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邪修體驗結束
一陣風刮過,宋齊遠抱着小寒洲帶着被綁來的一家人,落到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廟裏。
剛剛落地,一陣清風散開,吹拂整座寺廟,吹去了寺廟裏的積灰蛛網,開裂腐朽的木梁也恢複如新,曾經重金請人描繪的彩繪也再次鮮豔起來。
無人問津的寺廟再次恢複了初建時的風采。
剛剛站穩,狀元郎陳文忠就看到了兩個黑漆漆的人。
他不動聲色擋在妻兒老小面前,向着兩位高人恭敬行禮:“鄙人陳文忠,有幸遇見二位仙人,不知二位仙人有何指教。”
老婦在他身後拉了拉他的衣服,想要自己上前,卻還是被擋住了。
“貧道今日路過此地,察覺老婆婆心事,為她出出主意。”宋齊遠抱着小寒洲回答,然後看向老婦。
“不知老婆婆選上中下三策哪一策?”
老婦怎麽會讓兒子一輩子囚禁在寺廟中,只能選上策。眼看着兒子也被抓來了,一家老小性命在別人手上,她只能顫顫巍巍說:“多謝仙人……老身選、選上策。”
老婦眼中含淚,兒媳婦低頭沉默,連小孩都察覺到什麽沉重氣氛不敢亂動,只有狀元郎依舊挺直腰背帶着一絲風骨。
凄凄慘慘戚戚。
大惡人劇本現場啊。
宋齊遠不為所動。
“有勞二位仙人了。”陳文忠恭敬行禮。
既然他們選了上策,宋齊遠就抱着小弟子,邀請陳文忠進寺廟大堂閑談。
黑漆漆的仙人先行一步,陳文忠用目光安撫了一下家人後也進了寺廟大堂。
Advertisement
即使施了法術,可寺廟大堂也早不剩多少東西了,只有一座巨大的佛像慈悲地看着進入大堂的人。
沒有帷幔,沒有蒲團,宋齊遠放下小弟子,兩人席地而坐。
陳文忠進來後,先施一禮也席地坐在對面。
院子裏,百年的老樹葉子被風吹動,悉悉索索作響,偶爾落下,在地上打幾個滾。
祖孫三人站在院子裏,焦急地看着大堂裏對坐而談的人。
老婦抱着兒媳婦和小孫子,心一上一下的,焦急地等待着。
宋齊遠敘說着聖賢之書,偶爾忘記的部分,手從空中一撈,撈出一本書,翻開繼續往下說。
小寒洲端坐在師父身邊,安靜地聽着。
陳文忠坐在對面,恭敬地聽着。
絮絮叨叨一大堆陳文忠比他熟悉的事物後,宋齊遠終于放下手中的書,書憑空消失在他手中。
“剛才貧道之所言,狀元郎應該比貧道更為熟悉。”
陳文忠連忙說不敢。
“學如以舟渡海,文忠初揚帆而起。”
“狀元郎可知,這燕都萬萬生靈,貧道為何注意到令堂?”
不等陳文忠回答,宋齊遠繼續說。
“今日是狀元游街,是大喜的日子,可街邊卻有老婦哭泣。”
陳文忠嘴唇蠕動了一下,沉默地繼續聽仙人說話。
“那位哭泣的老婦就是令堂,祖孫三人,也不甚開心。”
“觀禮結束後,貧道又多聽人誇贊狀元郎。”
宋齊遠懶散的神情一散,點墨似的眼眸看向陳文忠。
“狀元郎可為之而喜?”
陳文忠傾聽仙人教誨。
“世人贊你,為之而喜,令堂卻為之而憂。”
宋齊遠盡力想把事情講清楚。
他對着沉默的狀元郎說。
“先前,貧道班門弄斧,為你講誦聖賢之書。”
“現在,貧道問你。”
“聖賢之書可是聖賢之書!”
陳文忠猛地擡起頭。
宋齊遠還在盯着他,一字一句的問。
“聖、賢、之、書,可、是、聖、賢、之、書?”
陳文忠有些發懵地看着眼前黑漆漆的仙人,這可能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人敢問他這個問題。
也是第一次,有人敢質疑聖賢之書。
小寒洲擡起頭,仰頭望着他的師父。
“自古有聖賢。”
宋齊遠放緩了語氣。
“聖賢出,萬民安。”
“可是狀元郎,你如今看到的聖賢,可是原先的聖賢。”
“筆墨生花,巧舌善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你該明白這個道理。”
“狀元郎,你告訴我,你今日看到的聖賢之書,有多少當初聖賢留下之言。”
陳文忠有些怔愣。
宋齊遠嘆了一口氣。
其實聖賢之書,引人向善,這沒有什麽不好的。
因為人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總會慢慢修正自己的認知,維持了向善之心,又有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意識,這是大好事。
碰壁、跌倒、頭破血流,總有一天現實會教人做人。
心存一點善意,跌跌撞撞在現實世界裏活下去,這就是大多數人的好事。
但,就像是猴子中突然冒出一個石猴,現實中總會冒出那麽一個人。
那個人啊,把聖賢之書讀到了骨子裏。
宋齊遠冷眼看着對面怔愣的陳文忠。
文家的修飾,總會讓語句産生微妙的變化。
如果是聖賢親手寫的書籍。
讓他讀!
