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待寄芙蓉心上露
原來那紅衣女子竟是土爾扈特部落的格格,名喚齊濟,鳌浪暗自驚心,卻兀自平添了一份欽佩。
翌日天光初透,鳌浪攜着齊濟格格與大漠黃沙中趕路。少時,前方便出現了人煙,鳌浪道,“這便到了,可認得路?”
“果是我土爾扈特部落!你果然守信,本格格重重有賞。”齊濟鼻尖輕哼了一聲。
“不了,小人離家太久,怕家中擔憂,這也離去了。格格快家去吧。”鳌浪回身離去,又轉眸笑道。
齊濟眉間一蹙,心下湧起一陣難言的落寞,只杵在那兒,仿若雙腳灌了鉛水似的,怔怔望着鳌浪經烈日照射倒映在黃沙上的颀長背影。
“齊濟格格,莫不是舍不得我了?”鳌浪走了幾步,回頭看時,不免笑道。
“你!作死!”齊濟惱羞成怒,憤憤道。
“後會有期!”鳌浪一如既往的不羁笑道,便頭也不回地離去。
“誰跟你後會有期,哼!”齊濟嘟囔着,一徑朝部落走去。
鳌浪獨自走在風沙中,并無特別留戀齊濟,只當完成任務般,這樁事便算了了。他心中自有牽挂之人,先前與齊濟鬥嘴打鬧,不覺時光易過,這時又剩自己一人,萬裏黃沙,不見人跡,內心孤寂哀愁不堪忍受。
又至昨夜休憩的大樹,鳌浪垂首坐了下來,忍不住摸出了荷包裏的那支白玉步搖,細細地端詳着,竟流下淚來,淚水滴在了白玉簪的蓮花上,好似露珠一般剔透。
鳌浪思念之極,不覺口中又哼唱起了詞句:
只為丹青深透書卷泛黃/
梨白雪色零盡醉客愁腸/
隔世的美麗一如紅顏眉皺傷/
山岚杳杳問曲幾度幽茫/
攜你的手雨夜流觞/
任他綠浦泛濫微涼/
水調一曲愛憐落滿了橋梁/
琥珀裏的記憶不再讓我彷徨/
月将西/天如水/
紅箋小字不抵為愛癡醉/
杜康酒中的清影是古人的詩/
在煙雨外吟唱不悔/
花偏落/夢偷破/
掬一手清風等你不惑/
千百次回眸/
為看你一笑難道有錯/
愛得影影綽綽/不知道這些你是否管過/
鳌浪清淚潸然,舉簫吹奏,一時凄涼哀怨,缭繞着成片大漠,風沙都停,只欲斷腸。
容若、榭兒、陳維崧和顧貞觀四人出了明府,一路暢談,不覺已至“芙汀水榭”。擡眼望去,一杆高旗迎風飄揚,正書着這“芙汀水榭”四字,筆力飄逸老道,頗得王家遺風。
衆人緩步徐行,這水榭最外圍皆是修篁引路,曲折蜿蜒,但值此夏日步行其中,卻頗為清涼,可見主人用心之細。竹林中皆鋪着各色雨花石子,沾着水汽,愈發玲珑通透,浸之腳下,甚為涼心。四人慢了步子,細細賞玩,繞過幾竿粗壯的翠筠,頓覺一陣香風拂面,耳畔可聞得水聲潺潺,宛若環佩之聲。
只見開闊眼前的是一片蓮塘,田田的菡萏迎着熏風吐露芳華,一鋪便是幾裏,無遮無攔,望之不盡。蓮塘四周種滿各色香樹,蓊蓊郁郁,點綴着幾只跳躍的黃鹂,鳴着深夏的噪意。
“人說‘青荷綠蓋水,芙蓉披紅衣’,可這水芙蓉,雪白卻比朱紅珍奇。”榭兒拂着涼風,望着蓮塘悠然道。
橫塘碧煙疊翠,袅袅地撐出幾碗白雪,熏風拂過,仿若能聽得冰瓣相互敲叩的脆響,拂蕩着微音纏了眼耳鼻舌身意。
“呵呵,這小兄弟倒是看得仔細。的确啊,這亭亭的、潦倒的、全綻的、半羞的、含苞待放的,都是清一色的白。看此品味,這水榭主人定然心懷禪意。”陳維崧亦是感慨。
“嗯,說的是。蓮以純白為上,其餘皆次之。”容若贊賞着眼前這番脫俗的景致。
