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有匪君子43
113
韋氏看着眼前笑得十分可愛的永安縣主,又看了看笑容可掬的小公主, 默默地朝身後的侍女伸手。
侍女上前, 交給英王妃一個精美的梨木盒子。
她還以為李顯叫她準備的镯子可以不用派上用場了呢。
韋氏将錦盒打開, 一對黃金蝦絲镯在陽光下折射出金屬特有的光芒。
——要閃瞎眼了。
在大唐, 做黃金蝦絲镯并不十分成熟,一對工藝精美的黃金蝦絲镯,其珍貴不僅取決于黃金, 更取決于工藝。李顯給韋氏支招的時候, 就已經給她打過招呼——
太平從小就喜歡金燦燦、亮晶晶的東西。
按照李顯的意思,最好是送兩個鑲金獸首玉臂環,因為阿妹小時候收到過一對那樣的臂環, 喜歡得不得了。韋氏卻想着既然小公主已經有了一對那樣的臂環, 她再送, 或許小公主就沒那麽稀罕了。
想來想去, 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嫁妝。
那是她出嫁的時候, 外祖母專門為她準備的。
識貨之人, 只要看到這黃金蝦絲镯的工藝, 便知價值不菲。
永安縣主嘻嘻笑,抱着三表嫂韋氏的胳膊, 語氣十分親密, “知太平者, 三表兄和三表嫂是也。自從三表兄出宮後, 便極少入宮找我們玩, 太平昨天還在念叨, 說三表兄是不是忘記了我們呢。”
韋氏微笑,“怎麽會呢?這對黃金蝦絲镯,可是三郎在東市的鋪子裏看到的,店家僅有這一對了。三郎說太平向來喜歡這些稀罕玩意兒,便買下來了。”
韋氏将錦盒交給了李沄,笑着說道:“太平,這是三郎和我的一點心意。”
李沄彎着眼睛,心想三兄這家夥,這些年來好寶貝都送到她的庫房去了,哪裏還有這樣樣式精美的黃金蝦絲镯,這肯定是三嫂的。
這個三嫂可真會說話,給三兄掙足了面子。
小公主笑盈盈地将韋氏手中的錦盒接了過來,“太平多謝三嫂和三兄。”
周蘭若這時也湊過來,語氣十分輕快地說道:“三表嫂趕緊讓三表兄将英王府裏放着的香囊都送進宮裏來吧。下個月是中秋節了,每年中秋節,太平都會提前準備一些小禮物給諸位小貴主噠!”
韋氏:“……”
韋氏臉上的笑容禮貌而不失尴尬,“好的,等回英王府之後,我便讓人送進宮裏給太平。”
可心中卻暗罵起自己的郎君李顯來,想來這樣的事情他從前也沒少做,竟然也沒告訴她。
而此時,正在長生殿聆聽父母教誨的李顯,猝不及防地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接過宦官遞給他的手帕,心中忍不住嘀咕,誰在罵他?
***
李沄和周蘭若一起回了丹陽閣。
周蘭若問李沄:“幾個表嫂,太平最喜歡哪個啊?”
李沄想了想,笑着說道:“都喜歡。”
周蘭若也跟着笑,“從前沒有跟三表嫂私下相處,心中還十分好奇她是什麽樣的人。三表嫂長得好看,人也聰明。”
幾個皇家的媳婦,太子妃在東宮,兩個小貴主平時老去串門,感情自然是親密一些。但是她們對雍王妃房氏和英王妃韋氏的觀感也很不錯,畢竟是帝王夫妻精挑細選的少女,不管家世還是才貌,都是一等一的。
李沄手裏摩挲着韋氏送給她的那對手镯,心想韋氏豈止是聰明漂亮那麽簡單。
不過,韋氏如今并沒有做錯什麽,那樣花容月貌的少女,才情相貌都是頂尖的,三兄能娶到她,也是緣分。
許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定數。
她對韋氏的感覺也挺好,是個很會應酬的人,要是三兄日後真的天天琢磨着這些經商之道,韋氏會是他的賢內助。
周蘭若見李沄不說話,湊到她身旁,“這镯子有什麽好看的嗎?”
太平看這镯子,都顧不上跟她說話了!
“嗯,挺好看的。”小公主笑着點頭,随手拿起了其中一只,“送給永安一只。”
周蘭若搖頭,“我不要,這個是三表嫂要送給太平的。而且镯子是一對的,你拿了一只給我,镯子就不成對了。這樣不好。”
李沄卻笑着将镯子塞到周蘭若的手裏,“這有什麽不好?這镯子你一只我一只,日後要是永安出嫁了,像臨川姑姑一樣跟着郎君到了長安之外的地方,看到這镯子,便想到我也有一只一樣的,不好嗎?”