讀到死!
死了變成鬼還能接着讀!
可是——可是漫長歲月流逝中,那書籍多了太多東西,也少了太多東西。
衆生沒有惡意。
衆生只是把自己對于聖賢最美好的想象附之于上。
衆生的聖賢,是衆生想象中的聖賢;衆生的聖賢書,也是衆生的聖賢書。
“……令堂擔憂你。”
宋齊遠的聲音在被遺棄了百年又重新光鮮的寺廟大堂裏響起。
“擔憂你英年早逝,早早死去。”
宋齊遠省略了很多,只是這樣對陳文忠說。
院子裏的祖孫三人,還在焦急的等待着,看着大堂裏的人,有落下的樹葉黏到了頭發上也沒察覺。樹葉被風吹着,最終還是離開,落到了地上,與塵滾作一團。
閑談,或者說對陳文忠的精神攻擊還在繼續着。
小寒洲安靜地坐在師父身邊,看着他與陳文忠閑談。
外面的太陽漸漸西斜,寺廟後面的天空落着彩霞,有鳥飛掠而過,黑色的小鳥剪影劃過天空。
“……仙人是說,我修的聖賢之道并非聖賢之道。”陳文忠恭敬地說,從臉色上可以看出來,他的确被精神攻擊到了。
宋齊遠點點頭。
就陳文忠這樣的,出去就是個死字。
或是在官場沉浮中死去,或痛苦不得志早早死去。
所以宋齊遠給出的上中下三策中,才有兩條是将人直接關起來,與世隔絕。
這樣好歹,能活下去。
清修之苦又如何?能活下去就好。
說到底,全信了聖賢之書的,也不過是個傻乎乎的善良蛋一枚。
宋齊遠還是不想讓他死的。
“文忠明白了。”陳文忠長嘆一口氣,神情有些寥落。
徬晚了,寺廟大堂的邊角也開始昏暗起來,一角暗影落在他身上,顯得這個倒黴蛋有點可憐。
“多謝仙人大恩大德。”陳文忠行了一個大禮,頭磕在地上,聲音清脆。
第一次被人行大禮,宋齊遠有點慌,他眯起眼睛,更顯幾分冷意,順手把小弟子撈進懷裏抱着,懷裏抱着點什麽安心點。
行完大禮,陳文忠坐起來,腰背依舊筆直,好奇問:“不知仙人上中下三策,另外兩策是什麽?”
宋齊遠抱着小弟子看着他,随意說出了另外兩策。
陳文忠又是一個大禮。
“多謝仙人憐憫之心。”
宋齊遠已經習慣了一點了,冷着臉抱着懷裏的小弟子。
陳文忠坐起來,看向對面黑漆漆看起來就不是好人的仙人,露出一個笑容。
昏暗的一角落在他身上,可另一角的夕陽也落在他身上,照亮了那個清朗的笑容。
“仙人之恩,此生無以為報。”
今年的新科狀元郎并不是一個高大的人,很符合人們心目中讀書人的形象,清瘦沒幾兩肉。
“仙人所言,聖賢之書非聖賢之書,文忠已經入耳刻心。”
“書中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忠願以習僞聖賢之身,去追求聖賢之道……”
陳文忠又是一行大禮。
“枉費仙人一番教誨了。”
宋齊遠微微睜大了眼睛,抱着他的小弟子。
陳文忠行禮未起,頭磕在地。
寺廟大堂外,天色越來越暗了,天邊有了沉沉霧霭,倦鳥早已歸林,只剩兩只調皮搗蛋的小鳥匆匆回巢。
許久,宋齊遠嘆一口氣。
“也罷,人各有志。”
他抱着自己的小弟子起身,走向門外,心裏計劃着教育環節。
必須立刻!馬上!瞬間安排!
他的小弟子絕對不能是個傻蛋。
雖然……有時候傻蛋還挺令人動容的。
但是宋齊遠只願自己的小弟子做個俗人。
寺廟大堂裏的人終于出來了。
在外面等了很久的祖孫三人有些惴惴不安地看向黑漆漆的仙人。
黑漆漆的仙人走到他們面前,手裏憑空翻出一個儲物袋,稍微煉制一番,然後遞給了老婦。
“這個法寶,每日可取一日三餐,時限二十年。”
老婦愣愣地接過仙家法寶。
然後愣了片刻,她立馬拉着兒媳婦和小孫子,跪下給黑漆漆的仙人磕頭。
“多謝仙人!多謝仙人!多謝仙人!”
陳文忠也再次跪地行大禮。
等這一家老小再次擡頭時,仙人早已不知去處。
“這……”老婦遲疑開口。
一陣風刮過,将他們送回燕都。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
因為生病,更新可能晚一點點,但盡量晚上九點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