“看你們一人一句,我倒是插不上話了,呵呵。既如此激賞,咱們還是快些認識認識這水榭主人罷。”顧貞觀不待他們三人,便提着步子往前走去。
“這梁汾……呵呵。”容若攜着榭兒笑着跟了上去,陳維崧随在其後。
穿花度柳,撫石依泉,四人方到了先前看見的那片蓮塘近前。一塘水蓮橫亘,竟走了這般良久,立于彼岸瞭望對岸,倒像是這輩子望着上輩子似的。塘水搖蕩着幾乎拍到了腳尖,伴着陣陣微芬的荷風,衆人皆沉醉其中。
榭兒攜着容若,指去那水塘中央的水榭樓閣,驚喜道,“表哥,快看,那樓閣與渌水亭相仿,都獨矗于成片清水之中。好似水鳥翼然。”
“呵呵。确有些相似,瞧着這水榭橫塘,可比咱家的渌水亭大得多呢。”容若應着,彌望過去,荷塘頗寬,又無舟楫,倒是如何過去?
正當他們遲疑之時,一葉木舟從高過人頭的荷葉中撐出,蓮動葉顫便露出了舟頭,待整葉小舟出現,才看着撐船的是一個身着藍色印花布子的船娘,年紀約莫十六七歲,眉眼秀氣,長長的辮子上紮着紅色的頭繩兒,裸着纖月小腳,嬉笑着撐了槳子,朝這邊靠岸。衆人皆嘆,她全身素色卻楞生生紮着根紅頭繩,還嬉笑自若,雖顯沖突,卻于青翠翠的山水間,別釀出一番多情來。
“來者可是納蘭公子?”船娘靠了岸,卻不下船,只在舟中遙遙相問。
“在下正是。”容若上前一步作揖。
“我家主人說了,須得公子現填小令一阕,過了主人眼,方讓奴婢載着衆人過去。”船娘清脆笑道,“納蘭公子和各位貴客,奴婢先去別處接送來客,半柱香後便過來取詞。”
說完,船娘便撐着竿子,又隐入了蓮葉之中,舟行蓮顫,不一會便消失了身影。
“那要不了容若一炷香,須臾便可得了。”顧貞觀搖扇笑道,竟比容若胸有成竹些個。
容若謙辭了一番,自是來回踱步,斟酌詞句。
岸邊筆墨紙硯具備,容若片刻功夫,已得一阕。遂提筆在絹書上寫就:
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绾紅妝。藕絲風送淩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一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菰米漂殘,沉雲乍黑,同夢寄*。
——《一叢花?詠并蒂蓮》
寫罷,顧貞觀和陳維崧便自先搶了去。
“同夢寄*……好詞好詞啊!”顧貞觀讀罷嘆道。
“又低頭、軟語商量……一種情深,十分心苦……以荷喻人,人荷難分,傳神又獨特。确是好詞!”陳維崧久久吟哦,終于大贊道。
“倆位仁兄過譽了,容若實是獻醜。”容若謙讓着。
“容若詞當真是直追後主,并駕小山了。卻還是如此謙遜,難得。”陳維崧笑道。
“其年兄謬贊了。”容若謙道,“當時論起詞來,其年兄走的是辛稼軒一派路子,竹詫又近姜白石,你倆才算得一代宗師,容若雕蟲小技,何敢談詞。”
“容若兄弟就別再一味的謙懷了。其年兄金口,可不是為等閑人開得的!”顧貞觀笑言。
“笑得如此歡暢,各位公子,可是得了好詞!”正當他們說笑之時,船娘不知何時又從荷葉叢中竄出,笑盈盈地望着他們招呼着。
少焉,船已靠岸,船娘下了舟子,步至容若四人跟前,笑道,“納蘭公子,可得了?”
