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果真如同嚴老管事說的, 申時(下午四點)左右,沈婉等一行人坐的船到達了蘇州碼頭。
随行的兩個小厮幫着把船上裝着的十幾個包袱搬下了船, 放到了去雇來的兩輛馬車上,沈婉和景蘭翠竹主仆三人坐另外一輛馬車。
一行人坐着三輛馬車往金河鎮去。
到了金河鎮時,太陽已經落山,暮色四合了。
金河鎮是一個不大的鎮子, 鎮子上攏共只有兩三百戶人家,一條東西向的主街, 其餘都是南北向的小巷子。
沈家老宅在鎮子最南邊, 再往南就是沈家擁有的那三百畝學田和義田了。
當三輛馬車在沈家老宅跟前停下,沈婉帶着景蘭和翠竹下了馬車,看到那将近百年的沈家老宅時,心中只有一個感覺, 這個宅子真是歷經滄桑。
景蘭借用一句穿越前比較流行的詞兒形容她自己的感覺,那就是“哇涼哇涼”的。
老宅就是老宅, 名副其實。
房門斑駁,牆上早就沒有白灰了,露出青磚的牆體,屋頂的瓦上長了不少衰草, 跟金陵的沈宅一比,簡直寒酸極了。
嚴老管事命同行的小厮上去拍門, 好一會兒才有人來開門。
開門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瞎了一只眼的男子,他一見到嚴老管事就上前來哈着腰向他行禮。
嚴老管事讓他起身, 接着轉臉對沈婉說:“姑娘,這人叫丘六,是沈家的世仆,他跟他娘子趙四娘在這裏替沈家看守老宅。”
接着嚴老管事又對丘六說:“還不過來向沈家宗房的大小姐行禮,她以後就要在沈家老宅住下,并順帶着管理沈家在蘇州的學田和義田了。”
丘六早就看到了站在嚴老管事身後不遠處的沈婉了,他還在想這是哪家的美貌的少奶奶,怎麽會跟在嚴老管事身後到這裏來?
待到嚴老管事介紹說這是沈家宗房的大小姐,他才明白眼前這個人是誰了。
Advertisement
只是沈家宗房的大小姐不是嫁給了蕭家的嫡長孫嗎,怎麽剛才嚴老管事說她以後要在沈家老宅住下了?
好像想到了丘六在想什麽,嚴老管事便簡單對丘六說了下沈婉已經跟蕭玉琅和離,老太爺又因為沈婉跟蕭玉琅和離故去了,老太太便罰沈婉到沈家老宅來反省思過。
當然太詳細的情況,嚴老管事沒有對丘六說,在嚴老管事看來,丘六還沒有資格讓他浪費太多口水。
反正丘六明白沈婉到這裏來,是郦老太太的意思就行了。
沈婉這種主子,若是在平時,丘六可能一輩子也見不到,實在是作為沈家最下等的家奴,他跟沈家宗房嫡出的大小姐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等級尊卑相差太大。
所以,丘六在明白沈婉的身份之後,先是震驚,後來回了神,就算知道沈婉是被郦老太太懲罰,才來這裏的,可他還是不敢絲毫怠慢沈婉。
于是他忙上前去向沈婉行了個禮,恭聲道:“小人丘六見過姑娘。”
沈婉擡擡手,示意他起身。
丘六站起來之後,忙躬身請沈婉等人進去。
沈家老宅一共有三進,門廳進去連着三個有天井的院落。
丘六和其娘子趙四娘住在頭一進,後面兩進都是常年鎖着門。
趙四娘那個時候正在廚房燒火做飯,聽到外面有人說話,還傳來紛沓的腳步聲,聽起來像是不少人進來了,就出來看是怎麽回事。
平時沈家老宅就他們夫妻兩個,難得有人來,她當然會覺得好奇。
丘六在前引路,看到他娘子從廚房裏出來了,連忙招呼她過來,讓她來拜見沈婉。
趙四娘就跛着腳過來了,原來她瘸了一條腿。
這兩夫妻一個人瞎了一只眼,一個瘸了一條腿,景蘭見了在心裏吐槽,這也配得太好了。沈家居然讓這樣兩個人看守沈家老宅,可見這老宅在沈家人心裏的地位是怎樣的了。
趙四娘跟她男人一樣,見到沈婉,就跟見到天上下來的神仙一樣,她恭恭敬敬地向沈婉行禮道福。
沈婉一樣叫她起來說話。
旁邊的嚴老管事這時候摸出了一兩碎銀子出來,交給趙四娘,讓她快去鎮上沒有關門的小飯店裏弄些飯菜來,晚上好招待大小姐一行人吃飯。
趙四娘接了銀子,跛着腳先回廚房把竈堂裏的火滅了,這才出去買飯買菜。
丘六摸出了身上帶着的鑰匙去把後面兩進屋子的大門打開了。
一打開門,迎面撲鼻而來的就是潮濕黴臭的味兒,撞進衆人眼中的是破損的門窗,還有長了滿院的齊膝深的亂草。
丘六問沈婉住第二進還是第三進,因為這沈家老宅的屋子都空着,随便住哪裏都行。
沈婉蹙起眉道:“再看看後面。”
一般宅子的最後一進都是給家中女眷住的,也就是說會有繡樓,她當然希望可以住進繡樓去。
丘六便又在前面引路,打開了第三進的屋子的大門。
果然如同沈婉預料的,這沈家老宅第三進有座繡樓,只是房屋的破損狀況和前面第二進也差不多,沒有一扇好的門窗,屋頂上,院子裏長滿青草,時不時還有老鼠從草叢裏鑽過。
