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軍一路東進洛陽, 且進且打。不過三月時間, 洛陽周圍的郡縣, 就全部被唐軍所破。原本被衆星拱月的洛陽城, 如今卻變成了一座孤城。
洛陽不好打,這是彼時所有軍事将領都認同的一件事。
同西京長安相比,東都洛陽的防範措施, 在經過隋炀帝大力修繕之後,可謂是固若金湯。即便是唐軍的人馬那樣浩浩蕩蕩地開到洛陽城下, 強攻卻也沒有勝算。
王世充想必也是看到了這一點, 他據城不出,任由唐軍在城下如何挑釁, 就是沉默以對。
稱心領着李承乾,從烏壓壓的大軍隊伍中,擡頭望向洛陽城,輕嘆道:“王世充這是打算跟我們耗到底了......”
稱心話音剛落, 就聽見身側傳來一聲嗤笑。稱心疑惑地望過去,就見一位留着絡腮胡子的将領正瞧着他。
“你放心, 王世充堅持不了多久的。”那将領見稱心瞧過來,便主動和他攀談起來。
“将軍何出此言?”稱心有些不解他的篤定。
“我曾在王世充帳下效力,他待部下,那是呼之即來, 揮之即去,完全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王的部下實際上早已是滿腔怨憤,不過是苦于沒有機會投降罷了。”
“竟有這種事?”稱心有些驚訝, 因着他身在唐軍陣營裏,看到的都是将帥和睦的景象。沒想到王世充的軍隊裏,卻是這般狀況。
那将領笑得頗為不屑:“有什麽好奇怪的,王世充就是個一臉奸相的老匹夫。需要你的時候笑臉相迎,不需要的時候才不管部下的死活,而且任人唯親,但凡和他沾親帶故的,在王的朝廷裏都能如魚得水。”
那将領一說,稱心便明白了,王世充的軍隊凝聚力有多脆弱。他這一路走來可是親眼目睹了的,而如今王世充閉城不出,城內糧食的儲存總有告急的一天。糧食沒了,人心自然也就不穩了。一個原本就脆弱的君臣體系,必定會生出叛徒。真要到那個時候,恐怕還會生出開城獻降的事情。
李承乾在馬上打了個哈欠,立即将稱心的注意力拉了回去:“世子累了,要喝水麽?”
李承乾只是盯着稱心看了會兒,卻并不接話。直到稱心端起水囊喝過了,他才就着稱心的手,灌了兩三口。
自從李承乾認定了稱心的身份,便時常會做些在旁人看來一笑置之,卻讓稱心覺得十足暧昧的事情。喝完了水,他淺淺地打了個哈欠。片刻就接到了命令,在洛陽城外安營紮寨。
李世民打的,确實是和王世充耗下去的算盤。洛陽城的确是個繁華富庶之地,若它本身是通達的,經濟繁榮就成為了它的優勢。可一旦被圍困,洛陽城就陷入了絕境之中。
Advertisement
城中那麽多的百姓需要糧食和各種生活資料,即便洛陽城的儲糧再豐富,又能怎麽樣呢?如果不想洛陽變成一座死城,王世充唯一能做的,就是開城獻降。
從李世民圍城的那一刻開始,洛陽就變成了人間煉獄。開始的三五天,百姓還沒有察覺到什麽異樣。漸漸的,有人起了逃竄的心思。王世充暴虐的本性,在這一刻暴露無遺。四鄰之間,一應連坐,一旦發現有逃往者,鄰居就要遭殃。
手無寸鐵的百姓确實是最好拿捏的,在酷刑之下,他們不敢逃往,卻也沒有了吃食。到了最後,曾經富庶的洛陽城,就成了哀鴻遍野、餓殍滿地的“死城”。
與城中的絕望相比,城外的唐軍倒是一派安然,勝利對他們來說是早晚的事。李世民的心情也一掃這些天來的陰霾,他甚至一把将李承乾扛起來,讓李承乾騎在他的肩頭上。一衆将領和士兵樂得看熱鬧,紛紛喝彩叫好。
李承乾占據了好的視覺位置,在人群中搜尋着稱心。稱心和大家一樣,在人群中笑得東倒西歪。李承乾的心,驀地就像被東西紮了一下。他想起上一輩子,稱心的笑從來都是淡淡的。他從來沒有見過,稱心如同眼前一般放肆大笑。
他喜歡看稱心這樣笑,沒有拘束,沒有僞裝,發自內心的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他們出征在外已近五月。李承乾全然玩瘋了,到了府外,李世民也不再拘着他。他與稱心,日日和軍隊的将領混在一起,從一開始那個嬌生慣養的小世子,演變成如今的泥猴子。
有些時候,他會突然抽風。比如看到哪位将領的爪子,又搭在了稱心肩上。稱心愛笑,親和力強,軍中那些大老爺們,經常是一爪子摟上他的肩,還不撒手。
每當這個時候,李承乾就會偷襲那些将領的下盤。從一開始偷襲不得手,被狠狠地笑了一通,到後來逐漸摸到訣竅,偷襲成功後換來稱心清亮的笑聲。時光就在這樣的朝夕相處間飛逝。
