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何處繁華笙歌落(1)
這厮,慕美玺聽聞沈長安此言,确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真是會為他們共同的目标如此耗盡心血。可他終究還是有些不大放心地問道:“你又怎知冀州不是選擇保住豫州呢?”
沈長安輕輕一笑,“那倒是更好了,冀州的錢幣終究是不能通行了,何不将雍州幣流入?”如此一來冀、豫二州即使不取也已成了雍州的傀儡。
“允許貴族富紳占銅山私鑄錢幣是曹林給他們的莫大好處,等同于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人心貪婪是無止境的,所以才出現了假、幣。如果暗中派人以豫州即将難幸免于受戰火波及等理由游說那些貪財好利的富商鑄造成色更差的假、幣也并非是難事,因為黃金與銅幣的比例是豫州法定的,他們便可以假、幣流通而貯存黃金儲值。漸漸市場上其他商人也将發現假、幣的存在,然而一旦假、幣數量過多,百姓便想留着真幣而把假、幣用出去,富商則是想用更多成色不足的銅幣來交易而換取黃金貯存。是以劣幣驅逐良幣,加劇假銅幣的泛濫。繼而物價上漲,商家趁機囤貨居奇,更加劇各行業物價飛漲,商貿往來受制,與他國錢幣兌換時信用受損,則對他國商貿亦受壓制。這對剛剛打了這樣多硬仗的曹家軍來說,無疑是損失巨大的麻煩事。此刻這一連鎖反應尚未如此明顯,但不出數月定要浮上水面,有這麽一樁事煩心,只怕一時他們半會不得安寧了。”
沈長安見對面的人低着頭半晌不作聲,微有些惱了。“殿下?你在聽我說嗎?”
“聽着呢,可是以長安你悲天憫人的性子,不擔心豫州真被搞得民不聊生嗎?”慕美玺有些懷疑地看着沈長安。
“并無此憂慮。史書所載物價飛漲無外乎兩種情況,一者戰亂之下民生凋敝,如西漢初年,戰國數百年之損耗,短短一統,未曾恢複,秦末又見紛争,實是人多糧少,一鬥米難求。二者如三國蜀漢之時,劉備在荊州發行了銅幣後硬性規定其兌換價值高出實際價值數十倍,一旦改換新幣,等同于搶奪了民間財富而收為己用,必将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如此二種皆對百姓損害極大。而此番不同。雖假、幣橫行,然豫州糧食年年豐收,作物産量并未受戰亂影響。且大量銅幣交易集中在城市中,自耕自種的農人未必受到牽連。豫州歷來農商并重,雖是上策,然而對商貿縱容過度,尤其豪紳巨賈,若不加以約束,則終将失控。即便我不讓曹林鼓動,假、幣之事已見苗頭,愈演愈烈亦可想見。此刻必要趁此之亂一舉收回鑄幣之權,借機徹查施以顏色。只要重新一概廢棄舊幣,推行新幣改革,則困局可見,不至于長久贻害,于民生未嘗不是助益。而于曹林,他要的是這個一鼓作氣的機會,打過墨河邁出這一步,重新回到多年前分別時的雍州強盛之局,力圖在中原能打開又一個全新的局面。”沈長安淡淡然地笑了笑。
慕美玺愣了愣,忽然有些感動地看了看沈長安,“你這麽待我,我必不負你!”
“幾經坎坷,生死邊陲,願以餘生酬知己,無論下場如何,絕不言悔。”沈長安淡淡地将人望着。