走進屋子去看,可以看到屋子裏面落滿灰塵,挂滿蛛絲,地上不時有螞蟻爬過,還有蜈蚣等蟲子出沒。
唯一好點兒的是,這屋子裏面還有些床和桌椅等家具,而且看款式,都是女子用的。
這些家具好幾十年下來,還沒有朽爛,只能說當初作為金河鎮土財主的沈家打家具時選用的上好的好木材,又刷了一層一層的土漆。才讓這些家具保存至今,才使得沈婉等人到了這裏不用睡在地上。
沈婉又上樓去看了看,最終決定暫時住在樓下,因為她去樓上看到屋頂的瓦有破損,害怕屋子會漏雨。如果住在樓下的話,好歹有樓板可以擋一擋,不會被淋得那麽慘。
跟着沈婉同來的嚴老管事還算是個好心人,他被郦老太太派來送沈婉來蘇州沈家老宅前,沈家宗房二老爺沈顯見過他,授意他對沈婉态度惡劣些,因為老太太要嚴懲她。
當時嚴老管事點頭答應了,不過,真送沈婉來蘇州時,他就沒有按照沈顯的要求做。
嚴老管事認為沈婉雖然被郦老太太懲罰了,可她爹還是沈家的現任族長呢。老太太雖然說沈婉回金陵除非她去見老太爺了,可是老太太年紀大了,誰知道她能活幾年。要是不幾年老太太就去見老太爺了,到時候沈婉回去沈家,還不是宗房的大小姐,榮華富貴一樣少不了。要是聽沈顯的得罪了沈婉,那時候自己就要倒黴了。
這會兒他看到沈家老宅的房屋如此糟糕也是暗暗皺眉,于是他立即吩咐同行的小厮去打水來,把這女樓的樓下的五間屋子收拾出來。
景蘭和翠竹當然也不能閑着,挽起袖子去打掃屋子。
他們打掃屋子的時候,趙四娘拿着嚴老管事給的一兩銀子去買了飯菜,用食盒提回來了。
嚴老管事便請沈婉去前面丘六和趙四娘的住處用飯,至于還在打掃房屋的兩個小厮和景蘭等人,則是給他們留飯,等他們打掃好了再吃不遲。
沈婉點點頭,看了一眼還在擦洗家具的景蘭,跟在嚴老管事身後出去了。
丘六和趙四娘住的屋子裏有桌椅,相對于後面景蘭等人正在打掃的房屋來說幹淨多了。
趙四娘把專門給沈婉買的飯菜擺在桌子上,她跟她男人丘六則是去廚房吃飯。
沈婉請嚴老管事坐下一起吃,嚴老管事不肯,端着碗去旁邊站着吃。
在嚴老管事看來,沈婉即便是沈家的罪人,人也年輕,可她還是正兒八經的主子,他這個受雇于沈家,為沈家管理家務的人算是下人,當然不能跟沈婉一桌吃飯。
沈婉見勸說不動嚴老管事,也只得默默地用飯了。
金河鎮小飯館裏的飯菜當然很粗糙,對于沈婉這樣吃慣了精細美食的大小姐來說,味道真得挺糟糕。
不過今早從金陵上船,到現在她只是在船上吃了兩塊糕點,也的确餓了。
餓了,也就不太講究味道,而是只求果腹吃飽了。
勉強吃下一碗粗糙的米飯之後,沈婉放下了筷子不吃了。
嚴老管事吃了一碗後,也放下了碗筷,他倒并不覺得這金河鎮小飯館裏的飯菜有多難吃,而是因為他已經年過五十,吃多了腸胃會不舒服。
郦老太太之所以派嚴老管事送沈婉到蘇州來,是因為嚴老管事每年都會跑一趟蘇州,将蘇州這裏三百畝田産出的大米收起來,用糧船運回金陵沈家入庫。因此他對沈家老宅也好,還是沈家委托管理三百畝田的莊頭,都比一般的沈家管事熟悉。
往常吃完了飯,沈婉都習慣喝一道茶,可這裏卻并沒有茶水,她只能拿起桌子上的一把瓷壺,倒些涼開水到飯碗裏,将就喝下去半碗。
嚴老管事随後也倒了些水到自己捧着的飯碗裏喝了。
随後,他對沈婉說了自己的安排,明日他會讓人把管理沈家蘇州學田和義田的兩位莊頭叫來,讓他們兩人拜見沈婉,以後這蘇州的學田和義田就讓沈婉負責征收糧食。他提醒沈婉,沈家每年是按照每畝二百斤糧食征收的,這也是兩位莊頭上報的農田産糧的數目。
但實際上,據他了解,沈家的這三百畝田都是好田,風調雨順的年景多半可以每畝産糧五百斤以上。除去給雇農的工錢,莊頭們可是賺得不少。當然也有災年,地裏的産出糧食沒有五百斤。不過,在蘇州這邊,十年之中,也僅僅會碰到一兩年災年。沈家的規矩,若是碰到災年,上交的糧食減半,也就是說每畝一百斤。
後面的話,嚴老管事沒說了,但沈婉可是非常清楚他的言下之意了。
老太太讓她來管理這三百畝田,她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錢要從這三百畝上來,那麽只有莊頭們多交糧食,她才能有餘錢吃飯,有餘錢花銷。而已經習慣了占沈家這三百畝田便宜的莊頭,豈是那麽輕易就把已經吃到嘴裏的好處給吐出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是兩個女土豪啊。只是景蘭比較年輕要去争第一。我這麽說,你們懂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