安靜下來的時候,稱心會默默地幫李承乾摘着腦門上沾到的草梗,動作溫柔而細致。每當李承乾露出那種被成功順毛的滿足表情時,稱心又會輕輕地拍一把他的背:“真是皮猴子,髒死了。”
李承乾也不服輸,故意地把髒兮兮的爪子湊近了稱心,卯足了勁兒要在他的臉上抹兩把泥。兩人逗趣間順勢滾到一起去了,稱心就這樣被李承乾壓在了身下。
李承乾不動了,他看着這張自己曾經最厭惡的臉,拼命想透過他看到熟悉的人。稱心也同樣專注地看着李承乾,湊近了才發現,那雙明眸之中,隐藏了太多情緒,仿佛随時都要噴薄而出。
稱心看了一陣,生硬地挪開了自己的目光。這些讓人情難自禁、沉溺其中的日子,讓他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軟化。如今的他,不敢去細想心中酸甜交雜的滋味。
李承乾見他躲開,也只是摸了摸鼻子,松開了對稱心的壓制。
這些日子以來,他跟着将領們學會了一招:欲擒故縱。
他甚至掰着指頭,将他眼前到成年的日子,挨個兒地算了一遍,恨不得把每一個時刻都揉碎延長了才好。
他現在不着急了,更不會再去問,“你是不是稱心”這種問題。李承乾耐心地編了一張網,用溫情做誘餌,等待着稱心自投羅網。
五個月時間,對所有出征在外的男兒來說,都是一段漫長的時光。每一天,李世民都會派出前哨,去打探洛陽城的情況,但每一次得到的答複都是一樣的,王世充就是沒有開城的動靜。
唐軍也從最初的興致高昂,意得志滿變為了如今的默然,這個軍隊都被疲憊籠罩着。
每一個人,恐怕就連李世民也都想着,再熬一熬最後的時刻。只要他們熬過來了,洛陽就是他們的了。
拿下了洛陽,消滅了王世充,大半個中原便都在他們手裏了。美好的願景總是催人奮進,在兩方的角逐中,唐軍的精神力量,無疑是占了上風的。
可即便是這樣,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唐軍已經很疲憊了。和每日都是高強度的戰争,那種精神緊繃的疲憊不同,這種疲憊是一種茫然的等待,足以将人心裏最燦爛的火花消磨掉。
李世民看着往洛陽城的銅牆鐵壁上扔石子的将領越來越多,心下也越發焦躁。這個時候,将領們才驚奇地發現,最有活力的反而是稱心和李承乾。這兩人就像是軍隊裏的吉祥物一般,走到哪裏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
沒有人知道,他們這種看似冤家,內裏卻無比和諧的相處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情愫。如果李世民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将戀愛談到了陣前,恐怕會當場昏厥過去。
終于,在數不盡的日夜中,唐軍終于等來了一點波折。每個人都攢着力氣大幹一場,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們等到的,并不是王世充開城獻降,而是遠在河北的窦建德,開拔軍隊朝洛陽趕來的消息。
窦建德還弄了點文人的派頭,給李世民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信中隐隐地帶着指責的意味。告誡李世民,如今天下三分,正是平衡的階段,而李世民如若執意要滅了王世充,破壞這種平衡,那自己也只好出兵讨伐李世民。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封信在唐軍的隊伍中廣泛傳閱。稱心和李承乾看到這封信時,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濃濃的擔憂。
幾乎所有的唐軍将士,都在短暫的暴怒後,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就連李世民也沒有想到,窦建德會在這個時候摻一腳。
疲憊的唐軍,雖然提起最近攻無不克的窦建德軍,語氣中都有一絲憤恨,可更多的,卻是疲憊和天然的畏懼。
一個是利刃剛出鞘的虎狼之師,一個是已經在外許久,思歸心切的疲軍。即便是嘴上不承認,在實力上也的确相差甚遠。
是繼續圍困洛陽,還是先返回長安休養生息,成為了籠罩在所有人心頭兩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