周蘭若眨了眨眼,接過李沄給她的镯子,十分鄭重地說:“好,以後不管我去到哪兒,都會帶着這只镯子。我要把它傳給我的孩子,然後再讓我的孩子再傳給她的孩子,就讓這只镯子這樣子子孫孫地傳下去,流芳百世。”
李沄哈哈大笑,她伸手摸了一把周蘭若的嫩臉,開玩笑似的說道:“子子孫孫的傳下去,等到千百年後,說不定就是價值連城的古董寶貝啦。”
周蘭若沒聽清楚,狐疑地看向李沄,“什麽?”
李沄搖頭,聲音含笑道:“沒什麽,就是沒想到永安已經想到這麽長遠了。要不,你再為這蝦絲镯寫篇頌什麽的,好讓以後你的子子孫孫都知道我們的故事。”
周蘭若聽出李沄在取笑她,幹脆整個人撲到了李沄身上,“太平,你取笑我?”
李沄猝不及防被她那麽一撲,整個人都撞向了身後的大迎枕,“哎喲,我可要被你砸死了。”
周蘭若聽她那麽一說,變本加厲,雙手撓着李沄的癢癢肉,“誰讓你取笑我的,我不止要砸你,我還要撓你!”
李沄被她弄得又笑又叫。
兩個小貴主在丹陽閣的雪堂裏鬧成兩個小瘋子似的。
懷裏抱着幾本書籍到了雪堂門外的上官婉兒停下了腳步,聽着從雪堂裏傳出來的笑聲,臉上神情複雜。
這兩年來小公主已經越來越少要她來陪讀了。
從前英王李顯還沒出宮的時候,還時常拉着平陽縣子薛紹到丹陽閣來找小公主挑戰的。每次薛紹到丹陽閣的時候,就是她心中最快樂的時候。
少年眉目如畫,性情溫柔體貼。
每次和少年吟詩作對,接飛花令的時候,上官婉兒才覺得自己在這大明宮中,不曾被人低看。想起少年時常挂在臉上的溫柔笑意,上官婉兒心裏又是一陣失落。
可是這一年多,薛紹再到丹陽閣裏找太平公主切磋讀書寫文章,太平公主都是自己親自上場,已經極少派她去與薛紹切磋。
上元節的時候,薛紹又為來太平公主身受重傷,如今太平公主對薛紹也越發上心了。
上官婉兒低頭,看着被她抱在懷裏的幾本古書,忽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她本該是太平公主的伴讀,可太平公主如今已經不需要她當伴讀了。
大明宮裏,不需要無用之人,但她不是無用之人!
上官婉兒抿了抿紅唇,轉身離開。
而太平公主和永安縣主的嬉鬧的聲音從她身後傳來,令她覺得刺耳,卻又無計可施。
少女離開的腳步越走越急,到最後,一個踉跄,整個人摔倒在地,抱在懷裏的書撒了一地。
可偌大的大明宮裏,那麽多人的人,沒有誰來扶她,也沒有誰來幫她。
翌日,李沄和周蘭若一起去清寧宮向母親請安,意外地發現上官婉兒居然站在了母親武則天的身邊。
武則天看到寶貝女兒,臉上是溫柔的笑容,朝她伸手,“太平,過來。”
李沄走了過去,一只手搭在母親的手上,用軟軟的聲音喊着阿娘。
武則天拉着李沄坐在她的身側。
李沄依偎在母親身旁,一雙明亮的眼睛卻落在了上官婉兒的身上,小公主笑着跟母親說:“阿娘,婉兒怎麽會在清寧宮?您找她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嗎?”
武則天笑着伸手扶了扶李沄頭發上的一朵水晶珠花,不緊不慢地淡聲說道:“沒什麽要緊的事情,是婉兒來求見我。”
大明宮中,想要見皇後殿下一面的人有很多,想要在皇後殿下跟前說上一句話的人更多,即使上官婉兒是公主的伴讀,沒有武則天的傳召,她憑什麽來求見?而武則天,又為什麽要見上官婉兒?
李沄的目光落在上官婉兒身上。
上官婉兒迎着李沄的視線,心底莫名有些心虛,想要移開目光,最終,還是選擇了坦蕩地與李沄對視。
如果此刻她在面對李沄的時候都怯場,以後便是萬劫不複。
武則天的身邊從來都不需要怯弱之人。
上官婉兒朝李沄盈盈一拜,“婉兒見過公主。”
李沄瞥了她一眼,懶得理她。
小公主轉頭看向母親,“阿娘,婉兒為何要求見您?”
