夫人擦拭額頭。
如此地小心翼翼,飽含心疼。
那薛太醫跟了大半年下來,該知曉的都知曉了,沈家三少夫人便是攝政王的夫人,只不過是攝政王以沈家三公子的名義娶回來的。
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夫妻,既非外室也非妾室。
因為這樁婚事與攝政王府八杆子打不着。
夫人生的長子,也只是沈家二老爺的嫡長孫,将來記在沈家族譜上。
這麽一想,薛太醫倒是又分唏噓,攝政王為了江山社稷,連明目張膽地續香火,都得顧忌着旁人。
想必這般做也是無可奈何。
秦嫀沒什麽大礙,只是有些氣虛乏力,她苦苦撐着等穩婆将孩兒抱回來,她要親自瞧瞧:“我兒呢?”她聽見自己的聲音都是沙啞虛弱的。
“夫人莫急,我去抱來。”趙允承這才松開她的手,暫且離開她身邊,去抱新生兒。
性格穩重的沐芮與穩婆一道伺候小主子,見姑爺過來,識趣地将小主子的襁褓過到姑爺懷中。
Advertisement
趙允承小心翼翼地接過來,目光柔柔地睇着躺在襁褓中微微動着小手的孩兒,算是父子二人,第一回 見面,他笑了,望着愛子酷似自己的眉眼,喃喃道:“盡挑你阿爹的眉眼長,怎不長得像你阿娘些?”
孩兒抱了過來,襁褓放在秦嫀枕頭邊,叫她稍稍側一側頭便能看見。
新生兒大多生的皺巴巴,膚色泛紅暗淡,秦嫀早有心理準備,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她覺得自己家孩子一出生便長得很不錯。
不出意外,十八年後定是個迷倒萬千少女的美郎君。
秦嫀聲音疲憊地笑道:“這孩子好生乖巧,不哭也不鬧的。”只兩瓣小嘴一動一動的,還不能視物的眼睛也悄悄微張着,可愛得緊。
“咦?”秦嫀對比了眼他們父子二人,難怪覺得小寶的小臉兒越看越熟悉,原來是跟他阿爹一個餅印印出來的。
“……”趙允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一種慚愧又歡喜的別扭口吻,輕咳:“他長得像我。”
開心地掖了掖兒子的襁褓,考慮到妻子的心情,忙添了一句:“若是再生個小女郎,定然像你。”
潛在意思就是,你也不必灰心,會有兒女長得像你的。
“……”躺在床上的秦嫀并沒有被安慰到好嗎?
當了阿爹,趙允承嘴角的笑容一直沒有消失過,不過不能說明他不心疼小娘子,與小娘子一道看了會兒小寶,趙允承道:“夫人累極,先睡一覺,為夫在這裏守着你。”
秦嫀道:“那小寶呢?”
趙允承彎眉笑道:“抱去給奶娘喂奶。”
關于小寶要不要找奶娘喂奶一事,秦嫀和趙允承已是談過好幾回,對方是古人思想,總覺得這事是奶娘的事,産後的夫人專心坐好月子即可。
只有窮人家的母親,才會親自喂奶。
秦嫀最後與他說,如果自己乳汁充足,便自己喂。
眼下雖然很累,但她還是掙紮着坐起來:“修晏,我想自己喂小寶。”
郎君雖然詫異,但是之前已經有過鋪墊,見小娘子這麽堅持,他就只能配合了。
年輕夫妻不懂怎麽喂奶,二人仔細折騰了一番,才讓長子順利吃上乳汁。
秦嫀的乳汁算是很充足的了,還沒生産前便有溢出來的跡象。
趙允承在旁邊,認真瞧着兒子大飽口福的模樣,鳳眸一瞬不瞬,比秦嫀印象中的高考學生還要專注忘我。
“……”這有什麽好瞧的呀?
秦嫀道:“難道夫君也想來兩口?”
趙允承聽罷才回神,然後俊臉微窘,擡眼嗔了小娘子一眼,他只不過是好奇小寶如何進食,以及擔心小寶有沒有吃好……
秦嫀到底是累極,硬撐着喂了小寶之後,便把襁褓交給丈夫,讓他看顧去罷,她則一頭歪倒,睡着之前吩咐道:“不必守着我,讓我好好睡一覺,天亮之前別打擾我,仔細看着小寶,去罷。”
趙允承仔細抱着餍足的小寶,想了想,終歸是點點頭,小聲道:“留丫鬟守着,我去安撫岳丈岳母。”
秦嫀的父母還在外邊守着,趙允承從裏間通到稍微寬敞些的外間,将孩子抱給岳父岳母看。
已是夜晚,他二人都在這守了許久了。
眼看着女婿抱着外孫出來,王氏率先紅了雙眼,站起來問道:“笑笑如何了?”
