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反對
“反對!” “反對無效!”我看着《一號皇庭》,律師為了自己的官司,正進行着激烈的辯解。教務的徐老師發了個通知過來,說林老師因為私事暫時無法上班,叫我臨時頂替着林老師的職務,直到再招到老師為止。
林敏靜是不是在家裏陪着林奶奶呢?
無獨有偶,今天又下雨了。2016年11月22日,我爸最近心絞痛,醫生建議住院觀察。可他手臂上的傷,和住院的醫生溝通一下,又帶他去換藥,弟弟上班,我想,父母能依賴的只有我了,妹妹又懷孕,我與他們輾轉了好幾個地方,最後把父親帶回醫院,父親說餓了,讓他在快餐店點餐,當他點了排骨飯的時候,又看着隔壁桌的鹹菜煮魚流口水。我點了個茄子,最後父親吃了我的茄子,留了一碟排骨給我。
他說過,很喜歡吃狗肉羊肉,鵝、鴨、燒肉那些,說是人間美味。還說我太挑食,不懂得食。我是沒有辦法理解肉類的美味,可看到他很想吃那些東西卻因為病情而生生控制住,确實是難為了他。我也漸漸理解到,生病這個過程,确實太漫長。
從前不喜的甜食,如今也要強迫自己去吃,什麽巧克力、黑加侖子幹、提子幹、雞蛋紅棗水、蜂蜜等等,即使不喜,還是要強迫自己去喝去吃。因為爸爸都在努力活着,我還有什麽資格去耗掉生命。
生活生活,生來就是為了活着。
而媽媽經常查我的房間,看我睡了沒。偶爾見到我超過12點不睡還在玩手機便會說我。因為人的機能在10點到2點之間這段時間是需要休息調整的。而我經常熬夜,加上不注意補充營養,常年累月積下來的貧血,讓媽媽擔憂不已。
通過爸爸的事,讓我了解到病痛的折磨,我也想體會父親那種長期被病痛折磨的心情,去理解他,去盡量關心他。他想吃什麽,我從來不阻止的,唯獨媽媽經常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父親經常對此發脾氣。我不吃菠菜,不喝阿膠,只能喝紅棗水,吃提子幹,血糖低便吃兩格巧克力。小腿經常抽筋,牛奶蜂蜜那些便隔天喝一次。
媽媽為了爸爸的事已經夠勞心了,我不想成為她的累贅。還有就是,我開始考慮餘年和富貴的話了,或許,我需要錢。只有那份工作,才能讓我覺得,紮實。即使最後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可為了将來給父親做手術,或許,我該回去了。即使父親也不缺做手術的錢,但我想他們知道我真的懂事了吧。
可以放下面子去工作,不是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嗎?而當年奶奶離開的時候,我沒有怎麽哭,大概,成熟就是,學會了怎麽把眼淚留在心裏,明明很生氣卻要對着別人笑吧。高傲如我。何必放大自己?人類就是該把自己縮小縮小再縮小,然後拼命地踩,只有這樣,才會成長起來。
每次看回周星馳的電影,總是不自覺的獨自流淚。以前看不懂的那些細節,輕輕一帶,其實感觸很深。即使他以低俗又搞笑為主要目标,但或許有許多故事,都是反映當時他對社會的态度,一種對社會的折射。我們最終都變成了那個不喜的自己。逐漸遺失了當初的真誠,而是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圓滑,或者世故。
23號,爸爸今天做了心髒影像,那個主任醫師跟我們說明了情況,右邊堵塞嚴重,左邊負荷太大。以後能做的只有搭橋。我看着媽媽想哭的樣子,不知道怎麽安慰她。爸爸三月份才做的支架手術,如今,一年也不夠,身體再度下滑。而回病房後,我看着爸爸吃着那個鹹菜煮魚盒飯,他吃得很急,像餓了幾輩子一樣,或者對于他來說,能吃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其實也是一種奢侈了。
想起家中的老人,爺爺在我讀初一的時候就走了,雖然和他的感情不算深厚,可我卻為他哭了許久。他一直重男輕女,可卻喜歡妹妹,或許因為妹妹愛笑吧,小時候的我是個哭包,一點小事就哭了,反而,長大了就不會哭了。直到最近,我才明白,當年爺爺不喜歡我的原因。因為妹妹最近老是喜歡打她自己的女兒,外甥學習成績非常差,說了很多次仍然記不住,不夠專心,而外甥确實也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妹妹忍不住就打了,兩母女就杠上了,天天家吵屋閉的,我就明白了。
我也受不了。父親也受不了。媽媽也受不了。叫妹妹慢慢教。外甥經常被趕出家門,我也擔心她會有心理陰影,可我想多了,妹妹跟我說,現在的小孩子根本不同于我們那一代,還叫我自己去看看外甥在門外做什麽!我一看,她竟然在看風景!一點也不反省自己的行為過錯。唉,教小孩,真的不容易。
奶奶也離開了,而外公在我出生沒多久就走了,如今還剩下外婆了,外婆今年也92、93了,前段時間聽她說耳朵流血,聾了,已經聽不清我們說什麽了。我每個星期跟媽媽回去看她,給她洗澡,她卻只能看着同一個地方發呆,數着時間,慢慢把她的生命帶走。外婆雖然比奶奶長命,但是,奶奶離開的時候很風光,而且去過的地方也不少,子女也算孝順,相反外婆一輩子守在家鄉,而且舅父們對她愛理不理的,即使有錢,也是凄涼。因為舅父舅母他們對外婆好,也是看錢份上吧。大姨媽偶爾從外國回來看一次外婆,塞錢了就走了。
媽媽,一直都很辛勞吧。父親、外婆、我。我把自己照顧好了,是不是就可以減輕媽媽的負擔呢?
都說日行一善,其實,能好好盡孝道便是一種善了。而世間,又有多少人會對自己的父母恭恭敬敬的?不呼呼喝喝已經算偷笑了。更不論尊重與否,孝順,有很多種,至于去到哪個程度,那就要看個人的思想覺悟了。
忙,是一個很好的借口。但再忙,只要肯花一個小時陪父母吃頓飯,或許在父母眼中已經很高興了吧。偶爾花些時間去陪陪老人,其實老人需要的真的不是很多,而是那份相伴的心意。比起任何錢財,更加喜悅歡喜。
大家同意嗎?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可能是最後一篇文了。所以想更認真去寫。大概與日記的形式差不多,試着與生活同步,更文會有些慢,可能一日一更,有可能幾天一更,不棄坑,只是時間會長了一些,不喜等待的朋友可以選擇棄坑。最後,謝謝一直支持作者的讀者。心裏給您們默默點贊。評論也不會再一一回複了,希望諒解一二。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