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嚴路一番折騰,終于在一個壓箱底的匣子中尋到了那繪本,遞給鄭寒問過目,鄭寒問眉毛一擡,順手接過,“就是它了。”
嚴路不禁好奇,“世子自小在畫上不曾用心,也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怎的今日倒是想起了它了。”
鄭寒問面無表情,實再不知道應該如何做答,只言,“時候不早了,你回去歇息吧。”
嚴路明白,這是要将自己支開,也便不再多言,靜靜退下了。
眼下書房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門外還有侯着的小厮随時聽候吩咐。
鄭寒問将這本陳年老冊子展開,有些發黃的書頁翻動起來有些脆脆的聲響。
嚴路說的一點兒也不錯,他自小便在畫畫上一竅不通,父親請過不少名師指導,可筆下的畫作皆是慘不忍睹,後來他便想通了,這是他的死穴,既然沒這等天賦也便不再強求,至此再也沒動過那些水墨丹青。
鄭寒問猶記得這冊子裏有許多花草的畫法講說,本意也是想翻動看看有沒有桃花的畫法,今日程茵來他面前央求,讓她敗興而歸,這不是他刻意為之,而是他真的不會畫……
可這樣的事,總不好讓程茵知道……
他也不明白為何這般害怕程茵看到他的短板。
翻動幾下,果然找到了桃花的畫法,鄭寒問二話不說拿起筆墨便在宣紙上試量。
***
夜漸漸深了,程茵躺在床裏側,面朝裏,指甲輕輕摳着被角,才哭了一場,這會兒躺下了便覺得有些困倦,最後實在熬不住了才閉了眼睛睡去,這一覺睡得很沉,連鄭寒問何時回房的都不知道。
鄭寒問出了書房門的時候聽見街上梆子敲過三聲,他動了動有些僵硬的脖子,輕輕推門進來。
不出所料,程茵已經睡下了。鄭寒問下意識的放緩了腳步。
來到紫檀雕花衣架前親自褪了外衣,無意掃過被丢置在妝臺上的一只簸箕,隐約記得這是程茵放針線的物件。
Advertisement
回頭看向床側,程茵那邊依舊沒有動靜,鄭寒問這才上前一步拿起簸箕,見若幹破布頭似得東西蓋在上面。
将幾塊布頭拿起來才知,這是被人有意剪碎的,拼湊在一起不難看出原本精致的繡工和圖案,栩栩如生,不難辨認,是桃花。
鄭寒問恍然,之前聽程茵說她不會畫桃花,原來是假的,她哪裏不會,只是為了讓自己替她畫上罷了。
鄭寒問将物件輕輕放下,心中五味雜陳。
回到床邊輕輕躺下,側過頭去借着月光看着程茵的輪廓,擡起的手才想摟過去又別扭的放了下來。
***
次日醒來,鄭寒問居然沒走,程茵翻身過來,鄭寒問也睜了眼,二人四目相對,程茵下意識的垂下眸子。
沉默自二人之間蔓延開來。
這樣安靜的程茵有些不同尋常。
若是以往她見鄭寒問沒走總會想方設法的蹭過來,每每在一起就東一句西一句的說個沒完,這樣安靜的躺着,在鄭寒問印象中還是第一次。
“起吧,我伺候你穿衣。”不知多久,程茵才丢了這麽句話便起身下床去,沒有任何情緒。
鄭寒問站好,雙臂擡起任由她為自己穿衣,細節漫長,程茵沒有再開口講一句話,甚至沒有看他一眼。
鄭寒問心想着,許這便是她鬧脾氣了,因為昨天那桃花的緣故。
風風火火的程茵原來鬧起脾氣來卻是這副模樣。
鄭寒問垂眸盯了她半天,最終喉結滾動,開口道,“昨天那瓶紅色的東西你再拿來些,我給你将桃花畫上。”
鄭寒問心裏思襯,昨日練習了那麽久,想來真畫起來也不會太難看。
程茵給他系腰間玉帶的手明顯停頓了下,而後才輕輕搖頭道,“不必了,我不想要了。”
鄭寒問微愣,複又問道,“真不要了?”
