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聽到大造化這個詞兒,景蘭就要撇嘴,所以讓翠竹別說了,趕緊這就帶自己去吃早飯罷。
翠竹嘟囔說,景蘭不用裝,這沈家別院的丫鬟就沒有一個不想着有造化的。就算景蘭是簽的活契,也別以為出去之後能夠嫁一個多好的人。因為放出去的時候年紀已經大了,只能嫁給比自己還大的男子,那些男子有如下幾種。一種是貧窮無錢娶妻,拖到後年年紀挺大,願意娶從大戶人家出來,有些積蓄的女子為妻。還有一種就是那些死了老婆的鳏夫,嫁過去給人當繼室,娃娃還沒生呢,倒有人喊你娘。甚至,還有從大戶人家出去的女子,回去後再被親人賣了,給人做妾的。
所以,翠竹總結,能夠被親人賣了來做丫鬟的,那她家裏的人大多數并不疼她,即便是拿吃不起飯做理由。
“這還是簽了活契的,若是簽了死契的,要是不想到了年紀被配人,讓自己的兒女繼續做奴婢,就只有給主子家的老爺少爺做妾。做了妾,好歹生的兒女不用再做奴婢,要是生了有出息的兒女,那麽老來有靠,安享榮華,這可不比配給家裏的小厮強得多麽……”
翠竹帶着景蘭往沈家別院廚房的飯堂去,一路走一路絮叨,景蘭默默地聽着。雖然她并不認同翠竹的一些觀點,但她還是認為翠竹的觀點是這個時代,這個階層的主流觀點。
她問翠竹是不是簽的死契,翠竹說是,她被她親生爹娘以五兩銀子賣了,只因為她家裏還有兩個弟弟,去年災年家裏斷了糧,為了讓她的兩個弟弟活命,她爹娘就狠心把她賣了。
“哎,當時我也哭了一個多月,後來也想通了,我雖然做了奴婢,可不挨餓受凍。我來沈家別院一年多了,還長胖些了,你看……”翠竹一邊說一邊撸起了衣袖給景蘭看,“原先我瘦得跟幹柴似的,要再餓上幾日準去見閻王了。”
說到這裏,翠竹呵呵笑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在慶幸自己還活着,還長胖了,總之看起來很愉快的樣子。
景蘭搖搖頭,笑她傻丫頭。
翠竹挽着景蘭的胳膊,要景蘭答應她,若是景蘭走了好運,以後做了半個主子,別忘了關照自己,至少把自己調到城裏的蕭家去做奴婢。
景蘭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已經求沈婉将她留在沈家別院了,而且沈婉已經說她會考慮一下。
“呀!你,你這是昏頭了吧!你瞧瞧大姑奶奶多擡舉你,你才進來一日,就給你取了安蘭這個名兒,以後跟安春她們都是二等丫鬟,一個月拿一兩五錢銀子的工錢,年節上得的賞賜也多。最要緊的是,你不覺着大姑奶奶如此看重你,多半是想讓你成為她的心腹,以後若是你做了姑爺的妾,也會向着大姑奶奶。你雖然年紀小些,可是模樣生得好,或許這也是大姑奶奶擡舉你,有心栽培你的緣由。你為何敬酒不吃吃罰酒,反而向大姑奶奶提出來,你要留在沈家別院。依我說,你吃罷飯了,去大姑奶奶跟前伺候的時候,趕緊把前番說的話收回吧,就說你不懂亂說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翠竹站住了,緊握着景蘭的手臂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
景蘭覺着自己再堅持己見,還不知道翠竹有多少車轱辘話說呢,簡直聒噪,聽得腦仁兒疼。于是她只得含混說她知道了,會去沈婉跟前說的。
好在,她們已經走到了廚房小院門前,翠竹自己肚子咕咕叫了,忙招呼景蘭一起進去吃早飯,暫時不再提起這個話題。
昨晚景蘭去沈婉跟前伺候沐浴兼值夜的事情不知被什麽人傳到了沈家別院的下人耳朵裏,景蘭坐在丫鬟們吃飯的飯堂裏吃粥的時候,不少鄰桌坐着的的丫鬟們拿着筷子指着景蘭議論紛紛。甚至還有路過丫鬟們所在的飯堂,朝着裏面張望的沈家別院的小厮,想瞧清楚才進沈家別院,就被沈家大姑奶奶擡舉去跟前伺候的人長什麽樣。
Advertisement