“這呢。”榭兒忙遞過與船娘。
“這小公子,長得真俊……”船娘接過手絹,也不細瞧,便藏進了袖口,直望着榭兒嬉笑,竟抛了一把蓮子過來,情致依依。
顧貞觀笑道,“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抛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船娘也不羞怯緋紅,倒爽朗一笑,卻道,“奴婢這廂先交待了我家主人去,不刻便回。各位公子請在此稍候,奴婢有所怠慢了。”
船娘收好手絹上了舟子,撐着竿子又劃回了水榭去。
小舟拂水穿蕖而出,船娘劃了一會,很快便到了塘中水榭,她拿出納蘭公子的手絹,打了個結兒,往岸上一擲,岸上的丫鬟伸長了手接着,又是一陣嬉笑。
“水芸,還不拿着這寶物,去主人那兒讨賞,光顧着笑。”舟子上的船娘抛過手絹,對着岸上接着的姑娘笑着喊。
“是,紅衣姐姐。妹妹這就去了。”那個喚作水芸的姑娘,年紀約莫十三四歲,接過絹子,忙奔上了水閣。
“這娃兒。呵呵。”紅衣見水芸跑去回主人,兀自坐在了船頭等着,一邊剝着蓮子吃。
水芸一路小跑,踩得木階吱吱作響,須臾便登上了樓閣頂層。
“小姐,小姐,寶物來了,快!”水芸上了木階,徑直朝閣中一年輕女子面前跑去。
“慢着點兒,仔細摔了。”小姐見她毛躁,忙迎了上來。
“小姐,你看。”水芸忙将手絹遞與。
小姐半是欣喜半含羞,水目淺淺落在這絹上,小字清遒娟秀,詞句疏淡典雅,一眼認出是納蘭公子褚河南的筆風。
她捧着絹子,一時心神搖蕩,不自覺便于閣中來回踱步,時而把絹子貼于心口,時而又翻将出來反複吟哦,憨态嬌顏。
“小姐,納蘭公子還等着回呢。”水芸見小姐那副癡呆的模樣,忙抿着嘴笑。
“嗯?”小姐經她提醒,方醒過神來,“是納蘭公子不錯,讓紅衣快快有請,你和一衆丫頭快去樓下備了上好的茶來。”
“是,小姐。”水芸忙下了樓,卻又笑着想起一樁事來,便又跨了回去,“小姐,聽紅衣姐姐說,納蘭公子俊得很呢,嘿嘿。她還說了,納蘭公子身邊帶着個更俊的小公子呢。”
“水芸,羞也不羞,還不快去。”小姐霎時緋紅了雙臉,忙嗔道。
“是是是,小姐……”水芸一蹦一跳地下了樓回了紅衣。
紅衣接了訊兒,遂劃着舟子回去接納蘭他們。
舟子再次靠了岸,納蘭衆人已然稍有不耐煩了,紛紛休息于樹下搖扇。見船娘來了,顧貞觀忙立起了身,招呼道,“好姑娘,你家主人可是過了眼?”