武則天笑着輕撫女兒的秀發,笑道:“阿娘也正奇怪着呢,既然太平也好奇,那便與阿娘聽一聽,婉兒是為何而來。”
皇後殿下在面對小公主的時候,臉上的笑容還是如春風拂面般的溫柔,可在看向上官婉兒時,雖然仍舊面帶笑容,卻一身威嚴,令人不敢直視。
上官婉兒聽到武則天的話,朝她深深一拜,說道:“婉兒年幼之時,承蒙皇後殿下厚愛,将我放出掖庭當了公主的伴讀。婉兒自從離開掖庭後……”
上官婉兒說她當公主伴讀的這些年戰戰兢兢,恪守本分。可是這兩年來,小公主已經很少需要她在雪堂服侍,婉兒對皇後殿下一心一意,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為皇後殿下分憂,而不是在丹陽閣中當個閑人。
李沄有些意外,她還以為上官婉兒不會有這麽尖銳的時候。
李沄看着上官婉兒,笑了起來,她跟母親說:“婉兒可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她明明是太平的伴讀,可心裏想着,卻是為阿娘分憂。”
武則天笑着捏了捏寶貝女兒的鼻尖,笑着輕斥,“身在曹營心在漢是這麽用的麽?”
小公主調皮地朝母親吐了吐舌頭,看也沒再看上官婉兒一眼。
武則天伸出手臂将李沄摟進了懷裏,溫柔地問道:“太平覺得此事該要如何解決?”
皇後殿下向來喜歡有才氣的人的,尤其是那些文采風流之人,格外容易贏得她的青睐。上官婉兒從掖庭放出來時,不過是五歲左右的小女童,那時武則天已經驚嘆女童的文學天賦了。
否則以上官婉兒是罪臣之後的身份,怎麽可能當上公主伴讀。
李沄雖然不能時刻都能将母親的心思琢磨透,但該了解的早就了解。母親喜歡追逐權力,并且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在她看來,什麽罪臣之後,那都不是事兒。不管是誰,最終都會臣服在權力之下,上官婉兒也不會是個例外。
再說,一個罪臣之後到了母親的手裏,能被母親調|教得服服帖帖,忠心耿耿,對母親來說,也是一種炫耀。
身為大唐最尊貴的女人,虛榮心也是有的。
在李沄心裏,上官婉兒這個人沒什麽好怕的,她再怎麽撲騰,也只能在皇權之下撲騰。她既然無法到達權力的巅峰,那又何懼之有?
再說了,上官婉兒求見母親,母親将決定權交給了她。
母親從小就疼她,什麽事情都順着她,從來不舍得她受一點委屈,只要她表現出一點對上官婉兒的不滿,母親定然二話不說,就将她放回掖庭。
李沄想着,終于擡眼看向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身姿筆直地站在前方,臉上神情鎮定,可放在身體兩側的雙手,早已握成了拳狀。
她心裏在害怕,她怕她弄巧成拙,不僅當不成公主的伴讀,還要重回掖庭做苦工,生不如死。
有那麽一瞬間,上官婉兒心中後悔了。她後悔自己劍走偏鋒,就這麽豁出去了,到來清寧宮求見武則天。
可如果不是這樣,她或許只能永遠那樣默默無聞地活着。
沒有誰會在乎她,也沒有誰會正視她。
她希望自己可以活躍在別人的目光中,有人追逐,有人奉承,有人甘願為她付出一切。
而她所希望得到的這些,日後是否有機會去追求,全在如今太平公主的一念之間。
上官婉兒迎着李沄的目光,縱然心中被種種情緒弄得幾乎無法平靜,但面上仍是十分鎮定。她垂下雙眼,姿态得體地向李沄拜了一拜。
李沄見她那模樣,笑了。
小公主的腦袋枕在母親的胳膊上,語氣十分地輕描淡寫,“如今永安在宮裏,不管我做什麽,她都可以陪我。讀書練字畫畫跳舞,永安都會,她比婉兒可能幹太多了。我在丹陽閣裏,有永安陪着就好。”
言下之意,是小公主如今已經不稀罕上官婉兒這個伴讀了。
武則天忍不住取笑李沄,“永安那麽好,什麽事情都是有永安陪就好,日後永安要出宮嫁人,太平可怎麽辦?”
李沄嘻嘻笑,“沒關系,要是永安出宮嫁人了,不能再陪我。我就天天到清寧宮來陪阿娘!”
武則天卻笑睨了李沄一眼:“到那時太平也該到下降到時候了,怎麽天天到清寧宮陪阿娘?”
李沄卻皺着眉頭,抱着母親的胳膊撒嬌,“下降?誰要下降?我不要,我要永遠留在阿耶和阿娘的身邊!”
嘤。
她才不要下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