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稱心看見李承乾,一面吃力地用袖子将小木人擦幹淨,一面輕聲道:“稱心,我将你扔下這麽久,黃泉路上,你還會不會等着我呢?”
稱心就站在那胡床邊上,他覺得自己應該知足了,至少李承乾到了這個時候,心裏還念着他。
“如果還有下輩子,我寧願做個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換得你常伴身側,相守一生。”
稱心雙目放空地看着某處,喃喃道:“可是,我希望看到殿下,君臨天下,受百官朝賀的模樣,若是沒有稱心,殿下就不會傷心難過,不會頹靡不振,一切因我而起,是我的罪業。”
稱心的話,李承乾聽不見,他只是用大拇指,緩緩地摩挲着那木人。四周靜悄悄的,蘇氏看藥未歸,李承乾默默地躺在那兒,就像睡着了一般。
稱心守在李承乾身邊,将頭倚在他的胸前,淚水悄無聲息地滑落。不知過了多久,蘇氏端着藥碗走了進來,她輕聲喚道:“藥熬好了,趕緊趁熱服下吧。”
躺在胡床上的人,沒有一點動靜。
蘇氏臉上的表情漸漸凝固了,稱心看着她顫抖地伸出手,探了探李承乾的鼻息,頃刻間手上端着的藥碗便跌到了地上,烏黑的湯汁濺了一地。
貞觀十八年臘月,廢太子李承乾卒于黔州,太宗大恸,令以國公之禮葬之。
稱心只記得,自己伏在李承乾的胸口,也不曉得是李承乾的胸膛太過于舒适安逸,還是哭累了,明明無需休息的鬼魂,卻一覺睡了過去。
當他再次睜開眼的時候,發現自己正窩在一個軟軟的懷抱中。
耳邊傳來了婦人低聲的拍哄:“直兒好乖,不哭也不鬧。”
一旁有人應和道:“可不是麽,小郎君性子随了房城尉,溫和雅正,瞧瞧這模樣,多俊俏啊。”
稱心嗅着婦人身上隐約的暗香,判斷出那是雀頭香的香氣,此香對婦女産後調養有益,既可以配以姜、棗煎服,也能夠調入香料,制成香膏、香餅。
兩人正說着,一個男子神色平靜地進了屋,看到婦人和她懷裏抱着的孩子,才露出些笑意來。
“芷娴,辛苦你了,這些日子,直兒可還安分?”那男子說話時,眼睛一直盯着婦人懷中的孩子,想要伸手抱一抱,卻又有些猶豫。
Advertisement
還是婦人主動将孩子小心地送到他懷裏:“直兒很是乖巧,打從睡醒到現在,都沒有哭鬧過,許是見到阿耶,心中歡喜吧。”
男人一面哄着孩子,一面感動地望着婦人,輕聲道:“芷娴,你放心,我不會在隰城尉的位子上呆一輩子的,有朝一日,我一定會尋得明主,帶你離開這兒。”
男人的話讓稱心心頭一顫,隰城縣是并州西河郡的一個小縣城,在稱心對官職不甚清晰的了解中,還當真知道一位人物做過隰城尉。
從前他陪在李承乾身邊,因為太子對房家父子的谏言有諸多不滿,房玄齡曾在隋朝被貶官的黑歷史也被李承乾反複念叨了幾遍,興起之時還手把手地教稱心寫過“隰”字,因此稱心對這個官名記得格外清晰。
有“房謀杜斷”之譽的宰相房玄齡最落魄的時候,就曾是隰城尉。聯想到方才那婦人稱呼自己為“直兒。”稱心霎時間有種不妙的預感。
他張開嘴想要說些什麽,可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哇哇大哭。他一哭,男人便慌了手腳,一時間哄也不是,放手也不是,只好生硬地道:“直兒,莫哭,我房家的兒郎,多是堅毅果敢之輩,輕易不會落淚。”
話音剛落,孩兒的哭聲确實收住了,只是兩眼一閉,有些不悅地扭了扭身子,不再看房玄齡。
沒有人知道,此刻稱心有多驚駭,如果他所料不錯,這一世他竟然成為了齊州房氏的長子,房遺直。
在稱心有限的認知裏,他只知道,太子李承乾和這位比其年長八歲的伴讀極不對盤。房玄齡是先立業、後成家的堅決踐行者,在其妻盧氏誕下房遺直的那一年,房玄齡已過而立。房家家學淵博,房玄齡也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多年來一直将房遺直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房玄齡的性子比起魏征要溫和許多,但在進谏方面,面對東宮太子李承乾,還是十分盡責的,房遺直的性情,則像足了他的名字,剛直不阿。身為太子伴讀,他的耿直讓李承乾煩不勝煩。
尤其是在對待稱心的事情上,房遺直的反對讓李承乾極為不悅,偏偏他又搬出那套于禮不合、有悖倫常的說辭,堵得李承乾啞口無言。
自己怎麽就成了他?更讓稱心頭疼的是,他成了房遺直,那麽稱心身體裏的魂魄,難不成是房遺直的?
盧氏從房玄齡手中接過孩子哄着,只覺得懷中的孩子表情格外有趣,一時愣愣地瞧着某處,一時又皺眉嘟嘴,也不知在琢磨些什麽。
彼時的房玄齡,還是個芝麻官兒,一家人過得十分拮據,可城尉一職十分清閑,房玄齡也因此有了許多時間來陪伴家人。
眨眼的功夫,稱心已經四歲了,這一年是隋大業十一年,隋炀帝楊廣當政時期,而李承乾生于唐武德二年,換言之,李承乾還未出世呢。
一想到太子尚未出世,稱心就莫名地想笑。一不留神,前額就被輕輕地敲了一下:“笑什麽,專心念書,回頭阿耶要考察《千字文》。”
稱心頑皮地吐了吐舌頭,低下頭專心背書。房玄齡對他的學業要求極嚴,隰城縣是小地方,沒有博學之士,房玄齡便親自教導兒子。
稱心本就是成年兒郎,自控力自然比普通的孩童要好,上一世在太常寺當伶人的經歷,讓稱心明白:想要入仕得到皇帝的重用,學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初唐這樣人才輩出的年代,更是要出類拔萃才能拔得頭籌。
因此,稱心學習極為刻苦,功課也領悟得極快,有時甚至到了讓房玄齡都驚訝的地步。小縣城的特色,便是屁大點事兒也能傳開去,這一來二去,房家長子的神童名聲傳遍了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