“過了過了……這不讓奴婢接大夥來了麽?”船娘笑應着,便立起了竿子,示意他們上舟。
陳維崧與顧貞觀立馬登上了小舟,在舟上伸手招呼着容若和榭兒。
“來,表弟。”容若扶起榭兒,相視一笑,便一同登上了小船。
四人坐于舟中兩側,舟子很低,伸手便可以拂着舟旁的水,又微醺着荷風,清涼透骨。船娘在前頭邊撐着竿子,邊唱起歌來:
郎君啊郎君,給我尋着那鴛鴦戲水的花樣來。
鴛鴦麽,一個要飛的,一個要游的,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
鴛鴦要五色的,彩羽透清波。
莫繡鞋尖處,提防走路磨。
還得襯着個紅蓮花。
蓮心用金線,蓮瓣用朱砂。
郎啊郎君啊……
歌聲熱烈而奔放,衆人聽來只覺心中十分暢快,沉醉其中。像是山歌,又像是賓白,這樣熱熱鬧鬧地缭繞在青山碧水間,俏生生地綻出幾朵潋滟心花來。
這樣俏麗的唱詞,這樣遼遠的歌聲,讓山山水水都作了媒妁,危山無聲,靜護在水的兩側;流水不言,卻默讀着山的倒影。竟比一切世間俗物都純淨得多、婉約得多、動人得多。
“表哥,你聽過這樣一首小詩麽?”榭兒聽着這樣的歌,心頭愈發憧憬着山水間一碗一筷的平凡日子,不禁更加眷戀于身旁這個溫柔包容的男子,她細細吟道,“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嗯,這是李太白的詩。榭兒喜愛他的詩?”容若微微側頭,脈脈問着。
“不是,只獨獨喜歡這首。”榭兒莞爾答道。
“為何獨是這首?”容若素來欣賞榭兒獨到見解,便側耳傾聽。
“念着這樣的詩句,仿佛已然您枕河而居,在那樣天光初透的草厝中睜眼,便安然地開始一天的生計。雨打青苔、月隐風高,感受着山的感受;鳥鳴春澗、桂落山空,呼吸着水的呼吸。夜網了一池碎星,山站成一臺豎琴,水缭繞做一段弦音。這樣的日子,雖平凡簡單,卻安定自然。李白的詩,卻又比陶淵明多了幾分俠氣,讀來讓人爽朗得緊,暢快得緊。”榭兒喜道。
“想不到容若表弟,見解如此獨到。這樣侃侃而談,竟然老夫都心生愧意了,呵呵。”顧貞觀本就對這個唇紅齒白的小兄弟甚是喜歡,現又聽了他這番老成獨到的見解,心中更添了幾分親厚。
“的确,容若你這個表弟,小小年紀,卻領略到了某些人也許汲汲營營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道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實是難得。”陳維崧亦是贊道。
“榭兒,你真心這樣想的?”容若卻比他們更聽出了其中深思,表妹是想和他隐居田園,做對平凡夫妻,她不屑于過宮中富貴榮華的日子,只願與自己歸去來兮。
“表哥,你素是懂我的。”榭兒盈盈望道。
“風光月霁,怎如青山綠水多姿旖旎。”容若動容颔首。
紅衣細細聽着,心中對納蘭性德和他身邊的這位小兄弟自是十分佩服,她想到自家小姐,也同他們一般,鄙棄榮華富貴,但求逍遙山水。今年的游廊賞荷佳節由小姐代老爺舉辦,自是別具一格,小姐素愛淡雅,品性又極為高潔,對京中著名才子納蘭公子極為仰慕,市井每每傳了新詞,總讓小厮千方百計手抄一份,日夜把玩。此番正聽聞納蘭公子也會前來參加文社集會,她口中雖不說,紅衣卻看得明白,這番大費周章的,其實全是為了納蘭公子一人而已。
“這納蘭公子自是儀表不凡,下筆成章,可這身邊的幾位,亦是人間極品,風度翩翩,特別是這位小哥,不僅眉目如畫,心思和小姐也極為貼近,若要我紅衣選,更不如選了這位小哥去。呵呵,咱雖不擅雅詞,日日夜夜看着這張俊臉,一生倒也賺了。”紅衣爽朗笑道,笑聲和着熏風,分為妖嬈多情。
容若與榭兒忍不住對視一笑,青綠山水一瞬都染了朱彩。
“呵呵呵,各位公子,奴婢粗鄙歌喉,讓大夥見笑了。”紅衣又笑道,“前邊這就到了,京城中有名兒的沒名兒的、有才的沒才的公子們,都已然于大廳中談笑着呢。”
“哦?是嗎?既然他們都到了,卻為何獨獨為難我家納蘭?”顧貞觀問道。
“自是你家納蘭公子更與他人不同。”紅衣抿嘴笑着。
“還有這一說?分明是你家主人貪戀容若好詞。”顧貞觀放聲一笑。
“這倒明白,紅衣只消把你們送到,其餘皆不管。快下船吧!就等你們了。”紅衣說笑着,舟便靠了岸。待衆人紛紛下了船,前頭已有丫鬟上前迎接。
“各位公子,請随我來。”水芸盈盈施了禮,便引他們朝水榭大廳走去。
出自唐代皇甫松《采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