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節
也有看得分明之人,只說一句“傳言不虛啊!”
清源山上各家心思難測,唯有林月疏樂颠颠的,見着人就笑,惹得衆人不需問都知道林家大小姐是如願以償了!
嫉妒豔羨之情有之,楚二公子再不堪,也是色如春花,錦繡堆裏養的公子,比他出身好的沒他活得肆意,比他武功高的沒他長得好看,林大小姐也算是覓得佳婿。
也有輕視譏笑之流,堂堂尋影山的大小姐,死皮賴臉求來了一個放浪形骸的纨绔,端看她日後可有悔意!
甭管心裏怎麽想的,面上都是喜氣洋洋,連聲道賀,林大小姐命好得很!
夜黑風高夜,清源山上燈火不熄,暮河城已萬籁俱寂,平頭百姓白日裏閑言碎語唠叨些江湖轶事,還是要下地種田,養雞喂豬的,茶餘飯後的閑談便作歇晌的調和,好似嘴上占幾句便宜,就像是上等人在眼前演了出滑稽可笑的戲,不可平視之人作了醜角似的,一晚上都能睡個好覺。
這不,李老漢幾日前才嫁了閨女,可嘆他家養的好閨女,白菜價給了東頭的光棍莊稼漢!
哼!小娘皮子要不是肚子裏揣了貨,老子還要多訛那窮莊稼漢老光棍幾兩銀子,也怪那姚知府,什麽狗屁知府!白叫混混流氓糟踐了老子許多銀子!還有那狗娘養的清源山,什麽玩意兒!早早把那些混混打殺了,哪有這麽多事兒!
這話他不只在家裏罵罵咧咧,打從嫁了閨女日日如此,逢人他就說,怎麽着,老子虧了銀子還不許罵兩句了?
可惜他也是個沒本事的,不知道這幾日試劍大會在即,江湖俠士們街上走動頻繁,張口辱罵朝堂官員他們管不了,執牛耳者清正嚴明的楚家弟子可忍不了自家被這麽個愚昧邋遢的老頭子辱罵。
楚家子弟維護師門尊嚴,揍了個不知好歹的老頭子,可嘆李老漢在周遭風評不怎麽良善,此番行徑,令人拍手叫好。
俠義子弟心情好了,也順便問了句,“楚氏尊嚴不容踐踏,你口中的姚知府又是何人?”
怪不得提起楚家,前綴不是清源山而是暮河城呢!
李老漢見勢不妙,卻也明了姚知府在暮河城的地位,便放心大膽地說了。
“小公子不知啊!姚知府他愧為一方父母官!小老兒家的黃花閨女被人糟踐了!他不聞不問不說,任由那些流氓混混禍害別家的清白女兒啊!”
本來只是疏于職守的事,被說成了縱容作惡者傷人,殘害百姓。
Advertisement
小弟子一聽,這還得了!在我暮河城的地界上,怎能有此等昏聩無能,殘暴難忍的官員!
欽差大人兩日前莅臨暮河城,不消一日,姚知府的罪狀就被送到了欽差大人羅向城的跟前, 不耽擱欽差大人奉旨看試劍大會,還能順手為陛下,為大夏子民鏟除毒瘤!
“暮河知府姚文詠,縱容市井之徒殘害百姓,昏聩無能,試劍大會結束,待我回京,奏明聖上,再行發落。”
這消息不過一日就傳遍了大街小巷,果然,欽差大人不愧是代天巡幸,無能知府的烏紗帽可算是保不住了,據說現在已經被壓到大牢裏,聽候發落了。
試劍大會第一日,市井之上津津樂道的與江湖事無關。
“也不知道下一位知府大人會不會還跟這幾位一樣,無能不說,他居然包庇作惡之人,活該!”
“嗨,誰說不是呢!還只當他無能了些,我還說府衙門前的臭雞蛋爛青菜有些過分了,如今看來,啊呸!”
“你說他也是做爹娘的人,聽說那幾個惡賊□□了好幾個黃花閨女了,怎麽就不想想若到了自家閨女身上他可怎麽辦!”
李老漢原本只是嘴上過過瘾,多罵了幾聲狗知府,聽了鄰裏都在罵,不由得越發怨毒。
都怪那狗知府,斷我財路,他到還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也不知要嫁給哪家高門。
現在好了,他也是一方父母官,獲罪了,他家姑娘也是錦繡堆裏養出來的,這日後高門大戶的千金小姐也不知在要到哪家窯子裏讨生活!