景蘭隐約聽到一些人的話說得很難聽,帶着妒忌和嫉恨,然而她卻不去理會,只管吃粥把肚子給填飽。在周圍那些人的嫉恨的眼光和議論聲中,她居然吃了三碗粥,才放下了筷子。
她吃粥的速度挺快,放下筷子的時候,坐在她旁邊的翠竹才把一碗粥給吃完,然而她也不吃了,說自己吃飽了。
周圍那些人議論景蘭的話她也聽到了,本想怼那些人幾句的,可她見到景蘭沒開腔,就忍住了。
兩人把碗筷洗了出來,翠竹就安慰景蘭,別把那些人說的話往心裏去,她們只是嫉妒景蘭而已,只要景蘭在大姑奶奶跟前得臉受大姑奶奶信任,那些人終究會來讨好她的。
景蘭嗯一聲,算是領了翠竹的好意。
或者因為她是個穿越者,在面對這些土著時,有天然的優越感,故而行事始終要鎮定些,遇到刁難和困難沒那麽容易驚慌失措,也沒那麽大的情緒起伏。
翠竹冷眼旁觀,倒是對景蘭這樣鎮定感到吃驚,同時也越發堅定了要抱住景蘭這根大腿,争取成為景蘭的死黨的心。
景蘭一下子就被大姑奶奶挑上了,有成為大姑奶奶心腹的可能,別管能不能有大造化,她總是個二等丫鬟了。能巴結上一個二等丫鬟,翠竹認為也挺不錯。
打定了這樣的主意,翠竹就對景蘭格外熱情了,從沈家別院廚房走回蕙香居的路上,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沈家別院還有沈家的事情,以及蕭家的事情一樣一樣說給景蘭聽。
景蘭且聽着,只是有些太誇張的地方就當成八卦聽了。
或許是因為沈家和蕭家都是金陵城裏的望族,人多事雜,翠竹說到蕙香居門口也只說了個大概,她說等以後有空再慢慢将給景蘭聽,這會兒她先帶着景蘭進去交差。
蕙香居裏,此時沈婉也由安春和安冬伺候吃完了早飯,然後她讓安冬拿着買二十石米的銀票去範管家那裏交給他,充作買下沈家別院倉庫裏的存糧的銀兩。接着叫範管家安排人裝車,跟在自己坐的轎子後面運去栖霞寺,她要上栖霞寺禮佛,并将這些米布施給栖霞寺,讓栖霞寺開粥棚,通知周圍鄉村裏面的村民去吃粥。
“是,姑娘,奴婢這就去。”安冬應了,去裏面開了沈婉帶來的錢箱,拿了銀票出去找範管家了。
沈婉接着又吩咐安春去找陳媽媽,讓她安排一下轎子,還有去禮佛需要準備的香燭等物,一個時辰之後就出發上栖霞山。
沈家別院所在的清溪村就在栖霞山下,去栖霞古寺不過十來裏路,況且還有修造好的能容三輛馬車并行的石子路一直通到山門前。因此,沈婉等人一個時辰之後出發,到栖霞寺也不會超過巳時(中午十一點),進入寺廟禮佛布施之後,還能趕得上吃寺內的齋菜。
栖霞寺內的齋菜遠近聞名,從金陵城裏來禮佛的貴人們都愛在禮佛之後吃一吃栖霞寺的齋菜。沈婉便想到了景蘭那個吃貨要是去吃到那些精致的齋菜,一定會大快朵頤吧。
一想到了這裏,她就忍不住心情大好。
安冬和安春得了她的吩咐出去之後,翠竹就帶着景蘭來到了蕙香居,門外守着的丫鬟見到她們來了,便進去禀告說兩人來了。
沈婉一聽,就讓帶景蘭進來,至于翠竹,則是讓人帶她去耳房裏候着,一會兒去栖霞寺禮佛也帶上她。
在外面候着的翠竹一聽大姑奶奶要去栖霞寺禮佛,還要帶上自己不知道多歡喜,她知道這是因為景蘭,她才會有跟着去栖霞寺的機會。便在景蘭進屋之前,拉她的袖子,輕聲囑咐她等會進去見了大姑奶奶,一定要收回那什麽不去蕭家的話。
景蘭只是微微一笑,就跟在來傳話的丫鬟後面進去了。
沈婉在蕙香居正房的東屋裏坐着,南窗下有一張紅木的羅漢榻,榻上有一張紅木小桌,小桌上放着茶盞,還有一些賬冊,以及一個算盤。
景蘭進去的時候看到她正在一邊翻看賬冊,一邊打着算盤,算盤珠子被她撥得噼噼啪啪響。屋角的花幾上一個青瓷香爐裏面散發出好聞的香味,深深一嗅,好像是玫瑰?
春陽從糊着雪白的高麗紙的窗外透入室內,将沈婉整個人籠罩,讓人覺得她美得既朦胧又夢幻。
景蘭在心裏感嘆,人好看就是不一樣,到哪裏都自成一道風景。優美的風景大家都喜歡看,因為賞心悅目,景蘭也是。
她立在東屋門口,離沈婉四五米遠的地方,沒吭聲,靜靜欣賞着那個讓周遭的一切瞬間變美的美人。仿佛一開口,就會破壞這一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