程茵明顯又頓了下,“嗯。”
鄭寒問沒有再說什麽,目光移向別處。
而後兩人之間又是漫長的靜默。
程茵一顆心不上不下,開始有些後悔,甚至開始埋怨自己方才為什麽嘴硬,如若說自己很喜歡,他就會為自己畫了吧。
然後她又重新拾起一份期待,期待他再多問自己一句,便會改口,然後歡歡喜喜的坐在那裏任憑他畫,然而,這期待如同以往一樣落空,他沒有再問一句。
程茵明白,鄭寒問不會顧念她的喜怒哀樂,她賭氣賭了一早晨,他也全然不在意。
鄭寒問洗過臉後,程茵才将衣裳穿好,鄭寒問将擦臉的毛巾丢進水盆中說道,“一會兒我回侯府與父親議事,早飯你便自己吃吧,晚上可能會很晚回來,你不必等我了。”
程茵坐到妝臺前,背對着鄭寒問,銅鏡裏也只照了她一個側臉,無論他說什麽,她只回一句,“好。”
鄭寒問心裏覺得像是有片陰影罩下,略有不快,可又不知如何是好,嘴唇微動,還想說什麽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最後欲言又止,大步邁出門去。
程茵聽見門聲響動和漸行漸遠的腳步聲終于仰起頭來,嘴巴緊緊抿成了一搜在水面上倒扣過來的船,眼睛用力向上瞪,紅着眼圈勉強從喉嚨中擠出幾個字來,“我才不哭呢,我才不喜歡什麽破桃花呢……”
***
鄭寒問乘着馬車來到安北侯府,才一進大門,便見得一抹嫩粉色的人影快步迎上來,那人行至跟前,帶着一身有些刻意的幽香,見了鄭寒問更是笑成了一朵花。
“寒問哥哥你回來了。”女子聲音柔媚,軟糯的像摻了三斤蜜糖,聽的人膩膩的,說話間朝他身後看去,确定沒有旁人跟上來,明顯松了口氣。
鄭寒問只輕輕“嗯”了一聲以做回應便往正堂處走。
女子轉身随在身側,看似無意的打探,“怎麽不見程茵與你一同回來?”
鄭寒問忽然駐足,微微側頭面無表情說道,“玉筝,往後要稱我為表哥,免得旁人起疑。”
叫玉筝的女子垂臉,看起來有些不悅,雙手絞着手中的帕子嘟囔道,“這不是沒有外人嗎。”
鄭寒問見她如此,眉毛一皺,沒有再說其他,擡腿朝前走去。
自鄭寒問成親以來便很少回來,聽聞他今日回府,安北侯鄭慶和與夫人賈岚梅早早便等在正堂,尤其是賈岚梅,早就坐不住,望眼欲穿的望着門口。
鄭寒問踏進門來,夫婦二人更是笑得合不攏口。
給二人請過安後,玉筝殷勤的站到賈岚梅身側,看似親昵。
“姨母您整日盼着表哥回來,如今他回來了,看您您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玉筝說着,擡手捏上賈岚梅的肩頭,細致入微。
“你這丫頭,別忙了,快來一起吃飯,你表哥一早過來,定然還什麽都沒吃呢。”說罷,賈岚梅一把拉過玉筝的手來。
鄭寒問見玉筝和母親關系這樣好,便忍不住開口,“玉筝,平日我不在府裏,二老有你陪伴,我很放心,多謝。”
玉筝聽見他的說辭,心裏自是笑開了花,卻不喜歡他最後的感謝,聽着又多了幾分外道。
“可不是嗎,”賈岚梅喜笑顏開,拉着玉筝的手在手中拍了又拍,“玉筝懂事又孝順,平日裏多虧了她陪着我,我啊,在心裏早就拿她當女兒了。”
“姨父,姨母,表哥好不容易回來,你們一定有很多話要談,我便不打擾了。”玉筝恰到好處的懂事讓賈岚梅格外欣賞。
三人許久未見,确實有很多話要談,即便賈岚梅嘴上說拿她當女兒,可心裏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與其惹人不快,還不如自己說出來,也落個懂事的好名聲。
待玉筝走後,這一家三口才真正的說着體己話。
“那個程茵在府裏可還安分?”賈岚梅低聲問道。
鄭寒問随即點頭,“她向來安分,并不是多事的人。”
“安分?呵,”賈岚梅冷笑一聲,提到程茵時候是滿臉的不屑和鄙夷,“她若安分當初你們兩個的婚事就不會鬧的滿城風雨,禮部尚書程文也是規規矩矩的人,怎麽生的子女一個一個的都不像話……”
“休得多言,程大人為人清廉,人品貴重,子女雖然不同尋常卻也是各有千秋,程茵雖然風風火火,卻也是因為心裏在意寒問,能得一女子真心,也是寒問的福氣。”
一直在旁默默不說話的鄭慶和突然打斷夫人賈岚梅的一通抱怨。
“福氣,”賈岚梅朝老實巴交的鄭慶和翻了個白眼,“他程家老大,一個姑娘家,不好好的在家學琴棋書畫,非要整日像男人一般舞刀弄槍,最要命的還是個結巴,他程家老二,七尺男兒,不學無術嗜酒如命,恨不得整天泡在酒缸裏,這程家老三就更別提了,現在還總有人拿他們的婚事取笑我,我現在連門都不敢出!”
“哎呀,”鄭慶和眯着眼,縷着下巴上花白油光的山羊胡心裏焦躁,“你說你,整日将這些話挂在嘴上,這若是讓人聽了去,還不惹人恥笑!”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着,鄭寒問忽然覺得這一趟不該來,每每聽着這種抱怨便覺得頭大。
堂外玉筝其實并未離開,而是一直立在一側聽着交談,聽到賈岚梅對程茵這般貶低譏諷,她忍不住勾起了唇角,臉上挂着一抹得意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