秦姑娘六親緣淺
南方七月份的時候時不時會有場纏纏綿綿的小雨,不似滂沱橫流之勢,癡癡纏纏的,煙雨朦胧,寒涼得緊。
秦姑娘夜裏凍得直哆嗦,華顏起來又看了一遍,小窗确實是關緊了,無奈,只能從櫃子裏取了床厚被子,濕氣重,本該晾曬後再蓋的,這時候也顧不上這麽多了。
怎料想還是不見起色,華顏只好将秦姑娘攬在懷裏,她們以前也不是沒這樣睡過,秦姑娘夏天抱着很舒服,摒棄雜念的話,她還是很喜歡天熱時抱着塊冰涼的玉石。
被這麽攬着之後,秦姑娘倒是不哆嗦了,這麽一鬧,睡意困覺都沒了。
“還冷麽?”
“阿顏身上很暖和,不冷了。”秦姑娘又問道:“你不冷嗎?”
“怎麽會,挺舒服的,七月流火,找個暖和天該把被子曬曬了。”華顏心知這和流火沒什麽關系,多半是又有什麽事要發生了。
“阿顏,我至今都覺得奇怪,我到底是怎麽活下來的?”
什麽怎麽活下來的,自然是好好吃飯喝水睡覺,好好長大活下來的,華顏是很想這麽說的。
“風華山莊一百三十二條冤魂裏,我到底在不在其中呢?”秦姑娘頓了頓又道:“還是說我真的是被他們救活的嗎?”
“我是被你搭救的,自然與你一樣。”
一百三十二具屍首,三歲女童很顯眼,不會輕易漏掉的,管事大娘親戚家的三歲女童也死在那場大火裏,秦姑娘有時候都懷疑其實她根本就不是大名鼎鼎風華山莊的遺孤,她就是那個僥幸逃生的管事家的女童,在一場不幸的禍事裏幸得存活,可她知道這才是她的一廂情願。
秦姑娘三歲被丁竹帶到無歸林,還是個不怎麽記事的笨丫頭,哪怕拜師易公子也是個不開竅的,但勝在蠢笨的丫頭心眼好。
一碗熱湯換了死生不棄的華顏。
想來當年雖是秦姑娘施舍了一口熱湯救了她一條小命,也未嘗沒有無歸林的丁竹姐姐想為秦姑娘找個可靠玩伴的念頭。
那時候秦姑娘仍是個不顯眼的小丫頭,整個人都透露着一股傻勁兒,衆人也只喊她“秦小姑娘”,華顏初到魔教時常看到丁竹望着秦小姑娘直嘆氣,易公子偶爾會安慰兩句,總逃不出兩句。
“她若是個平常人家的姑娘,傻兮兮的也沒什麽不好。”
“傻人有傻福。”
華顏七歲被秦小姑娘撿回來,感激她的救命之恩,也依然不服她今後要對這個傻妞惟命是從。
傻妞武學天賦不高,便由她來學,只要她寸步不離秦姑娘就是了,當時華顏就知道這一生她都該為這姑娘出生入死。
所幸秦小姑娘開竅不算很晚,華顏十二歲那年,秦姑娘十歲,無歸林上下都默認了秦姑娘定是他們林主失散多年的妹妹,生得粉雕玉琢的,還少了殺伐血腥之氣,任誰見了都不忍心傷害。
秦小姑娘早在兩年前的時候得了“秦樓月”這名字,說是丁教主和易公子鬧別扭,不願易公子賜名,自己又不喜咬文嚼字,想不出什麽好聽的來,就讓一衆教徒一起想,翻來覆去定下了此名。
小姑娘第一次羞答答地把名字呈給易昶師父看的時候,易公子不知何故輕笑出聲,小姑娘當時就黑了臉,不怎麽機靈卻下意識當成了不是好聽的名字,卻還是沒拂了無歸林上下的一片愛護之心,只是從秦小姑娘變成了秦姑娘。
認真說起來,秦姑娘過早經歷了已經遺忘的傷痛,又在一個不算晚的時候将一切想了起來。
不知是哪個毛躁的徒衆,露天裏點的火忘了熄滅,無情的火焰勾起了秦姑娘深藏夢中的真相,三歲的娃娃不明事理,所以被縱容,被呵護,因為不知道皮焦肉爛的痛楚和孤零零的悲哀, 所以心安理得的将一切抛諸腦後,甚至毫無負擔地遺忘。
十歲的秦姑娘将噩夢與現實勾連,只覺得火海中又厲鬼嚎啕,聲嘶力竭,又溫聲細語,拳拳愛護,忽地哀婉凄絕,陰森可怖。
後來秦姑娘病了一場,五味具喪,雖跟往常一樣見人就笑,只開始用功了,易公子授她武學,教她詩書禮儀,人倫道德。
說起來華顏與她相伴十三載,竟從不知秦姑娘是何時寒症入體,藥石難醫的。
秦姑娘怕涼,易驚夢,夢到些什麽可想而知,風華山莊的一百三十二條人命,她在夢裏一遍遍将 記憶裏化成焦土的臉認清了的。
她的爹娘,風華山莊最後的莊主和夫人會說:“丫頭要好好活着,活着爹娘就安心了。”
小丫鬟們推推搡搡道:“小姐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