趙允承柔聲道:“笑笑睡了,叫我等天亮之前莫打擾她。”頓了頓,望着愛子的小臉:“臨睡前将小寶喂飽了。”
二人聽聞閨女還有力氣喂孩子,登時哭笑不得:“這孩子胡鬧……”不過想必是沒什麽大礙:“那就好,讓她歇着,我們便明日再去瞧她。”
“叫我看看小寶。”秦員外親熱地喊上了外孫孫的小名兒,抱上孩子一看,眉開眼笑道:“喲,長得真俊,素蘭你快瞧……”
王氏不僅要瞧,她還要将外孫孫的襁褓搶過來,抱着便不撒手了:“哎喲,我的小乖乖,我是你外祖母……”
瞧了兩眼,王氏也瞧出了小寶長得酷似趙允承,當即來回作對比:“瞧瞧,瞧瞧,父子倆如出一轍,哈哈。”
趙允承聽得眉開眼笑,沒有比聽到這句話更讓他開心的了。
總之王氏抱着外孫孫就是一通誇,秦員外只能在旁邊圍着轉悠,無從下手,幹着急。
秦家孩子本來就少,大姐雖然生了倆,但他們不好插手,也只是洗三百日去抱了幾回。
好不容易三娘子也誕下了嬌兒,沒有比這更可心的了。
王氏愛不釋手地抱着小寶,笑吟吟地道:“修晏若是不嫌棄,月子裏我便留在你府上照顧笑笑母子倆,等出了月子我再回去。”
沈府裏沒有經驗足的長輩,趙允承正要拜托岳母呢,聞言連忙叉手彎腰道:“有勞岳母,小婿正要拜托您呢。”
王氏見他不介意,心中不無贊嘆。
三女婿是門庭清貴的世家子,舉手投足之間,就是比普通郎君多了份氣度。
“好。”王氏突然想起一事,連忙笑着與丈夫道:“快将秤拿來,瞧瞧我們小寶重幾斤。”
趙允承也十分想知道,瞧見岳丈拿出一把帶小籃子的秤,顯見是早已準備好的,他驚喜之餘,目光又柔了幾分。
小寶有人疼,小寶的家人都是極好的。
定能健健康康,好好地長大。
幾人合力,一番擺弄下,得出小寶的體重,乃是七斤九兩,差一兩便八斤,震撼了小寶的家人。
這麽大的個頭,難為女郎順利生出來了。
衆人高興小寶身子骨健壯的同時,不約而同地隐隐後怕。
今晚秦員外夫婦還是回去了,留下趙允承和丫鬟奶娘照看新生兒。
趙允承抱着七斤九倆的孩兒,高興得睡不着覺,一整晚成了照看孩子的主力軍,旁人根本插不上手。
孩子飽得快餓得快,一晚上需得喂上數回,因此便不能不動用奶娘。
秦嫀第二日醒來,也沒計較,這事真的計較不來啊,自己日夜喂的确太辛苦了。
她刁鑽的關注角度在于:“昨夜奶娘喂小寶的時候,夫君是不是也一瞬不瞬地盯着?”
晨起吃朝食,郎君在旁陪伴着,一夜未睡,也未曾影響郎君的神采。
“沒。”趙允承窘迫道:“娘子怎會這麽想?為夫是那種人嗎?”
奶娘是外人,他再愛子心切,也沒有盯着奶娘喂奶的道理。
秦嫀想也知道,郎君必然不會盯着的,因為郎君那麽害羞。
她只是逗逗郎君罷了。
朝食過後,秦員外夫婦收拾着行李過來了,趙允承識趣,自己退出去讓他們一家子說體己話。
沈府阖府都喜氣洋洋呢,喜得麟兒的主子,大方添了下人們三個月的月錢,還令廚房煮了好菜,紅雞蛋,這些一樣不少。
趙允承心花怒放,自己裝了一籃子紅雞蛋,一路春風得意馬蹄疾,去往壽安宮報喜。
殿內聽道內侍一聲唱:“攝政王殿下到——”
滿頭華發的太皇太後,今日晨起本有些精神恹恹,但一聽此聲,頓時來了精神頭,眼睛亮亮地道:“允承來了,走,出去瞧瞧。”太皇太後忙叫舒窈扶自個出去,連頭飾都未曾戴上。
“允承,如何?”太皇太後扶着舒窈的手,一路走一路殷切道:“是不是你媳婦生了?”
提着一籃子紅雞蛋,第一時間來找疼愛自己的皇祖母報喜的郎君,笑着點點頭。
太皇太後撫着胸口,舒了一口氣,因為她從愛孫的臉上,看到了母子平安,這便夠了。
舒窈将太皇太後扶到下首,離趙允承近些,舒窈亦非常高興地道:“賀喜殿下,恭喜殿下,真是太好了。”
大半年下來,因着她與曹峰頻繁地給太皇太後跑腿,太皇太後已是将秘密告訴了他們二人。
趙允承一笑,連忙從籃子裏取了一包紅雞蛋予她:“我們家生的是個小子,足有七斤九兩重。自成親前,舒窈姑姑便一直跑前跑後,辛苦了。”
舒窈受寵若驚,連忙雙手接過來,福身謝道:“多謝殿下,殿下折煞奴婢了,這些都是分內事兒。”聽聞那小主子這般健壯,又是一陣連聲賀喜。
七斤九兩?
太皇太後張大嘴,倒吸了一口氣:“……辛苦你媳婦了。”
都是過來人,太皇太後怎會不知頭緒。
說話間,此前在別處辦事的曹峰姍姍趕來,進殿聞得攝政王家的喜事兒,一氣拜到面前高聲道喜:“小的還道今兒個樹上的喜鵲為何這樣多,原是殿下家的小主子降生了!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哈哈哈。”太皇太後臉上的恹恹一掃而空,眼下可謂是容光煥發,滿臉喜氣,她朝趙允承說道:“這老貨也是功臣,你也予他一枚紅雞蛋罷。”
趙允承點頭笑笑,也予曹峰一包紅雞蛋,裏頭有花生糖果,還有幾粒金锞子,算是東京城頭一等的大方。
曹峰持着拂塵笑眯眯地接過:“多謝殿下。”
今日的壽安宮,喜氣洋洋。
趙允承不便多留,來報了喜便趕回去了,那籃子沒發完的紅雞蛋,便由太皇太後看着辦。
平日裏受太皇太後待見的宮裏人,當了那有幸分享這份喜悅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